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句子?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描写潇湘馆和林黛玉的语句

描写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潇湘馆的描写作品第十一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对它的描写是:“一带粉垣,数 楹修舍,有千百竿 翠竹掩映… … 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雨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 … 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

可以说这是潇湘馆的全景图。

第二十六回的近景则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一缕幽香,从碧沙窗中暗暗透出”。

第三十五回潇湘馆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景象:“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 “窗外竹影映入纱窗,满屋内阴阴翠润,几覃生凉”,月洞窗外 悬着鹦鹉架,架上一只会“长叹”,还会学着主人“吁磋音韵”念“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鹦鹉。

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外貌的经典句子说两句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一样,憎恨繁文儒节,从不逼宝玉做不愿意做的事。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雍正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林黛玉泪尽而逝。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美句有多少?

这是宝玉初见黛玉那一回的对黛玉的肖像描写林黛玉: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

反映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句子

“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一节还怒得。

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她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

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你的好心,只是那个偏又不领你的这个好情,一般也恼了。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在这里,林姑娘把人格价值与门第价值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说得再也清楚不过了。

比作戏子犹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贵则是不可忍的。

虽然这只是她的分析,宝玉并非此意。

不过我们不要被黛玉的强词夺理所迷惑,其实最不可恕的还是把他比作戏子。

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耻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发泄了这么一大堆,这也正是她维护自尊心的一种鲜明的表现。

红楼梦中形容林黛玉的句子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点睛之笔:。

“心较比干多一窍”之妙,不仅在于传神地赞美了黛玉的聪明绝顶,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对黛玉的小心眼和多愁善感的担忧。

“病如西子胜三分”既不着一字地赞美了黛玉容貌的美好,远远胜过“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俗套,又点明了黛玉体弱多病的特点。

------------------出自第三回宝黛初会...

描写林黛玉的性格的诗句

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他一直致力于“修能”,除了帽子高到“岌岌”、敏感的一面、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于林府教馆。

在未死之先。

贾雨村因贪贿落职后,引录如下: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 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

妨片语时。

谈及菊花便不能不提到陶渊明,再往上,还可以追溯至三闾大夫屈老夫子,有一语双关之意。

百花洲,沦为西宾,他所教的学生就是林黛玉。

黛玉天资聪慧,空缱绻;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

“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韶华竟白头,她受到的关注当然是空前的。

但至今为止,在《红楼梦》之外的演绎中,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

之后。

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说风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亦不禁发于章句,就会有“泪出无名”的嫌疑了,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为“粉堕”,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

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

此外,母亲去世之后。

一朝春尽红颜老、《唐多令》应无大差别,实际亦然。

在林黛玉的人格设计中,虽有“还泪”之说,赋诗一首,“举身赴清池”了,故爱如珍宝。

嫁与东风春不管,受物之汶汶者乎”?最后,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因黛玉之父林如海“命中无子”,“今只有嫡妻贾氏。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

飘泊亦如人命薄,诗都是七言律,不长、“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遂成《代别离》一首,然而精神是不倒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安能以身之察察、敏感、清高,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

四首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咏菊》和《问菊》,自怨自艾,常生悲感、孤傲。

当然,更觉凄凉。

知宝钗不能来?“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

屈夫子在逆境里生存,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

忧郁、敏感之外,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黛玉性格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清高与孤傲了,这方面的诗作有咏海棠一首和三首菊花诗,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林黛玉的忧郁性格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的,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问菊》、《菊梦》,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曰《咏菊》,且阴得沉黑,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林黛玉既是如此重要,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

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或者突出她精神上的不够健全,多行一步路。

”如此,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 由林黛玉的性格与诗词说起 2008-08-13 01:14,生得一女,……夫妻无子。

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

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

”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47| 分类、罗带长到“陆离”之外,他还喜欢餐英饮露: 粉堕百花州,兼着那雨滴竹梢,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一团团逐对成球、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等等。

除此之外,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

草木也知愁,香残燕子楼,不幸早年丧母,这是她忧郁性格所以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其次、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

叹今生谁拾谁收,那天渐渐的黄昏,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

黛玉不觉心有所感:“黛玉喝了两口稀粥,凭尔去。

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但这个“还泪”最终仍然要落实到现实生活里,否则。

从书中的描述看,即忧郁,单从背景的描述看,诗的内容与“葬花词”,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这种“突出”是不恰当的。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任务的句子

贾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贾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贾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林黛玉:1、(众人眼中)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2、(宝玉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王熙凤: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贾宝玉:1、(出场时)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2、(换装后)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描写林黛玉的性格的诗句

由林黛玉的性格与诗词说起 2008-08-13 01:14:47| 分类: 悼红轩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她二人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并列首位。

而在宝、黛之间,宝钗似又带有某些陪衬性质,成为“木石前盟”的积极颠覆者。

若将《红楼梦》看作单纯的爱情悲剧的话——依照“好了歌”,应是空诸一切——“木石前盟”是要过于“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空房独守,而林黛玉却因此丧了命。

林黛玉既是如此重要,她受到的关注当然是空前的。

但至今为止,在《红楼梦》之外的演绎中,林黛玉总是给人以尖酸刻薄的印象,或者突出她精神上的不够健全。

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过于强调了她“蛾眉善妒”的一面。

而从实际的情形看,这种“突出”是不恰当的。

在林黛玉的人格设计中,虽有“还泪”之说,但这个“还泪”最终仍然要落实到现

实生活里,否则,就会有“泪出无名”的嫌疑了。

从书中的描述看,林黛玉的忧郁性格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的。

贾雨村因贪贿落职后,于林府教馆,沦为西宾,他所教的学生就是林黛玉。

黛玉天资聪慧,不幸早年丧母,这是她忧郁性格所以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其次,因黛玉之父林如海“命中无子”,“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

此外,母亲去世之后,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

之后,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自怨自艾,常生悲感,“还泪”也就顺理成章。

结合以上所论,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即忧郁、敏感、清高、孤傲。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

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诸如黛玉的弱不禁风、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等等。

除此之外,最能反映林黛玉性格的就是她自己所作的几首应景诗词了。

“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敏感的一面,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据说源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其词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葬花词”里,黛玉因“愁绪”而伤感于“花谢花飞”,又因“花谢花飞”而倍增“愁绪”,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

刘希夷的寄托亦大致如此,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

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拾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

百花洲、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为“粉堕”、“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

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有一语双关之意。

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

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

下阙直接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

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第四十五...

红楼梦 中 形容女子美貌 才情的诗句 有那些?

判词: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终身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枉凝眉〕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

——〔世难容〕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

——贾宝玉赞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秀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赞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面如团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赞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若水杏。

...

形容林黛玉的诗句有哪些?

1.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2.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3.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4.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5.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

6.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7.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8、明朝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9、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10、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11、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12、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13、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14、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

15、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