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运营管理随笔

  运营管理随笔【第一篇:课程随笔——运营管理,是一场海派华筵】

  由宋克勤老师授课的《运营管理》在1月10日迎来了最后一堂课。宋老师生动幽默的语言,全情投入的教授方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课程被誉为“海派清口”式的运营管理课。

  趁课程间隙,P1班对宋老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与他聊了关于《运营管理》课程以及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一些问题:

  问:财大作为一个以金融,会计为核心课程的高等院校,您认为《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在MBA课程中占怎样一个地位?

  答:《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在财大MBA课程中的地位已经日益提高,因为现代运营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制造业的专属,任何企业组织都会运用到运营管理,包括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即使是以金融会计为主的财大,《运营管理》仍然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问:财大的MBA中有不少银行业或是金融的机构的从业人员,《运营管理》对于他们来说会有怎样的帮助呢?

  答:制造业和金融业中,运营管理的原理是相通的,即使是金融服务业,运营管理还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很多课程中的原理知识仍然可以被使用。

  问:现在我们国内的一些私人中小型企业也开始重视运营管理,但您认为这些企业在运营管理上做得最不足的是在哪些方面?

  答:最不足的是没有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的模式。虽然有些企业开始运用运营管理的理论和概念来管理企业,但还是以比较片段和随性的方式,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清晰的流程。

  问:有人说运营管理的精髓是对流程的控制,精益生产,过程控制,当这些环节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以后,其实决胜的还是技术创新。因此有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就是技术创新。关于这点您怎么看?

  答: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管理,另一个是技术。而和管理与技术联系最紧密的一块业务,就是运营管理。包括课程中我们流程再造,其实也需要技术支持。也许其他管理不像运营管理与技术联系如此紧密,但运营是真正连接管理与技术的桥梁。效率的提高除了管理以外,需要的就是技术的创新。

  问:对于一个供应链从业者来说,如果他希望向运营管理发展,最需要加强的是哪一方面?

  答: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组成的一部分。财大MBA把运营管理按照两个方面来设置课程。我们现在上的课是运营管理-质量与生产力,今后大家还有一门课是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因此对一个供应链从业者来说,掌握熟知另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问:对于从事运营的同学,您有没有推荐的选修课?另外,您在MBA课程中是否还教授别的课程?

  答:《服务运营》和《供应链管理》。这两个课程和运营直接有关。我在MBA课程中还教《公司治理》,主要是讲投资者,企业家和经理人他们直接的关系。

  运营管理随笔【第二篇:生产运营管理读书心得】

  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把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读完了,准确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影响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思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社会的大分工、分层使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认为如果她们迅速工作将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于是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现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应运而生,泰勒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由于没有管理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巨大浪费的目的,通过大量的贴近实际的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从“磨洋工”这一现象出发,讲述其三个主要原因,阐述了自己科学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础。 第二部分,作者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积极性加鼓励的制度,但是与科学管理原则比较起来,科学管理所产生的优越性是积极性加鼓励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在积极性加鼓励制度下,实际上全部问题由工人决定,而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一般问题由“管理者决定”。接着,作者从搬运生铁、铲运、砌砖、检验钢珠、金属切割这五个实例中,分别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存在与有效性。这个五个实例,作者分别讲述了动作时间、工具、(辅助工作)方法、个人系数,变量模型在科学管理中的运用。作者在列举上述五个例子的过程,也讲述了一些关于组织、福利等的管理知识。

  谈到组织,在铲运例子中,他认为工人数量不易平均分,即应以任务量来分,并且大班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应加以消除。而对于分红,在检验钢珠的例子中,作者认为,比起一般的福利,个人的雄心大志已经并且永远起到强大的激励作用,以促使工人竭尽全力的工作,并且分红要讲究时效性,要准时奖励,1+1>2的原理在这里是存在的,以此,也引出了科学管理的别称“任务管理”,并且得出合适工作由合适的人来做的观点。在砌砖例子中,作者认为管理者不应只站在一旁,他应该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帮助工人,鼓励工人,需要时自己模范做工。在金属切割例子中,作者拿经验比较和科学管理来比较,并进行了实验,证明了科学管理的存在性与经验管理的不可攀比性,他指出了在一定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经验的工人,如果有金属切割科学原则(理论)的应用指导,也能比经验顶级的老工人,生产出高其几倍的产量。

  最后,就是这本书的总结,也是泰勒先生这篇论文的结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将为全世界带来最大的收益。” 泰勒科学管理的对管理学而言有着极大的贡献。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而其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被后人所重视。所以,科学管理的确胜利了。它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使得许多企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它的许多效率措施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使用。泰勒科学管理揭开了几千年来罩在管理上的“神秘”的面纱,谱写了管理理论和实践史上新的一页,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们把泰勒所处的时代称为“泰勒时代”,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虽然他已作古近百年,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国家,仍然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学习借鉴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但是科学管理思想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泰勒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此外,还应当注意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时研究所用的时间并非一两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也启示我们,做研究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应急功近利。这样,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综合的比较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

