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对象不听话的伤感句子

三篇六年级的写景阅读练习题

雪之韵雪,纷纷地飘着……像天堂里的小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地降落人间。

她悄悄地飘在树枝上,落在草丛上,把大地母亲装扮得异常美丽。

我不禁要惊诧于她那神奇的画笔,将世界着上了这般冰清玉洁的色彩。

她调皮地落在娇艳的红梅上,欢飞在青翠的松林间。

最后,她累了,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广阔的天空,紧紧依偎着小草、泥土,和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那一份独特的感觉。

柔柔的雪花轻抚着我。

我禁不住伸出舌尖捕捉她那离合的身影,啊,真凉,一股甘甜真沁心脾。

抬头仰望天空,洋洋洒洒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飘动的纱,罩住了山,笼住了树,覆盖了一切的一切。

一时间,世界变得这么至纯至美。

——白雪呀,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

我的心灵追随着你飞到了天堂,善良,美丽,纯洁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啊,雪之韵…… 1.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对雪的喜爱赞美之情的

2.你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雪之韵”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补充:波浪线是白雪啊,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纯洁到这里得到了升华.第三个问题是主要回答突出雪的什么品质或者其他什么.那年的江水 四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我听从母亲 的安排,报考了师范。

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边陲村小任教。

昔日的凌云壮志在繁琐的工作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生活条件差,学生们不听话,领导的批评,让我倍感孤寂和怀才不遇。

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 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那次是星期天,我没回家,蹬上自行 车去看浪花。

就是这一次,让我心头豁然 一亮,影响了我的一生,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学校往北走,5分钟便到了江边。

江水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千百年,江边的 泥沙便也日积月累地淤积了千百层,岸边便成了肥沃的土地。

可很少有人来这 江岸边垦荒播种,倒不是人们粮仓里不缺这些米,口袋里不缺这些钱,而是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有可能漫到岸边,把庄稼连根拔起,冲得无影无踪,让你起早贪黑白忙乎一场却颗粒无收。

因此,江边总是静静的,只听得见浪花的喃喃细语。

我放好自行车,慢慢地走在沙滩上。

望海鸟飞过,看浪花逝去。

我已习惯了这样。

我稍微抬了一下头,却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枝粗叶大壮实无比, 油油的亮光灼得我眼痛,野草疯长得满地都是。

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烈日下,竟还有一位瘦矮的老农微屈着身子 掘地锄草。

我愣住了,看着那忙碌的背影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位老农在一片空地上坐下来休息。

我举目四望,岸滩不远处是一片葱葱茏茏的生机,习习江风 不时让这醉人的绿摇着头,或欢笑或歌唱。

而空气中也氤氲着江水、泥沙和 草儿的清香,偶有一艘机帆船向蓝天深处驶去。

昔日对这一切感到窒闷的我竟被感染得出了些生气来。

我带着满脑的疑惑同老农聊开了。

我不解地问:“您在这里种庄稼,水涨上来了咋办,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年吗

” 老农听后,嘿嘿地笑着说:“谁知道今年水会不会涨上来

我也没去想。

你想想看,你要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

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望总是有的嘛

” 听完老农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我脑中像点燃了一团火,像拨亮了一盏灯,让我对前方不再感到迷惑。

以前,我总认为我努力工作了一定会得到成绩;我付出了,一定会得到回报。

看来,我想错了。

老农的话让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得无条件地付出。

那天,天蓝,云白,心爽。

我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儿回到了学校。

之后,讲台上是我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

夜晚,星星作伴,我睡得很晚,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

江水那年并没有漫上岸滩,老农 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哲理( ) 悉心( ) 反义词:孤寂( ) 坚实( ) 2、“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这句话表达 “我” 的心情。

3、短文用 和 比喻那位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4、老农为什么在经常被水淹的江边垦荒播种

5、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中考语文常识(感叹句与祈使句的区别以及比喻句的判定)

你说的这个 我们老师说过——1.“请用钢笔写字

”为什么是祈使句而不是感叹句呢

因为感叹句在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强烈情绪,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等各种情感反应,这种修辞法就叫做感叹。

“请用钢笔写字

”这句明显不是内心情感的反应,所以这是祈使句而不是感叹句。

2.为什么 天籁般的声音 不是比喻啊

天籁般的声音意思指:大自然的声音,天作之音。

例如:如果你没有天籁般的声音,那就尽量不要让世界充满你的噪音。

这个句子就可以看出不是比喻。

补充祈使句使用以及用法:1.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

2.祈使句的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

(很明显第一个问题就是)3.祈使句可以用语气词“吧”作结尾,也可以不用语气词。

4.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

还是不清楚,可以在百度上问我。

欢迎

作文学习转述600

第1篇 语文的学习600字我爸爸是一位中学教师,他曾经跟我说过:“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留心处处皆学问。

”这两句话,还讲了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呢

他讲,浏阳黄泥弯小学六年级学生,老师发动他们在浏阳街上的广告招牌中找错别字,他们竟然找出了500多个错别字,并且还发表在浏阳日报上。

因此我也受到了启发,从我们镇头街上找错别字。

首先,我在电线杆上看的了一则寻人启事,当我看到那则寻人启事的标题时,我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寻人启示

哈哈哈哈

”错把“启示”当“启事。

”应该正确的写法是“寻人启事,”如果你写“寻人启示,”别人还以为你从寻人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接着,我路过商会酒家的门口抬头一看,只见招牌上写着:“药物泡脚、针灸治疗……”当我看到“针灸治疗”时,便觉得不对劲,“针灸治疗”怎么会是“针炙治疗”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里面有个错别字“炙,”爸爸告诉我,“炙”是烤肉的意思,而“灸”是一种中医疗法,人家进去进行针灸治疗,那反到成了烤肉了,岂不好笑

然后,我看到了一个招牌上写了“冲气补胎,”错把“冲气补胎”当“充气补胎。

”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错别字,比如:XX建财、XX缝轫等一些错别字。

你们看看,我随便找找就有这么多错别字,那我仔细找找岂还得了。

现在,我们提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让我们一起不写错字、别字,不随意写简化字。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为了祖国纯洁的语言而奋斗吧

第2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语言积累”练习题设计 500字附录:概括课文内容的填空题 例: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几次擦燃火柴;2、写人课文所表现的人物的品质。

3、写景课文内容的归纳等。

第3篇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阅读”练习题设计 500字那年的江水 四年前,父亲因病去世,我听从母亲 的安排,报考了师范。

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边陲村小任教。

昔日的凌云壮志在繁琐的工作中被消磨得所剩无几。

生活条件差,学生们不听话,领导的批评,让我倍感孤寂和怀才不遇。

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 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那次是星期天,我没回家,蹬上自行 车去看浪花。

就是这一次,让我心头豁然 一亮,影响了我的一生,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学校往北走,5分钟便到了江边。

江水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千百年,江边的 泥沙便也日积月累地淤积了千百层,岸边便成了肥沃的土地。

可很少有人来这 江岸边垦荒播种,倒不是人们粮仓里不缺这些米,口袋里不缺这些钱,而是因为每逢夏季,江水都有可能漫到岸边,把庄稼连根拔起,冲得无影无踪,让你起早贪黑白忙乎一场却颗粒无收。

