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转)
1、C'est la vie! 这就是
2、Parfois, ce qu'on n'arrive pas à laisser tomber n'est pas une personne, mais des moments 有什么我们苦苦不肯放下的是一个人,而是一段时光。
3、C'est d'abord l'amour qui te fait oublier l'heure首爱情使你忘记时间, 然后是时间让你忘记爱情。
4、La main dans la main, nous vivrons ensemble jusqu'à la fin de la vie.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5、Est-ce possible que tu sois en train de penser à moi lorsque tu me manques?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
6、Je compte si peu pour l'univers, mais pour moi, je suis tout. 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7、Il n'existe pas de bonheur complet sans amnésie partielle. 没有部分的遗忘,便无所谓完整的幸福。
8Le mariage est comme une place assiégée ; ceux qui sont dehors veulent y entrer et ceux qui sont dedans veulent en sortir. 婚姻象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9、Au moins, tu es auprès de moi. 至少还有你。
10、Ceux qui ne s'étaient jamais dit au revoir, se sont déjà dispersés aux extrémités du monde. 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Est-ce l'amour moins pardonnable que la haine? 难道爱比恨更难宽恕。
12、Face au monde extérieur, on se sent aussi excité qu'impuissant.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13、Le vrai bonheur serait de se souvenir du présent. 最真实的幸福是铭记当下。
14、Le cyprin doré est toujours heureux, car il a une mémoire qui ne dure que trois secondes. 金鱼是最快乐的,因为她的记忆只有三秒钟15、Considère tout ce que tu obtiens comme une surprise, un cadeau. 得到的就是惊喜,就是礼物。
16、On arrive toujours à trouver du temps pour faire ce qu'on aime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17、Notre enfance a été achevée au moment où on a appris que la mort serait fatale. 我们的童年是在我们明白自己必将死去的那一天结束的。
——周国平18、Je croyauis qu'on vieillissait lentement, mais en fait , ce n'est pas comme ça, on vieillit instantanément.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村上春树 19、Le régime est fait dans le but de mener une vie meilleure. Si le régime te fait perdre la gaieté, il vaut mieux l'abandonner.减肥是为了更美好的人生。
要是因为减肥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不如放弃。
20、Entre l'espérance et la réalité, il existe toujours une distance qui n'est ni longue ni courte. 期望与现实之间总是有着那么一段不长不短的距离。
概念定义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的概念 概念 concept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
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
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
如此,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
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
概念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
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时期的日常生活概念。
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
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
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
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
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
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无数转化中实现的。
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是永恒运动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
总述(来源: 概念 南丰公益书院 ) 概念 概念 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
在它们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异,如同它们是同一的去处理它们,所以概念是抽象的。
它们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们是普遍的。
概念也是命题的基本元素,如同词是句子的基本语义元素一样。
概念是意义的载体,而不是意义的主动者。
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数目的语言来表达。
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德语的 Hund,法语的 chien 和的 perro。
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独立于语言的事实使得翻译成为可能 - 在各种语言中词有同一的意义,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
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概念的范围、定义和内容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
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
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
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 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
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
