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孟子名言精选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孟子》名言精选20则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的经典十九句名言语录

孟(前372年~前289年),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家,儒家的主要代一。

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与孔子并称“孔孟”;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第四代弟子。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父名激,母仉氏。

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

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

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

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系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 轲 ,字 子舆 。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

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

“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远祖从鲁国迁居邹国。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

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

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邹。

三岁: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邹。

四岁: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邹。

是年丧父,受母三迁、断机之教(据《烈女传》)。

其 实三迁与断机恐非发生于一年。

五岁: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邹。

六岁: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

楚吴起为相。

孟子在邹。

七岁: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

鲁穆公卒,子奋立,是为共公。

孟子在邹。

八岁: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九岁: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一年。

楚宗室杀吴起。

孟子在邹。

十岁: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邹。

十一岁: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绝祀。

赵王翳迁于吴。

孟子在邹。

十二岁: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邹。

十三岁: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邹。

十四岁: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

韩灭郑。

诸咎杀其君。

孟子在邹。

十五岁: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

韩山坚贼其君。

齐田午杀其君,自立为桓公。

越寺区定乱,立无余之。

孟子在邹。

十六岁: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邹。

十七岁: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邹。

十八岁: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邹。

十九岁: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

燕简公卒。

韩严杀韩哀侯。

魏伐楚,取鲁阳。

孟子在邹。

二十岁: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

晋桓公被韩、赵迁于屯留。

赵、韩伐魏,魏伐赵,败之平阳。

孟子在邹。

二十一岁: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

齐伐魏,降观,王错奔韩。

魏败韩于马陵。

孟子在邹。

二十二岁:公元前368年,周显王元年。

孟子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二十三岁: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

