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教师格言案例

教学中预设重于生成的名人名言或案例

从下边中找出一个吧1、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2003年出版 2、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人生格言》 雷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 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

---《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

---《人生格言》 苏格拉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5、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

---《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6、 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

---《人生格言》 E.W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唐群英 7、 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

----《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8、 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托尔斯泰 9、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

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

--蒙台梭利 10、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哈佛才子》 11、 管教孩子是必可少的,但管教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费氏教育法”的创立者,美国学者费特弗森 --------------------------- 王志友 12、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李龙潭 13、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必须得爱的时候。

--《人生格言》 赫尔巴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14、 爱产生爱。

---《中外名人名言》周丽主编 赫里克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 2001年9月出版 --------------------------- 郭传柏 15、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

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

--蒙台梭利 16、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7、 友爱、协作、守纪、礼貌、集体观念 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8、 作为长辈,在谈话中我们理应更加细心,更加富有同情心。

我们应该努力地尊重我们的孩子,从而营造出更加友好的谈话氛围。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9、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张玉娟 20、 教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是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

---罗伯特.特拉佛斯 21、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

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

--蒙台梭利 22、 劝导孩子多想想如何去取得成功,而不要为成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过多地担忧。

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位成功者。

--《哈佛才子》 23、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4、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 王海郁 25、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26、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7、 友爱、协作、守纪、礼貌、集体观念 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

--《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 刘爱云 28、 人们的情感是许多层面和各种趋向的。

有崇敬的、敬重的、景仰的、有亲迈的、关怀的、思念的、也有同情的、惋惜的、怜悯的、还有悲痛的、哀伤的、恐惧的等。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29、 当你感觉学生对你讲的话不感兴趣,似听非听,或者听而不信,无动于衷的时候,要想打动学生的心,取得学生的信任,就应当用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和学生交谈,和学生交心,使学生感受到你是出于真情实义,是给他讲真话。

这样的语言才有力量,才能打动学生,赢得学生的心。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0、 激励学生是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激励,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心灵中潜在的情感,激起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着的热情,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缺点,放下思想包袱,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1、 教育家魏书生在学生面前,从不以教师行长者的身份自居,凡事采用与学生商量的口气,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在他的眼里也是一个需要尊重、理解、认识的人。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2、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用情感性语言来感化学生,这些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议论,枯燥的言词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3、 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

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4、 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

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5、 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姑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6、 教师在语言修养中,应当重点进行口头语言修养和口语表达斩训练,努力造就自己的口才。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7、 朗读课文也应饱含激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进行形象而逼真地描绘,辅助轻重缓急的语调,把课文中的论述故事、人物形象读好,读活读出滋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求知欲望。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 唐书坤 38、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孩子的身心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道德待业由他律逐渐向自律过渡。

这时的孩子可塑性极强,既可向积极方面发展,形成很好的品德;也能往消极方面转化,形成不良道德倾向。

---《教子成才的科学与艺术》 张永泰等著 工商出版社 --------------------------- 张文东 39、用“我”代替“你”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攻击,如“我真担心你回来这么晚,我以为你有什么事”。

---《青少年心理教育》,第30页,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张元 40、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

---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 41、声调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的唱歌,漂亮的谈吐,而是为了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马卡连柯 -------------------------- 杨小燕 42、教师给学生的评语要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评价,切忌片面;注意针对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特点,避免千人一面,力求准确、恰当,通过评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充满期望,教师评语要倾注“师情”,体现“爱心”,使学生能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语言上要具体化,避免泛泛空谈;要情感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导之以行。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编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43、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传递着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交流着师生彼此之间的人际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情感,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所心领神会,彼此情感会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形成一条情感回路,它们分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情境中的语言,情绪表现。

教师的“一笑一颦”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表现。

----《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二版。

-------------------------- 伏舜霞 44、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人生格言》 雷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5、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

---《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6、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

---《人生格言》 苏格拉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7、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48、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

---《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9、 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

---《人生格言》 E.W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李彩云 50、 艺术就是情感。

罗丹 5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 52、 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 53、 普遍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似乎只是逻辑推理和所得结论的结果,其实,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许多极其重要的决定是在情感的直接影响下采取的。

---Ⅱ.N.杜布洛夫斯基 ---------------------- 史军 54、 培养情感的艺术:1、巧设悬念,诱发感情;2、以情传情,情感共鸣;3、以景传情,情景交融;4、以美传情,情满胸臆;5、以理激情,陶冶情操;6、以神传情,内化品格。

---《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高长梅 55、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7、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8、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隋晓枫 59、 父母亲和教师的个人表现是儿童观察周围世界的第一窗口…儿童以教师为榜样,相信他的每一句话。