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历史上的定义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和区别后获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
和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区分概念与见解:他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哲学争论 在哲学上对除用来描述的语言本体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或抽象的实体如“思维单位”、内涵、外延等有争议。
在认识论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与人类无关的事实存在的特性的反应。
概念的变化和扩大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知识和认识的扩展。
相关标准的定义 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的模型 在和人工智能中概念被用来作为人的知识的模型。
定义目录 概述 分类 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 定义的定义 补充 信息定义的争议确定与举例 [编辑本段]概述 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被定义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
比如“一个单身汉是一个未婚男子”这个定义中“单身汉”是被定义项,“未婚男子”是定义项。
定义中的“一个”和“是”均可以使用符号取代,比如使用:=这个符号,上面这个定义可以转写为:“单身汉:=未婚男子”。
一般来说一个定义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往往是表达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等同的句子。
[编辑本段]分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和技术: 词法定义描述一个词或者一个表达的意义,一般一个词法定义提供一个与原词相当的表达。
比如将“单身汉”定义为“未婚男子”,或者将“煎”定义为在“热油中烧”。
有些词如“如果”无法有效地使用其它词来同义描写,词典对这些词一般通过描写其特性的方法来给予一个定义,而不是通过提供一个相当的表达的方式。
情境定义也称上下文定义。
有些词无法清晰地定义,但可以通过为所有这个词出现的句子提供一个解释来为这个词做一个定义。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一个不出现这个词的句子来解释这个词在这个句子里的意义。
内涵定义是将一个物件与其它物件之间不同的所有特征列举出来。
比如“所有小于20的质数的集合”是一个特定的集合的内涵定义。
外延定义是描述一个概念或者词的外延,即所有这个概念或者词所包含的事务。
列举定义是一个特别的外延定义,它列出一个概念或者词所描写的所有的物件。
列举定义只适用于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这个集合比较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实物定义又称直观释义或实指定义。
实物定义是指指定一个词所代表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或者指定数个代表性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
一个例子是给某人看吉米·威尔士的图像来表示“吉米·威尔士”这个词的意思,或者给某人看数个典型的狗来说明“狗”的概念。
一个量的操作定义是这个量的测量过程。
理论定义是使用一个学科的理论对一个词作一个定义,比如“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传播的距离”。
这个定义是基于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做出的定义。
本义狭义定义(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首先列出一个狭义词的广义词,然后说明这个狭义词与这个广义词中不属于这个狭义词的物件之间的区别。
递归定义又称归纳定义,它是使用有意义的方式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个词本身。
一般来说这样的定义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一个或数个特定的物件属于被定义项的集合X;其次所有与X中的元素有一定关系的物件,而且只有与X中的元素有这个关系的物件也属于X。
比如以下为自然数的递归定义:首先1是一个自然数,其次比自然数大1的数也是自然数,所有其它数都不是自然数。
在做递归定义时要小心避免循环定义。
循环定义是假设别人已经对被定义项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蛋是鸡生的卵,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定义。
假如别人即不知道鸡是什么,又不知道蛋是什么的话这个定义毫无用处。
(参见重言式) 规定性定义又称规创定义或约定定义,是指将一个定义或者讨论的内容规定在一个范围内。
比如有人想要解释啤酒是怎样酿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种。
他可以开篇说:“我所说的啤酒仅包括用小麦酿的啤酒。
” 厘定性定义是对词法定义添加附加的条件来延伸词法定义中的定义,更加缩小定义的规范。
劝导性定义又名说服性定义,是指将一个词定义为一个特别观点的理由,但却保持了词法定义的形式。
[编辑本段]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 要分析一个定义的好坏要注意定义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度。
列举定义指出一定的例子来让对方认识到一个词的意义。
外延定义列举出一个词的所有元素。
内涵定义列出一个词的特征,这个定义往往比外延定义更紧凑。
比如“单身汉”这个词假如要使用外延定义来定义它的话必须将世界上上亿单身汉都列举出来,但是假如用内涵定义的话则一个单身汉首先是一名男子,其次他未婚,因此所有的单身汉是未婚男子,而且只有单身汉才是未婚男子。
对于哲学家来说一个定义的内涵比起外延要重要得多。
比如我们既无法列出世界上所有的单身汉,对这样一个列表也没有兴趣。
我们关心的是单身汉与非单身汉之间的区别。
一个单身汉的列表无法表示一个新的人是否单身汉。
假如一个定义不明确的话有两种原因。
一个定义可能模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或者两者均有。
事实上大多数词即模棱两可有不明确。
这并不表示这些词没有意义,即使不明确和含有多种意义的词也有其意义。
[编辑本段]定义的定义 假如我们决定定义一个词或者这个词所描写的概念。
假如我们确定了我们对这个词所感兴趣的方面,我们确定了一些属于这个词的物件,一些不太清楚的物件和一些边缘物件。
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这个词。
我们希望的是定义这个词的内,即列出可以确定这个词的所有的和仅有的元素的特征。
以下是一个有用的定义的定义: 对一个概念或者词或者词组的定义是描写其内涵,即描写其所有和仅有的元素的共有特征。
其外延是所有这个概念、词或者词组包含的事务。
一些哲学家不同意这个定义的定义,他们认为,出于不同的理由,大多数概念、词汇和词组无法精确地被定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威拉德·冯·奥曼·蒯因是这个意见最著名的代表人。
但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定义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必要的。
[编辑本段] 补充 定义,亦称“界说”。
在形式逻辑学里一般用“种加属差”的方法来下定义。
“种加属差”定义法: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人”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种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
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完整的。
