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的来历
承德市位于长北口外,北省东北部,京锦承、承赤三条铁路在这里,是华北通向东北的交通要道之一。
素有“塞外明珠”之称,是国家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承德原名热河,以水得名。
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汉语意译为“热河”。
清初,这里除蒙古人的牧马场以外,还只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清建行宫以后,这里一直称为热河。
热河的来历有个神话。
相传在远古时代,承德是一片汪洋大海。
海里有一座龙宫,住着龙王和他的子孙。
有一年大旱,土地龟裂,庄稼枯萎,黎民百姓饥渴难忍。
此事惊动了龙宫善良的龙女,她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不料惹怒了玉皇大帝,说她触犯了天规,就派天兵天将填平了大海,并把龙女压在大山底下。
龙女虽然受尽折磨,但并没有屈服,不断从嘴里吐出水泡。
水泡慢慢钻出地面,形成一股清泉。
泉水甘甜温馨,终年不断,淙淙流淌,滋润了大地,抚育了黎民。
因水热,泉流成河,故名“热河泉”。
因它有“天下第一美泉”之称,后人在泉边立了一块自然山石,上刻“热河泉”三个大字。
据测定,在冬季水温仍达摄氏八度。
严冬时节,山庄的整个湖面都封冻起来,冰厚达四十公分。
但热河泉仍是清泉脉脉,雾霭蒸腾,附近湖水中,甚至能看到游鱼浮动,实为奇绝。
康熙曾经引用古人的诗句来描写“热河”时说:“向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乾隆也曾有“荷花仲秋见,唯应此热泉”的诗句。
原来武烈河也称热河。
据传,有一年清朝道光皇帝到热河避暑,很欣赏武烈河的美景。
当他问左右武烈河的源头在哪里时,一个太监误把山庄水眼看作是武烈河的源头。
于是道光皇帝亲笔题写“热河”二字并刻于石碑上,立在水源之旁。
从此,人们便不再称武烈河为热河了,而是把避暑山庄的热河泉从五孔闸流出,至注入武烈河,这一段的热河小溪,称为热河了。
热河全长0.3公里,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
热河之名,起源于水。
热河古为“引弓之国,刍牧之地”,历史悠久,但它的崛起却是在清朝,是随着避暑山庄(也叫热河行宫)和外八庙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由于热河“群山回合,清流萦绕”的优美环境,周围群山奔赴,符合“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帝王心理,又有“去京师至近,章奏朝发夕至”的政治地理条件,以及控制蒙古、西北、东北的战略地位,被清政府选中,因而于1703年开始兴建热河行宫以及外八庙。
1723年,清朝政府在这里设置了热河厅。
此为热河设置国家行政机关之始。
1810年,清朝政府置热河都统署。
民国政府于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1928年改置热河省。
从兴建热河行宫开始,热河上营由一个小山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在清代,热河是仅次于北京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
清朝有七个皇帝在热河驻跸,康熙皇帝去过56次。
承德,是“承受德泽”的意思。
“承德”一词最早见于史籍,即《尚书·周官》中记载:“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
“六服”,泛指各地;“群辟”,指诸侯、卿士;“宗周”,指王都所在。
这句话的意思是: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德泽,归于周的王都。
“承德”一词,最早并不是地名,而是官名。
金代,正七品以上的官名叫“承德郎”。
“承德”,作为地名产生于清代。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前,都城在奉天(今沈阳市)。
为了表示不忘祖上的恩德,取《尚书·周官》中“六服群辟,罔不承德”之意,康熙于1664年设置承德县,做为奉天府的治所。
清初史料中,常见“承德”一名,均系指奉天,而非今日之承德市。
一些图书馆、档案馆存有清初的《承德县志》,那是沈阳市的地方志,与承德市无任何关系。
由于有两个承德,很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