因此,江边总是静静的,只听得见浪花的喃喃细语。

我放好自行车,慢慢地走在沙滩上。

望海鸟飞过,看浪花逝去。

我已习惯了这样。

我稍微抬了一下头,却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地,禾苗长得枝粗叶大壮实无比, 油油的亮光灼得我眼痛,野草疯长得满地都是。

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烈日下,竟还有一位瘦矮的老农微屈着身子 掘地锄草。

我愣住了,看着那忙碌的背影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位老农在一片空地上坐下来休息。

我举目四望,岸滩不远处是一片葱葱茏茏的生机,习习江风 不时让这醉人的绿摇着头,或欢笑或歌唱。

而空气中也氤氲着江水、泥沙和 草儿的清香,偶有一艘机帆船向蓝天深处驶去。

昔日对这一切感到窒闷的我竟被感染得出了些生气来。

我带着满脑的疑惑同老农聊开了。

我不解地问:“您在这里种庄稼,水涨上来了咋办,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年吗

” 老农听后,嘿嘿地笑着说:“谁知道今年水会不会涨上来

我也没去想。

你想想看,你要有收成就必须流汗,可流汗了不一定有收成。

今年淹了,说不定明年不会淹,希望总是有的嘛

” 听完老农这番平凡朴实而饱含深厚哲理的话,我脑中像点燃了一团火,像拨亮了一盏灯,让我对前方不再感到迷惑。

以前,我总认为我努力工作了一定会得到成绩;我付出了,一定会得到回报。

看来,我想错了。

老农的话让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得无条件地付出。

那天,天蓝,云白,心爽。

我悠悠地骑着自行车唱着歌儿回到了学校。

之后,讲台上是我深入浅出的讲解,下课时教室里是我悉心辅导的身影。

夜晚,星星作伴,我睡得很晚,月亮作证,我起得很早。

江水那年并没有漫上岸滩,老农 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而我在人生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哲理( ) 悉心( ) 反义词:孤寂( ) 坚实( ) 2、“在这里,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不远的江边去看浪花,因为只有浪花才能感受到我的无助和伤感。

”这句话表达 “我” 的心情。

3、短文用 和 比喻那位老农的话对我的启迪。

4、老农为什么在经常被水淹的江边垦荒播种

5、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是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经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的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的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去‘仿善’,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艰难的一生。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活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怀念( ) 央求 ( )(2)反义词:沉寂( ) 敏感 (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母亲为什么喜出望外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病成什么样了

“我”为什么会没想到

3、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注意:本题答题有几个要点)(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

(3)简要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1、【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话,却说自己的感受。

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

她一直喊他哥哥。

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讲话。

他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

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钱,然后源源不断地寄给她。

她从没拒绝。

终于,她毕业了,参加了工作。

然后,她坚定地对他说;“哥哥,我要嫁给你

”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

她这样说:“你以为我同情你吗

想报答你吗

不是,从12岁我就爱上你了。

”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进了医院,他吓坏了,跑去看她。

医生说,她喉咙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切除了,却破坏了声带,可能再也讲不了话了。

病床上,她泪眼婆娑地注视着他。

于是,他们结婚了。

很多年以后,没有人听他们讲过一句话。

他们用手、用笔、用眼神交谈,分享喜悦和悲伤。

他们成了相恋男女羡慕的对象。

人们说,那是一对多么幸福的哑夫妻啊

爱情阻挡不了死神的降临,他撇下她一个人先走了。

人们怕她经受不住失去爱侣的打击来安慰她。

这时,她收回注视他遗像的呆痴目光,突然开口讲话:“爱人已去,谎言也该揭穿了。

” 人们惊讶之余,都感叹不已,这是一份多么执著的、深厚的、像童话一样的爱呀

从此,她不再讲话,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恋爱中的男女仍会拿他们当做谈论的话题,他们常说,你听过那对哑夫妻的故事吗

2、【老婆的最后一条短信】妻子是个小尾巴,我走到哪里她都要问到哪里。

我厌烦,她却乐此不疲。

可是,这个小尾巴却在那个下着大雨的深夜永远消失了……我的心情非常难过,内心充满了内疚和痛楚,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

结婚那天,老婆用买戒指的钱给我买了一款手机。

那天夜里,我们两人在被窝里一遍遍地调试着手机的响铃。

我们觉得,生活就像这铃声,响亮、悦耳,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从那天开始,我常常接到她的电话:“老公,下班了买点菜回家。

”“老公,我想你,我爱你。

”“老公,晚上一起去妈妈家吃饭。

”我的心里十分温暖。

有一次,我忘了给手机充电,又恰好陪领导到基层,应酬到半夜才回到家,推开房门一看,我发现老婆早已哭红了眼睛。

原来从我下班时间开始,她每隔一刻钟就打一次电话,我都不在服务区。

老婆更加着急,总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后来每隔十分钟打一次,直到我推开家门,她刚把话筒放下。

我对老婆的小题大做不以为然:“我又不是小孩子,还能出什么事情

”老婆却说有一种预感,觉得我不接电话就不会回来了,我拍拍老婆的脑袋,笑了:“傻瓜

”不过,从此以后我一直没有忘记及时给手机充电。

后来我升了职,有了钱,手机换了好几个。

突然有一天,我想起欠着老婆的那枚戒指,便兴冲冲地拉她去商厦。

可是她又犹豫了,说:“白金钻戒套在手指上有什么用啊

给我买个手机好吗

我可以经常跟你联系。

”于是我就给她买了一个手机。

那天,我们一个在卧室,一个在客厅,互相发着短信息,玩得高兴极了。

一天夜里,我和同事到朋友家玩牌,正玩在兴头上,老婆打来了电话:“你在哪里

怎么还不回家

”“我在同事家里玩牌。

”“你什么时候回来

”“呆会儿吧。

”输了赢,赢了输,老婆的电话打了一次又一次。

外面下起了大雨,老婆的电话又响了:“你究竟在哪里

在干什么

快回来

”“没告诉你吗

我在同事家玩,下这么大的雨我怎么回去

”“那你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我来接你

”“不用了

”一起打牌的朋友都嘲笑我“妻管严”,一气之下,我把手机关了。

天亮了,我输得两手空空,朋友用车子把我送回家,不料家门紧锁,老婆不在家。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岳母打来的,电话那头哭着说:她深夜冒着雨出来,骑着自行车,带着雨伞去我同事家找,找了一家又一家,路上出了车祸,再也没有醒来。

我打开手机,只见上面有一条未读留言:“你忘记了吗

今天是我们的结婚周年纪念曰呀

我去找你了,别乱跑,我带着伞

”她走在找我的路上,永远不会再醒来了。

我泪流满面,一遍遍看着这条短信息,我觉得那一个晚上我输了整个世界。

老婆去世已经3个月,可我仍然无法从噩梦中醒来,我不想工作,整曰消沉萎靡,并且一次次想到了陪她而去……

怎么劝说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万事一向极端,好事就可能变事。

因此,极给人的总是遗憾乃至悔恨,历史上端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危害的事例家喻户晓、不胜枚举,在此我不愿多提。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是“缺钙”,而病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惩戒,缺乏真正的唤醒。

