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
这句话源于《论语·学而》。原句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全段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这是儒家“和合”思想的表现。
至于你前面说的“天地人和”原句中没有。或者说他们其实不在一个句子里。天地人和当然也是“和”的思想了,是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句子和故事
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诗人内心的闲静。
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体现的是渔父与自然的另一种和谐 陶渊明 饮酒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远归。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湖上 徐元杰 风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
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世纪海啸中动物救人的感人故事 最近,印度洋海啸的受灾国人民备受世界关注,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纷纷捐款赈灾,一头远在美国的泰国大象也不落人后,以自己的"独门绝技"为灾民们提供帮助——它创作的绘画作品正在网上拍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红十字会。
其实,在此次大海啸中,就有不少动物帮助人的灵性故事。
他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有一天,他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着一群约有二十只山羊,当追到一个悬崖边的时候,这群的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脚步,悬崖的对面还是一个悬崖,但离这个悬崖有十米多远,任凭如何矫健的山羊都跳不过去,他得意地看着这群即将任他枪杀的山羊。
略过一会儿,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发生了,只见一只年岁较大的山羊从悬崖边退了几步,然后毅然地迅疾地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这只老山羊刚跳出几米的刹那间,另一只年青的山羊随后也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分两次起跳,第二次是踏在半空中头一只老山羊的背上,再猛然地一蹬,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不声息地摔落在万丈深渊之中。
随后,所有的羊群,如同在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号令下,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
猎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人与自然的平衡之小动物的故事 一天,在路边,看到一老人,肩挑两只筐,筐里装几百只鸡雏叫卖。
看那鸡雏毛色或浅黄或白色,在筐内挤来挤去,甚是可爱,于是就买了几只回家。
城里人不会养鸡,就到书店买本养鸡的书,照本宣科,视为宠物来养。
把鸡装在纸箱里,铺上报纸,吊上日光灯,最初两周,光照要达到23小时以上,保持温度。
每天铺的报纸要换四五次,以保持卫生。
买些鸡饲料,一天要喂七八次。
待鸡稍大一些,就弄些小米、豆渣、菜叶、剩饭什么的来喂。
一天要喂五六次。
小鸡们小的时候是很好玩的,浑身毛茸茸的,不停地跑来跑去,很是活泼天真。
慢慢地,小鸡们一天天长大了。
有时竟然忽扇着翅膀,飞上飞下,羽毛也渐渐丰满。
于是,就把它们放在院子里,喂食的盘子也随放在外。
初放院内,小鸡们似乎不知所措,先是挤在一起,慢慢地在一个角落里找来找去。
几天后熟悉了环境,就显得有些好奇、兴奋,每天一放出,就欢叫着飞来跑去,满院找食。
小鸡吃食时,常用爪子把食刨得到处都是,于是,就引来了麻雀。
那麻雀先是立在树的枝头,小心翼翼地察看,后来就飞到离鸡食较远的地方,慢慢地靠近。
然后是边看边叨,一有动静,马上飞起。
又落在高处观看。
有时,天还没大亮,就听到麻雀的鸣叫,原来是它们赶在鸡放出窝之前,寻找昨天遗漏的鸡食。
待鸡们起床出窝时,麻雀已吃完飞走,到别处找食去了。
冬天来了,下雪了,鸡们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白天吃着人们为它们准备的充足的食物,晚上就卧到人们为它们精心搭造的温暖的鸡窝里。
而麻雀这时就惨了,冬天里本来找食就很困难,只能吃一些草籽什么的,这一下雪,找食就更难了。
还要经受雪后冬晚零下十几度北风的寒冷。
记得是多年前,有一天,在单位的办公室里,有一只麻雀突然从开着的窗户间飞进来,大家赶忙把窗户关上,那麻雀在人们的追赶中,慌乱地一头撞在窗玻璃上被逮住,可是它从此不再吃食,喂它什么也不吃,最后硬是活活地饿死了。
我想,也许是它天生的野性,使它不愿被人们关在笼子里。
那时,麻雀是被列为“四害”之一的。
理由是它不劳而食,祸害庄稼。
这在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当时,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人们在政府的要求下,想尽一切办法来消灭它。
包括下毒、设饵笼扣、扎草人吓唬、弹弓、气枪射杀等等。
那真是麻雀的大劫之期。
全民动员,老少参与,人人喊打,斩尽杀绝。
但是,小小的麻雀没有被强大的人类灭绝。
今天的人类,重新用“生物链”的眼光审视动物,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
于是,麻雀有幸得到了今天人类的保护。
快过年了,鸡也长大了。
突然有一天,在天刚蒙蒙亮时,整个大楼都听到了洪亮的鸡鸣。
直接影响邻居和居民的休息。
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亲手养肥养大的鸡捉住,送到专门卖鸡的门市,那里有杀鸡的机器,给他两元钱,他...