韩赵分周为两。

孟子在鲁。

二十四岁:公元前366年,周显王三年。

魏伐韩败逋。

孟子在鲁。

二十五岁:公元前365年,周显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迁都大梁。

田齐桓公杀其君母。

孟子在鲁。

二十六岁: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五年。

魏公子缓如赵以作难。

孟子归邹创办子思书院,广育天下英才。

二十七岁:公元前363年,周显王六年。

魏伐赵,取利人与肥。

越寺区、弟思杀其君。

孟子在邹。

二十八岁:公元前362年,周显王七年。

魏战败赵、韩联军于浍北,擒乐祚,攻取皮牢。

赵成侯与韩昭侯会于上党。

孟子在邹。

二十九岁: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

商鞅入秦。

宋约生于此年。

魏入河水于甫田。

暇阳人来归。

孟子在邹。

三十岁:公元前360年,周显王九年。

东周惠公杰卒。

孟子在邹。

三十一岁:公元前359年,周显王十年。

韩魏分晋,迁晋君于端氏。

商鞅变法。

孟子在邹。

三十二岁:公元前358年,周显王十一年。

魏及韩侯盟于巫沙,归侯于韩,商鞅刑公子虔、公孙贾。

孟子在邹。

三十三岁:公元前357年,周显王十二年。

鲁、宋、卫、韩君朝魏,梁惠王称王。

商鞅为左庶长。

孟子在邹。

三十四岁:公元前356年,周显王十三年。

鲁侯朝魏,魏筑阳池以备秦。

韩筑长城自亥谷以南。

赵会燕成侯于安邑。

孟子在邹。

三十五岁: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

申不害相韩。

越无颛卒。

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侵宋。

孟子在邹。

三十六岁: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

齐败魏于桂阳。

韩侯朝魏。

秦败魏,斩首七千,取少梁。

孟子在邹。

三十七岁: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

赵败魏于桂陵(齐用孙膑围魏救赵)。

魏以韩师败诸侯于襄陵,会齐宋之国。

齐使楚景舍与魏求成。

孟子在邹。

三十八岁: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

商鞅为秦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伐魏,安邑降秦。

孟子在邹。

三十九岁: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

秦迁都咸阳。

商鞅伐魏,固阳降秦。

魏归赵邯郸,在漳水上结盟。

孟子在邹。

四十岁: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

商鞅废井田,设县。

孟子在邹。

四十一岁:公元前349年,周显王二十年,孟子在邹。

四十二岁:公元前348年,周显王二十一年。

韩昭侯如秦。

秦“初为赋”。

孟子在邹。

四十三岁:公元前347年,周显王二十二年,孟子因齐威王招文学游说之士,第一次由邹到齐临淄稷下学宫。

四十四岁:公元前346年,周显王二十三年,孟子在齐与匡章交游。

四十五岁:公元前345年,周显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齐。

四十六岁:公元前344年,周显王二十五年。

魏惠王召诸侯于逢泽朝天子,秦公子少师率师参于逢泽之会。

秦孝公会诸侯于京师。

孟子在齐稷下被淳髡讥讽,二人进行了有关于“礼”的辩论。

四十七岁:公元前343年,周显王二十六年。

齐田忌用孙膑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

孟子在齐并不受重用,被齐人讥讽,孟子以“我无官守”、“我无言责”而自解。

四十八岁:公元前342年,周显王二十七年。

商鞅伐魏,用计俘公子卯,大破魏军。

孟子在齐。

四十九岁:公元前341年,周显王二十八年,孟子在齐。

五十岁:公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

(齐)邳迁于薛。

魏为大沟,行圃田之水。

孟子在齐。

五十一岁:公元前339年,周显王三十年。

据《史记》所载,庄子与楚威王同时 ,威王聘为相,庄子辞见。

赵良见商鞅,威胁商鞅下台。

孟子在齐。

五十二岁:公元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

宋剔成卒,弟偃立。

秦孝公卒,车裂商鞅于咸阳,其师尸佼逃蜀。

孟子在齐。

五十三岁:公元前337年,周显王三十二年。

韩申不害卒。

秦仍用商鞅新法,楚、赵、韩、蜀朝秦。

孟子在齐。

五十四岁:公元前336年,周显王三十三年,孟子在齐。

五十五岁:公元前335年,周显王三十四年。

秦甘茂取韩宜阳。

匡章因与孟子游,被齐用为将,败秦。

魏惠王用惠施策与齐威王会徐州,惠王改元。

孟子在齐。

五十六岁:公元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

孟子在齐。

五十七岁: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

苏秦合纵六国,于洹水歃血为盟。

孟子在齐。

五十八岁:公元前332年,周显王三十七年,孟子在齐。

五十九年: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

秦败魏,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孟子在齐不被重用,拥楹而叹。

六十岁: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十九年。

魏献西河之地于秦。

孟子在齐。

六十一岁:公元前329年,周显王四十年,孟子在齐。

六十二岁:公元前328年,周显王四十一年,孟子在齐。

六十三岁: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

韩举于齐战,死于桑邱。

孟母仙逝,孟子归葬于鲁,孟子第一次到齐国的后期已得到客卿地位,故以卿大夫之礼葬母。

六十四岁: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

五月魏会韩威侯于巫沙。

十月韩宣王朝魏。

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五岁: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

四月秦惠王称王。

五月燕王称王,韩宣王称王。

孟子在鲁守丧。

六十六岁: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

楚败魏于襄陵。

孟子在鲁三年之丧满,返齐。

六十七岁: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

昭阳为楚伐魏。

滕定公卒。

这时稷下学宫衰落。

孟子在齐见威王不能实现他的“仁政”主张,闻宋王将行王政,故离齐到 1世孙(儿子) 孟仲子,北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2世孙(孙子) 孟睾,邹之处士,隐居不仕,好静、多智虑,容貌俊仪,通五经,美词章3世孙(曾孙) 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朴,不骄侮人,善于与人交往,治家有道4世孙(玄孙)孟舒,字子怀,汉朝云中牧5世孙 孟之后,隐居不仕6世孙孟昭,汉朝博士,博览经史,问贯古今7世孙孟但,汉朝太子门大夫,精易道8世孙孟卿,汉朝淮阳太守、太傅9世孙 孟喜,字长卿,汉朝郎官10世孙 孟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11世孙孟兴,汉朝尚书郎12世孙孟尝,字伯周,汉朝徐令、合浦太守13世孙孟展,字君城,不仕14世孙 孟戫,东汉济阳太守、太常、太尉15世孙孟敏,字叔达,东汉新郡太守。