对学生要求过于宽松,对教师要求过于苛刻,束缚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原因之一是教育思想发生了变化,“爱的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界人士已“达成共识”;二是法制普及了,法律成为教育的准则本是好事,但现在教育界解读法律并不完备,偏颇的地方也不少,比如你停课就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打一下就侵犯了人身权,这合乎教育规律吗

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缺陷,使孩子受不了某些合理的惩戒,个别孩子受到一点惩戒就出走,就自杀;再加上从上到下都提倡以人为本,尤其要关爱孩子。

是啊,现在都是宝贵的独生子女,个个长得聪明伶俐、漂漂亮亮,可爱之极,谁不心疼

谁不呵护

谁不关爱

真是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

可是如果一味对孩子娇生惯养,走向极端,变成溺爱,长此下去,结果会是什么呢

(一)苦了家长,害了孩子由于片面理解“以人为本”,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任由孩子随意发展随心所欲。

因此,在家里,孩子犯了错,家长没有惩罚孩子,还得省吃俭用甚至缺吃少穿也要给孩子买名牌服装买高档手机,给尽量多的零用钱,让他们在同学中摆阔,至少不能在同龄中显得寒碜呀

因此他们就有了随时进网吧、抽烟、酗酒、赌博甚至恋爱的钱;孩子是小皇帝是小太阳,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全家人都得为他转,什么谦让

什么尊老爱幼

什么吃苦耐劳

全都是祖父母、父母的事,与他无关,如果有人质疑,大家也只有无奈地摇摇头,“唉,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幸亏只有一个,否则更让人难以对付。

因为不依他,他就会放泼、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呀

”有句俗语叫:“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漫天飞。

”可现在的孩子,家长批评几句稍受一点委屈就已经“漫天飞”了,哪还会打得“团团转”啊

甚至和家长对骂对打的也不在少数。

家长含辛茹苦生养孩子挖空心思教育孩子竭尽所能培养孩子,得到的是这样的“报答”,作为父母心里难道不苦么

可孩子呢

自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吃喝玩乐已习以为常,等到慢慢大点了,要求他改掉儿时的坏习惯,刻苦学习,要尊老爱幼要承担责任,他又受得了么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更何况人的贪欲是会不断膨胀的,他们不仅不会改,常常会变本加厉,结果是不仅危害社会而且伤害亲人。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喜得贵子,于是溺爱有佳。

孩子想要什么就必须给什么,小时容易满足,可后来大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成了当地一霸,乡亲们敢怒不敢言,惹不起只好尽力躲,可父母无法躲啊

满足不了他,他就对父母又打又骂,家里一贫如洗、负债累累,父母被打得伤痕累累仍不罢休,还扬言在两个小时内不拿出5000元便杀了他们,然后喝酒后倒床便打起了呼噜。

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呢

又急又气的父母怕他醒来后真的杀了他们,不得已他们先下手为强,趁儿子熟睡时用斧头砍死了儿子,为民除了一害,然后去投案自首。

尽管乡亲们联名上书请求宽恕他们,但法律无情,他们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既苦了自己也害了孩子,最终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由自己去尝了。

如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啃老族,难道和这个故事没有异曲同工之处么

当然,现在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辛苦一点也许就过了,可要教育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的老师,可就难了

(二)苦了教师,害了孩子

众所周知,现在的老师说到教育学生便苦不堪言。

因为一方面国家仍然通过考试成绩的高低来选拔人才,老师不得不继续那传道授业解惑的应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现在必须以人为本,在学校,老师们不敢放开手脚对学生严加管教,连罚站也是变相体罚呀,更不要说“打骂”学生了。

(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事实上有多少老师的手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又有多少老师不是大声批评或者呵斥学生,但之后又会特别关心学生

可以说,没有老师的出发点不是为学生好

就算有过激的言行也只是恨铁不成钢而已,如果那个老师真想把学生致残或者伤害某个学生,那这个老师不是变态就是傻瓜。

)况且学生是受服务的对象,是珍贵的顾客啊

没有学生或者学生对你不满意,你老师就得下岗呀。

所以老师随时都得无条件地付出和服务。

学生是孩子嘛,正因为小,自我约束能力弱才来接受教育的嘛,连杀人放火都不能判死罪呢,何况是小错误

所以“小偷针大偷金,防微杜渐”的古训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因为你老师是成年人啊,自制力很强不应该犯错啊

所以如果学生挑出了你老师的不对,那你老师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了。

同样,学生犯的所有错误都与你老师有关,如果责任大的话,还有连带责任呢,连你的校长和教育局长也脱不了干系

安全重于一切,安全无小事。

因此,现在的老师对学生是心惊胆战的,因为只要学生出事了,那怕他是在上学路上甚至在家里,如果学生或家长说是因为某位老师批评了他或者别的连老师也未曾意识到的一个小疏忽,那么老师也就有了推不掉的责任,即使你老师一点过错也没有,转弯抹角都要追究到教师的头上。

要知现在诚实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血口喷人的话他们早从成人或者电视和网络里学会,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大势渲染,那倒霉的就一定是你老师和学校了。

某学校一个学生在家里就是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否则就要有过激言行,所以尽管父母衣衫蓝缕而他西装革履,还有一个高档手机。

以前的班主任知道他的性格特点,也就处处迁就他。

那知因学校合班,他被分到了一个管得较严的班上,班主任刚一宣布了班规班约他就受不了,跑回家玩了几天后,班主任通知家长陪他到学校,家长帮他办了函授,但他不愿意,于是和家长发生了争执,在老师和领导的劝说下,他们暂时回家了,让他们协商好了再来。

谁知回家后这孩子就喝了除草剂,这下家长不干了,偏要说责任在学校,并打了热线,电台和报社记者先后来采访学生和学校,孩子在父母的“开导”下“艰难”地写到:某老师不要我读书。

记者问他:“你想读书吗

”孩子“艰难”地点了点头。

而学校的证言记者却用“另有隐情”和“据说”来提醒人们。

于是家长更觉得自己是无辜的了,尽管学校每天派两个老师去照顾孩子,还组织学生多次捐资医治孩子,但越是这样,家长越是觉得理亏在学校。

这样的结局也许只有在法庭上由法官来判了。

其实,这悲剧的潜在原因难道不是过于关爱甚至溺爱孩子引起的么

人的一生,哪能随时随事随人都让你称心如意呢

稍有不如意就采取极端方式。

家长不从自己和孩子身上找原因,反而觉得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正好既找到了替罪羊又可趁机大捞一把,何乐而不为呢

社会尤其新闻媒体为了吸引人的注意,便瞒背良心,不顾事实真相随意夸大其词,大势渲染,美其名曰:关注弱势群体。

他们忘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是天底下除了家长之外最无私的,忘了每一个教师对孩子都是关爱有佳的,谁愿意和孩子过不去呢