求描写人与自然的优美语句
在一弯玲珑的小池旁,一群鸽子正在觅食。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四五岁的女儿坐在广场边的假山石上注视着鸽群,而他们的小女儿不停地把手中的食物撒向鸽群,引得鸽群团团围在她的脚边。
鸽子脚上挂着的铃铛不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他们身后的小池两旁,是3米多高的依依杨柳,旁边是郁郁葱葱的草坪,草坪旁盛开的一丛丛玫红色杜鹃花在翠绿的映衬下格外艳丽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在呼唤清洁的水 △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 △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 △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一个地球 我们的家 △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 △保护地球 爱我家园 △人人爱水 水为人人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 △我们呼唤心灵环保 △不是地球属于人类 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人人做环保 世界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王国是大自然 △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共同家园——地球 ⑴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的王国是大自然。
⑵爱护一切生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⑶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不仅要具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道德,还要培养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的生态道德。
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是个大家园,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培养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坚决摒弃滥吃野生动物等陋习。
⑷我们应当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
⑸SARS提醒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⑹天地生万物。
人与动物的关系就象多米诺骨牌。
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仅仅只是这个链条中高智慧物种的一节。
正是由于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人们才可以听到鸟鸣深涧,才可以看到雨游滩底。
⑺摒弃滥吃野生动物陋习,采取文明健康饮食方式。
⑻捕杀、贩运野生动物就是犯罪。
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⑾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
⑿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引起相关联的20多个物种的消失,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⒀过度掠夺自然的短期效果势必引发长远的灾难。
人们不能不反思一句经典格言——“生存,还是毁灭?” ⒁人类只有保护全部生物,才能保护自己。
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
⒃人类应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在呼唤清洁的水 ■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 ■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 ■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一个地球 我们的家 ■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 ■保护地球 爱我家园 ■人人爱水 水为人人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 ■我们呼唤心灵环保 ■不是地球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人人做环保世界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王国是大自然 ■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共同家园——地球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的王国是大自然。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作为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我们不仅要具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道德,还要培养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的生态道德。
■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是个大家园,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培养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坚决摒弃滥吃野生动物等陋习。
■我们应当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
■SARS提醒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天地生万物。
人与动物的关系就象多米诺骨牌。
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仅仅只是这个链条中高智慧物种的一节。
正是由于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人们才可以听到鸟鸣深涧,才可以看到雨游滩底。
■摒弃滥吃野生动物陋习,采取文明健康饮食方式。
■捕杀、贩运野生动物就是犯罪。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
■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引起相关联的20多个物种的消失,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过度掠夺自然的短期效果势必引发长远的灾难。
人们不能不反思一句经典格言——“生存,还是毁灭?” ■人类只有保护全部生物,才能保护自己。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
■人类应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98195.html
人与自然的诗句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山居秋暝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复 海子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海子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的黑土地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写出两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关于‘人与自然’的名人名言
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杨斌:“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
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
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
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
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
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
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
