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全球通史精彩句子 全球通史摘抄经典语句并谈感悟

1、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简直是一场悲剧。

2、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3、参加追悼会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后大家一起抽烟喝酒打牌。

4、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5、爱情是会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经常轻轻晃一晃盛装爱情的“水杯”。

6、战争:用舌头解不开就用牙齿咬吧!

7、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10、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败发生在彻底的放弃之后。

12、所谓敌人,不过是那些迫使我们自己变得强大的人。

13、胆怯的人在危险前被吓住了;懦弱的人在危险中被吓住了;勇敢的人在危险过后被吓住了。

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近现代以前的历史部分非常好,但近现代部分似乎不是特别的好。当然,可能的原因是对近现代部分个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不太新奇的东西就难以有特别好的评价。

我们也许不能将自私,或者任何一种品性,当作人的本性。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是由他所在的社会所塑造的;社会支持和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受社会影响的人们也就具有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古说:“毋庸置疑,我们生来就具有基因所赋予的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变成实际能力的方式则要取决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即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乔姆斯基对于语言的看法跟这个论断有类似的精神。在原始的石器时代,不管是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者还是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者,他们的社会群体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平等--几乎是完全的决定的结果公平。所有人尽自己的所能劳动,所得的食物平均分配。在他们那里,没有自私、阶级、不平等这些观念。这种绝对平等并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或者应该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就是不平等--因为平等不能带来任何革新的动力。

原始人将自己视作社群的一个分子,这个社群是由已经死去的、现在存活的和将来存活的所有人以及周围的环境所组成的。这个社群永远更替,但不会有任何实质的变化。所有的规则就是现在所见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崇古带了些原始文化的气息。

古代文明的代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和夏商时期的中国人,大约的年代在公元前3500-前1000年。另外属于希腊爱琴文明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等并不属于这四个古代文明的一支,但相对不处于中心的位置。但除了中国以外,所有这些古代文明都被后期北方游牧民族所灭。现在的埃及人跟金字塔时候的埃及人并没有多大关系;现在印度的雅利安人跟古印度人也没有什么关系;现在中东穆斯林跟苏美尔人关系也不大;而只有中国人,与三四千年前的古中国人有直接的血缘关联。

中东是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古印度人和古中国人其实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进入古典文明时期,即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500年左右,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儒教中国文明都各有自己的称道点。毁灭古代希腊爱琴文明的印欧人建立了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特别是雅典,发展了传承至现在的理性文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修希底德;阿基米德、欧几里德、希波克拉底。。。只要看看这个名单,就该能够意识到希腊文明的影响了。罗马主要的底子是希腊化的,并没有特别创新的文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东正教国家,但也是深受希腊化影响的。从500到1500年间的中世纪时期,出现了伊斯兰教文明,大约是从7世纪开始兴起,建立了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印度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中国则是秦汉一直到明清。中国的社会情况比较特别,从秦统一一直到1912前取消帝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勃发,倒是因为西欧从500-1500的中世纪时期一直处于不稳定、多元化的落后当中,没有像中国和伊斯兰教文明的保守。所以有时候会考虑,物质资源的丰富,未必是促进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环境产生变革,变革的创新可能会有异常强大的力量。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在决定人类文明的创造性上起得作用巨大。而唯有创造性才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源泉。

看现代的中国。固然是发展了,但这个发展的来源是借用了西方文明中的经济部分,与中国本身的文明可能并不多么协调。现在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个旧的约束发展的经济制度被破除后的自然反弹,而且这个反弹也正好有合适的国际环境;但在这个初始反弹的力量用尽之后,持久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创新,但这一点上看不出中国有比西方更优胜的地方。以后的发展前景如何,还是个说不清的事情。

关于公平。在古代文明,所有人绝对平均是所谓公平。在古典文明,各自按阶级各安其职是公平。在近代西方文明,公民(不包括非公民)个人有平等的机会是公平。在现代西方文明,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是公平。在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按劳分配,但倾向弱势二次分

