成语的研究报告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
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
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
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
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
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
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
”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
”(《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
“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
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
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
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
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
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
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
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
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
”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
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
”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
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
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
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
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
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
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
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
(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
)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
)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
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
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
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
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
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
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
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
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
)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
享就是“当”或“当做”。
)《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
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
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
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
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
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
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
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
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
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
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
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
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
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
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
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
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
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
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
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
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
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
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
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
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
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
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
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
对联的研究报告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简介: 对联又称楹联和对偶,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
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春联习俗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
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
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
两者均为其本要求。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
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编辑本段]起源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
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
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
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
”(《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
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 (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
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
《文心雕龙•丽辞》: 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
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
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
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
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
平对仄即谓相拗。
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
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
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
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中文: 构佳思; 写妙句。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
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
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
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空间(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
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
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
因此,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write good word。
”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
”则可称为楹联。
【关于对联起源的其它说法】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
关于我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她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实际上,这只是现存最早的对联,对联起源于律诗,实际上是以讹传讹的现象,是纪晓岚一厢情愿的猜测(见《楹联丛话》卷之一开篇云:“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
”),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
”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涂怀珵 先生重申“正是对联成全了骈文和律诗”,正因为对联的二元化布局,才能促成四声二元化,形成所谓平仄。
四声是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平仄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见何伟棠《永明到近体》),陈学易主主张“格律遵循 但求对仗工与稳 技巧活用,不计四声仄与平。
”江苏省对联学会会长陈德树主张把对联分为散联,通联,律联,中山大学教授周锡(韦复)pò提倡,在创作中,应考虑格律和材料的兼容性。
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经验[编辑本段]发展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
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
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
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武侯祠对联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
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
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
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
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
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
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
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
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
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
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
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
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
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
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
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
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
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
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
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
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
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
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
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
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
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
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对联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
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
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
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
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
联云: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
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
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
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
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编辑本段]分类按用途分类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按字数分类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编辑本段]创作方法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
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
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
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
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
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
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
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
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
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
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
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
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
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
应为非平衡调。
入声最短,称促调。
”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
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
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
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
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
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
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
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有没有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400字
1 「我赞同动物均有其权利,如同人类均有人权一样。
这才是扩充仁心之道。
」 -- 美国总统林肯 2 「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 -- 非洲之父史怀哲 3 「一个国家的道德是否伟大,可以从其对动物的态度看出」 -- 印度圣雄甘地 4 「如果你照顾一只肚子饿的狗,给它食物,让它过好日子,这只狗绝不会反咬你一口。
这就是狗和人类最主要的不同。
」 -- 马克吐温 5 「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对人类残忍。
」 -- 汤玛斯.艾奎纳 6 「钱可以买到一条很优秀的狗,却买不到它摇尾的热情。
」-- 亨利.惠勒.萧 7 「你以为狗不会上天堂吗
告诉你,它们会比我们任何人都早到达那里。
」 -- 罗勃.路易斯.史第文生 8 「如果我们了解狗真正的本性,并且知道如何鼓励它们,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主人。
」 -- 依莉莎白汤玛斯 9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倘若未能学到以爱心对待动物的观念,将来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为发展的偏差。
」 -- 欧美研究报告 10 所有知识、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包含在狗身上。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11 狗是唯一爱你甚过於你爱自己的生物。
--德国作家温鲁 12 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 13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14 王阳明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15 佛教∶「六道轮回」、「众生平等」16 猫头鹰: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老鼠。
17老鼠:祸从天降 18蚯蚓:世界上本没有路,钻研久了也就有了路。
19 螃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 蛇:道路是曲折的。
21 蛾:前途是光明的。
22 果子狸:生存还是死亡
这是个问题。
23 蚂蚁:适者生存。
24 苍蝇: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蛋缝,缺少的是发现蛋缝的眼睛。
25 蜗牛:背着房子去流浪。
26 蜜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27 鸡:脆弱啊,你的名字是鸡蛋。
28 屎壳郎: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推动整个地球29 羊羊说:放羊羊的真心在栗子的手心,羊羊蹄蹄疼,栗子多呵护
30 猫头鹰说: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老鼠。
31 蜗牛说:背着房子去流浪。
32 蜻蜓说:点到为止。
33 蝶说:一花一世界。
34 蚊子说: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35 乌鸦说:言多必败。
36 蛤蟆说:不想吃天鹅肉的蛤蟆不是好蛤蟆 37 鸳鸯说:孤独的鸟是可耻的。
38 黄雀说: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
39 蜘蛛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0 蚌说:关好自家门,管好自家的人。
41 鸟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42 虫说: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43 蛇:比大象更广阔的是我的胃。
44 啄木鸟:早起的鸟儿捉不到更多的虫子。
45 螳螂:沉默是金,祸从口出。
46 乌鸦:言多必失。
47 狐狸:你有权保持沉默。
48 蜘蛛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9 蜘蛛乙:有虫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0 蜘蛛丙:所谓网,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空间加上百分之一的蛛丝。
51 蜘蛛丁:我丝故我在。
52 蚕: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桑叶。
53 龟: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54 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5 蚌:关好自己门,管好自家人。
关于调查研究的格言
不明察,不能烛私。
战国·韩非。
烛私:洞察隐私。
这两句大意是:不仔细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就不能够洞察隐私真情。
调查研究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最好的方法,只有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借用于执法,可说明明察重据、调查研究在侦破、断案工作中的重要性。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要成功,先研究成功学。
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一定要不断的研究竞争对手
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当预言成为历史时再去研究它们吧。
·本耶明研究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得到教训。
俄国史学家 克柳切夫斯基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
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研究报告 ,要求:诗出处?作者?朝代?诗题?全诗
诗意
说明哲理
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希望。
婵娟:美好的样子。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写于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已经四年没见面了。
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
兄弟之情,莫如手足。
”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
其早年曾与子由有过“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约定。
而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所以自求外调知密州,引谓是仕途迷蒙,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天的月亮最大最圆。
人们把它作为合家团圆的象征。
但写此词的时候苏轼在密州任职。
这天晚上,苏轼喝了一夜的酒。
趁着酒兴。
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
官场失意的词人不道凄凉语,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
虽然人隔千里。
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
不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而且借月说事。
与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
可谓情景交融。
原文: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关于动物的名言合作
1、接受某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甚至能够像爱他们自己那样去爱其他。
——罗尔斯顿2、即使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
——塔西佗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倘若未能学到以爱心对待动物的观念,将来可能造成其人格及行为发展的偏差。
——欧美研究报告4、狗是唯一爱你甚过於你爱自己的生物。
——德国作家温鲁5、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
——叔本华6、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它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
——爱略特1、有思考能力的人一定会反对所有的残酷行径,无论这项行径是否深植传统,只要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就应该避免造成其他动物受苦受害。
——施韦泽7、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也会变得对人类残忍。
——汤玛斯·艾奎纳8、我对人权和动物权益一样重视,这也应是全体人类该有的共识。
——林肯
名人名言和感悟,我需要做值日报告
名人名言,指那些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涉及到理想、勤奋、读书、志向、劳动、事业、志趣、爱情、婚姻、友谊、幸福、诚信、生命、爱国、励志、奉献、人生等。
以下有部分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
……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
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谢觉哉(现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引自《理想。
情操。
精神生活》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1983年第11期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 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 转引自1980年12月31日《解放军报》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 —— 居里夫人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 爱因斯坦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 雷锋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
(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英国)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