无条件的执行他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 60、 知过则改永远不嫌迟的。

莎士比亚 61、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鲁迅 62、 爱是真正使人复苏的动力。

歌德 63、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 64、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人生格言》爱迪生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5、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7、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8、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9、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人生格言》 马卡连柯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70、 教学的艺术,全在乎把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唤醒,然后加以满足。

---A.F 71、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但丁《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董运萍 72、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3、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4、 艺术就是情感。

---罗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5、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但丁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7、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8、 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

谚语 79、 人们对爱的寻觅,往往缘于曾经的失落。

谚语 80、 我只会出了一滴水,却得到了整个海洋的回报。

谚语 ---------------------- 阚艳 81、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但丁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2、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3、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4、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5、 艺术就是情感。

---罗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6、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谚语 87、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

谚语 88、 儿童的魅力好像音乐。

罗曼.罗兰 89、 我只会出了一滴水,却得到了整个海洋的回报。

谚语 90、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雨果 91、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赵宏玲 92、 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

---《人生格言》 赫尔巴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93、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

---《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94、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

---德谟克利特。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95、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9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候成彬 97、 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

---《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 杨霞、张元著 知识出版社 1995年出版 98、 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

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 人民出版社 1979年出版 第303页 99、 用“我”代替“你”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攻击,如“我真担心,你回来这么晚,我以为你有什么事”。

---《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杨霞、张元著 知识出版社 1995年出版 100、 善意、尊重的原则;师生共意原则;协调一致原则;自我意识原则;意识调控原则;积极作用原则;程序控制原则。

---《成功愉快教育全集》 孙锦涛、纪登训、王大凯、章叶英 新华出版社。

101、 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

雅科布松 《情感心理学》 102、 寄希望于言语之间,相信你能吸取这次教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廖建华 ---------------------- 黎燕丹 103、 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不是某种专门附加的东西,而是教材本身……善于提示已知的东西与新的东西的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诀巧之一。

---《公民的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 104、 “教师要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 “在纠正学生的过失时,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应辱骂。

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过失时好象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昆体良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出版。

105、 而在情感教学中,还要强调教学言语的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感和感染力,甚至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获得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

---------------------- 信长江 106、 无声的表情具有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言语的五倍。

---《奥妙的人体语言》 汪福祥 中国青年出版社 107、 只有热爱科学的人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情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108、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

---《蔡元培教育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出版。

109、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爱弥尔》 卢梭 商务印书馆。

110、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 商继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1、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 王占 112、 只

关于父母教育很重要的事例和名言

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

孩子不肯努力向学,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苏)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

(张石平)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

(张石平)我们在夸奖孩子时,应该不拘一格,因时因事而宜,以充分展示出夸奖的真正魅力。

(张石平)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

(东方)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东方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东方 )我们的教育是要把学生从听话的规范教育中拯救出来,恢复学生的自由思考的天性(苗体君)。

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苗体君)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培养只会”听话”的顺民,才扼杀了中华民族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精神。

(苗体君)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

(张于义)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张石平)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

(薛灿芝)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赵秀朵)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阮庚梅)“磨难”好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李浩)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李浩)要使孩子登上才智的高峰,争论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水仙)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蓝天)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赵秀玲)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吕斌)对于稍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悄悄话”的形式嘱咐他,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乐于接受这种“温和式”的教育方法。

(吕斌)对于稍懂事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或某种暗示,保持暂时的沉默,常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吕斌)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

(吕斌)作为父母,必须设法赢得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姜晶)父母唯有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

(姜晶)精神虐待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残。

(章剑和)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赵静波)换一种眼光看孩子,你将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增长点”。

(时金林)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顾欣)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

(吕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元曲)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张海涛)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高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老人应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既不能越位,也不做摆设的花瓶。

(李旭)喜欢孩子,但不溺爱。

(李旭)新时代的教育总有新要求,尽可能地从书籍或杂志中汲取教育学营养。

只有这样,祖辈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有益于孙,有益于己。

(李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早期教育也不例外。

(甄世田)在精神情感不发达、直接印象积累贫乏的情况下,形式主义地掌握大量知识,必然造成人的感受萎缩。

(甄世田)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知识化(也就是抽象化、书本化、符号化)。

(甄世田)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

(甄世田)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

(甄世田)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一些非常态环境,如狂风暴雨,漫天飞雪……(甄世田)有意识地让孩子关注一些事物的开始与终端,如枝头的第一束花朵与最后一片叶子,天空中第一只飞来的燕子和最后南飞的雁阵……第一场雨,第一场雪,黎明朝日与月落黄昏,只要你有时间,自然,永远是孩子最好的书本