可家长、社会和媒体还是不断挑剔学校和领导。

在这种环境下哪个老师敢严管啊

小心伺候顺其自然吧,象打麻将那样,手气太差了划船算了,可老师不惹学生,学生之间的唯我独尊性格还是会导致冲突啊

所以划船还是可能划翻的。

况且,一个羊子过了河,十个百个羊子也想过河。

所以,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学生则越来越不学无术了。

学生不学无术出事了,老师的过错就更多了。

就拿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例来说吧,几乎各个学校都有学生出走的现象,经常有老师和家长半夜三更的遍街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有的是因和家里闹别扭而离家出走的,那老师的责任要轻一些,无非就是帮忙找孩子,找回后帮助家长进行苦口婆心耐心细致的教育而已;可若是因为对你老师或学校不满而出走的,尤其是离校出走的,那老师的心就拧紧了,因为家长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老师头上。

可现在的孩子可是小奸巨猾的,他们知道要想拿着家里的钱出去游玩和挥霍而又不被家长责骂,把理由推到老师身上是最好的办法了。

五一期间一个女生把家里的钱拿着和社会上的人一起出去游玩,留下的纸条是:“因为语文老师不重视我。

”当家长拿着纸条到学校又哭又闹时,弄的语文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平时对每个同学都很关心和爱护,连重话也不敢说他们,怕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这个同学每天都乐呵呵的,有时和我也有说有笑的,上课还经常抽她回答问题,怎么就没重视她了呢

可家长理解这些吗

反正孩子是因你学校的老师而离家出走的,责任就在你学校和老师身上。

如果孩子是因和老师或学校发生矛盾而出走的,那老师的下场就更糟糕了。

离家出走家长还有一定的责任,离校出走麻烦可就大了,于是老师们挖空心思想出了许多办法来杀这种风气,各个学校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纵然还是有个别胆大的翻墙出校,那毕竟是少数,麻烦要少的多了。

可那些娇生惯养随心所欲惯了的孩子,整天被关在学校里,又能安心么

于是,校园内的恶性事件又不断发生。

两个女生晚自习前在教室里复习,因争论中意见不合话不投机而吵了起来,一个便打了另一个的耳光,这下可不得了,被打学生表面很平静,背后却马上电话通知校外的男友翻墙入校,持刀杀了打人的学生近十刀,幸亏每刀都不在要害处才被医生抢回了命。

当然了事情既然发生在学校内,学校当然更有推不掉的责任了。

其实,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和别人发生冲突,过去的许多大人小孩都知道适可而止,尤其不敢去闯红灯,知道会受到严厉的惩戒。

可现在的孩子真是有胆有识啊,你看有些杀了人的,居然能够微笑着面对镜头,脸不红心不跳,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发生在校内的事件,学校纵然有推不掉的责任,所谓管理不善嘛

那发生在校园外的事件,学校也有责任么

某校一学生在进校门前不曾轻撞了另一学生,按理一点伤也没有的碰撞,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说声对不起啥事都没了,可撞人的同学就是不开金口,被撞的学生当然坚决不干,当场吵了起来,结果被带到学校政教处由班主任和政教主任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很久,他们当面也心悦诚服了,大家都觉得应该没事了。

谁知过了两天,被撞的学生请社会上的人把撞人的学生在网吧外杀死了,责任追究下来,你学校思想工作无效,没有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

我就纳闷了:究竟是老师无能还是环境使得现在的孩子太自傲太以自我为中心了

这个事情纵然可以怪学校老师和领导教育无效,那学校老师和领导不知道的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某学校高三学生假期补课,几个学生在学校外的小饭馆内吃饭,他们的桌上有餐巾纸,而在临桌吃饭的几个小青年的桌上的餐巾纸用完了,于是便过来扯点餐巾纸,这本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哪知这几个学生也不满意了,于是便发生了争吵甚至大开杀戒,其中两个学生被当场杀死,这当然也与学校有关了,上面本来就不赞成补课,你学校凭什么要补课

如果不补,哪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就纳闷了,那纸是谁的

凭什么要发生争吵

如此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孩子,就算没有补课,不为餐巾纸而出事,恐怕有一天也会为别的什么手巾纸方便纸或桌子凳子等等而丧命吧。

请听听孩子们的口头禅吧:老子看不顺眼谁,就要教训谁。

可别人能够白白让你教训的么

你是家里的皇帝,我还是家里的太阳呢

你是王子,我还是公主呢

这年代,谁怕谁啊

是啊

谁怕谁啊

老师怕你们啊

怕你们让他们付出无限心血和青春最后仍然承担的是骂名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所以,“聪明”的老师只能关爱和赏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过错只能和颜悦色地进行说服教育,尤其对一些学习困难、行为习惯不好、思想又偏激、家长还护短的学生,只好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

可要知吃喝玩乐是人的天性,更何况是不懂事的孩子

我敢保证:任何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每个人都可能偷懒甚至随心所欲,那样过不了多久工作绩效定会极度降低。

更何况是不懂事的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不仅学不到知识,就连做人的准则、正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将化为乌有,什么尊师重教

什么勤奋刻苦

那都是你老师的事,与本公子本小姐无关,更不要说养成具有大公无私为国献身的良好风尚了。

在此,我不得不伤感的是:从小就娇生惯养处处被溺爱包围的独生子女们,几十年后,当遍地都是从小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皇帝和公主时,这个社会的和谐恐怕很难保证了。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严格著称的。

这种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的严格,这是一种优良的传统,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承。

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时,社会还在呼吁激励教育、呼吁家长教师理解学生;当我们看到有些极端自私、缺少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溺爱之风由家庭蔓延到学校时,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深刻反省了

(三)惩戒与以人为本的实质都是关爱在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教育惩戒一直是教育界的敏感话题,也是一直困扰教师的热点话题。

没有被赋予任何惩戒权的教师越来越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因为害怕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帽子,很多老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得不“视而不见”,为此感到很痛苦。

古训:严是爱,宽是害,不打不管要变坏;自古雄才多磨练,从来纨绔少伟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等等等,为何到现在就被全盘否定了呢

其实,古代的体罚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从教十几年的我觉得: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允许,应该根据孩子所犯的错误的次数和轻重而定,尤其对那些“小奸巨猾”或自尊心太强的孩子,适当地伤伤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无害的。

试想,有几个罪犯是白痴

又有几个人的一生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

对那些非常优秀的孩子,有意给他们点挫折又未尝不可

其实,惩戒与以人为本并不是矛盾的,其实质都是关爱—— 现在做什么事都要首先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绝对正确的。

我们所说“以人为本”,是指做任何事都要以“关心人,谋求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这并不意味着去姑息、纵容、偏袒、放任。

否则,监狱里“以人为本”,就让犯人回家;工厂里“以人为本”就让工人放假;部队里“以人为本”就让军人解散。

这显然不合情理。

“惩戒”只要其出发点是从关心人、发展人的角度,而且方法得当,都应该而且必然是任何单位、任何领域维护其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个人能长远发展的需要。

“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如果一味纵容、姑息,其结果教育出的对象将会是心理脆弱、自我膨胀、目无法纪、放荡不羁、不负责任的社会群体。

但有一点要指出,惩戒绝不等于体罚和心罚,这两者都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不尊重。

