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红楼梦随笔

  红楼梦随笔【第一篇:《红楼梦》随笔感想】

  一个木石前缘,一段红粉姻缘,唱尽了红楼的血泪红尘。荣华富贵的兴盛到颠覆,转眼间的春夏秋冬。流传百年的经典文学,叫后人一一解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本是金玉良缘的一对佳人,最终一步步走向悲剧。悲剧的因素有太多,哪怕只是一个小点,都能扩容成巨大的空洞。宝玉的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于这个衔玉而生的娇儿,老太太的溺爱,众姐妹的放任,都一点一滴塑造成了这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的理念往往与现实的社会不和,当然,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封建的王朝,又有几人能有这般的反叛?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感想寄托于宝玉,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位美人给人影响最深的,就是她那双有着流不完泪的双眸。总觉得黛玉身上有着种种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气质,可以说是清高,可以说是卓尔不群,她就像是空谷幽兰般绽放在大观园中。而正是这种性格,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她多愁善感,她孤芳自赏,她红颜薄命……

  对于上面这两位与众不同的主角,我却独独偏爱另一位红粉知己――宝钗。她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顺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有人会说宝钗的不是,因为她也曾在蜂腰桥下陷害过黛玉。可是,她也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黛玉随早逝,但她还拥有过自己的幸福。而宝钗,终其一生,恐怕也只是任凭生活这把刀一点点的磨损着她。“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随着新版的《红楼梦》上映以来,好评坏评纷至沓来,自然,对于新时代演绎的红楼,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认同,太多的人觉得是一种亵渎。我不想过多的参与评论,但是我相信一句话:不管新版究竟是好是坏,它始终是对红楼的一种传承。

  红楼的尘缘俗世使它始终拥有着庞大的支持者,巩固着它四大名着之一的宝座。这座中华文学的瑰宝,依旧流传着,供后人细细品读。

  红楼梦随笔【第二篇:红楼梦随笔】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整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惨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由盛而衰最后灭亡的故事。

  整本书中大量的人物塑造、劲舞塑造、情感描写等等都非常的精妙绝伦,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和集大成者。贾宝玉和林黛玉催人泪下的悲惨爱情故事给整本书奠定了悲伤地感情基调。两个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在一个封建世家里面追求着自由的爱情,这样类似捕风捉影的事情本来就是缥缈的。一开始就知道他们不会有圆满美好的结局。

  故事中的林妹妹弱柳扶风闭月羞花,但是却有一身不能治愈的病根子,让她在寄人篱下的时候没有过上一天的舒坦正日子,最后在病痛的折磨中凄凄惨惨地离开了世界。封建的狡猾注意是吃人的老虎,这样吃人不吐骨头的剥夺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人美好的生命。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得不到自由的痛苦,比身上受的病痛的折磨要痛苦得多,于是在肉体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林妹妹终究还是去了。

  这本书中的很多人物的遭遇都是让人同情和悲悯的,不论是丫鬟还是主子在那个年代都身如浮萍,在封建主义社会的洪流中飘飘荡荡身不由己,每一个人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人身自由。命运都和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统治者捆绑在一起,我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今天就应该珍惜这样的自由。

  红楼梦随笔【第三篇:读《红楼梦》有感】

  一袭道袍,飘飘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美丽而孤傲,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也许她没有爱上他,甚而为他走火入魔,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独自老去,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但她见到了他,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别之人。

  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不,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的少女,仅仅是被封建礼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气爱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却没有勇气去冲破那层束缚,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规蹈矩地做尼姑,她便会与宝玉见面机会也没有,凭借了贾府的势力,岂能容忍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出现!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绪,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洁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过余生?

  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在续书中,妙玉被强盗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惨,但我觉得,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妙玉无疑是聪慧的,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黛玉无疑是幸福的,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红楼梦随笔【第四篇:花落人亡,红楼梦断】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又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并且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以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长卷。

  曹雪芹所写的贾府繁花似锦的日子,有可能反应康熙盛世的意思,但是作者亲身经历了家族巨变,深深地感悟到福祸相依的道理,所以,全书揭露了统治阶级繁荣景象背后腐败的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腐败和必然没落的道理。在书中,作者读宝黛爱情给予支持和赞美,对不幸结局给予同情。另外,曹雪芹还是一个经济学家,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的介绍与描写,反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就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次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回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写了贵族生活的浮华、浪费和奢靡。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在《红楼梦》作者的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作者笔下,刘姥姥是一个事故圆通的老妇,还是一个摇尾取怜的老妇,向来各家说法不一。

  单拿一双老年四愣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心中并不羡慕贾家的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活,刘姥姥一再地叹息。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实的老农妇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提出沉重的谴谪。

  本回事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刘姥姥对大观园的描述,侧面描写了大观园的奢侈及浮华;通过刘姥姥的逗笑,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是那么的大相径。

  姹紫嫣红的大观园,隔断了世俗与肮脏。可贾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转的,小小一园不可能避免悲剧的上演。十二女怜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理想与现实在此冲突,现实多弊却根深蒂固;理想难行却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变黑暗的现实?

  “质本洁来还洁去”吧,“一枉净土掩风流”,何处是香丘?手捧一卷空余满腹惆怅,唯有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红楼梦随笔【第五篇: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作品《匆匆》当中的片段。

  《红楼梦》,一部小说,后来改编为电视剧,若不在乎当时作者的社会背景,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将《红楼梦》与《匆匆》联系到一起,得到了一个启示――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红楼梦》当中人物思想各有千秋。

  林黛玉:忧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

  薛宝钗:老于世故,任事八面玲珑待人一团和气,善于适应环境……

  晴雯:被称为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刀子嘴,豆腐心,争强好胜……

  王熙凤:狠毒泼辣,贪财好胜……

  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根,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经历了家境的盛衰,看破红尘,遁世而去。

  古有忧国忧民的岳飞、文天祥,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穆桂英;今有救国救民的雷锋、刘胡兰……

  《红楼梦》中的大部分人沉浸于吟诗作对,吃喝玩乐,只是享受。和他们比较,其生活真是毫无意义。

  生与死,冷与热,哭与笑,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形成的。与其探讨它,还不如修身养性,融于社会做贡献,所以,我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并服务于社会。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只有用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事,人生才有意义,才能绽放出美丽的生命之果。

红楼梦随笔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