  正如编者按:他提出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他总结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他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运营管理随笔【第三篇:运营管理笔记——网站运营者的怨妇情结】

  王昌龄有一首闺怨诗: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主人公乃一少妇,相貌何如不得而知,只知道她从不知道忧愁。浓妆之后来到了一个名叫翠楼的旅游景点,景点里来来往往,大多是谈恋爱人等,成双结对。这位少妇面对着翠楼的晒爱人群,又碰巧春光撩人,杨柳生色,顿然心生悔意,后悔逼着老公出仕赚钱。

  人说,这和网站运营有鸟关系。关系当然没有。如果牵强附会说做网站运营者都是怨妇的话,似乎把自己也卖了,但是实际的确如此,从事过运营的人大都后悔当初,总有悬在半空的感觉,偶尔还会萌发上吊的想法。所以如果你想从事网站运营或运营管理职位之时,引以为戒。

  那么多好工作好职位:SEO虽已半老涂娘,但也风韵犹存;产品经理正是风华绝代,后宫宠爱;大数据时代做个网站分析师,雍容华贵而不乏给人高智商印象……但如果你当我危言耸听,依旧我行我愿硬往运营团队里扎,那也要做好心智准备,等待你的将是英年早衰。

  网站运营概念最近两年才开始显山露水。一般在互联网圈,一个新概念的出现,总会出现口舌之争。谁能舌战群儒,谁便可以成为这个概念的始作俑者。所以在这两年时间里,运营圈群雄并起,无一例外都想把运营概念标准化,职责明确化,至今没有定论。当“知乎”出现时,我们忽然发现,知乎是靠运营制胜的。那个时候,不知道你们是如何想的,我忽然对运营制胜充满了信心。

  暗香浮动之余,我开始筹划网站运营108将,想成为UCD界的UCDchina、推广界的推一把、网编界的鞭牛士,甚至直到现在,我又筹备着想把它将打造成广告界的龙之媒,集运营书店(这个引擎已启动:网站运营108将电子书市淘宝店已然上线试运营)、职业沙龙、运营培训与社区于一体,打造运营职业加油站。尽管龙之媒在互联网领域似乎毫无作为。但那充满哲理与创造力的广告文化,却早让我垂涎三尺。所以,有了这个远大志向,我也难逃欲望驱使,在数篇文章中给网站运营下定义:通过有效的运作策略和手法运营产品,一营民心,二盈利,最终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至于这个简短的定义是不是被受众认可我一无所知。

  但是我在工作中知道了一点:在我所任职的工作领域中,我一直在做营民心的活计。至于盈利,却从未真正体验过。我所做的产品多数是新产品,而且大都处在管理层“产品制胜”的泥淖中,所以我仅仅做了些添枝加瓦的事。至于说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一说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对这个定义也极度怀疑。

  当我事后诸葛亮的时候,我觉悟了,运营岗位在我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根本不受重视,我们做运营的其实生不逢时。在产品同质化已经昭然若揭之际,那些新创企业依旧被“迷人眼”,众多高级抢手的评论员文章把产品经理烘托的珠圆玉润,导致创始人或高级领导自以为招聘到一位大拿级别的产品经理就能在互联网领域横行无忌。但是我们稍微留意一下那些马后炮文章,就会发现,他们似乎都在评论TABLES(互联网六大巨头)们的产品。想一想这些产品所处的生存平台,答案便已经有了。

  运营管理随笔【第四篇:运营的创新威力】

  管理大师波特(Michael Porter)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运营效率不是战略规划所要考虑的内容,有效的运营是必要的,但不足以影响竞争优势的高低,抓运营效率对公司好处不大,因为各种最佳实践会很快在整个行业普及开来。战略规划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描绘一个宏伟蓝图,然后交给运营管理人员去实施。

  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不仅是不合时宜的,而且是十分错误的。事实上,运营是战略成功和优秀绩效的基础。不应该将“运营”一词等同于生产制造或后台系统,运营的关注焦点也不仅仅是局限在成本的问题之上。

  运营指的是企业执行任意和所有流程的过程,包括创造客户价值的核心流程以及用于管理和指导公司各项事务的支持和治理流程。

  运营的威力在于运营创新,也就是发明和实施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做事方法,从而打造令人刮目相看的运营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转换成各种形式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战略优势。