就连博学多闻的鲁迅先生,也曾将彼承德当作此承德。
后来他发现了,自己又作了更正。
奉天府治所承德县,于1914年改名为“沈阳”。
雍正皇帝为什么将热河改为承德呢
据说,康熙到了晚年,为防止众多的皇儿觊觎帝位,互相残杀,所以迟迟不立太子,而是暗书密诏严封金匮置放于大内高处“正大光明”匾后。
一旦大限来临,便由身边的顾命大臣取出密诏,谕示天下。
自然密诏上的皇子就是新皇帝了。
1722年旧历11月的一个晚上,病危的康熙皇帝躺卧在金丝楠木的御榻上。
他的喉头呼噜呼噜响,一口紧似一口地倒气,一阵痛苦的喘息之后,他微微睁开滞涩的双眼,浑浊的目光示意侍奉在身旁的宠臣隆科多取来暗藏密诏的金匣子,从枕下摸出钥匙,递给隆科多,指着金匣子,断断续续地对隆科多说:“朕……怕是不行了,日后……爱卿……要着意辅佐……新君,掌握……祖宗留下的……社稷。
大位的安排……都在那里了……”隆科多急忙跪下,说:“请皇上放心,奴才一定遵旨照办”。
果然,过不多时,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脖儿一歪,腿儿一蹬,大驾殡天了。
于是,隆科多将康熙遗诏亮出来,谕示于众。
诏书上写着“传位于四子胤祯”。
诏书公布后,当天,皇四子胤祯便登上了皇帝宝座。
他,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但是,雍正当皇帝不久,朝野内外卷起了一股风,人人纷纷议论,说先帝遗诏是被人篡改过的,本来上面写的是“传位十四子胤禛”。
但雍正买通了隆科多,二人在“十”和“禛”两个字上做了手脚。
这还了得,这不等于说这位嗣君是篡位的假皇帝了吗
雍正是绝不能容忍这种舆论存在的,于是他开始大规模地清洗和迫害对自己“不忠”的人。
雍正在镇压反对派之后,怎样才能调顺舆论呢
他采取了效仿康熙的办法。
雍正作皇太子时,多次随康熙皇帝北巡塞外,康熙皇帝把山庄北边的狮子沟行宫赐给他做府邸。
1733年,雍正借祭奠康熙八十诞辰之际,把热河厅改为承德州。
意思是告诉天下人,我是承受父亲的德泽当上皇帝的,不是篡位的假皇帝。
从此,“承德”一词便在热河开始使用。
1778年,清朝政府改设承德府。
1913年,民国政府改承德府为承德县。
1945年11月,成立承德市人民政府,这是承德建市之始。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改设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承德市。
从此,做为行政建制的热河一名逐渐废除,而只用承德一名了。
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热河、承德之名相袭并用。
称热河的,有热河厅、热河都统署、热河特别区、热河省;称承德的,有承德州、承德府、承德县、承德地区、承德市。
今承德市区,原称热河街,又称承德街。
避暑山庄,也称热河行宫,俗称承德离宫。
承德,始名热河,亦有滦阳之称。
为何承德又称滦阳呢
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
承德因位于滦河北岸,故称滦阳。
清代康熙皇帝在今滦河镇之滦河北岸建有滦阳别墅。
乾隆时期,著名学者纪晓岚在避暑山庄文津阁主持编篡《四库全书》之余,著有《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辑入《阅微草堂笔记》之中,于是滦阳之名益彰。
文人学者多以滦阳为承德之代称。
关于烈士的诗句
关于烈士的诗句如下:诗歌一:卜算子·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动脉贯黄河,静脉长江注。
华夏江河血管流,养我心肝腑。
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
爱国诗词一脉传,血沃红旗谱。
诗歌二:满江红·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感赋重读奇文,停眸处,斑斑碧血。
书案上,景星麟凤,几多豪杰。
壮志常随云浪起,雄躯争与山河裂。
好头颅换取九州同,心如铁。
浩然气,常郁结,胸中事,凭谁说。
恨余生也晚,未曾同列。
掩卷且由清泪洒,闻笳更使黄粱觉。
对边尘此日又嚣嚣,思英烈。
诗歌三:那一抹闪闪的秋色——谨以此诗献给革命烈士秋瑾你从闺房中走出不怕讥讽,不怕风险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漂洋过海,万水千山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你从家庭中走出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你在振臂高呼你在摇旗呐喊争取自由的明天……你从革命中走出勇敢无畏,雄志高飞与革命仁人志士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从此,历史长空有了那一抹闪闪的、耀眼的秋色永不老去……诗歌四:革命烈士永不朽古道青石凉;烈士林间葬。