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
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详细)杨斌:“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
其实,人类彷徨无措的实质,并不是因天灾本身,而是对天灾的成因及其运动机理的认知有限所致。
所有的学者,特别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无不在面对未知世界而不得其解时不可避免地彷徨无措。
人类现代科学的历史也不过区区400年,且在这400年的历史中,不断有新的假说、新的学科产生,用何院士的话来说:“从伽利略开始到现在,科学水准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
”极为迅速发展的科学不断更新、淘汰原有的理论,即便如此,我们面对宇宙、面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我们自身,例如我们的大脑,仍然彷徨无措。
我们妄自尊大地打着科学的大旗,吹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号角干的蠢事还少吗?如果我们确实要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应踏踏实实做学问,勿妄言。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有赖于和谐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而且是以全人类为本。
大自然造就了人类,人类的未来依然仰仗自然,很显然,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个逻辑问题。
所谓“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说法,是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分割、对立的说法,如果不是刻意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
(详细)相关评论★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如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其他动物有本能地感知,人类却懵懂无知。
所以,即使我们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我们也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随时随地能够倾听大自然对我们的忠告。
★ 一个所谓的科技工作者不知道要尊重自然规律,要自然规律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显然是本末倒置,为人祸开绿灯,一个唯心论思潮暴露无遗。
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才能保障人类安全生存和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观。
★ 老何:您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不要忘了,对自然的破坏,往往是您们这类科学家在起领导作用。
人类一切反自然的行为,都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
只是报复发生的时间长短,有些我们在世的时候能遇到,有一些遇不到。
马克思哲学原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自然规律可发现,单不能改变。
我们应该去发现,躲避自然灾害,而不应该改变自然。
★ 何老先生对自然还是一副主宰的口气。
以人为本,那地球上别的生命呢?人还是要谦虚点,不要高高在上,为所欲为。
尊重自然,尊重别的生命,才是人类最应该做的。
★ 非典、海啸、全球变暖……在频繁的灾难面前,不管是不是人类自身的错,都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而不是推脱! ★ 还是何先生讲得好。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要为人类服务。
树可以砍的还是要砍,必需时一些动物还是要杀,江河该断则必需断。
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要多考虑环保方面、看得长远一些,尽可能减少副作用。
总之,人不可能不从自然中有所索取,而且今后还会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
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也会给自然更多的保护。
别担心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语句 急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诗人内心的闲静。
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2、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体现的是渔父与自然的另一种和谐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湖上 徐元杰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http://wenku.baidu.com/view/61cbdaf19e314332396893c7.html...
关于人与自然的俗语格言
1. 爱护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 人类社会…逆天行道,其妄自招。
----道家学说. 老子 3. 给生命以生机,还自然以自在。
滥杀动物,自毁生机。
4.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也是该脸红的动物。
5. 从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上,便能衡量出这个民族强盛与文明的发达程度。
6. 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关爱与分享。
7. 环境保护,从全球着眼,从本地入手。
----雷内.杜波斯 8.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好本土上的各种生物资源,也就不能维护好国民的生存质量。
---- 汤姆.洛弗祖 9. 物种灭绝本是难免,可人类过度的开发行为却大大加速了物种灭亡,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之多。
10. 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满足当代之利,更可顾及子孙之需。
----《我们共同的未来》 11. 多种树,而不要多生子。
12.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13. 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身上。
我们应知,地球不是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美国印地安酋长 西雅图 14.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圣雄.甘地 15. 失去野兽,人类将会怎样?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动物不复存在,人类将从这无尽的精神孤寂中死亡,因为发生在野兽身上的事很快也会发生有人类身上。
----美国印地安酋长 西雅图...
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语句
飘逸的风――风它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湿润芬芳的气息,迎着灿烂的阳光,一路走来,染黄了无际的原野。
秋风过后,金色的树叶你追我赶像雪花似的从树上飘了下来,秋风吹开了含苞欲放的金菊……秋风轻拂,红叶摇曳,像一片跳动着的火焰,秋风轻拂着你的脸颊,吹拂着人们的胸襟,秋风温柔的抚慰犹如慈母的双手,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秋风绚丽,金风送爽,随风飘逝。
风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飘逸浪漫的风,带给我们无尽的暇想。
柔情的月――月光如水,月柔和似絮。
轻柔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月总是那么忧伤,又那么富有诗意。
月是多么的美丽,月又是多么的明亮,她不像太阳光辉耀眼,只是将自己温柔而清幽的光轻轻的泻到每一处。
皎洁淡月,月色朦胧,恬似一幅深色的月夜水墨画,纯洁,瑰丽,无垠,真是“露似珍珠月似弓,三千粉黛无颜色”。
月光下的一切都蒙在那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之中,一切都显得那样神秘而缥缈,柔和而绮丽。