配是公平。在共产主义文明,所有人绝对平均(按需获取)是公平。

历史需要观点。不是零碎的知识的集合,而是历史观的竞争。以前在初高中所学到的历史,算不上什么历史。当然是有一些历史观的渗透,但那时候的理解力显然不足以让这些历史观成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另外这些历史观也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所以实际学到的也就是些零散的历史事件,不构成为知识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历史,或其他社会科学,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首先是:1. 对于主观的人类涉及在内的学问,存在不存在普遍的规律?2. 如果存在规律,那么是那种性质的规律?是简单的几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结果的还是复杂的交互影响,是确定性的影响的还是存在各种可能性的?3. 我们对这些规律能够认识到怎样的程度?我的认识是,有复杂的、非确定性的可以认识到相当程度的规律--但要声称唯一正确,是很难的。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工业的可能称作变革更合适,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剧烈。一开始是孤立的、缺少科学支持的。但在后来的科学革命以后,完整的科学理论的创建就成了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基础。政治革命与此前的人本主义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经济发展有相当关系。

跪求全球通史三千字读后感 ฅฅ

《全球通史》读书心得3000字篇1

在我们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绩要优于文史方面。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文科课程,更善于学习理科课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村与我同一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大概有七八个,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理科。事实上,我们高一的时候文科课程的成绩也确实一般,根本没有办法与城里的学生竞争,选择理科也应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直到前一段时间我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之前,我都下意识地认为我不是学文史哲的料。尤其是历史,在此之前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枯燥无味。

然而,《全球通史》却完全改变了我这种非常幼稚的想法,我认为农村的孩子文科成绩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学教育不重视文史教育,这是一种误导;二是教材本身的原因,传统的历史教材缺乏必要的逻辑阐释。农村的孩子从小接受重理轻文的思想,习惯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所以在遇到一些缺乏逻辑的教材时,不免产生厌烦失掉本应有的兴趣。然而真正的历史远非如此,例如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的兴替,并不是下一个王朝拥有比上一个王朝更先进的制度,而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即意味着人均资源会不断的下降,由于缺乏技术进步,人们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人口的增加最终会迫使人们的生活维持在生存水平状态。此时如果再有贪污腐败乱臣贼子,再加上天灾人祸外邦入侵,内忧外患之下邦国必然分崩离析。当然,多数情况下历史并不是只有唯一合理的解释,历史更不是要告诉你鸦片战争爆发在哪一年,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为什么鸦片战争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为什么不是更晚的一个世纪。为什么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甚至遭到各国的唾弃。然而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又重新得到了青睐,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以至于有人将其称之为儒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并列,为影响世界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北欧,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一个世纪发生,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希腊、印度、中国这些文明古国发生?这才是历史!

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其背后的逻辑则更加重要。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文明古国希腊、印度和中国,从文化、种族、制度等等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诚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些因素却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或更晚的一个世纪发生。也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非洲为什么落后,利用两百多年前的奴隶贸易与非洲现在的人均收入做回归分析,遗憾的是这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工业革命促使宗主国向殖民地不断的掠夺资源、并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而影响最深的往往都是这些主要的奴隶输出国,因为这些国家最初都是收入相对较高、且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他们的资源和地理条件都相对较好,进而成为欧洲国家掠夺的对象。尽管分析者使用了工具变量,但这种变量更多的可能是制度的替代。在所有的这些解释中,经济似乎只能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具有连续文化的国家,我们的科举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比西方世界早了一千多年,我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只是在中世纪以后才开始逐渐落后的,算上公元前的发展我们整整领先了近两千年。尽管我们现在处于落后地位,但中华民族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名族。我们近代发展落后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与世隔绝,缺乏交流竞争。但是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了,与世界各国都在从事各方面的合作交流。西方的很多制度固然可取,但也不必完全照搬照抄,什么都学习西方的。中华民族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文化多元和文化差异才是创新的源泉。中国坚持走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不是喊口号向国家献媚阿谀奉承之类的观点,而是从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的。当年,毛主席正是因为没有对苏联模式照搬照抄,没有完全采取共产国际的那套做法,才成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最后,《全球通史》虽然是关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但作者也不忘将各国文化习俗进行比较,在谈到各国对女性地位的歧视时,他通过举例来反映当时的女性地位。例如,在德国,基督教新教的创始人之一路德认为,男人的臀部瘦小,所以应该在外从事生产活动,女人的臀部肥大,所以应该待在家里,生儿育女。在中国,人们要求女人裹脚是为了防止她们出远门;在印度,丈夫过世之后,女人在丈夫的灵前自焚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等等。总之,更多更详细更精彩的内容,请大家自己到《全球通史》中去发掘。