十八把军参;忠骨埋他乡。
茅屋白发娘;天天把儿想。
告诫吾辈人;别把他们忘。
诗歌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千年来清明节,源远流长情难舍,每人只祭自家翁,烈士碑前有花朵
诗歌六:七律·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感一、陵园门庭踏进陵园步履轻,几多游客悼群英。
杜鹃有意分流让,松柏无言夹道迎。
染翠高坛飘细雨,烫金大字寄贤名。
白花点缀何其静,肃立阶前听雨声。
二、烈士纪念堂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
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
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
三、井冈山碑林碑林围绕亭廊转,曲折回环可共论。
政要题词真理永,名流遗墨赤心存。
倾听讲解生元气,品读诗文落指痕。
更有吟声来国税,滂沱大雨慰忠魂。
四、井冈山雕像园塑园缓步莫辞勤,晚辈虔诚且沐熏。
战将垂辉能克敌,英雄豪气可拿云。
井冈星火燎原野,湘赣朱毛斩溃军。
忆起当年悲壮事,眼前已忘雨纷纷。
五、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烽火井冈无限思,陵园高处矗丰碑。
红军队伍英雄聚,革命摇篮马列追。
浴血罗霄圆梦想,挺身哨口映朝曦。
眼前何以旌旗展,烈士牺牲为了谁
描写三国时期的诗句有哪些
一、杜甫(唐)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鉴赏随笔:首句赞武侯功绩,次句赞武侯才思。
武侯功成三分,更功盖三分;名成八阵,亦名高八阵。
诉尽千古隐士之逸,诉尽了千古臣子之忠,诉尽了千古慈父之爱。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先主能兴汉而不能吞吴,是天道乏人力;武侯能治蜀却不能并魏,是人事逆天心。
沧海桑田,山石不转,可显武侯睿智;鼓角连营,白帝依旧,谁表先主恨心。
全诗评古与抒怀一体,赞美与惋惜交错。
以至诗已尽,意未尽也。
二、刘禹锡(唐)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鉴赏随笔:首句咏叹刘郎才气,次句追思昭烈遗风。
“三足鼎”是建立基业,“五铢钱”是光复礼制。
今日刘郎咏叹昔年刘郎,昔年英雄仍是今日英雄。
巴蜀之险峻,荆楚之形胜,章武之伟业,蜀汉之全盛,只寥寥数句,皆娓娓道来。
三顾茅庐,得相开国,世人乐道鱼水;一生艰辛,生儿败业,浑然不像父子。
武侯有王佐之才却无王佐之寿,刘禅无帝王之质却有帝王之福。
五丈原秋风瑟瑟,锦官城降幡片片。
古来创业何其难哉,然败业又何其快也。
此诗可作传世家训。
三、刘禹锡(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鉴赏随笔:首句写西晋楼船,一下千里,有势如破竹之态。
次句写金陵王气,黯然失色,有摧枯拉朽之样。
“铁锁沉江底”吴人本想用金克木,“降幡出石头”晋人却用火克金。
哀吴帝之王略,思周郎之才俊,吊伯言之风流。
如今只有潮打空城,月过女墙。
兴亡之感,油然而生。
人生几何,白驹过隙,不堪往事;山形依旧,百川入海,最怕飘零。
四海为家则是无家,一国三分则是无国。
故垒萧萧,当知世事无常;芦荻瑟瑟,可晓兴衰难料。
以古鉴今,是诗人之感;由家思国,是臣民之叹。
此诗可当上言之表。
四、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鉴赏随笔:大雨磅礴,幽燕翱翔,任我扁舟一叶;洪波涌起,白浪起伏,尽赏秋景无边。
风吹浪打,闲庭信步,彰诗人之雅趣;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伟人之胸襟。
上阕借景抒怀,下阕以词言志。
诗人豪放之气,扑面而来。
往事千年,秋风一夜,恍惚如昨日;遗篇仍在,万代享誉,风流至今朝。
上阕一个“滔”字,意境全出;下阕一个“挥”字,气势全出。
此炼字之功也。
秋风依旧,碣石山换了秦皇岛;人间虽变,曹孟德成了毛润之。
始信人间从不乏英雄。
五、辛弃疾(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鉴赏随笔:上阕写眼前江河胜景,下阕写昔年天下纷争。
