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阵法
说起阵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它们神测、威力巨大。
比如诸葛武侯的八阵图,几块石头,几杆旗子一插,一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地方,顿时变成了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的巨大迷宫。
间或天上还落些刀子、地下还发个洪水弄个地震什么的,堪称行军途中扎营、影视拍摄造景第一利器,清洁卫生方便环保,居家旅行杀人放火所必备。
从评书到小说,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到封神演义里的十绝阵,阵法可以说是活跃于文学作品的方方面面,就连前两年大红特红的《鬼吹灯》,主角开棺之前也会说:“且等我布一个阵法,困住这只粽子再说……”然而,阵法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画图规阵势——古代军阵 无论是八阵图也好,天门阵也罢,这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阵法,其实都脱胎于中国古代的军阵。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也就是说,军阵就是各兵种士兵排列的方式。
早期的战阵非常简陋,基本上相当于中学或者大学的军训甚至体育课:向前看——齐,向右看——齐,大家排列整齐了,开步走,向前冲
到了春秋时期,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那时候兵力的计量单位是“乘”,标准配备是一车四马谓之一乘,上面站甲士三人,中间一人负责驾车,左右两人搏杀,七十二个步卒跟在下面撒丫子跑。
总共七十五个人,不能乱哄哄地一窝蜂冲出去,这样就产生了步兵和兵车协同的课题,而排兵布阵,也就此成了军事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战国以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之一,为了解决步骑协同这一冷兵器时代的老大难问题,阵法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骑兵跑得快了,步兵跟不上给拖死;步兵跑得快了,把弓兵落在后面任人宰割,那也是个惨剧。
于是,各位著名的兵法家都开始花大力气研究阵法。
后世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阵法,绝大多数都在那个时代就有了雏形:《孙膑兵法》的《阵法》一篇,把阵法分为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疏阵、数阵及火阵、水阵等基本阵型,分别应对攻击、防御,以及散兵线、弩兵为主、车兵为主等各种不同场合。
那个时代的阵法,说实在的还真有些用处,比如雁行阵,就是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V字形向前方便迂回包抄,向后则方便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
到了三国时期,蜀军缺乏马匹,又要对付拥有大量骑兵的曹魏部队,于是诸葛亮挖空心思排练了赫赫有名的“八阵图”。
唐代的李靖则是在诸葛八阵的基础上,编练六花阵,分为圆阵、方阵、曲阵、纵阵、锐阵五种阵型,每个阵型又各有五种变化,共有二十五种变化,大将可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阵型。
好吧,到此为止,中国军阵的演变史还多少是个正剧,然而当朝代进入了宋朝,这一出正剧就演变成了惨剧。
宋朝不知为何无比重视阵法的威力,于是研发出了一大堆名字非常动听、非常华丽的军阵,如: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八卦阵、风扬阵、龙飞阵、太乙阵、五花阵满天星阵、重霞阵、六花七军阵……最可怕的一种叫做“平戎万全阵”,阵面总宽度17里,共投入兵力14万人,这14万人要按照阵图写好的方位像钉子一样站在自己负责的地方,然后根据阵图的规定方向跑动……想象一下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员增加十倍,然后让他们在同一时间上场各就各位,还得面对游牧民族骑兵的冲击打胜仗,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如果这些阵图仅仅落在纸面上也就算了,最多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大将带兵打仗各有各的方法。
无奈宋朝的大将打仗不是这样,讲究从深宫颁赐阵图,然后“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帅遵行,贵臣督视……”比如那个豪华的“平戎万全阵”就是宋太宗御制,打仗的时候事先发阵图下来,派大员监视,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不用阵图你打赢了也是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弄得不好要丢官问罪抄家
于是在屡战屡败之下,到了明朝,大将们终于摆脱了阵法这一悲剧的存在。
戚继光的鸳鸯阵算是明清时代唯一可以数得上的阵法,但是已经和前代那些军阵没法比了,他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小范围的配合而已。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1队长、1藤牌手、1长盾手、2狼筅(也就是长毛竹……可怜,穷啊)手、4长矛手、2短刀手互助结合,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阵型,最后一个人是火头兵,也就是说实际打仗的只有11个人
鸳鸯阵不愧为对付倭寇的专门阵型,这个阵法要是放到步骑结合的大规模战场上来……我想不出鸳鸯阵摆在一堆圆阵、方阵、雁行阵、玄襄阵旁边是什么风景。
中国古代打仗的从一到十的十大阵法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古代打仗的阵法到底有什么用
因为纪律培养的原因,所以造成了诸多的固定阵势,只需要士卒按照规定的阵势进行战争,这样一来,可以较大程度上避免因纪律不到位,以及指挥官有脑洞的时候乱来而产生的很多很多问题。
哪怕是你教宠物按照固定的做法来做,那都是好很多的,对吧
套路。
我要打仗的阵法,要求人少的阵,多给我发点,我有急用,不怕多
斗殴用吗
合围是最好的打仗阵法吗
孙子兵法中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能打围歼当然很好,不过合围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兵力为基础。
很多时候是非不想围也,实不能围也。
但战争中机动能力强大的话也可以弥补部分兵力上的不足。
最近对古代行军打仗的阵法有点沉迷,谁能解释下军阵的杀伤力在哪里
军阵的出作用是冷兵器时代的综合体现。
的兵器、装备、生产力、社会情况都分的。
杀伤力的体现在于团队的整体配合。
1、“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
