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观念不同谋共识的诗句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持久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培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准则。

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是道德实践活动的方向。

要大力宣传道德典型、持续评选道德模范、不断表彰和奖励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形成学习先进、爱护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还要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中坚持专项教育和治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提高约束力和惩戒力,让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成为社会共识。

志愿服务是道德实践活动的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

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雷锋精神高度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在扶危济困、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志愿服务的献身精神,在照顾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志愿服务的利他精神,真正让志愿服务进入社区、深入乡村、深入家庭。

在引领社会风尚、传递主流价值的道德培育中,公益广告的力量影响广泛。

从电视、广播、报刊到各类新兴媒体,公益广告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交通工具到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划选题、创新内容,继续壮大公益广告的声势,推出一大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高雅的作品,传播正风正气,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重要节庆日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

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更应该成为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让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

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对当代人的道德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努力挖掘其思想价值,尽心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并提炼其文明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理应成为时代的社会风尚,人人学习,人人践行。

如何发挥团队力量

怎样使教作进入到较深入的层次呢

学校要引导教师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成长为智慧型教师,学习型教师,成就精彩课堂,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教师本人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团队合作体现在集体备课时,备课应经历从“异课异构”到“同课异构”的演变,教师的集体备课,不能在同水平的简单重复上,要有思维与思维碰撞,追求能产生无数的智慧和灵感。

同时,团队中的老师要充分分工,发挥团队的集体优势,善于做课件的老师帮助做课件,善于捕捉信息的老师帮助搜集信息……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如何导入新课,从教学设计到环节衔接,都不再是一个老师单一的思考,而是整个年级组、教研组全体老师多元思考的结果。

由此,老师的精品课均在“磨”课的过程中诞生。

无论是教学理念、具体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经历一次次思考、创造、碰撞、鉴别、确定等的历练与提升。

教师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

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是参与者,要么上课、都备课、都评课。

老师可以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中借鉴,在交流中提升。

这样,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又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研水平,促使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形成教师团队。

打造团队,责任在领导,也在教师。

领导创造环境、氛围,教师提升内涵、提高素质。

领导、老师齐努力,学校一定能够形成强大的教师团队。

颍上县是安徽省十强县,可是颍上县范围内没有上档次的学校,学校的办学条件均比较差。

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已确定的大好形势下,教育应该集中力量打造几个好的学校。

在城市,要建几个高水平的学校,成为全县教育的实验基地,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都能来这里实践体验。

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管理的经验、教研的经验、教学的经验、开展活动的经验。

我们要实现均衡发展,但是不能遵从教条主义,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三结合建校、到捐助建校、到布局调整、到危房改造,大把大把的钱花的毫无价值,这是教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打造几个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航空母舰”,为颍上教育振兴起标杆作用、示范作用、基地作用。

(一)勇敢前进是鲸,就要遨游大海;是鹰,就要搏击长空。

“搏击长空”,就是一种勇敢的精神。

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在前进的旅途中,顺境与逆境总是相伴而行。

因此,我们需要直面挫折,攻克难题,走出逆境,勇敢前进。

文学歌德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坦然地说,勇敢,不仅是一种气度,而且是一种力量。

它能促使我们迅速地摆脱失败的困扰,坚强地重新站起来;能使我们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挫折,走向成功,而不是知难而退,或寻找借口,推卸责任;能使我们从普通变得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创造辉煌。

所以说,鹰一样的勇敢,是我们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

何为勇敢

阐释:“勇,气也;敢,进取也”。

因此,真正的勇敢,是智、仁、勇的统一。

而不等于纸上谈兵,它要靠行动得来;不等于无所畏惧的狂妄,它要深刻分清勇与狂;不等于横冲直撞的匹夫之勇,它要有勇,更要有谋。

所以,我们只要有这样的“勇敢”精神,就能把握机遇,乘势发展。

(二)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无不可为。

这是鹰的一种风格的写照。

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这种“自强不息”,就是一种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的奋斗精神。

面对经济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只有自强不息,勇于攀登,敢于创新,顽强拼搏,才不至于被社会边缘化,才会不断去汲取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断追求新的创造、新的发展,谋得发展,立足社会。

以此可见,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的快速崛起,组织的迅速变革的局势里,就组织或个人来说,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可说,“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提升自我”,就是我们跟上时代前进脚步的良策。

因此,我们欲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懈地向上努力、追求进步,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

(三)永不放弃放弃就是失败,坚持就是胜利。

“永不放弃”,也是鹰的一种内在品质与精神。

古人云:“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难道这不就是坚持力量的体现吗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可以这么说,把一件小事坚持数年,那是一种精神;把一种好习惯坚持到底,那是一种品德;把一种优势坚持下去,那是一种竞争力。