我们还必须找出“人”这一“属概念”,和“动物”这一“种概念”的其它“属概念”(鸡鸭牛羊……)之间的“差异”(属差)来,“人”和“鸡鸭牛羊”之间的“属差”是什么呢
是“制造生产工具”,从而我们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完整定义。
定义的规则:(1)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外延要相称。
比如:你不能说“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
(2)不应循环。
比如,你不能说“蛋就是卵”。
因为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卵就是蛋”,结果是谁也说明不了谁。
(3)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
比如说“人不是狗”,这样说毫无意义。
(4)“属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比如,关于人的定义最好这样说:“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
除了上面的“种加属差”定义,还有一种“发生定义”。
“发生定义”一般用于难于“界定”的情形,这种定义本质上是对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
这里不详述。
此外,当你找不到一个概念的种概念——换句话说当这个概念“无所不包”时,这种概念你几乎没法准确地定义它,它们一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比如:物质、质、量、度、时间、空间…… 形式逻辑一般对事物相对稳定(静止)的方面进行研究;辩证逻辑学则要求在发展变化之中考察事物。
[编辑本段]信息定义的争议确定与举例 现在的信息定义有过多过泛之势,多把解释当成定义。
因此信息的定义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瘦身。
“属加种差”的界定是信息定义的标准化模式。
按照“定义”的标准,建立信息定义。
遵照“定义”的概念制定“信息定义”,不将“信息解释”误当“定义”。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即肯定性的确认。
经典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否定式的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的香农信息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
连续用了两次否定,就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标准化“定义”的要求,是用“肯定式的属概念+种差”,故否定式的定义应该更贴近是“解释”。
否定式的界定是定义的禁忌,被动式定义也是。
经典的维纳信息(准)定义 经典(不完整)的否定式维纳信息准定义(解释,不是标准定义模式) 维纳的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经典定义的修正:现代信息定义(肯定式) 近代信息定义(肯定式的真定义) 1.邓's信息定义 邓宇们2002年提出的的定义,“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2。
逆香农的信息定义 逆Shannon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3.逆维纳的信息定义 Wiener信息定义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标示。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讨论: 原创信息定义与模仿衍生定义的差别比较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与跟随模仿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比较。
前者普适性、广度强于后者;后来模仿变换的定义,用‘表征’一词的替换,实际起到的作用,是缩小了原来定义的内涵、外延。
有名的被动式的信息定义: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修改成主动式,会更合科学定义的界定。
主动式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稍好于原创的“被反映的物质属性”,这是其一。
其二,反映与标志、标识比较,定义域,内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
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复制和再现。
故将“反映”替换成“标志、或标识”使信息定义更普适。
即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
更好
(不用表征,和反映) 标识与表征的区别 标识的内涵和外延,比表征要深厚、宽广许多。
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有强烈的主观,主体性。
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对象,如事物或属性,文字,图形等--客观,客体;二是脑,加工机器,品质不同、层次不同,加工制造(模仿还是创造)出产品不同--真品和仿制品的差异。
合计就是信源+信宿。
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有差异极大的分歧,异议。
标识:标记、标志+辨识(区别、差别、变化、差异的表示),客观性强,主观性弱。
内涵更深,外延更广。
标识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
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志,作为人类及自然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
统计学里的“标志” 统计标志又称标识,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标识(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
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即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标识】biāozhì 同“标志”。
识(zhì)<书>①记:博闻强识。
②记号:款识│标识。
另: 识(shí)①认识。
②见识;知识。
“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
”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
从客观的现实来看,我国古代虽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结构是简单的,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
从字面上看,“标识”与“标志”两个词都有“标”字,“标”是表识,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
但中国古代的造词也不是可以随意的,“标识”与“标志”两个词的后缀不同,在使用上有区别。
“志”在古代通“帜”,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不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帮助记忆,也可以张扬自身的形象;而“识”字虽有时同“志”,但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
“识”字则除了“记住”的意义外,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沟通。
可能在古代“志”与“识”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标识和标志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别其特殊使用场合。
