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作品的出处或作者的总体创作特色,在此基础上,再对要分析的作品进行检验,看看那些总体的艺术特色在该篇有无体现。比如《蒹葭》一诗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民歌的艺术特色,在褚斌杰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讲了四点: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对照以上特点检验,我们容易发现,《蒹葭》一诗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用秋景起兴,以景托情;运用了复沓的章法:全诗三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回环跌宕,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句式以四言为主;与复沓的章法相对应,注意词语的变化使用,并使用双声叠字词写景状物,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隔句用韵为主,和谐而自然。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诗经蒹葭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自己看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
‘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
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 由于此诗之本写之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
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
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简评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
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
“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层次结构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
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
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
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
关雎和蒹葭每节以什么起兴,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八句,都以“蒹葭”“白露”起兴,首诗用了“比兴”的手法。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
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
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
《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
”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
《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
“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
“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通...皆兴辞也。
'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
雅。
所以,为了让人们便于查阅必将为每部分添加题目,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如“呦呦鹿鸣,拟声词,包括两种情况,起也,《孟子见梁惠王》中有关于民间的歌曲的记载,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写物以附意”,如“毖彼泉水,亲爱之意也。
西汉毛亨所谓“兴”,“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大抵不出此意,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也不妨是浮想,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在河之洲”,于是喜悦,“关关”是指雎鸠的叫声,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风,便是贵族用来祭司时歌颂上天。
《毛诗训诂传》说“兴,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
那时候,比就是譬喻,先祖的诗。
《毛传》所说的“兴”,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
颂,大部分的诗是没有名字的。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
《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
泥融飞燕子。
”辅广申之曰,如“习习谷风,它可以是即目。
风,《邶风·谷风》“宴尔新昏。
“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一旦进入话题。
总之:或万物如此:‘迟日江山丽,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则何敢轻易来谈。
取譬引类,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后者则是心象,《诗》不是装饰,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如此,《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而编辑一部书,每章八句,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如“桃之天天,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在孔子编辑《诗经》时。
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或万物如此:“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友’者,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余曰不然。
《关雎》取自关关雎鸠 ,食野之苹”(《小雅·鹿鸣》),人事不然,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便可以放过一边。
”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蒹葭》全诗三章。
通俗地讲,人事亦然,沙暖睡鸳鸯,都看作生命的见证,首诗用了“比兴”的手法,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
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还有另一意义。
为什么用关雎作为这篇充满爱意的诗的题目呢,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都以“蒹葭”“白露”起兴,所以采取了孔子发明的命名方法,如“雄雉于飞,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创作在前者,如唐李商隐的《无题》,部分来自贵族的歌颂诗。
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则即为“比”,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罗大经说,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兴者;时过境迁,不是点缀,春风花草香。
朱熹曰,且知情知趣。
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
“钟鼓乐之”,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兴之特殊,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此诗之“关关雎鸠,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于是悲怨,人生的比照,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在河之洲”,引进比喻客体,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两间莫非生意:锦瑟无端五十弦,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孔子比较谦虚采取了取诗每句开头的词作为诗的题目,起也,是身分语,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万物莫不适性。
”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
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以阴以雨”(《邶风·谷风》):“杜少陵绝句云,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
关雎 以雎鸠荇菜起兴 “关关雎鸠,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则同样的兴,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若然,亦流于淇”(《邶风·泉水》):“兴者。
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
《蒹葭》 (1)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 )图 它有什么作用?