氏族社会,人类的战争表现为部落冲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
“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
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
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
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
战国以后,步骑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编成,阵法又有了变化和发展,1972年出土了《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
同时代的《尉缭子》本来也有“阵形篇”,现在已经失传。
秦汉以后,我国历朝的军事家对阵法的发展还有: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
《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
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
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
我国的各朝军队均演练阵法。
2、中国古代阵法。
八卦阵 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
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
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当年诸葛亮还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二、撒星阵 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
撒星阵的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
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三、鸳鸯阵 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一种阵法。
他把士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的集团阵法演变的过程。
四、鱼丽阵 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
《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
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
五人为伍。
此盖鱼丽阵法。
”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
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
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
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3、中国的兵法重视谋略,阵法处在次要的位置,而在日本则受到相当的重视。
这是因为,中国的战争规模远比日本为大,在动辄以“良将千员,带甲十万”的战争中,军队统帅主要进行战略和战役层的思考,战术还在其次,同时也因为尊崇儒术,重文轻武,对阵法研究不够重视;而日本的战争多在千人级,军队统帅也是战术指挥员,不能不精研阵法,日本自镰仓以来一直是武家政权,阵法在历次战争中经受磨练,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日本阵法。
“武侯八阵”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结合日本的实际,发展成为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编成这八阵的是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因此又称“武田八阵”。
下面作简单的介绍: 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中央突破”。
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中央突破”。
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
战术思想:左右包抄。
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
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
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
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
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
4、治兵。
说到列阵,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两,伍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一伍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大致分(按步兵计)殳,戈,戟,矛,弩五兵,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短兵缺乏也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不精,难以造出适合短兵相接的长剑有关),后又去殳加入大盾,这其中弩兵站第一排(近战时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两军对射时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长兵器,戈在最前,以横扫为主,主要对付对方的战车和战马,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种,矛以刺为主,主要作战对象是对方的作战人员,各伍之间成纵列向前推进(伍为阵型之中最小的作战单位,四伍为一两,五两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皆为春秋以前兵制).之间严格禁止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再直接一点就是说,不允许逞匹夫之勇),这大概也是秦以前单骑突阵的情况不多的原因(单独一辆战车,突击训练有素,配合精熟,基本以长戟,长矛为主要兵器的重阵,跟送死没什么巨别).5、兵器。
再来重点说一说当时的兵器状况,也许会有助于了解为什么秦代以前阵那么流行.前面说了,青铜器时代短兵刃不可能做得很长,一般到50~80CM之间,这样短的兵刃,韧性又不好,易断,用来作主战兵器好像不适合。