南方都是报总编辑陈益中说“快乐总是平凡的,痛苦总是伟大的”,受伤总是难免的,要知道风雨过总会有彩虹。

哲人还说:“越难坚持,离成功越近”。

后古往今来,很多人,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坚持者成功了,放弃者失败了。

因此,不管结局如何,坚持到底,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坚持是毅力的见证,是意志的较量。

试想,再高明的想法,再优秀的方案,再出众的才华,若中途放弃,最终必定一无所获。

因此,我们在追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里,需要克服“三分钟热血”与“一曝十寒”的通病,坚持把任务或事情执行到最后。

磨课中,我们总是想能突破自己,突破原来的教学方式,能够使自己不论是在教学技巧上还是在教学能力上驾驭,慢慢地,经过一次次打磨,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只要用心思索,相信就会有进步。

在这次讲课中,我们群组选的是计算课,如何使我们的课堂生辉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如何使枯燥的计算课活生生、充分灵动的气息,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快乐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这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众人力量大,本次磨课,老师们积极参与,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团队,虽然不是非常精湛,但是里边有我们的心血,我们的付出。

有了团队的力量,相信以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更精彩。

磨课的过程,与其说是锤炼一堂课,不如说锻造我们的思考。

每一个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需要想一想,再想一想:做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内容,这样做的必要性有多大,怎样做才更有效。

一次次的叩问,在努力使课堂臻于完美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在经历认识的提升。

“教是为了不交”,课堂上不仅仅关注教的形式、策略,更要关注学的方法,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导向作用、整合与规范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未来改革的路线图,全会决定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平导向,以及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等理念将更加彰显。

强调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了老百姓的关切,应对了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难点和挑战。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思想,贯穿改革全过程,将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支撑。

面对国际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需要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用交流、疏导、讨论、说服的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从而汇聚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就失去了魂,没有了方向和引领。

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关键,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使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

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价值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比如,崇礼尚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风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执中守一、不偏不倚”的中庸思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大同世界、天下一家”的美好理想,“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文化发展的维度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底气和文化自尊理念。

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做到理论上通俗化、宣传上具体化、实践上生活化,使人民大众易于接受。

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尽量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既要把握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又要注重核心价值观表达的简洁性和通俗化,从而达到感染群众、凝聚人心、达成共识、强化认同的传播效果,使之更容易被大众感知、认同并自觉践行。

重视教育手段的运用,做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把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起基础性作用,充当着关键角色。

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网络媒体特有的快速、便捷、覆盖面广等特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容易取得好效果。

但从现实看,一些严重违反核心价值观的丑恶现象利用网络广为传播,如果不能从网络上接受正面力量的潜移默化,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直接影响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完善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网络管理,善于运用网络空间褒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集聚正能量,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全社会向上正能量。

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必须大力褒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

通过典型引导、先进示范,让人们接受榜样身上所蕴藏的价值观、道德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核心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大理论,也不是云里来雾里去的空头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价值体现,是生活中真善美的本来面目。

要让典型成为人们思想上的引路人,成为人们价值取向的坐标,成为衡量我们这个时代精神高度的标尺,从而在全社会激发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要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三个方面着力: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总书记的这一系列要求,具体而微地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落细、落小、落实,进而在全社会“扎根”的路径和方法。

落细,就是要针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细节抓起,从习惯养成做起,持之以恒、不断校正。

个人价值观的培育上,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

落小,就是不能大而无当,而是要把握价值观传播的规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离你我他并不遥远,就在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要从具体行为入手,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自觉将爱与善播撒,让向上向善向美的良性互动更多涌现,让核心价值观变成社会主流。

落小,还需防微杜渐。

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坚持反“四风”,实质也是从小处抓起,倡导社会风气的改善。

落实,就是在落细、落小的基础上抓实、再抓实。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善信用记录,健全征信系统,惩戒失信行为,强化核心价值观内在与外在的约束力。

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要求政府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企业和经济组织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时,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现代社会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在日常治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集聚强大的正能量。

相信凭借每一位中国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操守,和他们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中不畏艰难的勤勉奋斗,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将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指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征途。

(作者单位:济南市委党校马列所)

怎样才能与地球和谐相处建立和谐人地关系?

