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深山的句子
1、山腰盘旋的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幽深的峡谷之中,升腾着神鬼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副神奇的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粗旷的山峦,敦厚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万般风情,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
精美词段12句子少的又写的好O(∩_∩)O谢谢我给10分
龙涓 ——代码350524205 乡政府驻,辖36个行政村: 201——下 202——山后村 203——西兴村 204—昌村 205——福都村 206——福黎村 207——培福村 208——玳堤村 209——黎山村 210——钱塘村 211——宝都村 212——吉山村 213——后田村 214——长塔村 215——举源村 216——举溪村 217——安美村 218——长新村 219——内灶村 220——灶坪村 221——赤片村 222——美岭村 223——山坛村 224——芹山村 225——鹤林村 226——半林村 227——龙房村 228——碧岭村 229——珠塔村 230——石塔村 231——湖陵村 232——新岭村 233——新民村 234——庄灶村 235——连祠村 236——崎畲村 400——半林林场 401——水云波场 402——五四场
好记短的的顺口的古诗100首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作者:苏轼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荔枝叹 作者:苏轼何意更觞昌歜酒---端午三首 作者:赵蕃桃李春风一杯酒---寄黄几复 作者:黄庭坚且乐生前一杯酒---行路难·其三 作者:李白
廉江石角镇一共有多少村
都叫什么村
石角镇下辖19个行政村、1个居民区(居民区设居民委员会)、1个林果场和1个农业示范场,共184个自然村。
1、山腰村委会,驻地山腰村。
现有自然村14条,862户4892人,劳动力2026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唐、陈、胡四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耕地2091亩,山地8811亩。
主种水稻、花生、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
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老虎垌、山角、伏塘、田寮、上村坡、马路岭、大塘排、大人塘、下村、山塘尾、山腰、长垌、玉石咀、竹山等14个村。
2、田头村委会,驻地坑尾头村。
现有自然村9个419户,2524人,劳动力1086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刘、胡3姓,主要姓氏为刘付;语言为话;耕地1111亩,山地4647亩。
主种水稻、玉米、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
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农村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何八塘、棉地、城角头、林坡、何木根、新安坡、坑尾头、田头、乌塘等9个村3、榕树村委会,驻地垌福下村。
现有自然村14个,806户、4284人,劳动力1780人;汉族;姓氏有刘付、冯、唐、刘、宋5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耕地1616亩,山地4655亩。
主种水稻、玉米、蔬菜、蚕桑,属农业高产区,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粮油加工、铝合金加工、酿酒、运输等,有一条长达二百余米中心街,两边林立四十余家商铺。
所辖自然村有新开田、高段子、大田、赤子口、丰田垠、元子径、下坡、温存角、苏茅垌、丰旺垌、垌福下、油麻坡、元垌子等14个村4、丰满村委会,驻地竹园村。
现有自然村21个,1203户6237人,劳动力3370人;汉族;姓氏有冯、黄、罗、莫、梁、张、刘付、刘8姓。
主要姓氏冯、黄、罗3姓;语言为话;耕地3279亩,山地8643亩。
主种水稻、蔬菜,属农业高产区。
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烧砖瓦、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鸡子社、和平岭、大岭垠、排口尾、秧地咀、羊头窝、而村、老吕塘、长江岭、丰垌、上垌、肖屋、石子垠、马子塘、大平、竹园、良岸、甘坡、丰树墩、樟木垠,塘背等21个村5、木马村委会,驻地木马村二队。
现有自然村1个,分成6个小组,220户、1105人,劳动力579人;汉族;姓氏有罗姓;语言为话;耕地330亩,山地2868亩。
主种水稻、水果,盛产荔枝、龙眼,是国家A级绿色食品蜜糖荔原产地。
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6、油房村委会,驻地榄子田村。
现有自然村13个,411户1918人,劳动力938人;汉族;姓氏有邓、黄、李3姓,主要姓氏为邓姓;语言为话;耕地892亩,山地2825亩。
主种水稻、蔬菜、水果、林木,盛产荔枝、龙眼、西瓜、甜玉米、速生桉。
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岭子头、塘尾、大窝坦、大岭、塘背岭、榄子田、荔枝园、岭顶、里麻塘、坝下、双巴石、彭村、江吉岭等13个村7、蕉坡村委会,驻地丰窝村。
现有自然村7个542户、2209人,劳动力1052人;汉族;姓氏有黄、钟、李、邓、赖等5姓,主要姓氏为黄、钟2姓;语言为话;耕地700亩,山地6770亩。
主种水稻、蔬菜、水果,盛产荔枝、茶叶、速生桉。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茶叶加工、运输等,所辖自然村有苏茅墩、蕉坡、茶岭、高浪、丰窝、大路下、仁里等7个村8、石东村委会,驻地排子岭村。
现有自然村9条432户、1850人,劳动力902人;汉族,有姓氏刘付、钟、罗、高、叶、麦、黄、卢刘等9姓,主要姓氏刘付;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933亩,山地5196亩。
主种水稻、玉米、蔬菜、水果、速生桉,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酿酒等。
所辖自然村有俄尾垌、潭活、潭活坝、樟木桥、坡顶、樟山窝、排子岭、中间车、相古坑等9个村9、横新村委会,驻地华角村。
现有自然村5条383户、1867人,劳动力935人;汉族;有姓氏钟、叶、李3姓,主要姓氏为钟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818亩,山地2969亩。
主种水稻、玉米、蔬菜,盛产龙眼。
工副业有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华角、山角、上坝、扬屋、担伞塘等5个村 10、横石村委会,驻地文河村。
现有自然村9条533户、2581人,劳动力1205人;汉族;单姓钟,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835亩,山地4470亩。