标识与标志从本质的意思上差别不大,但在表达的方向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范围,前者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在现代城市中,标识与标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来
虽然很多场合里已经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时出现明显不同的意义范围,“标志”这一名词较多地指向一类图形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记号,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而“标识”既能代表图形类的符号,也用语表述文字,数字,方向标等记号,有着更广泛的使用领域,应该说,标志是标识的一个部分。
在英文里,能体现标识意义的词有很多,但用法不尽相同。
如“landmark”一词,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通常是指陆地上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与“标识”在意义上很接近。
“landmark”属于“mark”类符号,是一种标志,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号,是一种与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有关的标识。
“mark”也用于商业标识,起源很早,至尽仍在沿用,商标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词,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词,指的也是标识。
“sign”有符号,记号,标记,招牌,指示牌等意义,与今天的指示系统在意义上很接近。
“signal”指的是信号,也用于标志。
“signpost”多用于道路标识,“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广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
另外,英文中还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词,它们像日本人住宅门口的写着家族名称的牌子,就称“nameboard”,也有指商标。
在国外的各类标识的表述中, 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什么是定义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定义和对应概念描述的是同一个事物,知识表达方式不一样
不一样的概念 概念 concept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
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
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
如此循环往复,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
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
概念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
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学思维时期的日常生活概念。
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
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
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
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
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
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无数转化中实现的。
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是永恒运动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
总述(来源: 概念 南丰公益书院 ) 概念 概念 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
在它们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异,如同它们是同一的去处理它们,所以概念是抽象的。
它们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们是普遍的。
概念也是命题的基本元素,如同词是句子的基本语义元素一样。
概念是意义的载体,而不是意义的主动者。
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数目的语言来表达。
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德语的 Hund,法语的 chien 和西班牙语的 perro。
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独立于语言的事实使得翻译成为可能 - 在各种语言中词有同一的意义,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
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概念的范围、定义和内容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
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
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逻辑谬误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
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 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
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
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历史上的定义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和区别后获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区分概念与见解:他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哲学争论 在哲学上对除用来描述的语言本体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或抽象的实体如“思维单位”、内涵、外延等有争议。
在认识论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与人类无关的事实存在的特性的反应。
概念的变化和扩大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知识和认识的扩展。
相关标准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认知科学的模型 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中概念被用来作为人的知识的模型。
定义目录 概述 分类 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 定义的定义 补充 信息定义的争议确定与举例 [编辑本段]概述 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被定义的事物或者物件叫做被定义项,其定义叫做定义项。
比如“一个单身汉是一个未婚男子”这个定义中“单身汉”是被定义项,“未婚男子”是定义项。
定义中的“一个”和“是”均可以使用符号取代,比如使用:=这个符号,上面这个定义可以转写为:“单身汉:=未婚男子”。
一般来说一个定义像上面这个例子一样往往是表达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等同的句子。