博学能文,有荷甑堕地不顾事16世孙孟光,字孝裕,东汉讲部史;蜀汉拜议郎、符节令、屯骑校尉、长鲁少府、大司农17世孙孟康,字公休,曹魏散骑侍郎,弘农太守,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封广陵宁侯18世孙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

“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19世孙 孟揖,晋朝庐陵太守20世孙孟观,字叔时,晋朝殿中郎、黄门侍郎,生二子:孟嘉、孟陋21世孙孟嘉,字万年,晋朝安西大将军长史、江州别驾,生二子:孟怀玉、孟龙符。

性无苟合,言无夸衿,为时所重22世孙孟怀玉,晋安帝时封鄱阳县侯,后为阳丰县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将23世孙孟表,字武达,南齐马头太守;北魏辅国大将军、南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因功封汶阳县伯,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平西大将军24世孙孟斌,北魏右丞相25世孙孟威,字能重,北魏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26世孙 孟恂,字修仁,北魏东州太守;北周太子少师、太子太傅、车骑大将军27世孙 孟儒,字敬业,北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卫将军28世孙孟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29世孙 孟善谊,隋朝河内通守30世孙孟诜,唐朝凤阁舍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同州刺史31世孙 孟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32世孙孟浩然,唐朝诗人,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生二子:孟云卿、孟庭玢(孟郊之父、孟常谦的祖父)33世孙孟云卿,字宜甫,唐朝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

生二子:孟简、孟华34世孙孟简,字几道,唐朝仓部员外郎、谏仪大夫、常州刺史、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注: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即孟郊(唐朝诗人)的儿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35世孙]35世孙 孟常谦,唐朝安州刺史、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生二子:孟遵庆、孟元阳36世孙 孟遵庆,旨召不仕37世孙 孟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

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

手持问一编甚钜。

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

其所与友尽善之。

生二子:孟方立、孟方迁38世孙孟方立,唐朝昭义节度留守39世孙孟承诲,后晋太府卿40世孙孟汉卿,后周左羽林大将军41世孙孟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42世孙孟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43世孙 孟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44世孙孟宁,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

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

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

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

生二子:孟存、孟坚45世孙 孟存,主奉祀事,生二子:孟况、孟海46世孙 孟况,宋朝鱼城教谕,主奉祀事47世孙 孟彬,宋朝临沂县主簿,主奉祀事,生二子:孟澄、孟沂48世孙 孟澄,仕为滕县尹,主奉祀事。

49世孙 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时复其家。

仕峄州知州,为族长,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荣祖50世孙 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 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51世孙 孟惟清,主奉祀事52世孙 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温、孟思润53世孙 孟思春,主奉祀事54世孙 孟克刚,主奉祀事,无嗣55世孙孟希文,字士焕,他是孟子的第45世孙孟坚的第九世孙孟克仁的长子,1451年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

孟氏世职自此始56世孙孟元,字长伯,1489年承袭世职,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袭世职)57世孙 孟公肇,字先文,是孟元的弟弟的儿子,1523年代袭世职58世孙 孟彦璞,字朝玺,1567年承袭世职59世孙孟承光,字永观,1601年承袭世职,长子孟宏略(其子孟闻玉)60世孙 孟宏益,字振扬,1623年代袭世职;孟闻玉长大后即让职,朝廷改封孟宏益为锦衣卫千户[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誉,生一子孟闻玺,孟闻玺生孟贞仁]61世孙 孟闻玉,字尤甫,1629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2世孙 孟贞仁,字静若,164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3世孙 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4世孙 孟衍泰,字懋东,174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5世孙 孟兴铣,字起辉,未承袭世职66世孙 孟毓瀚,字钟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袭世职,主奉祀事[注:孟毓瀚无子,由孟兴铣的二弟孟兴錞的儿子孟毓纍为继续人;孟毓纍生孟传梿]67世孙 孟传连,字国摸,1780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8世孙 孟继烺(lang),字体耀,1815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69世孙孟广均,字京华,乙酉科举拔贡,戊子科举人。

