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怎样赏析古典诗句

怎样欣赏古典诗词意境美

什么叫“意境”呢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就是说,大家读诗,体会意境美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就是一种意境或者那种美的感受就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意境美是非常丰富的,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

第一种意境叫“雄奇阔大”;第二种叫“旷放开朗”;第三种叫“苍凉悲壮”;第四种叫“深邃沉郁”。

这四种类型有个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此外还有四种,第一种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种叫做“凄冷寒凉”。

这四种大体上集中表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柔之美”。

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

那么“阳刚美”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则奔腾震荡,磅礴千钧,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破胆。

第二种叫做“旷放开朗”,这种意境一般特征是这样的,写景往往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的时候往往是旷大开朗,舒缓绵长,在语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谲俊逸。

第三种叫做“苍凉悲壮”,这种意境美一般的特征是,在写景色方面,往往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纵雄健,慷慨悲凉,在语言方面往往是古朴遒劲,刚正惨烈。

第四种就是“深邃沉郁”,这类诗词,它一般的特点是,内容上深蓄积厚,感情深沉,曲回郁结,在语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事动人。

上面我们讲了四种。

我们读了这些诗以后,在我们眼前,往往会产生一种它所表现的形象,有的像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有的像大河横前,波涛汹涌;有的像迅雷疾电,走云连风;有的像大风卷水,林木衰摧;有的像壮士拂剑,浩然弥哀;有的像倒酒既尽,仗藜行歌;有的好像是行吟泽畔,饮恨吞声。

总而言之,这些形象,都给我们一种美感。

一般说来,这种美感是激扬振奋的,是奔放热情的,是深沉坚实的,是劲健悲慨的。

这四种,我们说属于“阳刚之美”。

关于“阴柔美”,我也概括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叫“浓艳瑰丽”,这类诗词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酒边花下,盛装美人;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浓抹彩绘,刻意雕琢;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是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这类诗词的意境,往往它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飘逸情绪。

第三种叫做“清新素雅”,这类的诗词一般说来,作者所描写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绿水,芳草鲜花,比较素淡。

或者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

它的表现手法往往是细致纤丽的、清奇婉转的,好像是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

第四种是“凄冷寒凉”,这类诗词,它所表现的情事环境大多是哀伤凄冷的,如愀如悲,如泣如诉,往往以凄婉楚恻来打动人心。

读这类诗词,它可以引发人们的畏惧和悲悯,用一种悲剧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如何欣赏古典诗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积累精萃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 l 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烟花三月下扬州。

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竹外桃花三两枝。

l 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便惜夏日长。

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l 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日暮秋风起,屈子怨何深。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②古道西风瘦马。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l 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且似今年冬,走休关西率。

不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①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②水落而石出。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l 离愁别恨是人生一大主题,古诗词多有名句细致刻画。

李煜《相见欢》“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写出了愁之味,请按要求从不同方面写出“愁”的诗句。

愁之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比离苦。

愁之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之重: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之多: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写“花”的诗句: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⑤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花木成畦手自栽。

⑧一枝红杏出墙来。

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山”的句子: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

④西塞山前白鹭飞。

⑤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明月几时有。

④明月别枝惊鹊。

④月有阴晴圆缺。

l 默写出古诗词中含“树”的句子: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花木成畦手自栽。

③千里莺啼绿映红。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⑥枯藤老树昏鸦。

l 默写出古诗中写“长江”的句子: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l 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 l 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l 默写出古诗中写“水”的句子: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⑤小桥流水人家。

⑥春江水暖鸭先知。

l 默写古代诗词中写“莲”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枝头。

③唯有绿荷红菡萏(hán dàn),舒展开合任天真。

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l 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l 文言诗文理解性默写 l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旧事物必然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l 《孙权劝学》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

l 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l 有一首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终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l 问:《《论语》六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哪句

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只学习不思考和只思考不学习都是不完整的学习方法,要想使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学思结合。

l 问:《论语》六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什么

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叫他‘文’呢”.孔子借这个问题告诉子贡要勤学好问,既回答了弟子的问题,又教育了他。

l 问:《《论语》六则》中与“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日满开始”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什么

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l 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表示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l 《论语》六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l 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

择其善者而从之。

l 《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l 《论语十则》中强调躬身实践重要性的句子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知学也。

l 《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l 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读书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 《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中都有两句诗表现宾主情深,相处随和,不请自来,它们分别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l 《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l 《过故人庄》中表现与友人相聚交谈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l 《游山西村》中蕴涵生活哲理的句子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l 《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然而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l 《归园田居》中描写作者不满官场的黑暗,返回农庄从事农业劳动而不悔的意思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l 《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热爱农事,不辞辛劳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l 《归园田居》中表明不辞农事的辛劳,追求不随世俗、不违心愿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l 《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l 写出几句与“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意思想近的成语或熟语: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l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l 《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概括写战争的频繁和残忍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l 问:成语“扑朔迷离”出自哪首诗