蟹蟹

读什么书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心性

  读什么书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心性

  1,中国人史纲

  中国历史类:最好读的中国通史,一气呵成,让人爱不释手。高中的时候读的,花了15个小时一口气看完,中间连饭都没有吃。

  2,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政治常识类:林达的这一套近距离看美国是了解美国民主的最好的中国读本,每个对政治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每一个关心中国前途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3,沉默的大多数

  杂文类:王晓波的小说比较有名,但我觉得他的杂文比小说写的好。他是一个真正崇尚自由和智慧的人,文笔调皮而又沉重。他代表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良心。是几年来少有的把文学性,思想性,可读性结合得很好得文本。

  4,余光中散文精选

  散文类:李敖老是讽刺余光中是反动学术权威,还骂他的诗写的很烂。余的人品和诗我不评论,但他的散文可以说是五四以来的最高峰。能够把白话文驾驭得如此漂亮的,杂文我只服王晓波,散文我只服余光中。

  6,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世界历史类:了解世界历史必需读的书,我还读过一些其它世界通史,跟这本书的水平都想去很远。唯一能与之媲美的是维尔斯的《世界史纲》也不错,比较薄一点,可以在这两本中选读一本。

  7,苏菲的世界

  西方哲学类:西方哲学入门读本。能把哲学真正通俗易懂的讲出来的书现在还没有,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接近这一目标的著作。

  8,朦胧诗选

  诗歌类:五四以来唯一的一次诗歌盛典,白话诗可能永远都无法再达到这样的高度了。我觉得所有对文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传记类:历史上最好的人物传记作品。建议看舒善昌的译本,翻译得非常经典。传记类最近还有一本长安出版社的《最高命运》非常不错,不过好像卖的不好,很为作者惋惜,当当网上也有。

  10,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

  经济学类:最好的经济学入门读本,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出版五十年来长盛不衰,自然有它出众的地方。有人说斯递格里茨的《经济学》将取代它,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11,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类:冯友兰先生向美国人介绍中国哲学的著作,原文是英文。后来由他的弟子翻译为中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入门必读书目。

  12,人性的弱点

  人际关系类:卡耐基写的最好的一本书,我在最落魄的时候读到它,给了我无穷的动力。现在市面上各种人际关系的书基本上都是把这本书变来变去的抄。

  13,学习改变命运

  学习与励志类:主要写给中学生看的,所以非常容易读,其实任何渴望成功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中学年代没有读到这本书,现在也有必要补看一下。

  14,教父

  外国小说类:现代文学经典,教父的电影比较轰动,但我觉得原著比电影好了不是一个档次。

  15,红楼梦

  古典小说类:推荐红楼梦也许有点好笑,但如果你至今都还没有读过或者只是小时候被老师要求不认真的浏览过,那么我建议一定要找来重新读一读。中国文学史上的颠峰之作,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肯定有它的道理。

《流血的仕途》中有哪些经典语录?

1. 在此时的李斯同学的身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将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占据在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扮演着显赫的男二号,享受着最好的灯光和机位,拥有着最多的特写和对白。

(语录点评:李斯,刚出道的时候和咱们一样,都是最小最小的小人物。)

2.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比喻,即把李斯和韩非比拟成两个生产知识的国家。韩非国通过“口吃牌火车”向李斯国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李斯国却也通过“抬杠号货轮”向韩非国反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除了荀卿国之外,韩非国和李斯国互为最大的“知识贸易伙伴”。只不过最终结算下来,韩非国是贸易顺差国,李斯国是贸易逆差国。

(语录点评:李斯的特点,就是识人,他从不随便交往人。)

3.纽约人吹嘘自己的城市有多牛的时候,通常会说:You can make it here,you can make it anywhere(你在这里做到了,在一切地方就都能做到).那时的咸阳,就如同今日的纽约。

(语录点评:咸阳,也曾经阔过的。)

4.这些毫无尊严廉耻的士人,说出来的话,和后宫中苦盼帝王临幸的幽怨嫔妃何其相似!可怕的权力啊,不仅让你能临幸女人,也能让你临幸男人。

(语录点评:如李斯一般,认识权利的本质,依然追逐权利,人啊,命啊。)

