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扩展资料: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
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
“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
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作者介绍: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
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
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
三峡 郦道元 古文 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是:侧面反映渔民悲惨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渔民生活的同情。
以猿鸣为引子,突出三峡秋天凄凉,凄婉的特点,点名主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习进步生活愉快,谢谢~
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是《水经》,他以此为纲,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3、原文如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注释:(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巘 一作:山献)5、译义: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赏析: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郦道元的《三峡》中被李白化用的句子是?
翻译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通假字 阙通缺作者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文言文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在。
自非:如果不是。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巚: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 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注意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
阻绝:断。
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⑧常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 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郦道元的三峡中或的解释
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三峡》全解 【课题】 27. 三 峡 【题解】选自《水经注》。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
现在写作“缺”]处。
重岩(yán)叠嶂[zhàng,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隐[遮蔽]天蔽(bì)日。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不见曦(xī)月[日月。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涨上山陵。
襄,上。
陵,大的土山],沿[yán,顺流而下]溯[sù,逆流而上]阻绝。
或王命急宣[如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
宣,宣布,传达],有时朝(zhāo)发白帝[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暮到江陵[地名,在今湖北荆州],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风。
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不以[如此,这么]疾[快]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
素,白色。
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山峰]多生怪柏,悬泉[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shù,冲荡]其间,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意思是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良[确实,实在]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林寒涧(jiàn)肃[山涧显得寂静。
肃,寂静],常有高猿[高处的猿]长啸(xiào),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缀(zhuì),连续。
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
响,回声],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断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地名,在今重庆东部]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
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
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
(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
(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 【内容】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文章先写山势。
在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
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但确实写出了三峡山势的特点。
再写其高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以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之妙。
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继写水势。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
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
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篇。
春冬之景,则既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相对于夏季而言,春冬较为平静。
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
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
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作者的情愫和谐一致,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一笔。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乎如此。
【主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写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的。
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
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