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石料加工等。
所辖自然村有担伞塘村、田背、里丰、捡钱岭、铺子下、元岭排、坡禾地、文河、塘背山等9个村11、曲江村委会,驻地曲江村。
现有自然村7条222户、938人,劳动力473人,汉族,姓氏有李、钟、陈3姓,主要姓氏李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511亩,山地1772亩。
主种水稻、速生桉、水果,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子岭、水圳、曲江、草塘坳、大窝口、旺岭颈、山咀等7个村12、文峰村委会,驻地坳下村。
现有自然村7条461户1935人,劳动力872人,汉族,姓氏有李、钟、陈、罗、黄5姓,主要姓氏李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1114亩,山地2001亩。
主种水稻,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黄树塘、火烧涌、坳下、叶下、知背、白坟脚、坳背等7个村 13、大旺垌村委会,驻地优甘岭村。
现有自然村7条368户1728人,劳动力878人,汉族,姓氏有黄、廖、李、钟、曾、陈、罗等7姓,主要姓氏黄、廖、李3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590亩,山地2726亩。
主种水稻,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上村、井子坝、平和垌、优甘岭、榕树江、大平、陆子塘等7个村14、山合村委会,驻地山合村。
现有自然村8条606户3065人,劳动力1439人,汉族,姓氏有何、刘、叶、李、罗等5姓,主要姓氏何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1225亩,山地5912亩。
主种水稻、玉米、速生桉、水果,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石料加工、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陆轴、排仔、沙罗涌、山合、学斗、吊天竹、落业涌、上村等8个村15、环下村委会,驻地新屋村。
现有自然村9条701户3245人,劳动力1633人,汉族,姓氏有涂、陈、钟等3姓,主要姓氏涂姓;语言为话。
耕地面积1048亩,山地5423亩。
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石岩下、北京塘、车头涌、新屋、而古、榄树下、环下、甘塘背、陆仔塘等9个村16、丹斗村委会,驻地丹斗村。
现有自然村8条719户3249人,劳动力1536人,汉族,姓氏有涂、邓、陈、黄、罗、李、廖、曹、彭等9姓,主要姓氏为涂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838亩,山地6503亩。
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西瓜。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潘罗、潘罗坡、佛子岭、狮子头、宝尧塘、斋社、坡仔、丹斗等8个村17、竹寨村委会,驻地竹寨村。
现有自然村10条648户3425人,劳动力1539人,汉族,姓氏有罗、黄、廖、李、邱、刘、张等7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784亩,山地4449亩。
主种水稻、蔬菜、速生桉,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石料加工、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温汤、竹寨、大埚口、湖背、大垌排、陆岸、下中坝、缸瓦厂、谷坝、下陂万等10个村18、野鸭塘村委会,驻地野鸭塘村。
现有自然村2条359户2028人,劳动力984人,汉族,姓氏有罗、黄等2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216亩,山地5811亩。
主种水稻,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石料加工、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野鸭塘、南木水等8个村19、三合村委会,驻地石涌村。
现有自然村12条565户2902人,劳动力1424人,汉族,姓氏有罗、涂、巫、周、刘、刘付、邱、潘、郑、钟等10姓,主要姓氏罗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895亩,山地4583亩。
主种水稻、蔬菜、水果,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石料加工、木材加工、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茅夹山、鸭母涌、鸭利塘、园山、略地、高垌、三甲仔、中间村、大坝、塘、力垌等12个村20、石角居委会,驻地居民队。
现有自然村10个1347户4778人,劳动力21782人,汉族,姓氏有宋、肖、李、钟、刘、黄等7姓,主要姓氏宋姓;语言为话。
耕地总面积312亩,山地1745亩。
主种水稻、甘蔗、水果,盛产荔枝。
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粮油加工、铝金加工、酿酒、运输等。
所辖自然村有新村、上村、园山、塘背岭、旺峰岭、白沙塘、稔子坝、潭佰营、居民队、石角队等10个村21、洞滨林果场,驻地洞滨村。
现有自然村1个63户301人,劳动力195人,汉族,单姓罗;语言为话。
耕地面积124亩,山地1356亩。
主种水稻、水果,盛产荔枝、龙眼。
(22、农业示范场,驻地横窝村。
现有自然村1个26户107人,劳动力62人,汉族,姓氏有黄、钟、刘付等3姓,主要姓氏为黄姓;语言为话。
耕地面积25亩,山地1634亩。
主种水稻、水果、茶叶,盛产茶叶。
美丽乡村由各县什么机构执行及监督
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快城乡一体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2022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
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
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
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
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二是改造危旧房。
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三是改造林相。
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
四是改造设施。
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
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
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
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