5.所有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她们都是女人。

(语录点评:这句话,实在。)

6.对易牙来说,儿子是拿来烹的;对吴起来说,妻子是拿来杀的;对汉唐皇帝来说,女儿是拿来卖的;对刘粲来说,庶母是拿来睡的;对刘子业来说,姐妹是拿来奸的;对杨广来说,老爸是拿来弑的;对赵光义来说,兄弟是拿来砍的……权力喜欢这样的表演,它从不闭上自己的眼睛。

(语录点评:关于权利,历史上多少是非事!)

7.对付顽固的守门吏,吕不韦仅用了一种武器,也是最有效的武器——钱!

吕不韦掏了多少买路钱?金六百斤!

要知道,吕不韦进贡华阳夫人也才花了金五百斤而已。在区区的守门吏身上,有必要如此大下血本吗?殊不知,这正是吕不韦一贯的风格,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叫人无法拒绝,只许你说不认识钱,不许你说不想要。

(语录点评:一招致胜。)

8.李斯同学是何等人物!他对吕不韦的研究是如此透彻,以至于他完全有资格在世上任何一所大学里开设吕学讲座,我敢保证,就连吕不韦本人,也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听讲,而且一节课也舍不得落下。

(语录点评:李斯从来不做没有准备的事情。)

9.在古代,对那些握有生杀大权的人来说,杀一个人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一声咳嗽,一道眼神,都可以杀人于无影无形。但从杀一个人到杀三千人,那就会量变引发质变,成为一项浩繁艰巨的高风险工程。

(语录点评:权利永远都是有限的,过度的使用权利,只会加速权利的崩溃。)

10.李斯深知:在商场上,没有善意,没有恶意,只有生意。在官场上,没有比较级,没有最高级,只有上下级。

(语录点评:官场的规则你不弄清楚,你就没法做官。李斯在这点上是祖师爷。)

11.吕不韦在和太后上床时,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精神压力。在这里,上床是和他的政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他在床上表现欠佳,那绝不是单纯地出了性能力上的问题,而是出了极严重的政治问题,路线问题,立场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

(语录点评:上了仕途的贼船,一切都是战战兢兢。)

12.吕不韦连将自己阉掉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他那根不文之物已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归属太后专用品。他倘敢自宫,便是犯了蓄意破坏国家重大财产罪,必将受到严重的惩罚。

(语录点评:仕途不自由,其实凡想做事情的人,几乎都是不自由的。)

13.风险投资的最大原则是什么?就是从来只雪中送炭,绝对不锦上添花。惟其如此,方可最小投资,最大获利。李斯在嫪毐危难之际,只不过轻加援手,便换来了嫪毐一生的崇敬和信任。

(语录点评:投资需要找准时机,而且要有预见性,李斯堪称其中奇才。)

14.甘罗只是个短线操盘手,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甘罗貌似两头获利,殊不知,如此一来,秦国失信于天下,其本来就不怎么美妙的国际形象,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燕国恨秦之背信弃义,赵国也恨秦之敲诈勒索,早为日后荆轲刺秦、赵高亡秦张本。

(语录点评:甘罗在他人眼里是一个神人,在李斯眼里却只是个傻子。小聪明,还不如不聪明。小聪明的人死得总是最惨。)

15.李斯抓准了吕不韦的心理,只有狠心要价,才能让他相信自己是个办事负责任的人。吕不韦在他身上花的钱越多,便会越发一相情愿地相信他的忠诚。

(语录点评:这点值得学习,要想一个人成为你的忠实朋友,那就让他一直帮你。李斯,你太才了!)

