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绝句中相象中的诗句

推荐二十首四言绝句的古诗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崔九 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灵澈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玉台体 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行宫 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 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渡汉江 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绝句古诗描绘了什么景物

1、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六个景物,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2、原文《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4、简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古诗(绝句)两首

绝句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五言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唐]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第二首)[宋]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塞下曲[唐]李益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静夜思(二首)[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什么样的诗是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甲)五言绝句⑴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⑴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

例如: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唐]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

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

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第二首)[宋]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

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

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塞下曲[唐]李益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

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⑴用仄韵;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

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

例如: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

例如:夜思(二首)[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

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三绝句(选二)[唐]杜甫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

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

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

“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

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

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③泊,入声。

烟,平声。

④比,上声。

西,平声。

⑤恐,上声。

天,平声。

⑥不,客,入声。

何,平声。

⑦看,平声。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

第一,二句大处着眼,视野开阔,描写了自然界的大环境。

诗的开头突出“迟日”,统领全篇。

正因为春天来到,才会出现“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现象。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写燕子的动态,显出春意繁闹;鸳鸯的静态显得悠闲自在。

动静搭配,相映成趣。

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绝句 杜甫(其二)写景的诗句是哪句,描写了什么 第几句抒情,抒发了什么。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描写了江、山、花、鸟鲜艳怡人的春天美景;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了归期无定,反衬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

夏日绝句的诗句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

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

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

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

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

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

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

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

虽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小诗,其中却蕴含著丰富的思想感情。

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

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

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

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船舶不远万里而至,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

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

作者饱蘸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春天竞自由的景象。

诗人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从江中的船只望遥见祖国辽阔的疆域。

“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乐观。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并无僻字险语,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其实不然。

首先看对仗。

绝句并不要求句句相对,而杜甫却让这首诗四句构成两联,一联之间每一个词都成双作对,非常工整。

再看用词,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用得极其考究。

“含”字尤妙,妙在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原来诗人是在室内通过窗户向外看的。

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

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摹写自然,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赏。

再说“泊”字,也可以换成“旁”或“过”,那就未免失之空泛。

“泊”字能够说明,那些长江下游来的远航船只,不只是在这里寻常经过而已,而是停泊聚集在门前,足见附近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

另外,此刻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颇有离蜀去吴之意。

一个“泊”字,似乎隐伏着见鞍思马之感∶去不去东吴呢

有顺路的船只在门外停着哩。

诗人的踌躇心曲,在这里不是也多少透露了一点消息吗

绝句中相象中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