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

钦加主事衔,晋员外郎。

先后创建或修复了庙、府、林、孟母断机堂及庙户营三迁祠等古建筑群。

并支持修纂了《重纂三迁志》、《孟子世家谱》。

为我们今天能看到孟庙、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对研究孟氏家族的兴衰成败、沿革变迁等方面资料,均做出来了重大贡献70世孙 孟昭铨,字伯衡,1874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71世孙 孟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生三子:孟庆桓、孟庆榕、孟庆棠72世孙 孟庆恒,字颂武,因早卒,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20年代袭世职;至光绪31年(1894年)正式承袭;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73世孙孟繁骥,字雪生,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74世孙 孟祥协, 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孟子》中经典名言名句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 《孟子·离娄上》 作者: 守时间的闹钟 2005-10-12 04:39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原创]《孟子》名言名句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 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 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 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怎样以德服人)孟子的名言精选之:德治篇(原文及翻译)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

(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梁惠王上)【译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得到安定

’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呢

’我回答说:‘不喜欢虐杀人民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

’他又问:‘那谁会来归服他呢

’我回答说:‘普天之下的人民没有不会归服的。

’”【原文】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是则同。

”(公孙丑上)【译文】 (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统一天下;要他们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而换取天下,他们都不会去做的。

这就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原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说:)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运用仁德去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

但是仍然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

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原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

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原文】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各种货物质量不一样,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万倍。

您硬要卖相同的价钱,这是要搅乱天下啊。

让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卖相同的价钱,人家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

按照许先生的道理,那等于是带着大家都去做虚伪的人呀,还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原文】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城墙不坚固,军备不充足,这不算国家的灾难;田野土地不开发,货物财产聚敛不多,这也不是国家的祸害;国君不讲礼义,人民缺少教育,盗贼乱民多起来,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

【原文】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君主用人有不当不必于指责,君主行政有不当也不必过于非议;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

君主如果讲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如果讲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没有不端正的。

国君一旦端正国家也就会安定了。

”【原文】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

”【原文】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别人,这就不可能使别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别人,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

天下人民内心不服而能够统一天下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原文】孟子曰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大禹不喜欢饮美酒却喜欢听人家有益的话。

商汤坚持中庸之道,但举荐贤能却不拘常规。

周文王看待人民,好象他们受了伤一样关心,按道理在做却向没看见一样还要努力。

周武王不侮慢身边的臣属,也不忘怀派到外地的臣属。

周公旦希望同时学习夏、商、周的君王,用以实践禹、汤、文、武四位君主的事业;遇到和他们做法不相符的地方,就抬着头认真思考,日夜不停地推敲;偶然之间想通了,(唯恐忘记)就坐着等待天亮去实行。

”【原文】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大禹觉得天下那些被洪水淹没的人,就向是自己推他们下水去的;稷觉得天下那些挨饿的人,就向是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对拯救人民如此急迫。

【原文】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仁厚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爱它。

良好的政治获得人民的财产,良好的教育获得人民的心。

”【原文】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平时注意积累财富的人到荒年就不会窘迫,平时注意修养道德的人到乱世也不会感到迷惑。

”【原文】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诸侯应珍视的三件宝贝是:土地,人民,国家政务。

如果去重视珍珠宝玉,灾祸就会降临到他身上。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名言有哪些

孟子名言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名言名句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进锐者,其退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名言名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名言名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关于礼仪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

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

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庄子 孟子 老子 名言

孟子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7.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9.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10.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 1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2.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1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14.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5.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16.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1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18.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9.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尽心下》20.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 《孟子·离娄上》《老子》名句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8.为无为,则无不治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庄子》名句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6.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胠箧》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外物》1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庄子•让王》11.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子•渔父》1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1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1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师》1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庄子•外篇•秋水》1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杂篇•天下》18.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19.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20.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

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励志名言1.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5.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

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8.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9.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10.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1.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2.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

13.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4.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15.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1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7.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18.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0.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1.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2.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3.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5.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26.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27.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28.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29.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30.自古成功在尝试。

31.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32.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33.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34.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5.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36.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37.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38.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39.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40.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41.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成功是%失败的结果。

42.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3.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44.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他的关怀。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45.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46.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和头脑的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合作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脚的才是推销员。

47.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48.“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49.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

(戏从对手来。

)50.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51.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52.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53.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平等。

54.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5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5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5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59.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

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60.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孟子名言精选之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