16.只要能进这个当官的圈子,领到当官的执照,万事都好商量。

(语录点评:有些人就是搞不清楚最简单的道理。曹升最擅长的就是化繁为简,忽悠人的故事他从不讲。)

17. 算起来,李斯已经换过三次地方。从上蔡到兰陵,再从兰陵到相国府,再从相国府到王宫。孟母三迁为教子,李斯三迁为做官。如今,李斯已经三十三岁,方才正式踏上仕途,开始了卑微的郎官生涯。可谓是入行既晚,起点又低。

(语录点评:入行晚,起点低,都不是借口。只要你像李斯那样坚持,一切都有机会。)

18. 李斯定期都会给吕不韦提交一份卧底报告,说是报告,可他能接触到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又实在无所报告。但这根本难不倒李斯。他作文章是一把好手。鲁迅先生都说过: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语录点评:能认真去做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19. 这一刻的会面,决定了未来的二十三年,更影响了未来的两千多年。李斯画出了一个帝国的蓝图,嬴政促成了一个帝国的竣工。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帝王都没能逃出这两个人划定的圆圈,他们能做的,无非就是东挪西凑,修修补补。

(语录点评: 2000多年前,李斯就已经是超级聪明了。)

20. 对两种人说话,你必须简单明白,直截了当。一是对特别弱智的,一是对特别聪明的。李斯知道,对嬴政这样高智商而且又没耐心的人,必须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而且新鲜,切不可拐弯抹角,东拉西扯。

(语录点评:忽悠聪明人,绝对愚蠢。曹三公子从不忽悠读者,喜欢读他的书的都是聪明人。)

21. 从李斯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李斯所主持的这个部门,类似于今天美国的中情局,前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通过这样的类比,不难想象出李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李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特务头子也不为过。

(语录点评:李斯和普京估计有一拼。)

22. 现在的嬴政,夹在嫪毐、吕不韦之间,手中的权力有限,能封李斯为长史,已是尽了他的全力。正所谓:我有的不多,却愿将最好的都给你。长史这个官职上的含情量,绝不低于十好几年前的上卿丞相。

(语录点评:在全方位考虑事情这方面,李斯的情商、智商都是无可挑剔的。)

23. 从此,时常会有某位六国的政府要员忽然暴毙,死因千奇百怪,凶手逍遥法外,久之便成为悬案,不了了之。李斯和他的手下,都谦虚内敛得很,对自己的杰作保持着沉默,不比今天,国际上一有血案或爆炸发生,便会跳出好些个组织或个人来,抢着宣称对该事件负责。

(语录点评:低调,是李斯一贯的原则。)

24. 作为那时候秦国普通家庭的男子,从一出生,就接受了这样简单而有效的教育:首先,努力种田。种田为了什么?为了填饱肚子。填饱肚子为了什么?为了上战场打仗。打仗为了什么?为了杀敌人,立军功。立军功为了什么?为了得到爵位。得到爵位为了什么?为了享受尊贵,不再种田。

(语录点评:生活,有时候总是很荒谬。)

25. 商鞅自己也承认:凡战者,民之所恶也。但在他执政的短短二十年里,他却成功地将战争变成了老百姓的最爱。

(语录点评:历史的血酬定律,学者吴思专门著书论述过,在2000多年前秦朝的时候,商鞅就已经认识到了一点。)

26. 你说敌人是你杀的,那么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作为证据。正所谓:一头在手,军功我有。我们可以想象,秦国的老兵在向新兵传授战场经验时,一定会说上这么一句:“杀完人,别忘了砍头哦。”

(语录点评:越简单的规定,有时候越有效,秦军深知这个道理。)

27. 秦军杀敌必斩首,即是为了便于考核军功,更是对敌人心灵的一种极大摧残。当一个人能清楚地预见到自己的死状,则死亡便显得尤其具体而恐怖。

(语录点评:凡是打仗,要赢了再打。)

28. 大小官员,不是吕派就是嫪派。如果你两派都不是,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因为这只能表明你还不够档次。明眼人都知道,吕不韦和嫪毐的斗争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程度。

(语录点评:在仕途里,最重要的就是站对位置,能一生都站对位置的人,不当大官也难。)

29. 官位越高,再往上爬就越难,所花时间也越久。李斯从布衣爬到客卿,只花了七年。从客卿爬到宰相,却用了二十七年。

(语录点评:当官,需要极大的耐心。李斯同志在这方面做足了榜样。)

30. 对君主来说,绝对不能搞市场政治,让大臣们自由竞争,而必须实行计划政治,由君主做那暗中操控一切的看不见的手。

(语录点评:秦始皇、朱元璋、MZD都是这方面的能手。)