惩戒永远是教育的手段,也永远是教育的艺术,惩戒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师的高明之处。

所以,我的观点是:对学生不能太宠爱太迁就了,该赏识时一定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但当犯错时,尤其对待不懂事的孩子,必须用严厉的言行让他们明白,应该如何做人做事才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这样既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是非分明,也防止了他们滑向犯罪的深渊,难道不也是一种以人为本和关爱的表现么

(四)关爱孩子,不要溺爱而要适当的惩戒我觉得关爱孩子需要惩戒,就像我国需要刑法等法律一样。

首先,如果家长没有惩戒孩子,孩子就会由小错到大错,最后踏上无可挽回的地步。

类似小偷针大偷金的例子家喻户晓不胜枚举。

因此,自古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是非常合理的。

其次,教师没有惩戒违纪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就会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还觉得违纪学生很酷、很自由。

所以,惩罚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犯错误应该承担责任,惩戒实质是长善救失。

如果缺少对违纪学生的惩戒,就是对守纪学生的惩罚

工作当中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做作业,他们就是不做。

我找他们谈心,他们竟然说:“老师,我们从来就不喜欢做作业,要以人为本,不要强迫我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好不好

”学生要做作业的常理都变成这样的了,还用说其他的违纪行为吗

所以,我相信没有哪个教师愿意大动肝火。

如果给教师一个名正言顺的惩戒权,不但可以镇住学生的违纪私欲,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

第三,惩戒是维护班级稳定、社会安定的需要。

因为适当的惩戒,可以让那些正在滑向深渊的学生回过头来。

据统计,严重违纪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违法率高达80%以上。

如果老师们利用适当的时机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我相信有些学生成长后也许就不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所以,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或者说是溺爱,不确立惩戒权的法制不是健全的法制。

因此,关爱孩子需要惩戒。

从微观上来讲,关爱孩子需要惩戒是有利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维持班级稳定的需要,更是家长和教师教育孩子的需要;从宏观上来说,关爱孩子需要惩戒,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如果奖励、表扬是关爱孩子的权力的话,那么惩戒、批评也是关爱孩子的权力,是“教育权”的一部分。

有奖励就应当有惩戒,人为地消除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只允许表扬、鼓励,不允许批评、惩戒,这是“教育霸权”。

这种观念违背了客观规律。

近年的教育思想,过于强调“爱”的一面,把“爱”理解成了“微笑教育”,不能发一下火;理解成了“溺爱教育”,什么都顺着学生;理解成了“形象教育”,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一点也不“冷场”……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知道惩戒不是体罚也不是心罚,而是一种关爱呢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犯了过错就要敢于承担过错而且要心悦诚服地接受惩戒,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少犯过错,不犯大错。

不然每个人都觉得犯了过错也无所谓,就会导致不断犯错,甚至犯法。

而且,即使是小错,如果是同样的过错,最好不要犯两次,一个人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是愚蠢的行为,至少事不过三。

同时,对每一次犯过错的惩戒方式和程度都不一样。

当然对不同程度的过错的惩戒形式和程度也不一样,这和法律的规定很相似。

为了使人们少受甚至最好不受法律的惩处,首先得从教育孩子做起,尤其从如何关爱孩子开始。

作为老师,我对那些生了孩子又不养育或者只供他们吃穿而不教育的父母深恶痛绝,感觉他们的行为最多和低级动物一样甚至还不如。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影响孩子心身健康最重要的环境。

就象一棵小树苗一样,如果一开始就长歪了弯曲了,以后要纠正就非常困难。

更何况如果你白天将它搬正了,过一个晚上又被别人给弄弯了,其结果是这棵树永远也长不直,而且越到大树弯曲的越厉害,它长在那里既没有用处又占用地方吸收养料,妨碍别的花草树木的发展,最终只能早早地被人砍掉当材烧了。

所以在讲究优生优育的今天,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的第一生长环境和第一任老师必须要优。

所谓优不是说物质条件一定要有多好,而是真正的关爱方式要正确,不能溺爱也不能放任自流。

其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一个人尽量多做好事少犯错误,如果不小心犯了错,必须敢于承担责任和受到应有的惩戒。

有这样一件小事,一个七岁的孩子,第一次回家后晚上做作业时不知道把数学联习册弄到哪里去了,家里和书包里怎么也找不到,孩子很着急,家长该怎么办呢

是对孩子说:没关系,我到书店去再给你买一本,反正花的钱也不多

还是不管他,没联习册就没呗,实在学不好就算了

或者把孩子暴打一顿,使得他以后一看见联习册就怕

还是先批评他不细心,然后耐心细致地帮他分析,联习册可能被掉在哪里

放学时是否装进包里了,如果没有装进包里,可能在学校抽屉里,孩子说他离开时专门看了一眼抽屉,里面什么也没有了,那就可能被同桌装错了或者掉到路上了,小孩子是无法肯定这些的。

这时只有让孩子第二天早点到学校看了再说了,可孩子说:作业没有完成老师会在班上批评的,家长只能对他说:你去得早,如果找到了,就抓紧时间做,争取在上课前做完交给老师。

再说你本来就错了,联习册是很重要的学习用具,就算小铅笔小擦子也不应该随便掉的,因此本来就应该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不仅你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也让别人不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不批评你,说不定那天把书包也弄丢了,到时想给你买也买不齐了,怎么办

再下去自己也走丢了,被坏人带走了,那时就算你想老师和我们批评你,可我们到哪里去找你批评呢

只好对着风说:“风啊

你给我带信吧,我那个淘气孩子啊

怎么那么笨啊

居然走丢了啊

”风说:“可你的孩子没有长顺风耳,我无法把你们的批评带给他啊

”说得孩子笑了起来。

父母趁机宽慰同时也是告戒他,如果在教室里实在找不到,我再重新给你买一本,因为这是第一次,我们不打你,但下不为例,如果再弄丢了,我就会打你一顿甚至不给你买了。

这样孩子就只好静下心来了,毕竟学校还有一线希望啊

再说如果真的没有,就只好接受批评了。

等到第二天,孩子早早地来到学校,结果在自己的凳子上找到了联习册并很快地做完了。

由于这个孩子明白了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要承担责任和受到惩戒,从此,再也没有把重要的学习用品弄丢了。

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遇到事情平静地分析和思考的好习惯,爱惜和收藏好贵重物品的好习惯,没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同时也明白有些过错是绝对不能犯的,即使是犯了小错误也必须心悦诚服地承担责任和接受惩戒。

作为教师,更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

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

此时,惩戒是必要的。

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有些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那是因为学生们能体会出他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

据我所知,学生时代受过教师惩戒的学生,大多数成年后会感激老师。

我刚教书的时候,和一个男教师各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任本班语文和历史教学。

刚开始,我觉得那些刚来的初中孩子很听话的样子,于是对他们一直和颜悦色的,同时由于生病又请了一周的假。

谁知过了两周,班上纪律就一团糟了,而且学生传言是:几个调皮的孩子觉得我是女教师,身体又不好,不会象那个男老师那样打人,没有威信,他们一点也不怕我。

纵然我苦口婆心教育他们,还请来了家长,但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变本加厉了。

有一次,这个学生居然抽起板凳要向另一个同学的头部砸去,一气之下,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厉声斥责他,同时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当然依我软弱的手是不可能打伤那个学生的,但从此,班上所有学生都非常听话而勤奋好学了,每个同学各方面的进步都非常大,一学期以后便成了全校的优秀班级。

