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大心情这首诗的意思
哪这样你作者,春阳篇幅短小是抒情诗的内在律令。
上,淳熟的诗大抵简洁。
唐人五七律绝,八句,四句,宋词长歌慢曲鲜见超过二十句,遑论小令,再看波斯哈雅姆的四行诗,商籁体,更有日本俳句。
帕斯就此曾经说:“由简单音节构成的诗,其复杂性决不亚于《神曲》或《失乐园》。
”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中我最喜爱的短章,是这首JJ: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读罢,无言。
再三再四读,总要一次次停下,犹如美好面容显现的那一刻,或在乐音间隙,给自己全然的静默。
诗的题目,是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的并置,成符号状,中有间隙——我与你。
出声念,汉语没有这读音。
汉语诗歌描述思念,经验丰富,作者借字母作题,于是和同类汉诗显现距离:矜持的距离。
十二行,字句轻捷,六小节,六十字。
其中四字一句六行,占全诗行数半。
第一节两行皆为四字一句,其余四节,每节的两句中一句是四字,第三、六节各以一个逗号,将其第一句断开。
前三节,分别用一个现代汉语的“的”,大体齐整,有规律。
四字成句比较稳定,成语以四字为主,来源深远。
《诗经》大多四字,四言诗的发轫,远早于五言七言,取效风雅,文约意广,比笙箫琵琶,四言如琴:十五年前阴凉的晨记忆的枝杪,流落生机,以眼前为结点上溯十五年。
“阴凉的晨”,“晨”与“沉”同音,音节短促,轻击时光,停在彼时。
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诗文中的生离死别,多见,生而“诀别”,词语即显寒光。
“清晰”对应“恍惚”,是这诀别的镌刻之痕,刻入时光。
“诀”在“别”前,恍兮惚兮,“别”在“诀”后,刻骨铭心。
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每夜”……“梦中的你”,也多见,要紧的是下句,仅易一字:“梦中是你”,大伤恸,然而语气极轻,极轻,犹如梦中自语,几不出声——尤为悲恸,但悄无声息,诗人不用重音。
从“梦中的你”到“梦中是你”,“你”在第三节诗中连续现身,是不在场的“在场”,诀别后的“到来”。
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如我梦中梦在枕,醒,是在枕上。
“枕”何尝入梦
“枕”何来“醒”
何其触目惊心啊
“与枕俱醒”——有位俄国公爵曾对屠格涅夫念普希金诗句,然后说,假如能写出这样的诗,我愿割去自己两枚手指。
醒,残酷无情,“觉得不是你”。
理智提示,“你”不在场,“觉得”,不是判断,是对梦的怀疑,然而不甘心,不甘心在梦中或醒来的一刻,“不是你”。
于是“另一些人”,注意:“扮演你入我梦中”。
此下的诗句,便是“我”醒时的自语,还是关于“你”: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喃喃的结语,最后七字、六字,钻石般的光芒渐次闪烁,又如乐曲终了,重复的音节:“哪有”出现两次,“这样”出现两次,“你”出现四次,俱皆口语,平凡至极。
在我们读见的汉语中,见所未见,在爱与思念的表达中,闻所未闻:“哪有你这样你”——哪有“诗”这样“诗”
是的,我们从未在汉语诗句中读到如此性状的表达——“你这样你”。
相爱之人的全部关系,成为词语的关系、节奏的关系,直接成为诗,反之亦然。
木心先生作诗,亟擅于使极度抽象与极度具象,不分离,“意义”即“去意义”,“无意”即“有意”。
“你”,作为称谓,马丁.布伯称之为“原初词”,原初词一旦迸发,即玉成“存在”。
假如我们视上帝为“永恒之你”,这首诗可否即是对信仰的确认
诗是人类试图跳出“我-它”关系而步入“我-你”关系的永恒挣扎,诗于焉成为存在的证言,“与你诀别”,“我”进入诗。
“诗在话语的空间相互追逐”(让.贝罗尔),作为语言中的语言,一首诗常被认为永未完成。
木心先生的诗,总使我感觉有什么存活下来。
绝好的诗在被写出的一瞬,神性显现,读诗人因之灵魂出窍。
我们过去所能阅读的汉语新诗,依然存活在我们心中么
我常怀疑它们的作者是否写“对”了,竟或是否是“诗”。
诗人,要看他运用词语焕发事物本真的魅力,也看他以事物的本真,如何焕发诗句的魅力,在木心先生那里,我看到,这是他天然葆蓄的能量,也是他轻而易举的能力。
帕斯:“为了体验一首诗,我们必须理解它;为了理解它,我们必须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它——把它变成一种回声、一片阴影,把它变成无。
”请再次阅读这首短短的小诗。
《木心诗七首细读》之一,自《读木心》,孙郁、李静编。
广西师大出版社。
苏轼与黄庭坚诗歌的比较
苏轼:旷达;黄庭坚:内容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
苏轼: 970年前的北宋年间,四川眉山,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文学世家里,一代文豪苏轼走向了中国浩瀚的文学历史。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故乡山水,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父亲苏洵的精心培养,使得苏轼胸怀壮志,熟读经史,文如泉涌,纵论古今。
二十二岁的年少苏轼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所制文章,为欧阳修等考官惊为异人,京城士人争相传诵其文。