生态系统的负额规律 任何生态环境的生产力通常一个大致的上限种上限是由生物物种的自身特征及其可以利用的能量和其他资源决定的,每一生态系统对任何生物物种的压力也有一定的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就会引起系统的损伤和破坏。

认识这一规律,要求人们在排放污染物时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砍伐树木、采集药材、捕鱼狩猎要注意动植物的再生能力。

生态平衡 人与自然平衡图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稳定: 1)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2)非生物环境条件(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等)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比如,一个生物种群中的个体会不断死亡和新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种群数量没有剧烈变化,因此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

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

然而,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受到巨大的损失。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在大自然中要吃大量的虫子。

麻雀被消灭了,天敌没有了,虫子就大量繁殖起来。

结果出现虫灾暴发,引起农田绝收的惨痛后果。

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

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靠人的努力而无法弥补的。

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引起这个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 扰)总是平稳地进行着,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这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 相对平稳。

当然,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它的各项指标,如生产量、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个范围内来回变化。

这同时也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当生态系统的 某个要素出现功能异常时,其产生的影响就会被系统作出的调节所抵消。

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以多种渠道进行着,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 道就会发挥补偿作用。

对污染物的入侵,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 也是系统调节的结果。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 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

反之,结构越简单, 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

农田和果园生态系统是脆弱生态系统的例 子。

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外力的影响超出这个限度,生态 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比如一些 物种的种群规模发生剧烈变化,另一些物种则可能消失,也可能产生新的物 种。

但变化总的结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这种超 限度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长远性的,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 当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这就是生态平衡 的破坏。

作为生物圈一分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目前已经超过自然 力量,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人类对生物圈 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 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农业开发和城市化是这 种影响的典型代表;二是大量取用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生物的和非生 物的,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利用是其典型例子;三 是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严重污染和毒害了生 物圈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组分,包括人类自己,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工业 三废和城市三废是其代表。

构建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人与自然的和谐 需要三种态度 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的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应有之意。

那么,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呢

我们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应倡导三种态度。

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

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

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

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

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

直至今天,我们仍未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甚至采用更加强大的手段破坏着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

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我们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生态规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

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

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

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

到那个时候,也许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不会重演,但更为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

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实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

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忻晶媒体)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保持平衡与协调 走持续发展之路 央视《焦点访谈》曾播过一期使人震撼的节目《难圆绿色梦》。

片中,几十年栽树治沙的老人徐治民在内蒙古园子塔拉培育了6000亩防护林,治理了一片荒漠。

然而,村民分户承包防护林后,却无限度地砍树盖房、伐林卖钱,郁郁葱葱的防护林短短几年即被砍伐一空。

无知的人们使绿洲沦为沙漠,再没有森林带来的风调雨顺。

风沙漫卷,庄稼干枯,大自然留给他们的只能是离乡背井的苦痛教训。

这部电视片不仅呼唤那片消失掉的防护林,更感召人们淡忘了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知。

观罢此片,感慨良久。

难圆的又岂止是人们的绿色梦

淡水梦、粮食梦、新鲜空气梦、好气候梦……太多的曾在大 自然寻常见到的东西,如今只存在人们怀念的旧梦之中。

“曾经有一个美好的环境摆在人类面前,人类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历史上不乏其例。

总结几千年来很多文明,常常是繁盛兴起而落得个荒凉结局,究其原因,大多因为那里的人们在发展文明时,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对资源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最终酿成文明衰败。

小的文明部落如此,人类整体生活亦然。

如果上天再给人类一次机会的话,人们是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

作家姜戎在《狼图腾》小说中为我们描述了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一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

或许在狼简单的大脑里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

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

狼且如此,何况人乎

其实,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

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

如今,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不是对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自然意识的全面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

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当前,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

虽然某些对人类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风暴、地震、海啸等)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不以我们意志而改变;但对于此类自然问题,人类可以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从而减少它的消极影响和 破坏力,使自己得以更好地生存。

只要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为人类谋福利、创幸福,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胸襟和优美环境。

“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平 传媒大学)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因为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总结多年治水经验与教训得出的结论,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要求,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

那么,这一结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搞清楚其理论基础,对于加深理解这一思路的内涵和指导其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关联、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包含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又存在着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

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怎样把握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具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辩证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只承认同一,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

我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很多方面过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片面地强调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长期以来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也导致了水利建设几十年中“与水斗其乐无穷”,忽视了人与水的同一性。

人类一味地与大自然斗下去的结果使矛盾转化,即由自然对人类的侵害转化为人类对自然的侵害,使人类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自食其恶果。

如气温升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统的失衡,无一不是人们与大自然过度斗争的恶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因为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因此,人与自然的斗争是同一体内部的斗争,是同一之中的斗争,是在保证自然资源为人类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兴水利、除水害。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和谐相处不等于没有斗争,因为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人与水的斗争也就没有 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才能真正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从而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晶 水务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国外“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尊重自然规律 营造和谐环境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以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变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对象。