长江滚滚,往事悠悠,是何等气魄;征途漫漫,硝烟滚滚,又是何等悲壮。
满眼风光,谁书锦绣,思英雄往事;槛外长江,无语东流,惆岁月悲歌。
天下英雄谁敌手
全词便妙在这一问。
早年青梅煮酒,只有使君与操;日后望洋兴叹,才识孙家仲谋。
盖天下唯英雄能识英雄,英雄不遇识者,正因天下无英雄如此人尔。
六、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随笔:前朝与今朝之辨,只因一折戟;成功与失败之隔,只因一东风。
第一句是由物入情,第二句是由情入史。
第三句是由史入诗,第四句是由诗入梦。
成败之猜测,兴亡之凭吊,史家之评判,戏说之诙谐,皆在短短四句诗中矣。
折戟沉沙,睹今朝之物而思前朝之人;评古论今,借前朝之事而抒今朝之感。
奸雄大略,尚思二乔;周郎俊才,还需东风。
此天理战胜人欲乎
七、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鉴赏随笔:上篇咏祠堂,下篇咏丞相。
无丞相,祠堂则不显;无祠堂,丞相则不尊。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一个“自”字、“空”字,便凄旷之极。
黄鸟有所求,虽隔百世而相感;君子尚古人,虽访旧迹而不见。
叹“隔叶”,更叹“隔世”也。
酬三顾之恩,指点三分,应达天时;受托孤之重,六出祁山,竭尽人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未”字、“先”字,便伤感之极。
昔日老臣之谋,老臣之志,今日皆成老臣之伤;昔日英雄之计,英雄之心,今日皆成英雄之泪矣。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随笔: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
下阙怀周瑜,着重言志。
全词以江山美景开篇,又以自身感慨作结。
吊古伤怀,慕英雄之业绩;借酒抒情,思自身之挫折。
“人生如梦”好似无限感慨,“还酹江月”又作一腔哲思。
沉醉赤壁,似梦似幻。
对饮长江,如诗如歌。
这是一份豪放,更是一份坦荡。
世间俊才有几,唯慕周郎。
世间阔达有几,唯服苏子。
观周郎之伟业,足以傲视千古。
然苏子才情、东坡气象,古今又有几人可比乎
九、《临江仙》杨慎(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鉴赏随笔:滚滚长江,汹涌东去,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英雄已逝,不可见,不可识。
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
兴亡成败,皆随江水流逝;是非荣辱,唯有青山不改。
留给我们凭吊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
且谈且笑,痛快淋漓。
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白发渔夫、悠然樵夫,一个“惯”字何其苍凉。
但将这份苍凉来祭奠历史,又是何等的悲壮。
该词源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后被毛宗岗作为《三国演义》的开场词,传唱千古。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
气势磅礴,意境深远,非此篇而不能开《三国》
十、《咏怀古迹》杜甫(唐)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鉴赏随笔:首句描写军队如急雷破山,是何等声势;次句描写归宿如落日掩照,又是何等苍凉。
“翠华想象”是虚写当年;“玉殿虚无”是实叹今日。
山外繁华难寻,但意中却有;寺中宫阙仍在,然眼中却无。
一虚一实,一无一有,上下忽变,真异样文笔。
玉殿虽无,古庙仍在,昭烈已成故主;岁时伏腊,村翁走社,水鹤犹似遗民。
先主与武侯同尽,千载莫辩君臣;村翁与水鹤俱湮,一时何分人、物
昔年白帝托孤,已作英雄往事;今日蜀中怀古,岂非文士空花。
后人吊前人,又有后人复吊后人。
此诗可当参禅之偈。
含有“绝”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风餐露宿风风火火风和日丽风花雪月风卷残云风烛残年 春风风人 粗风暴雨 代马依风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 风急浪高 风景不殊 风谲云诡 风流才子 风度潇洒, 风流千古 风流韵事 风流蕴藉 风情月债 风声鹤唳 断线风筝 风俗人情风言风语 风雨交加 大风暴雨 风云变幻 风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