迷人的月,清亮而温柔,把自己皎洁的光,无私的献给了人们,为人们带来了光明与快乐 多情的雨――潇潇如丝的细雨像无数串珍珠轻轻地向大地洒下来,晶莹透明的雨珠,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多情的细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柔,混漉漉的如烟如雾。
细雨随风飘洒,在空中展现出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好一幅美丽的画面。
茫茫的雨帘,像用金丝织成的纱,飘在大地间,飘在我们的心中。
雨是那样的缠绵,那样的可爱,雨是大地的甘露,让世界充满了生机。
雨又像顽皮的小精灵,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但它带给人们清新,水润,如画,无限想像的美丽世界,让这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
朦胧的雾――一缕缕白雾,像一条条白得耀眼的缎带,飘飘渺渺,像冰山雪峰,似蓬莱仙境,如海市蜃楼,像灰蓝色的粉末,笼罩着四方。
云雾在流动,雾虽然没有大雪的壮观,没有小雨的缠绵,但它十分温柔,它像一位慈祥的妈妈爱抚自己的儿
女一样,抚摸着你的面颊,使你有一种温柔、湿润之感。雾不但温柔,还很朴素,像一道白色的幕布,披在山川、河流、树木、房屋上。
幕布上没有一道花纹,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富有诗意。
如果说大自然是诗画的源泉,那么晨雾就是大自然的一幅佳作。
纯净的雪――雪,从银色的天空悠悠的飘下,一朵朵一簇簇,飘飘摇摇,纷纷扬扬。
像片片白云,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像满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风起舞。
像柳絮一般纯净的雪,如雾一样的轻,飘飘洒洒为我们挂起白茫茫的天幕雪帘。
真的是:朔风凛凛,漫天雪花,轻飘漫舞,玉树琼枝,粉妆玉砌,穿梭重叠。
远远望去,这六角碎玉,潇潇洒洒,宛如天鹅般弹落的华羽;依依袅袅,犹如仙女剪碎的祥云;密密麻麻,恰似玉人摇落的梨花。
展望天地之间,唯见雪花飘飘,像春风吹散的落花,纷纷扬扬,像洒下的花瓣,漫天飞舞,充满了诗情画意。
美丽的星星――湛蓝的夜空中镶着一颗颗钻石般闪闪发亮的星星,它们就像一个个玩皮的孩子眨着闪闪发亮的眼睛,用好奇的目光眨着大地,一动不动地镶在夜空里,那么悠远、那么洁静,那么明亮,又那么遥远。
星星像碎珠玛瑙,像藏在神秘世界里的一个个美丽的希望,像在探寻着世界里最美好的未来。
满天镶上的小星斗,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交织在一块,不像阳光那么刺眼,也不像月光那么清澈,但却是明亮的。
星星一颗接一颗的跳了出来,闪闪发光,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烂的银辉。
哦,美丽的星空! 记忆的此端,是天空一片灰蓝,还是我的眼睛不够清澈明亮?记忆的彼端,是天空一片湛蓝,还是我幼小的明眸在闪亮? 往日依稀,今日犹现。
记忆徘徊在逝与不逝之间,自然亦然。
一个个生命流淌在我们的指尖,一次次海啸、地震是大自然在愤怒地向我们索命。
我们从不放走任何尝试挣脱的生命,大自然更是将“生灵涂炭”进行到底。
花儿从含苞到初放,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令人欣喜的过程;当花瓣炫丽地展开,这份华贵与雍容又为多少人所仰慕与赞叹!春华秋实,到了播种的季节。
第一年,收获了富丽的花;第二年,收获了典雅的花;第三年,收获了秀美的花……第五千年,收获了人人皆“爱”的罂粟花。
播种、收获、耕耘、结果。
是瓜是豆,是好是歹,这都应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对它施了什么肥,这果儿就长成什么样,你就只能吃什么。
到底是自讨苦果,还是硕果累累,都是无法躲避的现实。
自然间,蕴含着无穷的意韵。
无论是攀爬嶙峋遒劲的山岩,还是沿小径信步,都能体会到或强烈、或儒雅的自然气息。
这种气息清新沁鼻,让人畅然脱怀,似是到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
伴随着这种意境,开阔的心空,豁达的胸怀应运而生。
自然环境保护带与生态区也日益增多,生态环境更愈见美好。
云缭烟绕,山隐水迢。
在这隐约却又幻化无定的景象中,物理提示了万物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佛学参透了人与万物相生相克的亘古不灭的真理。
大自然说: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到什么。
你对我做过什么,我就会双倍奉还。
关于自然的优美句子
余秋雨 一[/align]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遮羞的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手段。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脸眼泪。
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
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
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人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是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
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地收纳了这种创造。
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
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
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
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
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
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
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align=center]二[/align]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
废墟构成一种审美场,场的对方就是现代人。
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
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
因此,他乐于看着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教材。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
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了窗子!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
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了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上顶棚。
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层楼的加多。
窗子也越来越多。
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
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房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看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
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大眼睛。
当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了。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
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有的窗子不需要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
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在外面,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来一个新的世纪!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
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必修课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