的确,人们从世纪性洪水的咆哮和干旱的肆虐,以及席卷华夏大地沙尘暴的喧嚣中,分明感悟到大自然正向人类宣战。

尽管,每次自然灾害在我们面前,都被众志成城的我们所战胜。

但这种胜利所昭示的只是在面临生死之交,一种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种自救。

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应是冷静地反思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思忖一下,如何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谆谆告诫人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要去做破坏自然环境的蠢事。

他在不朽名著《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kk相反地,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我们早已习惯以无法阻挡的霸气统治和主宰着地球,国人何以不能胜天

可是,“今天不为长江忧,明天便为中国哭。

”滔滔不绝的洪水,满天飞扬的沙尘暴,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无限制索取的报复。

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承载的人口数极限是17亿左右,国人的人口生产离这个极限不需要20年,到那时我们无论怎样地围海造田、开山垦田,可耕种的土地和粮食增长都将被过分增长的人口所抵消。

土地、森林、江河、山陵、湖泊在人口的重压下,就要发出难以承受的呻吟。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建设中遏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有识之士们的共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国外“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当无情的自然灾害吞没了国人的生命、房屋、牲畜和庄稼,我们会不会意识到这是大自然向我们人类发出的警告

能不能深刻地反思一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每当我们利令智昏、盲目自大地奴役自然、虐待地球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我们得到的将是灭顶之灾。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依赖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观念。

人类啊,还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做天人相谐的地球之子吧

那样我们自身和我们子孙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吴学安 司法局)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这就需要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

●珍惜生存环境 实现“天人合一” 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开辟了通向天堂之路,也可打开地狱之门。

人类为了满足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疯狂掠夺和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种快速灭绝等问题日趋严重,人和自然的关系有走向对抗和分裂的危险。

在永远逝去的20世纪最后10年里,国内发生了几件震撼国人的事情:1999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持续时间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段704公里;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沙尘暴越演越烈,而且范围更大,来势更猛。

这一切一切,无不给国人敲响了一次次警钟。

尽管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忽视了自己的行为,许多行为与自然规律相悖,自己将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而值得庆幸的是,人们终于在大自然的警告下清醒过来,痛定思痛,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

经过认真思考,人们才意识到人类原来也可以换一种活法: 首先,提高人口质量是人类生存的关键。

人口的高质量增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和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

所以,高素质的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其次,环境治理与保护并重,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治理投资是执行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

第三,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科技进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消除贫困。

贫困和环境污染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贫困会使人们产生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贫困也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障碍。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建设小康社会,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第五,公众参与。

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公众作为参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扮有重要的角色。

第六,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极度复杂、时空尺度广阔、开放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

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面对诸多生存危机,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

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像明清朝等朝代帝王多以龙自比,那么商朝时,帝王以什么神兽自喻呢

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王成汤就是他妈简狄吃了一个玄鸟蛋后生的。

和而不同在现代有何借鉴意义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

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

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

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或许,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之交是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

在有些人看来,孤立的个体是很容易吃亏和受到伤害的,如果不加入某个帮派、不挤进某个圈子,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殊不知,这种安全感的获得却是以牺牲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的。

当一个人连真实的思想都不敢表达,连自己的见解都无权具备的话,这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有甚者,这种“同而不和”的小人行为方式不仅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如今的学术领域。

其结果,便是把学术之争变成了门户之见。

我们知道,学术之争的本意是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而去伪存真,促进学术的发展;而门户之见则是无原则地坚持和捍卫自己学派的观点,将学术之争演变为利益之争:显而易见,后者已由人格的异化扩展到了学术的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

正像古人所指出的那样:“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朋党论》)又或曰:“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因此,这样的人或许即使也还会有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如何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要树立“战略经营”理念。

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思考、谋划营销工作,既 要谋一地、又要谋一方,还要谋一域,真正做到按照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确定营销的方 向,把握营销的重点,选择营销的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企业营销工作。

二要树立“集约经营”理念。

要以效益为中心推进经营工作,谋求营销效益的最大 化,在高层次的经营领域进行竞争。

我们既要讲营销规模,更要讲营销质量,既要抓经营 份额,又要抓经营成本,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

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既要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 又要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程度,逐步与国际经营惯例接轨。

四要树立“高端经营”理念。

我们要转变营销思路,提高营销层次,寻求大项目、 大客户、大市场的支撑。

跳出低端客户、小订单的困局。

加强与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 的合作,推动企业的高端经营,实现互利共赢。

五要树立“品牌经营”理念。

要注重企业经营的软实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 信誉,扩大企业影响力,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六要树立“可持续经营”理念。

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发现市场并满足它。

经营工作既要谋当前,又要谋长远,更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积极为企业开拓 新的市场领域,储备市场资源。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之后,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观念不同谋共识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