原句是怎样的

答:〈木兰诗〉。

原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 l 问:《木兰诗》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各是怎样描写军中苦寒生活的

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此句又写出了边塞夜景。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l 问:〈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雄姿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是什么

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l 〈木兰诗〉中写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高官但愿还乡的淳厚朴质的句子是什么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l 问:《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它写出了大草原浩渺无边景致的句子是什么

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l 《木兰诗》中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l 《木兰诗》中写木兰在可汗征兵面前的态度的句子是什么

l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l 。

l 表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l 《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l 木兰归来,一家人欢天喜地。

父母是:出郭相扶将。

姐姐是:当户理红妆。

弟弟是:磨刀霍霍向猪羊。

l 王勃劝友人不要在离别时悲情伤感,作儿女之态是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l 《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比喻年老仍有雄心壮志的一个成语出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l 《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l 《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l 《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l 《西江月》描写山乡夜晚骤雨将至的诗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l 《西江月》描写江南山村夏季月夜图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l 融为一体的诗句是哪两句

答: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l 问:《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其中哪两句最突出

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l 《西江月》以动写静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l 《西江月》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l 问:〈西江月〉一词中写急忙避雨迷路,焦急迷惑之后欣喜的句子是什么

答: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l 《望岳》中写泰山之大,连绵不断的诗句是: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之高峻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l 《望岳》中常用来比喻在取得更大成绩时,再看自己过去或别人的某些成就微不足道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l 《望岳》中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l 《如梦令》中写一群少女为急寻归路,争执之声惊飞夜栖飞鸟的诗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l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什么

答:兴尽晚回舟。

l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l 问: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请写出这句诗。

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l 《口技》中作者对口技表演议论的句子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l 问:(1)《口技》中既说明宾客对表演者的向往之情,又为下面表演创设了肃穆氛围的句子是什么

(2)从演出开始到结束,宾客反应又如何

请依次写下来。

答:(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l 《杜少府之任蜀州》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l 《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作者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叮咛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l 《春望》中表现面对国破城败,自己忧国情怀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l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l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l 《秋词》一诗一反悲秋之情,表达了明快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请在写一首赞美秋色的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与此意境相反的一首诗《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l 《秋词》中表现诗人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l 《秋词》中以形象的描写说明“秋日胜春朝”的原因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l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l 根据“1 ,0”这两个符号,写出学过的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l 苏轼的《浣溪沙》,实写的句子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从词中“溪水东流”可以看出来。

l 苏轼的《浣溪沙》,一词中,即景抒情,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l 王维的“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中,涉及两个人物,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陶渊明。

观《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有感

演讲人:李敬(武汉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天想讲三个,那就想,我就想了,我们怎样古典诗词,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切入。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欣赏古典诗词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的那种深邃的、那种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

什么叫意境呢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那么王国维在这里提出了写景,诗歌有意境那样包括写景,写真景,写真情,这叫有“意境”。

那么其实呢,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

那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他怎样写景,看他怎样通过写景来把它的思想感情融会于其中,我还是举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的从小就读过的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么这四句诗,可以说完全是用绘画的手法,画出来的四幅画,非常美的四幅画,好像挂在我们家里的四个条幅挂着。

第一幅画说“两个黄鹂鸣翠柳”,在青翠的柳枝中间,两三个黄鹂鸟儿在鸣叫着,在跳跃着,很美吧

柳树很浓密,黄鹂鸟儿是小的,它跳来跳去。

第二幅画“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更美了,青天,蓝蓝的天幕是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一行白鹭冲天而起,点缀在蓝色的天幕之上,是很美的吧

第三句说“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近处是个窗口,透过窗口,窗口好像是个镜框子,有限的这个窗口,外面是无限的雪山,无限的雪山的一个部分就构成一幅图案,是一幅图案画。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四幅画“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口的水中停着即将驶向东吴的万里行船,四幅画,四句诗完全是四幅画,而且这个画非常讲究,非常讲究。

大家看,前两幅画是动态的,“两个黄鹂鸣翠柳”,鸣,跳跃着,鸣叫着,“一行白鹭上青天”,飞的,是动态的画,后面两句是静态的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静态的,“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在这儿是停泊不动的,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而且呢,四幅画又共同构成一幅春意图,作者把他对春天的喜爱、对春天的热爱,这种情绪表达在流露在蕴含在这四幅画里边,所以画中有他的情,清融会在画面当中。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他所描绘的形象里边,就使得诗歌有更大的感情的容量。

那么这个古代诗歌创造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这是我说得什么叫“意境”。

那么下面,我进一步说了,中国古典诗词这个意境,它所呈现出的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是说大家读这个诗,体会这个意境美,它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它是一种意境,获得那种美的感受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大体上可以这样概括,不一定很准确。