  以Gamesa-Quaker为例。这是百事可乐设在墨西哥的一家分公司,年营收十亿美元,主攻当地饼干市场。Gamesa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公司,它此后一直是行业的领头羊。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Gamesa大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遭遇萎缩,利润也下降到了令人失望的程度。而到了2004年,公司的各项业绩奇迹般地回升:市场份额上扬了12%,销售也从负增长强劲反弹至正数,运营利润增长了三倍。

  变革运营流程

  这些明显进步的根源是Gamesa的运营方式发生了转变。公司改进或重新设计了关键的运营流程,包括产品/包装创新、消费者促销、供应链等。这种转变并不是战略上的重新定位,它的关注焦点是如何完成公司的日常工作。 这些新流程的确降低了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们还缩短了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时间,确保了新概念不会被束之高阁,缩短了完成客户订单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供应比率等等。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取得这些成果并不是靠运用什么渐进式的改进方法,也不是通过什么六西格玛项目,更没有涉及到聚焦于运营效率的其他方法,而是通过对企业的彻底变革才实现的。

  在Gamesa-Quaker,变革要求对运营流程重新进行设计,建立新的组织模式,其核心是端到端价值创建流程,而不是各自为政的部门。变革还造就出了新的陌生的管理角色,导致了企业文化的转变,使其转而强调团队精神和客户的重要性。

  Gamesa-Quaker的例子既非罕见又非孤立。许多公司都利用出色的运营手段使自己处于竞争和战略优势地位。

  年营收达到三十亿美元的美国施耐德物流公司(Schneider National)就重新设计对客户的需求方案说明书做出回应的流程,并将回应的的时间从三十天缩短到了一天。结果,公司所赢得的新商机增长了70%。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也重新考虑了它的谷物类产品的生产和分销方法,决定要根据客户需求而不是预测来管理这些方法。它的库存水平因而马上就减少了 25%,同时提高了现货供应比率,这些又反过来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使利润率有了显著提高。

  同样,前进保险公司(Progressive Insurance)通过重新设计处理索赔和为潜在客户提供报价的流程,从庸庸碌碌的境地一跃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保险公司。

  运营管理随笔【第五篇:不测量,无管理——如何利用数据实现“实时”管理】

  随着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演进,数据,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角”。过去,数据只是展现在报表中的数字;现在,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工具,以及进行管理决策的依据;未来,数据将成为工厂智能生产的基础设施。

  “不测量、无管理(You don’t manage if you don’t measure)。”OSIsoft (傲时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Ann Moore说,从生产管理、到企业运营,甚至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据,“举例来说,一家企业通过监测奶牛每天的体温变化,来总结和预测它最佳的繁殖期,从而增加产奶量。再如,在楼宇温控方面,根据外界的气温变化来随时调节室内温度,可以做到节能降耗。”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建立数字化工厂的意义就在于实现集约化管理。”中海油下属企业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江居传总结,所谓的集约化管理,就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及经营管理上的“集约”。

  Ann Moore OSIsoft

  数据是效率优化的基础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上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尿素、甲 醇等产品的化工企业。在建立数字化工厂之前,面临生产管理上的短板,“生产装置操作控制取决于操作人员的能力、经验及责任心。而且,出现报警后,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能力、经验判断处理,给生产带来隐患,同时,也不利于能耗的优化和设备安全。”

  对于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这样连续生产(24小时)的企业来说,装置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因为出现故障关停机的次数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此,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建立了“生产智能诊断平台”,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来维持机器的日常运转,对可控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生产智能诊断平台”中,基础的IT建设就是即时的生产装置状态数据的收集、存储、利用。来自生产现场的数据很多,比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震动、位移等。如何将这些庞大,而且多源的数据有效的存储,并且和上层的应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有效的衔接,很关键。以往一些实时数据库由于容量和存储技术会导致数据“溢出”,和数据调用能耗大的问题。因此,江居传说:“我们对实时数据库的要求有:1、必须有足够大的库存容量,而且存取的效率要比较高;2、对接应用软件系统的接口要丰富,这样才能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分析。”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在建设数字化工厂时对底层数据库应用的需求,正好是OSIsoft PI System 35年来积累的优势和特长。” OSIsoft大中华区总经理Ann说,“原来,底层OT (运营技术)和IT(信息技术)是相互孤立的。通过PI System将两者连起来,并完成数据整合,供上层的信息化系统(ERP等)使用。”

  利用OSIsoft PI System,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实现了所有软件平台的对接,可以实现跨部门的流程管控。比如,之前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安全管理分别有各自的系统和数据库,彼此是孤立的,数据无法共享对设备隐患管理造成空白点,也会直接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PI System就像一个大海,来自各支流的数据都汇总到这里,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调出数据,对于我们实现数据的跨流程、跨专业流转很重要。”

  那么实现了数据收集、存储、整合能带来什么效果呢?

运营管理随笔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