[编辑本段]分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和技术: 词法定义描述一个词或者一个表达的意义,一般一个词法定义提供一个与原词相当的表达。
比如将“单身汉”定义为“未婚男子”,或者将“煎”定义为在“热油中烧”。
有些词如“如果”无法有效地使用其它词来同义描写,词典对这些词一般通过描写其特性的方法来给予一个定义,而不是通过提供一个相当的表达的方式。
情境定义也称上下文定义。
有些词无法清晰地定义,但可以通过为所有这个词出现的句子提供一个解释来为这个词做一个定义。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一个不出现这个词的句子来解释这个词在这个句子里的意义。
内涵定义是将一个物件与其它物件之间不同的所有特征列举出来。
比如“所有小于20的质数的集合”是一个特定的集合的内涵定义。
外延定义是描述一个概念或者词的外延,即所有这个概念或者词所包含的事务。
列举定义是一个特别的外延定义,它列出一个概念或者词所描写的所有的物件。
列举定义只适用于有限集合,而且只有在这个集合比较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实物定义又称直观释义或实指定义。
实物定义是指指定一个词所代表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或者指定数个代表性的物件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
一个例子是给某人看吉米·威尔士的图像来表示“吉米·威尔士”这个词的意思,或者给某人看数个典型的狗来说明“狗”的概念。
一个量的操作定义是这个量的测量过程。
理论定义是使用一个学科的理论对一个词作一个定义,比如“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所传播的距离”。
这个定义是基于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做出的定义。
本义狭义定义(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首先列出一个狭义词的广义词,然后说明这个狭义词与这个广义词中不属于这个狭义词的物件之间的区别。
递归定义又称归纳定义,它是使用有意义的方式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个词本身。
一般来说这样的定义包括两个步骤:首先一个或数个特定的物件属于被定义项的集合X;其次所有与X中的元素有一定关系的物件,而且只有与X中的元素有这个关系的物件也属于X。
比如以下为自然数的递归定义:首先1是一个自然数,其次比自然数大1的数也是自然数,所有其它数都不是自然数。
在做递归定义时要小心避免循环定义。
循环定义是假设别人已经对被定义项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蛋是鸡生的卵,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定义。
假如别人即不知道鸡是什么,又不知道蛋是什么的话这个定义毫无用处。
(参见重言式) 规定性定义又称规创定义或约定定义,是指将一个定义或者讨论的内容规定在一个范围内。
比如有人想要解释啤酒是怎样酿的但不知道清酒是不是啤酒的一种。
他可以开篇说:“我所说的啤酒仅包括用小麦酿的啤酒。
” 厘定性定义是对词法定义添加附加的条件来延伸词法定义中的定义,更加缩小定义的规范。
劝导性定义又名说服性定义,是指将一个词定义为一个特别观点的理由,但却保持了词法定义的形式。
[编辑本段]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 要分析一个定义的好坏要注意定义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外延、内涵、歧义和含糊度。
列举定义指出一定的例子来让对方认识到一个词的意义。
外延定义列举出一个词的所有元素。
内涵定义列出一个词的特征,这个定义往往比外延定义更紧凑。
比如“单身汉”这个词假如要使用外延定义来定义它的话必须将世界上上亿单身汉都列举出来,但是假如用内涵定义的话则一个单身汉首先是一名男子,其次他未婚,因此所有的单身汉是未婚男子,而且只有单身汉才是未婚男子。
对于哲学家来说一个定义的内涵比起外延要重要得多。
比如我们既无法列出世界上所有的单身汉,对这样一个列表也没有兴趣。
我们关心的是单身汉与非单身汉之间的区别。
一个单身汉的列表无法表示一个新的人是否单身汉。
假如一个定义不明确的话有两种原因。
一个定义可能模棱两可,或者含糊不清,或者两者均有。
事实上大多数词即模棱两可有不明确。
这并不表示这些词没有意义,即使不明确和含有多种意义的词也有其意义。
[编辑本段]定义的定义 假如我们决定定义一个词或者这个词所描写的概念。
假如我们确定了我们对这个词所感兴趣的方面,我们确定了一些属于这个词的物件,一些不太清楚的物件和一些边缘物件。
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这个词。
我们希望的是定义这个词的内,即列出可以确定这个词的所有的和仅有的元素的特征。
以下是一个有用的定义的定义: 对一个概念或者词或者词组的定义是描写其内涵,即描写其所有和仅有的元素的共有特征。
其外延是所有这个概念、词或者词组包含的事务。
一些哲学家不同意这个定义的定义,他们认为,出于不同的理由,大多数概念、词汇和词组无法精确地被定义。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威拉德·冯·奥曼·蒯因是这个意见最著名的代表人。
但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定义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必要的。
[编辑本段] 补充 定义,亦称“界说”。
在形式逻辑学里一般用“种加属差”的方法来下定义。
“种加属差”定义法:当我们对一个概念——比如“人”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种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
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完整的。
我们还必须找出“人”这一“属概念”,和“动物”这一“种概念”的其它“属概念”(鸡鸭牛羊……)之间的“差异”(属差)来,“人”和“鸡鸭牛羊”之间的“属差”是什么呢
是“制造生产工具”,从而我们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完整定义。
定义的规则:(1)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外延要相称。
比如:你不能说“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
(2)不应循环。
比如,你不能说“蛋就是卵”。
因为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卵就是蛋”,结果是谁也说明不了谁。
(3)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
比如说“人不是狗”,这样说毫无意义。
(4)“属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比如,关于人的定义最好这样说:“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
除了上面的“种加属差”定义,还有一种“发生定义”。
“发生定义”一般用于难于“界定”的情形,这种定义本质上是对发生过程的一种描述。
这里不详述。
此外,当你找不到一个概念的种概念——换句话说当这个概念“无所不包”时,这种概念你几乎没法准确地定义它,它们一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比如:物质、质、量、度、时间、空间…… 形式逻辑一般对事物相对稳定(静止)的方面进行研究;辩证逻辑学则要求在发展变化之中考察事物。
[编辑本段]信息定义的争议确定与举例 现在的信息定义有过多过泛之势,多把解释当成定义。
因此信息的定义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瘦身。
“属加种差”的界定是信息定义的标准化模式。
按照“定义”的标准,建立信息定义。
遵照“定义”的概念制定“信息定义”,不将“信息解释”误当“定义”。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即肯定性的确认。
经典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否定式的香农信息定义 经典的香农信息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