后来我问那个同学:“我那样对你,你怎么没有生我的气,而且我还在生气你就又喊我了呢

”他说:“我惹得你那么生气,说明我太过分了,再不改就不行了,你打我是为我好,感谢还来不及呢

怎么会生气呢

挨了打,,印象深刻,以后再也不犯了。

”然而当社会进步到今天,教了十几年的我,感觉和第一届学生感情最深厚最受他们尊敬,反而和现在教的学生的感情很淡漠了。

首先是即使他们犯了很大的过错我再生气也不敢打骂他们了,那可是违法的,属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呀

现在除了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之外还能够怎么样呢

结果表现不好的照样可以不听话,表现优秀的见他们都没被怎么样,自己当然也可以那样,于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变得当然就糟糕了,既然他们没有进步,那么我和他们之间也就没有多少刻骨铭心的交流,感情自然就不很深了。

这样的普遍结果是到了最后老师们根本不能说学生的不是,否则学生就会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报复甚至对老师大打出手。

我们必须把惩戒看作是一种关爱手段,孩子受关爱的权利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损害。

相反,这种关爱所起的作用可能比上一堂课要大多了。

有火不能发,只能自己忍着。

气得不得了,依然要作出微笑状。

本来惩戒一下就解决的问题,硬是要绕一个大圈子,结果依然没有把问题解决好。

有位教师数月教育学生不要迟到,说破了嘴皮子不见效,谁知让学生在教室外站上一节课,老大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教育是连续的,你进行了恰当的惩戒,如果他接受了,会提高他以后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惩戒教育也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长大后可能成为经理、科学家、总理,也有可能沦为罪犯。

而在学校阶段,用恰当的惩戒手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知道哪些“高压线”是不能触的,这不也是学校教育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吗

事实上,现在许多学生的违规行为已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等到他们真的犯罪了再来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

我认为,在违纪和违法犯罪之间,学校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惩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犯罪的边缘止步。

所以,我再次呼吁:关爱孩子,不要溺爱而要适当的惩戒

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求一篇写梅西的文章,希望文字优美,内容感人,600-800字,好的话加分。

来自辽阔壮潘帕斯平原的雄鹰啊,有球迷折服于来自风采,膜拜你的姿态。

你来自于有着自由和黎明般信仰的国家,在这里有着你挚爱的亲人、熟悉的泥土、敬仰的心中最佳——马拉多纳,你深秋爱着你的土地,你不止一次地讲:我是阿根廷人,我爱我的国家,未来有更好的选择我愿意回到我的家乡,效劳我启蒙时期的纽维尔老男孩俱乐部

中国有句古语:天将降大任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荷尔蒙分泌失调个子不再生长,一位名叫雷克萨奇的伯乐惊叹于男孩的天分,将他带到了偌坎普球场,感谢巴萨,为这位男孩的病情投入了资金帮助,不屈服不认输,命运也会低头

远离家乡,努力着做着自己所想做的事情,感激着帮助过自己的人,于是,他结识了皮克、cese,也是现在著名的拉玛西亚87一代,他对自己说:属于他的进球迟早会来到

是金子总有闪耀的一天,也许从他被带入诺坎普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他,注定不平凡

首届FIFA金球奖、欧洲金球奖、加冕世界足球先生、领取欧洲金靴奖、获得“人类体育历史遗产奖”、欧洲冠军联赛金靴三连冠…代表巴塞罗那俱乐部所取得的一系列荣誉,连巴萨中场大佬也称赞: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历史上,但他是现今足坛最好的球员

所有巴萨的球员都在保护他,无论是教练瓜迪奥拉、踢入世界杯决胜一球的伊涅斯塔、中场核心哈维以及巴萨队长普约尔,他们对这个年仅23岁的男孩关怀体贴,巴萨拥有完美的更衣室气,氛掌握着比赛的控球权,真正力量是来自这样一支团结的球队。

他踢着最漂亮的足球,演绎着每一场比赛,最谦虚低调的态度,每一项荣誉他最先感谢的是他的队友,每一项荣誉他都与他的队友们分享,“没有我的队友们我不可能取得这些”…他不假摔,他真诚不拒绝,为一次小的失误而自责,对外界的猜疑责备保持沉默,每一个进球的经典姿势是在向天堂的外婆问候…这样的球员值得队员们保护、球迷们喜爱…他不在乎重复胜利,他所要做到的就是与他的队员取得俱乐部的胜利,赢得国家队的荣誉!属于他的路还很长,这是一个真正踢足球的用足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善良坚强的人,一切都值得,他值得,我们去爱他

因为他是LEO MESSI!我喜欢梅西,也是巴萨的球迷,这短短文字是我对我的偶像的喜爱及诚挚的表达,是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东西也像偶想表达了敬意。

写的不好,也请斧正

女儿不孝父母伤心的深度好文

文章很长,坚持看完,你会感受很多。

正的母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大院中,有个叫小四的男孩。

小四家有三个女孩,只有他这一个男孩,他妈妈极其宠他。

他妈妈是文盲,在我的印象中有些窝囊,似乎很少和人说话,每天只是买菜做饭。

听说自从小四长大,开始谈婚论嫁后,他妈妈一下变得非常强势。

先是不同意小四自己谈的两个对象,小四不听她的,她就喝药上吊,闹得十分凶。

后来小四终于妥协,和他妈妈相中的一个女孩结婚,他妈妈对媳妇很快由爱得要命变成恨得要命。

除了挑拨小四夫妻关系,还常常找各种借口把小四扣留在自己这里,不让他回自己的家。

小四硬要回去,他妈妈就经常找个理由跟过来,晚上也住在小四家。

当时小四住在一间小平房里,只有一盘小炕,他妈妈就和儿子、媳妇挤在一个小炕上睡觉。

小四的孩子出生后,他妈妈更找出各种理由不让小四和媳妇在一起。

在孩子两岁多时,有一天,小四失踪了,只给媳妇留了一张六个字的纸条:“我走了,不用找。

”二十多年过去了,小四再没出现,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

他妈妈在他失踪几年后去世。

真难想象她在去世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每每想到小四,那个我们童年的玩伴,想到他小时候天真无邪的淘气样,以及25岁时决绝的离去,我都惆怅万分,叹息母爱可能是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在这里我不想对小四的妈妈进行人性的、伦理的分析,只想用这个极端的故事引出一个既普通、又非常重要、却常被忽略的教养守则: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母亲不可把自己功能扩大化曾有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向我咨询,她的困惑是感觉和已上初中的儿子越来越陌生。

儿子一回家就把自己房间门关上,她想多了解儿子,进儿子房间不敲门,事实上是为了查岗而搞突然袭击。

儿子对此表示很不高兴,抗议过几次,妈妈不听,儿子就在自己房间的门上贴了一张“闲人莫入”。

当妈的感觉很受伤,她觉得自己努力去爱孩子了,却成了儿子眼中的“闲人”,心里备感失落。

她说,我现在会按他的要求敲门后再进入,可是心里还是担心,这样万一孩子做点什么事真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那我以后还怎么帮助他,怎么教育他