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
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
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
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
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
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
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
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
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
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
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
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
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
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
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
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
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
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
从2022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嘉禾县普满乡有多少个行政村和自然村
位于东北部,东、南、北三面均与交界,西与接壤,西南与相邻。
乡政府驻普满村中心洞,辖普满、雷家、曾家、茶坞、板贝、石角塘、太平、大元山、下庄、下坞坪、旨背、车业、板山、路下坪、向阳、桃园坪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向阳原名扒塘大队,七十年代县委四清工作队进驻该村后改名为向阳大队。
村委会驻扒塘,辖扒塘、、下扒塘、溪头下、枫家洞、陡岭脚等7个村民组。
总面积2.19,耕地111.2公顷,351户,1206人。
雷家此地居于寿竹洞中心,相传因雷氏天锡公后人一郎公定居于此而得名。
村委会驻雷家,辖雷家、张家等10个村民组。
总面积7.3,82.1公顷,343户,1195人。
乡中心完小驻在。
路下坪明洪武年间,此地有一条大道,在大道下面的平地建村,故名路下坪。
村委会驻路下坪,辖蒋家、胡家等6个村民组。
总面积3.6,耕地67.8公顷,212户,768人。
石角塘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寿竹洞上游,江里水库下游。
村境内多石灰石,石头屹立,阻水成塘,故名。
村委会驻石角塘,辖石积窝、石角塘、刘家等7个村民组。
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54公顷,365户,1097人。
板贝原名冷水坊,系古时嘉禾通往桂阳驿道的必经之地,因有一口清泉,泉水清凉透澈而得名。
相传元末明初期间,一位看“风水”先祖将村庄搬迁至泉水附近一座山形象贝壳的地方居住而改名傍贝山,后谐音演化为板贝山。
村委会驻板贝,辖10个村民组。
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95.6公顷,432户,1428人。
下坞坪小溪东畔,曾有小船坞,故名。
村委会驻下坞坪,辖下坞坪、秧田村、下唐家、唐刘家等10个村民组。
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53.4公顷,346户,1322人。
大元山村临小枫岗岭,离普满约8公里,有古驿道通往桂阳城,驿道有两个凉亭在大元山辖区内,一亭称寡妇亭,一亭称望梅亭。
境内有座圆形独立山峰,得名大园山,后谐音为现名。
村委会驻望梅亭,辖雷家岭、田宅下、大元山、井头等5个村民组。
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28公顷,171户,529人。
茶坞此地山上多茶叶树,又临泮溪船坞,故名。
村委会驻老屋,辖调塘、双下、茶坞等17个村民组。
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106.5公顷,540户,1940人。
县调塘电站驻在。
车业此地易早,多用水车车水,曾有民瑶说:“好个车业洞,水在泥底涌动,三天不下雨,全家老少都不空”,故名车业,车业村历史上分三个自然村,即上车业,中车业,下车业。
村委会驻车业,辖4个村民组。
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29.8公顷,132户,476人。
旨背村临芹溪东岸,山后,有人问路,皆指山背,得名指背,后谐音演化为现名。
村委会驻旨背,辖旨背、陶家、康里、塘家车等8个村民组。
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耕地83.2公顷,410户,1338人。
桃园坪相传,村庄前是一大片桃园;每年三月,桃花盛开,落英缤纷,如世外桃源,故名桃园坪。
村委会驻桃园坪,辖桃园坪、楼门脚、井头上、前西山头、后西山头、落业、猴山下等8个村民组。
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61.2公顷,216户,810人。
优烟开发示范基地设于此。
普(嘉来普乡满)燕(桂阳燕塘)公路横穿而过。
太平以辖区太平圩市集去“圩”字取名。
村委会驻太平圩,辖塘溪、太平圩、塘家座、江里等10个村民组。
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43.6公顷,387户,1256人。
江里水库位于村内。
曾家因曾姓始居此地得名。
距普满圩2公里,耕地主要分布在普满寿竹洞盆地,适合烤烟等经济作物生长。
村委会驻曾家,辖曾家、干背塘等12个村民组。
总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126.7公顷,706户,2106人。
板山此地距普满圩为7华里,系古驿道旁的一群小山,形似土堆,故名板山。
村委会驻上板山,辖上板山、下板山、张家坪、油榨下等9个村民组。
总面积0.32平方公里,267户,784人。
普满从旧社会起就聚集在此打牌、卖物,村民都喜欢来此,故名为普满圩,去“圩”字为村名,位于普满乡中心的中心。
村委会驻中心洞,辖中心洞、普满圩、泉水头、枫木、丹山坊、新大姜头、老大姜头等9个村民组。
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23.6公顷,318户,1032人。
普满乡政府驻在。
下庄村居大岭山下,系较大村庄,故名。
村委会驻下庄岭,辖老屋、下庄岭、上庄头、白毛、田尾洞等11个村民组。
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1559亩,356产,13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