(甄世田)一个人可能很贫穷,但他可以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感受着生命的富有。

(甄世田)一个人可能很富有,但是失去灵魂(丧失了丰富的感受能力而变得麻木不仁)的他很可能不会真正享受生活的欢乐

(甄世田)把天真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保存和丰富孩子的感受能力吧,它是自然对人类最大的恩赐,它是孩子终身的财富

(甄世田)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马文会)从长远来看,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将来能否与某位异性去建立真正的爱情,影响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家庭生活方式。

(马文会)要想孩子成才,家长绝不能越疽代疱,要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水到自然渠成

(萧雨)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林格)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林格)在惩罚一个人时,最重要的是唤醒人的自尊自信:我是真正的人,优秀的人,错了应该受惩罚,接受惩罚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林格)体罚是一种单纯的“棍棒+粗口”的原始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其不利。

(许传利)

找准自己的位置名言和事例

找准自己的位置,名言事例,就比如说,嗯,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

数学方面教育格言 ,让数学好玩,教学艺术等等方面格言,要写点有高屋建瓴的东西,谢谢诶

学是一种“奔跑”。

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

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

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

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

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

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

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

“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

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

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

“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

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

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优秀教师简介100字

我们的观点是:体罚比更有效。

因为只能让受教育的人感到一时的温暖,但其起不了治根治本的作用,“”,还不如不治。

太过柔情,不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忘却,很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再犯错。

而体罚则不同了,体罚可以让受教育的人留下痛至皮肉的教育,也许体罚有些不对,但体罚就如同家长打孩子一样,是为了让受教育的人记住这一次,从而改正错误,而不是用温暖去包容,这样不适合那些需要体罚的人。

那么,假如爱的教有比体罚更有效,那为什么劳改局、拘留所为什么不用爱的教育去对付那些坏人呢

每个人本身都有惰性,都有不好的习惯。

此时,单单用爱去唤醒是没有用的,有句话说“惩罚你的肉体就是为了拯救你的灵魂”。

(注意不要否定“爱是有效的”,你要证明的是个“更”字)当面临一件具体的事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让你用“爱”这种慢功夫去应对的。

先用“体罚”让这个犯错误的人知道该怎么做,再用“爱”来教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总之一定不要否认爱的教育也是有效的,不然,让对方抓住把柄就没有希望了)体罚是指适度的体罚,并不是一味的体罚。

爱的教育如果更多,便会变成溺爱,这样当然是弊大于利。

再说了,“打在身上,疼在心里”,“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 ,“名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这些不都是说出了适当体罚的好处了么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当然只能采取适当的体罚来惩罚他。

在一定的情况下,适度的体罚是非常有效的。

身体的疼痛,能让人记忆更深刻。

但,我们认为体罚应该与爱的教育相结合。

体罚一个人时,一定要让他懂得你的目的是教育他,出发点是爱,否则,只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而且体罚中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身体的疼痛,会让他对错误有更深的印象,说不定,以后他会感激对他施以体罚的人。

而如果伤到了自尊心,很可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施行体罚时,一定不要在公众场合。

体罚有必要,而且是有效的,但体罚后应施以温情感化,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此外,比起长时间的折磨式体罚,狠狠的几下会更有效果。

而且,折磨式体罚似乎更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

根据被罚人的性格和年龄来掌握体罚的度和时间,最好不要让他因疼痛而哭泣,而是应该让他因感动而哭泣。

人的智商和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应该因材施教。

对于领悟能力高的人,爱的教育可能有效;但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拥有较高的领悟能力,所以,对于孩子可以采取适度的体罚,这是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的方式。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体罚”。

教育到底还需不需要体罚

体罚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点作用和好处也没有

我们是不是绝对的反对体罚

诚然,在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因为体罚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说得严重点那是违反。

但是,这是不是就要求我们绝对的抛弃体罚呢

体罚真的一无是处吗

我们应该公正地看待这一问题。

人们在认识到体罚的危害的同时,对它的积极作用也不可视而不见。

记得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很显然,体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教育单凭一张嘴是不行的,在有些时候嘴的作用是渺小的。

举一个例子,假如某一个同学上课纪律很差、大声讲话,在老师口头教育多次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如果不采取包括体罚在内的惩罚措施,那么老师的教学进程、同学们的学习进度势必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体罚是必须的。

另外,据考查,人类守法意识的早期形成,就源于对惩戒的畏惧,现在的学生被娇惯坏了,判断能力差,是非对错观念不是十分明确,一味的好言相劝效果并不佳,而采用一定的教育惩戒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使其“未明事理”却“预知对错”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修养。

其次,我们主张适当的体罚,而不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

素质教育强调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还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侮辱学生等。