31. 以嬴政站在君主的角度来看,嫪毐和吕不韦完全是公款斗殴,用的是我嬴某人的钱,派的是我嬴某人的兵,杀的是我嬴某人的子民。嬴政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语录点评:嬴政很精,李斯自然不须说。)

32. 李斯曾先后拒绝了吕不韦和嫪毐的诱惑拉拢,坚定地以一个无党派人士的面目出现,更表明了他是经过考验,值得信任的。

(语录点评:李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决定命运的决策上,他极少犯错误。这么做一需要极大的智慧,二需要极大的抗诱惑能力。)

33. 最高明的复仇,并非夺去敌人的生命,而是夺去敌人的希望,夺去敌人的梦想,让他除了生命,一无所有。

(语录点评:就连复仇,李斯也都是不大张旗鼓的,他太低调了!)

34. 面对五国的询问,赵王首先表明自己并不知情,但同时又表示,这样的谣言,应该由秦国自己来澄清,赵国包括其他五国都没有义务为秦国澄清,只能表示遗憾和继续关注。赵王的提议得到了五国的一致认同,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邯郸联合公报。

(语录点评:政治,多少年来都是一个鸟样。)

35. 谣言的寿命和谣言的大小成正比。像这样惊世骇俗的谣言,指望它自生自灭无疑是不现实的。

(语录点评:谣言止于智者,这话确实不靠谱。)

36. 就算世上有不透风的墙,也不能确保不会泄密。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能够透视,有人善于瞎蒙。

(语录点评:楚国宰相春申君给楚考烈王戴绿帽子的秘密,原本除了当事人应无人可知,但居然被远在千里的李斯瞎蒙一下就蒙对了,李斯,你……太有才了!)

37. 臣下之不近人情,素为多疑的君主所忌。这里涉及众多君王的阴暗心理:不近人情的臣下,无欲无求,将个人原则置于官场规则之上。如此臣等,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不仅为无益之臣,更为有害之臣。

(语录点评:当官的太廉洁,会遭人忌讳——这也是很多当官的为什么多少要贪一点的原因了。)

38. 对于李斯的口才,樊於期早有耳闻。经他一说,能让母鸡抢着报晓,公鸡尝试下蛋。其诱惑力之强,有如海妖塞壬的歌声,不可抵挡。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奥德修斯那样,用蜡塞住双耳,乃至把自己锁在桅杆之上,根本就不要听。

(语录点评:李斯属于那种能把死的说成活的的能人,而且,和一般吹牛的人不一样,他吹牛时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吹的,吹得不到位就会丢命。这个技术含量就高了。)

39. 在朝政事务中,吕不韦抱定两个凡是的原则:凡是嫪毐支持的,他便反对。凡是嫪毐反对的,他便支持。

(语录点评:当时就是这样的,28条里已经有说明。)

40. 宽恕有时候并非因为慈悲,而只是由于需要。

(语录点评:在宗室全部背叛嬴政的时候,嬴政听取李斯建议,没有选择屠杀,而是选择宽恕,实在是高招。宗室被屠杀,将会有两个结果:嬴政作为皇帝的合法地位将被质疑;吕不韦、嫪毐的势力将更加无人可挡。)

41. 李斯是识时务的人,他的最佳策略就是继续忍耐,等待时机。他对自己的前途依然充满信心,他已经向嬴政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实力,在未来的帝国政府当中,他握有优厚的股票期权,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兑现而已。

(语录点评:李斯的心态总是很好——当官?我李斯才刚上路呢!)

42. 爱情和权力一样,失去的时间越久,复辟的可能性越低。

(语录点评:这句话一定说到了吕不韦的心坎上了。)

43.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那些官吏们的眼睛却又比群众的眼睛还要雪亮上百倍。

(语录点评:别以为当官的都很蠢,那真是情绪话。曹三公子说历史,客观是第一原则。)

44. 吕不韦已是长远没享用过李斯的马屁了,久别重逢,还是那么的受用。

(语录点评:你们去原文看看李斯是怎么拍马屁的吧,学着点。马屁,就是那样拍的。)

45. 领导者的第一原则:所有的错误,都是你的错误。由是言之,所有的功劳,自然也离不开领导者的英明领导。

(语录点评:秦始皇深知这一点,所以,秦始皇不愧是个好领导。)

46. 吕不韦以巨万的投资亏损,却买来了千秋万世之名,还能有比这高明的生意经吗?