持有这样思维方式的父母,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

上幼儿园的孩子独自在某个房间时,确实需要父母不时地过来关照一下,而一个初中生需要这样的关照吗

从这位母亲的话中可以看到,她的担心不过是孩子“万一”做的那个事情,这个“万一之事”可能是什么呢

玩游戏

和女同学聊天

上黄色网站

手淫

不管什么事,哪一种是需要突然推门进来解决的呢

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尽管都是打着“关爱”和“教育”的旗号,但传递的总是令人厌烦的,孩子不会从中体会到爱和教育,只能体会到被侵犯。

有自尊的父母不会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也会羞于面对孩子的窘迫。

他要呵护孩子的面子,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修养,这样的心境在父母和孩子间自然营造出合理的距离,开始得体地分离。

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

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长得还高一样。

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从孩子脱离母体开始,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的脱离:脱离RU房独自吃饭,脱离怀抱独立行走,脱离监护单独外出,脱离供养自己赚钱,脱离支配发展自我,脱离家庭组建另一个家庭——父母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让位给孩子的伴侣和他自己的孩子,由“当事人”变成“局外人”,最后是父母走完人生旅程,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

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

在健全的母子关系中,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的调整。

例如在女儿幼小时,几乎所有的爸爸怀抱着可爱的女儿时,都会泛起醋意,想着将来哪个毛头小子敢来抢走我的女儿,打断他的腿

可当女儿20年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和一个小伙子牵手亲密时,被冷落一旁的当爹的却会满是欣慰,欣慰于女儿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人代替自己去爱女儿,自己可以少操心了。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

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AI的根本区别。

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

正是在这一阶段上,母爱成为一个至为困难的任务,它要求无私,要求能够给予一切,而且除了所爱者的幸福以外一无所求。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上,许多母亲未能完成母爱的任务。

自恋、盛气凌人、占有欲使妇女只有在孩子尚小时才能成为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爱幼小的孩子其实再容易不过了。

而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爱孩子还是爱控制孩子

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结婚,也要努力保留住对孩子的控制。

他们往往喜欢一边事无巨细地包办,一边抱怨孩子的无能。

这样的家长,其潜意识并不想让孩子独立,他要让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显得重要,于是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孩子的不重要感。

与其说他极爱孩子,不如说他极爱那种对孩子的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强大感,让他对自己满意。

有位年轻妈妈告诉我说,她的父母一直对她管得多管得严。

比如她从小热爱阅读,爱看古典小说、历史书籍,却常常遭到父母的白眼和阻拦。

他们希望她只看课本,认为看“闲书”没用。

到她现在成家且有了孩子,假期中偶然拿起本小说看看,她父亲都会批评说,怎么不看专业书

看小说有啥用

这位读者说,虽然知道父母爱她,但和父母相处的感觉却是“觉得简直是生活在地狱里”

没有被包办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被过度包办的痛苦。

我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人也是一个年轻女子,最后的签名是“一个绝望的人”。

她在信中陈述了她妈妈无止境的包办带给她的痛苦,并把她曾给妈妈写的一封信一并发给我,问我要不要发给她妈妈。

信是这样写的: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你总是冲在我前面,那些我应该自己去做,或者我应该学着去做的事情,你全部包办了,却又总是挑剔我,说我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在别人面前说我这个做不好那个不会干。

这导致我做什么都没自信,结果确实是什么也做不好,于是你就更有理由冲在我前面。

你一直用这样极其残忍甚至残酷的方式对待我,我怎么可能不自卑

怎么可能有自理能力

怎么能学会和别人打交道

你为什么老是要冲到我前面

后果只有两种:要么,我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自杀了。

要么,将来你老了,先我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不会烧饭,不会自己买衣服,不会讨价还价,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保护自己……最后悲惨地死去。

总之,你是在往绝路上赶我

(原信中,女孩在此处用了二十多个感叹号

)父母如果固执地霸占孩子的生命空间,孩子的世界只能狭小,甚至残缺。

前面那位被降为“闲人”的妈妈其实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她的孩子尚小,且会反抗,敢于公开拒绝家长对他自由的侵犯,说明孩子体内的“自我”还比较强大,他的世界还比较完整。

而这个女孩子敢于鼓起勇气写出这样一封信,也是出于自救的本能,所以我赞成她把这封信发给妈妈。

如果孩子对家长的操控完全麻木了,丧失了对“自我”边界的守卫,受到的伤害也许是致命的。

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有一次我听一位心理专家谈到一个刚做妈妈的年轻女子自杀的案例,他称这个女子小周。

小周工作稳定,丈夫体面,家境殷实,父母对她也很好,又刚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没有人能想出来她为什么会自杀。

最后,大家都归因为产后抑郁,即这是个纯生理问题。

但心理专家不这样认为,他间接认识小周的一个好友,对她的家庭生活细节有所了解,他的判断是,产后抑郁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上,小周是死于父母的过度包办。

小周有一对极其喜欢包办的父母,从小到大的包办自不必说,上大学时她想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父母不同意,强迫她报考了离家只有两小时火车车程的另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

在专业选择上,小周当时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父母说学金融吧,这方面我们有路子,可以给你找人安排工作。

小周当时极不情愿,父母就软硬兼施地给她做思想工作,最后迫使小周就范。

小周上大学后周末不愿回家,妈妈就每周乘火车去一趟女儿的学校,除了带一大包吃的用的,还要带去洗好的衣服床单等,然后再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毕业后工作是爸爸给找的,对象是父母帮助确定的,新房的所有家具,哪怕是一个废纸篓都是妈妈给买来的,没有小周自己插手的余地。

她结婚后,虽然家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却几乎没开过伙,都是在父母家吃。

两年后孩子出生,母亲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包办了婴儿的一切。

不管小周干什么,妈妈都会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我来吧。

小周经常像个局外人似的看着妈妈给小孩穿衣、换尿布、洗澡,自己可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哺乳,其余几乎没有插手的余地。

小周一直睡眠不好,有了孩子后,半夜要起来喂几次奶,妈妈觉得女儿太辛苦,就不让小周晚上给孩子哺乳,代之以自己晚上起来几次给孩子喂牛奶。

满月后,干脆把婴儿抱到自己房间,说反正将来这个孩子是由我来带,从现在开始让他习惯和姥姥睡在一起。

小孩过完百日后,小周快要上班了,妈妈要小周干脆给孩子断奶,一心一意去工作。

小周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彻底变成了旁观者、局外人。

就在要去上班的前一天,这个刚做了妈妈的年轻人打开窗户,从高楼上跳了下去。

不忍心谴责小周父母,只想用这个悲伤的例子提醒家长,泛滥的母爱和泛滥的洪水一样,已不是河床里奔流的能量,而是破坏力和灾难了。

真爱孩子的父母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

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疼爱。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某天某县官在衙门办案,堂上跪了两妇人,中间放一个不懂事的幼儿。

