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名言警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名句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以下都是国学里经典的名言名句带有解释: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国学启蒙书,全是名言警句。
国学启蒙书,全是名言警句的可能有不少,你可以去看看《声律启蒙》、《幼学琼林》、《训蒙骈句》、……等。
这类书都是在蒙学(幼教)的基础上对孩子们进行的简单的社会认知教育,其中有许多典故、格言、警句都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国学有什么坏处
没有坏处,有好处。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素养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慎言、慎行,就要常常自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
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颇多,如何克制贪欲,就要靠平常多学、多思,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虽不一定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是玩笑话,是一个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身为中国人最幸运的不过拥有祖辈圣贤们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
这些经过千百年的印证的人生的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习知识的方法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生活感悟,我们的祖先从不吝于赐教,早就倾囊相授了。
二、学习国学,必须取其精华现代人学国学最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而学?有人学《周易》是为了看风水,学道家是为了练气功,中国自古以来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
四书五经在古代是历朝君王假以利用统治臣民的工具,有许多观点论述不附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甚至是糟粕。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思考,以社会发展进步的眼光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统治者借此标榜自己是道德教化的化身,神化个人威信,以愚弄百姓,达到“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统治效果。
现今社会虽也应“以德为政”,但我认为这“德”应是“良法”,“法制”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才是真正的“北辰”,才能“众民拥之”。
三、学习国学,结合中西方文化对照借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
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纵观世界文明史,我们同样也可有所领悟。
例如,数千年前古希腊文明已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相融合,形成了人类千古永恒的目标—“奥林匹亚”精神。
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正为“儒学治国”“政道治术”时,印度有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流传至今;西方有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
因此,我们学习国学更应跳出关系圈,以国学的精华养成处世为人之道,以宽阔的胸襟,求实的态度,树立自己人生的信仰,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是一件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
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
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
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
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
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赡厚的文化史。
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近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
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励炼、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
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
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
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
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我认真看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
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家立业了,也为人父母了,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爱心,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要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
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
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
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当。
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
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
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
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通过这一段时间网上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以及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经典的涉猎,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阅读和学习国学经典,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融入其中,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
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和朱熹),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汇,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
一、道德价值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此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公德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均出自论语),这就表明,“仁爱”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
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
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矗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
一个不“孝”的人,谈何为人,谈何做人,谈何道德品质?因此,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孟子的性善论提出四种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信义”作为它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文化的又一种重要价值。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这里生命与道义是合理存在的,但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对道义的追求要高于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时,要舍生取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
“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
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
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是道德的哲学,教育的哲学,生活的哲学,也是政治的哲学。
重要的体现就是“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主张“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等。
众所周知,“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文化的精髓,“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
儒家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建设和-谐社会很有相似之处。
对于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这也正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了数千年,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更有数百个帝国无声无息地诞生和消亡。
毋庸置疑,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功不可没。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国学典籍作为国之瑰宝,理应摆放在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案边、枕边。
阅读那一篇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朗诵那一首首优秀的诗篇,就是在和历代先贤对话,就是在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按照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青少年唯有学好国学,方能拥有“先天下之忧面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抱负,拥有“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大智慧。
国学,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渠道。
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天干”和“地支”都有什么,“五谷”和“六畜”指的是什么,国学中的“八卦”是什么意思,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你会如何回报,是谁说的“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东汉人黄香几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暖被窝。
推荐青少年必读的十三部国学名著目录【三字经】《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古代私塾学生的第一本读物。
《三字经》具有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双重作用,仅用每句三字的简单行文。