(语录点评:小贾贾于市,大贾贾于朝。吕不韦是大贾中的大贾,他不仅贾于朝政,还贾于文化。)

47. 这场冠礼,代表着他的形象,代表着秦国的形象,自然是越辉煌越隆重越好。如果发生在今天,相信这场仪式一定会向秦国、六国,乃至全世界进行现场直播,让人们都能一睹为快。

(语录点评:仪式,代表着被承认,绝对不仅仅是花架子。仪式是人类的一种宗教。)

48. 传国玉玺这块石头,不仅是块传奇的石头,更是一块疯狂的石头。

(语录点评:这个不用说了吧,这块疯狂的石头,自从被秦始皇委托李斯造出来之后,在后世一千多年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曹三公子在原文里已经有所述。)

49. 嬴政心内暗喜,将嫪毐先阉再杀,的确更能解恨,好主意!好,李斯,你就慢慢折腾吧。记住,一定要慢哦,你要是快了我跟你急。嬴政心里如此想,嘴上却赞道:“客卿深明法理,寡人受教。”

(语录点评:皇帝也是人,有时候也喜欢偷偷玩点个人恩怨。李斯深知这一点,满足他就是。)

50. 诱惑女人献身,可能嫪毐强于吕不韦;诱惑男人献身,嫪毐就远远不是吕不韦的对手了。

(语录点评:吕不韦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翻遍全球通史,只有吕不韦一个人有过那样的一生。即使最后死得很惨,但夫复何求啊!)

哪一版本的中国通史内容最全最好?

我的老师推荐了我一本李伯钦主编的《中国通史》,是图文普及版的,我看后感觉这本书比较系统而且可读性强,内容上深入浅出,而且还记载了一些具体的小故事,像吕布和貂蝉、名妓陈圆圆等。具体跟你介绍一下这本书:内容简介: 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本书提词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这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全面展现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全新版中国通史。本书可以当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集,甚至中国文化史来读。整套书共八卷,分为卷一《史前·夏商·西周》、卷二《春秋·战国》、卷三《秦·汉》、卷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五《隋唐》、卷六《宋·辽·西夏·金·元》、卷七《明》、卷八《清》。 这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整套书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展示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中国通史的价值与特点: 三大价值:1. 具有普世价值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2. 具有可读性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本书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3. 具有图说的美感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本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本书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四个特点:1. 以严谨科学的学术成果为坚实基础儿以说故事方式细说历史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之时、发祥之地开始直至进入到近代社会的清朝结束。一部五千年历史文化作现代的、生动的表述,带领

着读者进入历史的隧道--不,这是历久弥新的辉煌的殿堂。娓娓道来的讲析,使尘封的历史换发了神采。鲜活的历史化作了真实的故事,历史潜伏其中的规律与真乡昭然若揭。摆脱了抽象的术语,赋予历史以激励人心的魅力,让读者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2. 立足现实观察历史,揭示其深邃的智慧历史的功能在于据往以知来,遇见未来是最大的智慧,而这种大智慧就寓予历史之中。西方史学家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赶到世界在迅速缩小,未来充满了挑战,要瞻望未来,历史的智慧就越来越重要。本书在美一卷中都有当代水平的历史观和历史智慧的总结。这是一部“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的“足以供社会之需”的历史书。回顾中国的过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有宽宏气质,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尽管经历过太多的忧患、坎坷与灾难,但每次都能够汲取历史智慧,重新崛起,焕发。 3. 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大历史完全不同于过去通史比较单一朝代更迭的政经内容。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政治文明、经济成就、礼乐文明、军事智慧,以及汉字、中医药、艺术、四大发明等科技文明。阅读本书,犹如参观最新展陈、最全内容和最详实讲解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4. 这是一部让人得到审美快乐的历史书。大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必资图画。”本书创造了一个紧密配合文字的图史体系,如人物图史、文物图史、军事图史、艺术图史、科技图史、服饰图史等。以前所未有的经典、精美、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动人心魄而又赏心悦目的直观的历史,让历史充满美感。

全球通史精彩句子 全球通史摘抄经典语句并谈感悟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