两个妇人都声称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才是亲妈,对方是假冒的。

县官思忖片刻,对两位妇人说,既然没有人能说清楚孩子到底是谁的,这样吧,你俩抢吧,谁抢到就是谁的。

两个妇人同时扑向孩子,孩子立即杀猪般地大哭起来。

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受得了两个成人的撕扯,这样抢夺下去会揪断孩子的胳膊或腿,甚至会要了孩子的命。

一个妇人很快表现出不忍,放手了,得到孩子的妇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县官看看这两人,一拍惊堂木,立即断定孩子是先放手妇人的,让衙役把抢到孩子的妇人拿下,众人无不对此表示赞同和钦佩。

死活不放手的母亲,不能说她不爱孩子,但比起占有欲来,她更爱后者。

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陪儿子睡到19岁,甚至孩子上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后,妈妈辞职到大学附近租房子来陪儿子,理由是儿子离不开她。

人们对这位妈妈多有批评,网上甚至有人猜测这位妈妈是否有乱伦倾向,或至少是“精神乱伦”。

乱伦之说我倒不十分相信,这个问题上,我赞成心理学家阿德勒对类似问题的观点:俄狄浦斯情结是由于教育错误所造成的人工产品。

我们不需要假设由遗传得来的乱伦本能,也不必想象,这种变态的本源和性有什么关联。

所以我宁可相信这位妈妈的做法,是由于教育上的蒙昧和人性中的自私所致。

而且这种蒙昧和学历无关,在当代生活背景下,它是自然天性退化的后果。

现在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社会问题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肯和孩子亲近,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或者是迷信某种冷酷的“育儿经”,比如“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声免疫法”等育儿邪教,故意不和孩子亲近,任由幼小的孩子哭泣悲伤,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

这些错误认识使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没有建立起畅通的理解渠道,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

待孩子成年后,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对当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后悔,有强烈的补偿心理,生硬地要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又有讨债心理,希望孩子回报自己的付出,听话并且和自己亲近。

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于是摩擦不断。

颠倒的亲密顺序,让母子双方都感觉困惑。

出于爱收回展开的手母亲如果只是单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前途,而不发展作为母亲的智慧,那么她在对孩子的控制上,可能不亚于开始提到的小四的母亲。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旅游团,团里有一对母子,母亲是大学教授,已退休。

儿子是独生子,当时已36岁,有份不错的工作,尚未结婚,也没有女朋友。

两人都修养良好,母子关系看起来很融洽,走到哪里都形影不离。

但在十几天的旅行中,大家慢慢发现,教授对儿子管得实在太多,像管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从吃饭到买纪念品,什么事都要干涉一下,儿子总是很听话,母亲让干啥就干啥,整个人也显得有些幼稚。

有一天晚上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喝啤酒,一边聊天一边唱歌,十分愉快。

教授不喝酒,也不喜欢听歌,和大家聊了一会儿说累了,要早些回房间睡觉,然后一边起身一边很自然地喊儿子“咱们走吧”。

她儿子很明显当时并不想回房间,还想再喝一会儿,但他似乎并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有些犹豫。

看他这样,我们几个人忍不住替他求情,希望教授自己先回房间,让儿子再玩一会儿。

教授淡淡一笑,轻柔却不容置疑地说:我知道他酒量,可以了,今天不能再喝了,走吧,早点回去休息。

儿子尴尬地冲我们笑笑,无可奈何地站起身,乖乖地跟着妈妈走了。

大家虽然都没再说什么,但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很遗憾,也很感叹。

妈妈不允许儿子独立,儿子就只能永远做小男孩,哪个成年女人愿意和一个小男孩结婚呢

阿德勒还在他的书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75岁农妇,她的儿子在50岁的时候还与她住在一起。

两人同时得了肺炎,母亲活下来了,儿子却死了。

当母亲得知儿子的死讯时,悲伤地说:“我早就知道我没法把这个孩子带大的。

”这位母亲觉得自己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从来没打算使他成为独立的社会人。

我们开始明白,如果母亲未能扩展她的孩子与其他人的联系,未能引导他与生活中其他人平等地合作,那么她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啃老”现象,不少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不去找工作,或是结婚了还事事依赖父母,不仅经济上不能独立,心理上也离不开奶嘴。

批评者的矛头总是指向年轻人,认为他们之所以“啃老”,是出于懒惰和不思进取,甚至有人提议要通过立法来禁止“啃老”。

这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子女的做法并不公平。

孤立地对年轻人进行道德否定,使人们无法看清问题的真正根源,也无法找到解决的出路。

自己会走路的人,谁愿意被人天天搀着走

如果能自立,谁愿意一直被父母供养

“啃老族”在本该蓬勃发展的年龄却出现意志瘫痪,这种状态和他们的成长史脱不了干系。

我接触过一些“啃老”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总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父母很少有分离意识,一直包办,不肯让孩子独立;与此同时,又一直对孩子的种种不能独立充满指责和鄙视。

孩子在不知所措中慢慢变得惰性十足并且厚脸皮,最终罹患自尊缺乏症和精神侏儒症。

出于爱收回展开的手,并且作为赠予者保持着羞愧之心,这乃是最艰难的事了。

”这道难题在当代社会中,更有赖于通过文化进化获得良好的第二禀性而完成爱孩子但不能丢失自己防止过度干扰孩子的生活,除了树立相关意识,另一个重要办法是母亲应该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全心全意关爱孩子,并不意味着需要丢失自己。

爱孩子的妈妈也可以穿得漂亮,吃得优雅,玩得愉快。

如果一个母亲除了工作或家务没有其他爱好,没有朋友,不爱逛街、不爱看书、不打麻将,不懂时尚,那么很可能她的唯一爱好就是全面参与孩子的生活,这会使得分离变得分外困难。

不愿分离的妈妈往往会以一个苦情妈妈的形象出现,从年轻到老都活得苦兮兮的,这会让孩子难过和歉疚,对他的成长和幸福并没有好处。

所以,不要做苦行僧式的妈妈,要做享受人生的妈妈。

只有妈妈活得幸福快乐,孩子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作为已成年的子女,为避免父母对自己的过度包办,参加工作后就应尽量独立生活,成家后更应该避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不要对父母心存依赖,也不要被“孝”或“不孝”的绳索捆住。

要坚定地拒绝父母跨界,但要温和地抵抗。

遇到父母无端的干涉时,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好好和父母沟通,如果无法沟通,就一笑了之,说句“妈妈你说得对,我知道了”,然后让父母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自己该怎样干还怎样干,坚持进行“非暴力抵抗”。

忍不住时,偶尔顶撞父母一句、吵一架,不是什么问题,但尽量不顶撞,不吵架。

自己要牢记的是:父母没有恶意,只是做事不妥,天下没有完美父母,我的父母也可以有缺点。

这样想来,自己的心就拓宽了。

爱包办的父母,最初遇到孩子的“独立战争”时,会悲伤和不适,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肯定是欣慰的,毕竟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

如果他们看到你离开他们也过得不错,就会慢慢适应这种变化,并慢慢悟到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这个道理。

对象不听话的伤感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