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第斯多惠教育名言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出自哪篇文章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我想,孙子兵法上这句谋略用于教育,跟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这句名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教授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帮助他们在考试中提升成绩,这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用思想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这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思想的传播,会影响人的一生,它远比教授知识本身来得深刻和久远。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相同点

最重要的一条是“智慧”(理性),在古希腊人看来,智慧可以使人获得知识,这是通往至善的唯一途径,“美德即知识”

还有,中路之道,自制力,诚实,不畏权威,敢于创新等等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中国的传学的主导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而西方的学院派哲学的鼻祖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

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不但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们各自留下的分支庞杂的学派更像是树根一样,穿进了民族思想的最深处。

从20 世纪下半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和西方的文化是几乎同时诞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时的对应关系。

根据这样的认识,人们把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这两个伟大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苏格拉底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呈现出独自的特点。

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来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

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

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

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

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

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

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

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

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

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

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

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

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

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

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

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

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

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

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2. 至善理论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主要是在认知领域内确立了理性精神,即试图通过逻辑推理的理性认知,从芜杂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普遍本原。

而苏格拉底开始了从自然哲学向人本哲学的转型,试图把希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并且因此依据理性精神深入地探讨了有关人、社会和伦理的各种问题。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又可以说是探讨善和至善的伦理学。

他同意智者们提出的“哲学应当是人学”的观念,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

他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德为一;美德即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

三句话的实质是:美德即知识。

他肯定在具体的善之上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善即至善。

苏格拉底认为:善、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不论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的本性;而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一问题的人,最好是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

苏格拉底在寻找善的本性的同时,也看到具体的善恶是相对的。

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适用的东西来说是善,对不适用的东西则是恶。

由此,苏格拉底看到问题的关键是要作出善恶大小的正确选择,而这就需要技能和知识。

这样至善目的论演进为善即知识的命题。

苏格拉底进一步认为善与恶应该由理性来证明正确与否,只有善变成了知识,才能成为善。

另外,苏格拉底对事物本质的追问,教人以理性来“认识自己”的思路,标志着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的论争已开始形成。

把知识看成是道德的基础,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根本思想。

孔于和苏格拉底一样,在他们伦理学思想体系中都有一种至高的追求,或者说所谓真理的存在。

孔子反复强调了“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从人类的善性出发,发展出了一套最能符合人性、切合人情的伦理观念。

以仁为核心,孔子又提出了一系列人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原则。

儒家以仁爱原则为核心的而构建的道德规范体系,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除上述诸项外,儒家还提出了孝、悌、宽、敏、智、俭、敬、刚、毅等道德规范。

在儒家的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可以说,儒家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仁爱原则而展开的。

仁爱作为儒家伦理的一股道德原则,其出发点是“亲亲之爱”,但又不限于亲亲之爱,而是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

在理想人格上,儒家认为达到至善就是要达到“内圣外王”。

“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是要养成这种人格。

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

”儒家的内圣外王就是《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按照儒家祖师孔子所确立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原则,不论是贵为天子,还是平民百姓,由于性相近,因此在后天均须以“修身”为本。

在儒家看来,由于人的本性所决定,圣人必须加强德性修养,以此为基础,将内圣发用于外便是外王。

3. 教育理论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是一个哲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

他们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的真谛和至上的哲理,也同时希望将这些哲理传授给更多的人,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同样广传弟子,同时采用了一种相近的教导方式———对话式的启发诱导弟子,以期望来改造社会,这使得他们都有了理想化的色彩。

苏格拉底对美德作了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在他看来,要证明美德即知识,只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反之,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就说明了知识与美德的共同的性质。

他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助产知识,导引知识。

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知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

真理存在每个人的心灵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发现真理。

教师就应采用对话或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存在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理,并将其导引出来。

所以,他把这种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

他自称为“知识的助产士”,所以他的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

在与学生谈话中,他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第二步是产婆术。

在学生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在否定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