便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囊括其中,其中的智慧千言万语也难以说荆【百家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
《百家姓》通行本以四百八十六字组成,其中包括四百零八个单姓,七十八个复姓。
【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必读课本,由南梁时期的周兴嗣编成。
《千字文》每堕字一句,共二百五十旬,一千个字。
文章通篇用韵。
琅琅上口,其内容又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开篇,具体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古代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为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朱用纯。
《朱子家训》体现了儒学的观念。
立身正大。
从容静气,通俗并详尽地解释了中国古代的“齐家之说,是儒家的代表之作。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其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作品。
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分离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作者是孔子之孙子思,后被朱熹推为“四书”之二,在宋、元以后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收集完成。
《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论语》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典籍,以至后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孟子】《孟子》是古代十三经的最后一部,为孟子与其弟-子编著,不但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还是古代“四书”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部。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嘻笑怒骂,绝不滞涩生硬。
“笔锋中常带感情”,堪称国学中的精华。
【道德经】《道德经》。
又称《老子》。
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
全书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后人并称为《道德经》。
《道德经》对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政治、塞教等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万经之王》【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记述了禅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语丞,是中国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为“经”的文献,是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
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名贤集】《名贤集》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作者是南宋以后的儒生,具体姓名已不可考。
全书以四言、五言、六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琅琅上口,其间集有不少成语。
《名贤集》是学习古人的为人和世之道的必备读本。
【围炉夜话】《围炉夜话》以处世、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童德”、“立功”、“立言”、“立业”的重要意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
精彩书摘【赵姓名人】赵云:三国名将,蜀国五虎将之一,字子龙。
他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
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
她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名为飞燕。
赵匡胤:宋太祖,宋朝开国皇帝。
他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
【钱姓名人】钱元瑾: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皇帝,颇建勋绩,一生好儒,招纳贤士,有诗千首。
【孙姓名人】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章。
他被后世推崇为“兵圣”。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逸仙,世称中山先生。
他创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民-国,改政体为民-主共和制;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被尊为国父。
【李姓名人】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
在位期间,唐太宗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
他爱民如子,不分华夷,并开创“贞观之治”。
他是被中国人千年称颂的明君。
李白: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周姓名人】周瑜:三国时东吴大都督,曾经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吴姓名人】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兵法家,著有《吴子六篇》。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淮安山阳人;所著《西游记》一书,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脍炙人口。
国学经典名句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出处:《论语》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处:《韩诗外传》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处:《晏子春秋》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十六句 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以爱国为主题名言名句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赫胥黎励志·人生励志·成功励志·正能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陆游励志·勤奋·坚持·勤奋学习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张小娴爱情·伤感·表白·励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励志·勤奋·成长·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勤奋·励志·学生·勤奋学习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张小娴爱情·伤感·张小娴·表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励志·责任·热爱祖国·生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孔子·论语·国学·人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感恩·亲情·春天·国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励志·学生·国学·学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孔子·励志·论语·人心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李嘉诚励志·李嘉诚·人生哲理·正能量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励志·诸葛亮·理想·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励志·国学·中国·古代
国学精粹手抄报内容
资料国学经典经部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其他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深衣考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史部二十五史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其他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书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九州春秋越史略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平宋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东京梦华录风土记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鲜赋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捕蝗考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子部兵书类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其他兵书《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经》《历代兵制》《素书》《备论》其他子部墨子列子庄子荀子申鉴说苑新语论衡茶经棋经中论邓子盖庐人物志潜夫论初学记洛阳牡丹记王守仁全集四十二章经论衡校释梦溪笔谈太平广记孔子家语韩非子鬼谷子归田录唐新语公孙龙子搜神记搜神后记周易参同契山海经校注艺文类聚穆天子传唐摭言颜氏家训古画品录盐铁论宋高僧传广弘明集老子道德经钝吟杂录弘明集宣室志世说新语金匮要略注九章算术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论注难经本义神农本草经孔丛子抱朴子内篇法言义疏风俗通义鹖冠子齐民要术潜夫论范子计然西京杂记晏子春秋周髀算经朱子语类山房随笔林泉高致集吴子兵法辑佚银雀山尉缭子司马法逸文群书治要三略孙子略解水战兵法辑佚群书治要六韬敦煌写卷六韬怀王墓竹简六韬六韬逸文汉墓竹简六韬老子集注范蠡兵法辑佚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端溪砚谱歙州砚谱扬州芍药谱橘录糖霜谱刘氏菊谱洗冤录集荔枝谱高僧传阴符经随隐漫录画继续高僧传方言校笺集部楚辞楚辞楚辞补注总集类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后周文全北齐文全陈文全梁文全齐文全隋文全唐文先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全宋文全晋文全后魏文全唐诗全宋词千家诗文心雕龙文选乐府诗集全元曲全宋诗历代诗词赋其它集类优古堂诗话诚斋诗话庚溪诗话草堂诗话藏海诗话六一诗话后山诗话彦周诗话二老堂诗话怀麓堂诗话沧浪诗话诗品诗人玉屑中山诗话观林诗话李太白全集王右丞集笺注欧阳修集国语其他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总目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考证辑注类三字经庄子集解商君书汉官六种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千字文孟子全译史记三家注九家旧晋书辑本敦煌变文集新书百家姓老子校释世说新语笺疏太平经合校管子轻重篇新诠幼学琼林列子集释新语校注龙文鞭影八家后汉书辑注论衡校释孙子兵法论正明夷待访录裴注三国志文心雕龙注古文观止曾国藩文集菜根谭传习录文心雕龙考异增广贤文曾国藩家书金人铭众家编年体晋史文心雕龙义证专题类历史军事文化图片古典小说类世情小说历史演义历史小说志怪小说历史工具类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中国历代纪年表中国历代帝王年表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中国历代疆域图古今地名对照历表(隋之前)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二十四节气表三国地图民国地图万年历经典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励志名言)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