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在安乐中忧患的好句子精选200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诗文解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注释】

(1)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2)苦其心志:使其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志:意志,感情

(3)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4)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

(5)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6)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曾益:增加。使性格坚韧

(10)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过,原意为过失,错失,此处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

(11)然后:这样以后。

(12)困于心:内心困苦。困,被难住。于,在。

(13)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虑:思绪。

(14)而后作:然后才能奋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5)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显露在脸色上。征,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神色。

(16)发于声:表现在声音上。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发:表现。声:声音。

(17)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18)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里面,此指在国内。则: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

(1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生于忧患:忧虑祸患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21)畎亩:田间,田地。

(22)动心:使心惊动。

精选先秦古诗文名句汇总及解释

先秦名句

(一)《论语》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篇》)

孔子说:“至于仁人,自己要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要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篇》)

子夏说:“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10、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1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1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篇》)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0、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句话说:“能竭尽自己的力量就登上那官位,不能的就辞职。”

2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篇》)

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去追求。

2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

子夏说:“广博的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2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022年1月南通市一模卷)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像北极星,自己居于一定方位,群星就环绕在它的周围。

(二)《孟子》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快乐的,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乐;把百姓的忧愁当成自己忧愁的,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28、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即使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公输子那样的巧技,不靠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2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

30、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一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二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三乐。

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04重庆卷、08安徽卷、10浙江卷)

认真兴办教育,把对父母孝敬对兄长敬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头顶东西走了。

(三)《荀子》

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和它们一起变黑了。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34、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流动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

35、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所以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事情没有礼义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义就不得安宁。

(四)《老子》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3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38、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天道公平,看似疏漏,但不会放过坏人。

3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五)《庄子》

40、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

(六)《礼记》

4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独自学习,没有学习伙伴商量,就会孤陋寡闻。

4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所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学习中偏差的人。善于唱歌的人,能够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够使学生随着他的意愿来学习。

43、君子慎始,差若豪蹜(sù),缪(同“谬”miù)以千里。

君子慎重于开始,开始时相差好像只有一小步,最后也会相差千里。

4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选拔贤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46、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七)《尚书》

47、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不注重小节,最终累及大德;譬如造山,已高至九仞,只是因为少一筐土,山就没有造成。

48、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以轻视。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基石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49、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被耳朵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一心)戏弄人就会丧失道德,(一心)玩弄器物就会丧失大志。

5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在国邦中能够勤劳,在家庭里能够节俭。

51、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能看得长远就是眼明,能听进善言就是耳聪。

5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常问问题会变得学识渊博,自以为是就会使自己渺小。

5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不可能逃。

(八)《诗经》

54、高山仰止,景行(háng 道路)行止(止,句末语气词)。

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后用来形容崇高的德行。

5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如果没有过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九)《左传》

5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我跌倒,你暂且耐心等待结果吧。

57、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上说:“处于安全境地要想到危险。”想到危险就会有防备,有防备就没有祸患。

5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59、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们的大功劳。

6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61、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

62、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为政好像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

63、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左传》引逸周书)

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十)《易经》

64、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因此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居于下位而不忧虑。

(十一)《楚辞》

65、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我正远走高飞不回头。

6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假如我的心是正直的,即使是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能有什么伤害?

6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顺从世俗啊,本来就该愁苦终身不得志。

68、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我要坚守正道毫不犹豫啊,本来就要身处重重昏暗直至终了。

69、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

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70、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世道混浊不清:蝉翼变重,千钧变轻;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山响。喜欢进谗言的人地位很高,贤德的人却默默无闻。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文解释及赏析

清明节的古诗文解释及赏析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词语注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长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测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闻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古诗文网古诗文经典传承

芳心苦·杨柳回塘

作者:贺铸8.7(147人评分)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显示全部

清平乐·春风依旧

作者:赵令畤8.8(67人评分)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显示全部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作者:赵令畤7.9(14人评分)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显示全部

好事近·梦中作

作者:秦观8.1(253人评分)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显示全部

点绛唇·桃源

作者:秦观8.8(201人评分)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显示全部

木兰诗 / 木兰辞

作者:佚名8.1(26395人评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显示全部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7.9(10851人评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显示全部

江南曲

作者:李益8.0(114人评分)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显示全部

别匡山

作者:李白7.9(18人评分)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显示全部

隆中对

作者:陈寿8.3(3587人评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 显示全部

在安乐中忧患的好句子精选200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