连续用了两次否定,就像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标准化“定义”的要求,是用“肯定式的属概念+种差”,故否定式的定义应该更贴近是“解释”。
否定式的界定是定义的禁忌,被动式定义也是。
经典的维纳信息(准)定义 经典(不完整)的否定式维纳信息准定义(解释,不是标准定义模式) 维纳的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经典定义的修正:现代信息定义(肯定式) 近代信息定义(肯定式的真定义) 1.邓's信息定义 邓宇们2002年提出的的定义,“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2。
逆香农的信息定义 逆Shannon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3.逆维纳的信息定义 Wiener信息定义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标示。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讨论: 原创信息定义与模仿衍生定义的差别比较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与跟随模仿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比较。
前者普适性、广度强于后者;后来模仿变换的定义,用‘表征’一词的替换,实际起到的作用,是缩小了原来定义的内涵、外延。
有名的被动式的信息定义: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修改成主动式,会更合科学定义的界定。
主动式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稍好于原创的“被反映的物质属性”,这是其一。
其二,反映与标志、标识比较,定义域,内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
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复制和再现。
故将“反映”替换成“标志、或标识”使信息定义更普适。
即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
更好
(不用表征,和反映) 标识与表征的区别 标识的内涵和外延,比表征要深厚、宽广许多。
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有强烈的主观,主体性。
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对象,如事物或属性,文字,图形等--客观,客体;二是脑,加工机器,品质不同、层次不同,加工制造(模仿还是创造)出产品不同--真品和仿制品的差异。
合计就是信源+信宿。
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有差异极大的分歧,异议。
标识:标记、标志+辨识(区别、差别、变化、差异的表示),客观性强,主观性弱。
内涵更深,外延更广。
标识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
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志,作为人类及自然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
统计学里的“标志” 统计标志又称标识,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标识(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
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即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标识】biāozhì 同“标志”。
识(zhì)<书>①记:博闻强识。
②记号:款识│标识。
另: 识(shí)①认识。
②见识;知识。
“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
”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
从客观的现实来看,我国古代虽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结构是简单的,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
从字面上看,“标识”与“标志”两个词都有“标”字,“标”是表识,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
但中国古代的造词也不是可以随意的,“标识”与“标志”两个词的后缀不同,在使用上有区别。
“志”在古代通“帜”,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不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帮助记忆,也可以张扬自身的形象;而“识”字虽有时同“志”,但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
“识”字则除了“记住”的意义外,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沟通。
可能在古代“志”与“识”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标识和标志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别其特殊使用场合。
标识与标志从本质的意思上差别不大,但在表达的方向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范围,前者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在现代城市中,标识与标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来
虽然很多场合里已经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时出现明显不同的意义范围,“标志”这一名词较多地指向一类图形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记号,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而“标识”既能代表图形类的符号,也用语表述文字,数字,方向标等记号,有着更广泛的使用领域,应该说,标志是标识的一个部分。
在英文里,能体现标识意义的词有很多,但用法不尽相同。
如“landmark”一词,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通常是指陆地上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与“标识”在意义上很接近。
“landmark”属于“mark”类符号,是一种标志,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号,是一种与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有关的标识。
“mark”也用于商业标识,起源很早,至尽仍在沿用,商标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词,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词,指的也是标识。
“sign”有符号,记号,标记,招牌,指示牌等意义,与今天的指示系统在意义上很接近。
“signal”指的是信号,也用于标志。
“signpost”多用于道路标识,“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广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
另外,英文中还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词,它们像日本人住宅门口的写着家族名称的牌子,就称“nameboard”,也有指商标。
在国外的各类标识的表述中, 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余光中为什么不回大陆看看
要是去做生意,选择莫斯科只是生活的话,选择圣彼得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