这固然不假,但是教师尊重学生和体罚学生并不一定矛盾。

当学生在中不能很好得配合老师、甚至主观上阻止和妨碍教学活动时候,就必须给予适当的惩罚,这其中包括体罚。

否则那将是对老师和其它同学的权利的侵犯,甚至是对老师人格和尊严的侵犯。

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在上课时间大声说话、并且侮辱老师呢,难道老师对他不可以采取一点处罚措施

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学活动就要受到影响,全部同学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老师的尊严就受到了践踏

我们绝对不可以在保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伤害其它人的利益,绝对不可以以损害老师和其它同学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护所谓某几个学生的合法权益

退一步,假如我们不体罚学生呢

看看有什么样子的情况出现呢

学生不怕老师,老师一点尊严也没有,老师的任何语言包括他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眼里都不重要的,老师是学生可以任意玩弄的,实际上,在某些学校,存在许多学生打着维护未成年的权益的旗号而为所欲为的事情。

老师也自然感到心寒、无心教学。

学校也无校纪、班级也无班规而言,整个教育一片狼籍

实际上,在很多家长批评老师体罚学生不对的同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或者正在体罚自己的孩子。

扪(mén)心自问,我们的家长当中从来没有体罚过自己孩子的到底有几个

作为一个普通人,谁没有被逼急的时候

谁不会在很激动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地体罚过自己的孩子

那么,那是不是也在侵犯孩子的权利

很多家长一定会说,那是在情急的情况下,被迫无奈才这样做的。

当时是有一种“恨铁不成纲”的心情。

既然你知道你体罚自己孩子当时的心情,那么为什么不将心比心、理解老师体罚孩子的时候的心情

其实,体罚学生绝多数是在其它教育方式无法凑效的情况下发生的,老师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进行的。

老师的本意是好的,这也是他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不要以为老师喜欢体罚学生、更不要以为老师把学生当作出气筒,虽然我们不排除有这样低素质的老师存在,但是我们应该肯定这样的老师是少而又少的。

老师一般不会恶意体罚学生的、不会把体罚学生作为自己的一种情绪的宣泄、更不会无缘无故地体罚学生。

如果老师不负责任,完全可以视而不见,结果受害的到底是谁呢

我们不提倡体罚,但是,“不提倡”并不是绝对地反对体罚。

作为一种教育方式,适当的体罚有时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当老师的人格受到侮辱、当老师和其它同学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当有学生胡作非为时,我们可以用、也必须用体罚来保护教学的顺利实施。

咋样

^-^

关于利己与利他的名言、事例、语段

1、人民教师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四川大地震,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

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

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

“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

”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利已:范美忠,四川隆昌人,1992年毕业于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自贡蜀光中学当教师,不久他因为课堂言论辞职,后辗转深圳、广州、重庆、北京、杭州、成都从事媒体、教师行业,曾在《中国经济时报》、《南方体育》等媒体任编辑,发表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过客〉:行走反抗虚无》、《〈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用观念打败观念——读〈哈耶克传〉》,在天涯BBS,第一线教育论坛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

现任职于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

近日范美忠这番地震后的“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的表白在天涯论坛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认为,地震了老师先跑了是出于一种生物生存本能,无可厚非。

但范美忠还要“洋洋自得”地自我表白,实在无法为人师表。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

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

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

”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是事例

《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

[《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

”2008年昌邑区首届校园读书节正式开幕,并倡导学生、家长共同读书,作为家长我们感谢学校组织这样有意义的大型活动,通过多读书来丰富我们广大家长和我们的孩子的精神世界

为响应学校的活动安排,更主要的是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来带动、影响孩子,于是在孩子的课余时间除了让孩子多读书以外,我也读了几本书,其中《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该书第一部分以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及她的教育格言阐述了教育中“爱”的伟大意义。

让我们知道了“爱心”是孩子的阳光,是教育的绿色,读后感《《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

教育从爱起步,由爱伴随,因爱结果。

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而伟大,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师爱不是“父母爱子女”那样的爱,“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却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师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基于对祖国、社会的责任,为的是孩子美好的未来,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作为家长我们对待孩子,有时我们很难处理“严”与“爱”的关系,但书中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没有爱作为基础,严格要求就成了空话。

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没有严格要求的爱,在家长那里是溺爱,在学校则是一种放纵,是一种无原则的放纵。

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成长,考虑孩子的感受。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应重在“做人”,应重在“为国家”“为社会”。

“爱而不严”不是爱,“ 严而不爱”会使孩子畏其严,反其严,最终背离教师、家长严的初衷。

二、教育不是灌输。

该书的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讲述了一个道理: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压制,不是围堵,而是启发、疏导,教人主动发现,教人自我修养的艺术。

他应给知识发现以方法,给智慧开启以钥匙,给行为指向以方向,[1][2]下一页 〔《经典教育理念案例》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教师格言案例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