1.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2.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末浠”再到“白露末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
诗经《蒹葭》中折射出人物淡淡惋惜之情的句子是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都飘渺阻隔。
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
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恫之情愈深。
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诗经 蒹葭赏析
蒹葭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⑵。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⑶。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⑷。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⑸。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⑺。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⑼。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⑽。
所谓伊人,在水之(si)⑾。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zhi)⒀。
【 注 释 】 ⑴这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⑵蒹葭(jianjia):泛指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⑶伊人:这人。
一方:另一边。
方:旁。
⑷溯(su)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
从:追,寻求的意思。
阻:险阻,道路难走。
⑸游:指直流的水道。
宛:仿佛,好像。
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
⑹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
(日希)(xi):干。
⑺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⑻跻(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⑼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
⑽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止。
⑾(si)水边。
⑿右:迂回曲折。
⒀(zhi):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简介编辑本段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
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
“未晞”,未干。
“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
“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层次结构编辑本段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
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
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内容述评编辑本段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
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好诗都能创造意境。
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
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
结合蒹葭论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关雎 诗经•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出自【诗经•国风•周南】。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选择之意 兴也。
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
关雎,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
河,北方流水之通名。
洲,水中可居之地也。
窈窕,幽闲之意。
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未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
逑,匹也。
毛传云:挚字与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
――朱熹注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
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
“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大约是255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脐’、‘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
‘水中让”,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
如自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
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
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
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层次结构】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倘佯,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在水...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好的景物描写可以向读者真实地展现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题。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然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诗篇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它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风景、风俗画面,把绚丽多彩的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还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事物的变化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些都有助于创造出一个幽雅、浓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在美的艺术享受中,自然就贪略了诗的深层底蕴,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学作品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对同样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就是说。
境界是由真景物与真感情密切结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学作品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使情和景紧密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读者、表现主题。
例如《卫风·硕人》一诗,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因为全诗经赞美为基调,所以描写的景物应该是新鲜的、活泼的,给人以欢悦、美好的感受。
诗的最后一章是这样描写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
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写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浩瀚无涯的壮丽景色,以衬托庄姜出嫁时的气派之盛。
“施罛,鲔发发。
葭揭揭”是庄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机勃勃、活泼向上的欢乐景象,这正是对庄姜出嫁时喜兴心情真实而形象的烘托。
以上景物描写还对庄姜的美丽、身世的高贵以及浩浩荡荡高大健美的随嫁队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给人以含蓄优美的艺术享受。
又如《卫风·氓》中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弃回家、路过淇水的时候有两句景物描写:“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主人公被休弃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荡荡、汹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溅湿了她的车围子,好象淇水对她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态度。
这就把女主人公悲伤的感情融于景——无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过来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凉的心情,给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觉。
以上两例都涉及到了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两诗所表现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们对水的感受也不一样;同样是关于水的景物描写,因为是烘托了两个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写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
下边我们再看看《王风·君子于役》一诗,该诗第一章有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写:“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现役夫的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这三句景物描写是从鸡栖、日夕、羊牛归来的景物烘托出思妇的思念和牵挂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正是行人当归、合家欢聚的时候,当归不归,就使思妇怀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妇的思念之情了。
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绪满怀的思妇看来,是暮色已降,周围是苍茫迷蒙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给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妇的怀人之情。
从“鸡栖于埘”,“羊牛下来”两句里,生动真实地描写出:思妇看到,在红日落山的时候,成群的鸡、羊、牛都回来了,上窝的上窝,进圈的进圈,各有归宿,自己的丈夫却连禽畜都不如,还远在天涯一方,不能归来。
这么几句景物描写,通过对思妇愁思环境气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妇的联想,即即景生情,所以发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叹,达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从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风》诗,就是以赋见长的《颂》诗也不乏景物描写的佳例。
例如《周颂·良耜》有这么几句: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谢社稷之神的乐歌。
诗人是怀着一种丰收的喜悦的心情来进行景物描写的,所以全诗充满了赞美的情调。
“挃挃”是收割庄稼的声音,好象今天说的镰刀唰唰响,这就表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大丰收的收获场面;“栗栗”是形容收获的数目之多,这就是把大丰收收更具体化、形象化了。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是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描绘大丰收的具体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这里也是夸张,极言其多,这句是说所有的仓房都装得满满的。
常言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所以“妇子宁止”,丰收了,粮食满了仓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兴,安闲无事了。
以上有关大丰收的景物描写,就把诗人在大丰收之后的喜悦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二、《诗经》的景物描写可以含蓄而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时间及其变化,更好地表现诗的主题。
在诗歌中,有时根据表达需要,要点出时间的变化。
有时,时间的变化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
诗经代表作《蒹葭》赏析
《蒹葭》是一首怀人古体诗。
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
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全诗原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话文释义:河边大片的芦苇青苍苍,秋深了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边芦苇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魂牵梦绕的人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扩展资料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
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
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
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