步入仕途的苏轼,一生主张稳扎稳打的革新,即反对操之过急的王安石变法,又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派官僚,并为此而付出一生的代价,宦海浮沉几十年,但恰恰是这多次的外放被贬,才成就了一个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无所不能的千古奇才。
他的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如行云流水,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提高了婉约词的题材和境界,开创了铜板琵琶的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又是文人书画的开创者,在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中,他名列前茅。
黄庭坚: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严密的谋篇结构的法度。
黄庭坚写文章,要求一篇上下,都有线索可寻,每句每段,也应安排得法。
我们读黄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作者的思路好象突然断了,上下两句,前后两段接不上榫,这正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镜头一下子转换,场面突然改变,但其中还是有人内在联系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象补足它。
这样,文学就更简炼,诗意也更会蓄。
(二)讲究修辞造句。
黄诗有其特殊的句法,那是从杜甫一脉传下来的。
喜欢造拗句。
在句子结构上,不按正常的语法规律,把主语、谓语、宾语的次序颠倒,或删去一些句子成份,或把两个意思紧缩在一句中,以使句意曲折,文气跌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诗很重视炼字,“置一字如关门之键”,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七言诗句的第五字,更要求工稳新警。
置字有力,句中有“眼”,句子便显得骨格峻峭,全诗为之而生色。
还要炼虚字,尤重连接虚字的运用,以使行文跌宕有致。
(三)重视律诗中对偶句的锤炼。
对偶,唐人已下过很多功夫,唐诗中有不少工整精美、脍炙人口的对句,宋人想突过它,只得另立新法,别出新意。
黄诗的对句,自然生动,有些乍看起来像是散文的句子,毫不似对偶,但认真体味之,则觉字字工切,别有韵味。
(四)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美。
诗的音律与感情是一致的,特殊的风格需要用特殊的音律来表现。
黄庭坚的律诗,有许多不合“正格”的句子,不按照诗律规定的平仄来组句,“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
”这种拗句,用得好的,声情并茂,在“不和谐”中更觉其美,我们在吟诵时自会感到其音律的特殊美。
就这样,黄庭坚苦心孤诣,刻意出奇,用他那“奇正相生”的谋篇法度,用他那“以故为新”的句法字法,用他那险拗的音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把这种“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的诗风称为“黄庭坚体”。
在扫除五代、宋初柔弱华靡的诗风上,黄庭坚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黄庭坚论诗,提倡“无一字无出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在宋代以至后来的诗坛上都发生过一定的影响。
江西诗派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
黄庭坚的散文虽为其诗词成就所所掩,但在北宋不失为一作手。
他作文立意为本,并注重辨体,称“荆公评文章常无体制而后文之工拙”(《书王元之〈竹楼记〉后》,故颇致力于学习前人的文章法度。
在其记述性文章中,不仅写景状物形象生动,而且寓以哲理,启迪人生,使文具有情理相生之趣。
在他留下的众多的书信中,以贬谪时期的居多,它们或述交谊行正,或谈艺论文,多真情实感,非泛泛应酬酬作,从中表现出作者的人品与识见。
他的题跋随笔涉及面很广,尤以诗论书画美术者为多,涉笔成趣,常多慧心解悟之论,短章隽语,意味深长。
总之,黄庭坚的散文雅健警炼,应当在北宋文坛上占有一席席地
在线等
急求带创字的七字诗句
白居易 太行路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
皮日休 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古诗词飞花令大全示例
腹有诗书气自华
熟读这些古诗词您也能玩“飞花令” (一)月 1、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5、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9、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13、 (二)山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三)水 1、 孤山寺北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