主战兵器最主要的就是稳定性,攻击性倒是其次,而以长戟,长矛和战车为主要兵器,近身的时候。
特别是面对的是吴,越这类以短兵为主的步兵时会很吃亏(吴越的铸造工艺比当时的中原要发达,这点从越王剑可以看出来),毕竟长达两丈四尺(5.5~6米)的长戟运转起来是远不如只有60~80厘米的剑的(虽然也有长一丈二尺的短矛,但那是以投掷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也可以近战),结果是只要对手能抢进身来,则长兵器的一方几乎必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对抗,只有使对手不得近身,这就需要配合,也从客观上推动了阵的发展。
只有戈,戟,矛有效配合,才能使对手不得近身这点道理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6、还有一点,秦以前由于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各国的常备军数量庞大且有效(既便是临时征召的士兵也有很高的战斗技能和很强的纪律意识,因为他们时常要被征召),也从客观上保证了阵对他们能进行有效的约束.也保证了将领们能有效地排出他们想要排出的,最适合战场形势和双方兵力对比的阵势,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这时的军队和以后的中国战争时大量的乌合之众的区别。
(自汉以后,只有岳家军的步兵阵才能算是真正的阵,噢,还有戚家军)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重又大乱,涌现出两股有影响力的义军。
一是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二是汉王刘邦(字季)。
应该说这时的步兵阵在中国几乎已发展到一个高潮,随着三十几万秦军主力被项羽在巨鹿击败,早期的楚汉争霸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兵团,有组织的将阵用于战争。
这样比刘邦更强悍的项羽占尽了优势,一度将刘邦打得狼奔琢突,溃不成军。
只是在韩信出现之后,汉军才凭借其出色的用兵,有效的战阵(二者缺一不可,再强的计策,再突然的奇袭,士兵不守纪律也是徒劳,试想汉,赵井陉之战,一万老弱汉军能击败二十万赵军,背水一战是不假,但若没有有效的阵,能坚持到汉骑偷袭成功吗
),终于击败不可一世,只凭勇力的西楚霸王。
7、骑兵阵法。
汉帝国建立后,随着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汉军的步兵又几乎没有用处(战不能胜,胜不能追,败不能逃),只好凭借强大的国力组建庞大的骑兵集群,而骑兵又不大可能象步兵一样进退有序地列阵,(仪仗兵也许能做到,但大规模的骑兵再拘泥于阵而不能放胆突击,就将骑兵的优势彻底放弃了)同时也将步兵的阵近乎完全放弃。
(只有弩兵的战术雁行阵还保留着) 骑兵的战术大部份时间里就是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即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人也只有这些。
但这时的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
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
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
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
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玩过三国八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另看过日本电影<天与地>的朋友也能从影片中找到一些汉家骑兵的影子,哪里面出现过车悬之阵)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等于一个骑兵版的锥行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
8、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中国在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以致于当时评价一个将领武艺精熟也要用“弓马娴熟”来表示,而这在两汉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当时有大量的边地良家子)不得已重操旧业,又把阵这个东东给提了出来。
但这时的步兵阵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阵所遇到的对手不同于战国时期了,当然自身也不同,多以步骑兵混合军队,总不能将骑兵放在步兵阵中吧
这样将大幅降低骑兵的威力,而不能将骑兵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这个将领几乎也就是个常败将军了。
另外这时的兵员也大成问题,人口之少难以想像,能提起兵器上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如蜀汉政权,不足百万人口,兵员竟有十几万,怎么也想像不出这都是些什么兵
)这种结果使得这时期的兵员质量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也有少量精兵),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战争频繁,时间不等人啊,你还没训练好,敌军就打来了,只好上,而河西兵,岳家军都是经过常年的训练才出来的。
最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说是深知阵的奥秒,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纪律是否严明,士兵是否有足够的战斗力。
(虽然道理很浅显易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很多庸才只知其形,不知其髓,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选其精锐,练成精兵,(时间非常长,也非常有效,因为他们的统帅是孟德)而以骑兵单独作战,执行诸如急袭,包围的战略目的。
(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将纯步兵为正阵,将骑兵作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他能以两万兵击败十倍于已的袁绍军的主要原因。
(从破黄巾得青州兵到对袁绍开战,近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诸葛亮所无法拥有的)又大败于赤壁的原因跟这也有很大关系。
(水战,河流众多,不适合步兵摆阵,骑兵又没有突袭的空间,再加上大量新加入的荆州兵,其实这些荆州兵对其军队的战斗力是个负增长的因素,否则也不会溃败成哪样)相同的战例还有淝水之战,百万秦军一败涂地,(当中有大量新招入的新兵)而此之前,前秦军队几乎都是以弱敌强,却累战累胜,王猛还以十万步兵列阵击败了前燕的数十万铁骑,可见阵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