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中三个优美的句子
资料教材简析: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
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
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
教学难点: Δ※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 2. 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
3.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 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时间暂定五分钟。
(生合作学习。
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
)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评价,纠错) 3. 指读课文:课文读通顺了吗
谁来试一下
(评价) 4.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
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
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 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 2. 指名回答:远——近——气势—诗歌评价 3. 指导美读: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读。
(古筝曲) 5. 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6. 指导朗读: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
四、拓展运用 1. 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
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 指名读,说感受。
五、课堂小结: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 板书课题:观潮 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
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你感受到了什么
(江面平静人们急切) 3、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
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
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
播放录像思考: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
知潮声:声像什么
响声怎么样
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
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
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知潮序: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训其说:根据板书叙述潮来时的经过。
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
解其情: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
4、自学“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
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
带着这一问题自学第六自然段,自学后交流。
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
“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
5、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四、本课小结: 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你认为这里所引用的天下指什么
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
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浙江潮 2、齐读:观潮 二、学习写作方法: 1、从“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动——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
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
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4、在描写中作者运用那些修辞方法
5、文章开头与结尾一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对比赏析: 浙江潮和观潮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
语言文字方面朗读感受方面内容结构方面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还曾记得,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板书: 浙江潮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 平静 声 形 色 远 闷雷 一条 白线 稍远 长 粗 横贯 潮来时 再近 白色城墙 更近 千万坦克 千万匹白色战马 潮来后 平静
四年级语文上册新课标人教版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原创] ,共79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为使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我在假期里借阅了第七册语文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4人。
根据上学年抽考的情况来看,全班参考10人,均分67分,及格8人,及格率80%,优生5人,优生率50%。
二、教材理解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按专题编组。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本册教材改变以往几期将每课词语列在书后,而是将每篇课文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为“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2、教材重难点 ①重点学习18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朗朗训练、默读训练。
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②学会写书信。
③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三、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3、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本册的2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
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
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四、教学策略: 1、要熟悉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教学和课文教学目标,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好课时教学目标。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
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
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
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
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
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本计划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6、给学生推荐读课外书《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1 8.25—8.29 1 观潮2 9.1—9.5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 火烧云3 9.8—9.12 语文园地一 5 古诗两首4 9.15—9.19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5 9.22—9.26 语文园地二 9 巨人的花园6 9.29—10.3 国庆假7 10.6-10.10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 小木偶的故事8 10.13—10.17 语文园地三 13 白鹅9 10.20—10.24 14 白公鹅 15 猫 16 母鸡10 10.27—10.31 语文园地四 17 长城11 11.3-11.7 18 颐和园 19 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12 11.10—11.14 20 古诗两首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3 11.17—11.21 23 卡罗纳 24 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14 11.24—11.28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15 12.1—12.5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16 12.8—12.12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17 12.15—12.19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18 12.22—12.26 期末复习19 12.29—08.1.2 期末复习20 1.5—1.9 期末考试1 观 潮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人文理“观潮”。
a、导人。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奇:声音、形4k)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
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
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
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第二课时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
如:好像、犹如、形成)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
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3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考点是什么?
..字形读音,最基础的绝不能错。
然后该背的好好背,背熟,别的没有什么的。
考点,要问我考点,我觉得就是最基本的,那些东西,那些阅读什么的又不能预测,基础的力求满分,这样分数也不会差的。
古人描写水的诗句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____杜甫《绝句二首》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____杜甫《登高》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__王维《使至塞上》10、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____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1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15、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____白居易《暮江吟》17、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柳宗元《江雪》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____杜甫《旅夜书怀》2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