后来,他的思想被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倡导归纳法,启发、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真理。

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孔子是最先也最多采用这种论说教育的先躯,整部《论语》就是孔子与其学生的对话。

孔子认为人心本善,仁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需要将它引发出来而已,“我欲仁斯仁之也”,因而他倡导启发式教育。

“启发”一词,是源于孔子《论语·述而》中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启发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愤悱”的学习需求。

启发教育体现了内在动机性原则。

同时,反映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即学生主动在先,教师启发诱导在后。

启发教育的目的内容,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探索的能力。

朱熹在阐释启发的具体内容时强调:“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开其意是思维,达其辞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是互为表里的,只有想得通,才能说得清。

启发学生思维成为启发教育的实质内容。

孔于也一再强调,只有学思结合,才能使知识增殖。

因为思不是停留在知识的接受、保持的学习水平,而是将发现新知识,使知识增殖。

启发式作为教师的一种教法在教育理论、实践中广为流传、应用。

4.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

”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

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

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

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

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

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

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

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

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

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

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

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

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

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

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

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

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

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

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

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

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参考文献:〔1〕王维雅,王维.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2〕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第14 页〔3〕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指南. 教育名言录〔M〕. 第67 页〔4〕刘震. 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3 页〔5〕赵敦华. 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德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4 月〔6〕潘泽泉. 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7〕袁征. 美德是不是知识

———苏格拉底和孔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1999 年6 月〔8〕张一平. 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1 月作者陆红霞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感受到“我能行”

音乐课中的教学目标的改革,就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并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这种美的享受来自于宽松民主的氛围,它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随时随刻都感受到“我能行

”学生的这种感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

一、用激励性的“课前语”,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 “导课”这一环节,从“德导”到“育导”,成功的导课第一锤就能敲在学生的心上。

为此,每次上课预备铃声响后,我总是让学生齐声背诵一句“激励语”。

例如:“我的歌声真动听

”“今天我真棒

”“音乐是我的好朋友”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一开始就自己树立了信心及对音乐课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话语:“今天你们表现得真不错

”老师真喜欢你们的歌声

”双向的激励、融洽、和谐、民主的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他们感到能上好音乐课, “我能行

”。

二、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课上学生情绪兴奋时,记忆力增强、创造思维活跃、教学效果颇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感到“我能行”。

具体做法是:1.节奏训练与游戏相结合;2.歌曲学习与自编自演相结合。

1.引导学生自编动作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动”为主。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且情绪极不稳定,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让学生自己编动作、自己跳,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

2. 启发学生编歌词新歌的歌词,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主要是以教师的“教读”为主,但有些歌曲,可以引导小朋友自己来编歌词。

例如:在教一年级歌曲《在动物园里》时,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改编歌词,很多学生把他们喜欢的小动物都填在歌词中。

例如:“孔雀开屏真美丽,真美丽”“小兔跳舞真可爱,真可爱”这些都是歌曲中没有的词,老师鼓励他们说:“嗯,你们可真聪明,都成了小小词作家了

”其他小朋友一听,也都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老师、我也行我也能作词。

”于是大家一齐开动脑筋,不知不觉中为歌曲填了许多词,学生演唱起自己编写的歌词更是兴趣盎然。

三、用自主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学生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学法上的自主性。

在四年级合唱歌曲教学中,我打破以往教师给学生分声部的习惯,而是让学生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告诉他们“你喜欢哪个声部就唱哪个声部”,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

接着老师再次鼓励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较难的声部也唱会

看谁两个声部都会唱

”这样激励的话语、大大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向自己挑战的信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学高为身正为范。

是著名教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也有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

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

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

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师呢

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

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

我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面对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

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有真诚的敬意。

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

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

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

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

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 我们常说“无声教育”,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将教师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

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交给教师,我们就有责任、责无旁贷去珍惜爱惜学生的时间。

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问探究式学习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术语、概念灌输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

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和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

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

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

”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第斯多惠教育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