第一种意境呢,我说叫做“雄奇阔大”,雄奇阔大意境。

第二种我们叫“旷放开朗”,“旷放开朗”,第三种我们叫“苍凉悲壮”,第四种我们叫“深邃沉郁”,那么这四种类型它的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表现一种阳刚之美。

此外还有四种我把它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清新素雅”,第四种我们叫做“凄冷寒凉”,这四种呢,大体上集中表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种“阴柔之美”。

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那么“阳刚美”,我们刚才讲了有四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就是我们读这首诗,理解这种意境美,它有个什么特征呢

这类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它“雄奇壮美,气势雄浑”,写景“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奔腾震荡,磅礴千钧”,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破胆”,这样给一种它在写景方面、在抒情方面、在语言方面有这些特色。

比方说,大家非常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换酹江月”。

那么这个诗里面,你看看写景,它写景什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不是“雄奇壮美”

它抒情呢

都是磅礴,很有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淘汰了泥沙,“大江东去”,淘汰了泥沙,历史的长河淘汰了多少风流人物、英雄人物,发历史的感慨,抒情是这样的。

语言方面,用的词都是比较夸张的,比较绝对的,“乱石”石是“乱石”,“空”天空已经很高了,“乱石”可以“穿空”,“涛”是“惊涛”,“惊涛拍岸”,撞击着这个江岸,有的本子(写成)“经套裂岸”也是一样的,都是非常有力,“卷起千堆雪”用的词非常有力。

卷起,那个“雪”,那个浪头啊,“大浪”“波浪”的那个“浪波”,波浪啊,它像千堆雪,用的词都是很极端的、很大的。

所以这种类型我们是叫“雄奇壮美”。

你读了以后感觉受了撞击,好像一种,好像是大江大河撞击着你,感情的巨流撞击着你的心灵,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我说叫“旷放开朗”,这种意境呢,它一般特征是这样的,写景往往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的时候呢往往是“旷达开朗,舒缓绵长”,在语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谲俊逸”,这诗就很多了。

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非常潇洒,非常洒脱,非常旷达,心中不搁什么事,心中不纠缠于某一个疙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很潇洒的,那么这是第二种,叫做“旷放开朗”。

第三种叫做“苍凉悲壮”,这种意境美,它一般的特征是这类诗词在写景方面往往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纵雄健,慷慨悲凉”,在语言方面呢往往是“古朴遒劲,刚正惨烈”,比方大家很熟悉的,有一首唐诗,王翰写的《凉州词》,写守边将士的那种悲凉的情怀,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里面表现的那种苍凉的情怀,这种情怀里有“悲哀”,但是更有“雄心壮志”,有“壮志”,同时也含一点“悲”。

所谓“壮中含悲,悲中有壮”,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就是所谓“深邃沉郁”,这类诗词,它一般的特点内容上“深蓄积厚,感情深沉,曲回郁结”,在语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事动人”,比方说大家熟悉的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地“忧国忧民”,那样地“深邃沉郁”,“沉郁顿挫”,上面我讲了这四种,我们读了这首诗以后,在我们眼前往往会产生一种什么形象

它所表现的形象,有的像“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有的像“大河横前,波涛汹涌”,有的像“迅雷疾电,走云连风”,有的像“大风卷水,林木衰摧”,有的像“壮士拂剑,浩然弥哀”,有的像“倒酒既尽,仗藜行歌”有的好像是“行吟泽畔,饮恨吞声”,就是我们联想起这样一些形象,总而言之,这些形象给我们一种美感的,一般说来这种美感是激扬振奋的,是奔放热情的,是深沉坚实的,是劲健悲慨的。

那么这四种,我们说属于“阳刚之美”。

那么关于“阴柔美”,我也概括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我们叫“浓艳瑰丽”,那么它所,这类的诗词它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酒边花下,盛装美人”,盛装的美女,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浓抹彩绘,刻意雕琢”,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是“金碧辉煌,浓艳绝人”,比方说大家很熟悉的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他所描写的本身就是一个浓艳的美女的形象,那么他所用的这些词汇,都是比较雕琢的,比较精美的,华美的、华丽的,那么这是给人读了以后感觉到一个美女的形象在我面前,惊艳绝人啊,亮得让你睁不开眼睛呢。

它属于这样一个浓艳的美,第二种情况,我们叫做“淡泊静谧”,淡泊静谧的意境,这类诗词它的特点是这样的,往往它所描写的题材大多是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了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一种飘逸的情绪。

比方说王维的晚年的山水诗,山水田园诗,他有些篇章虽然写的是自然界的一些客观景物,但是作者把他这种“不与世事”的一种淡泊的心境,通过这个诗刻画出来了。

比方说他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么这里面都用了一个“空”字,这个“空”,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环境的那种空寂,也是作者心里面的那种“空”。

因为他晚年笃信佛老嘛,信佛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晚年,那么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呢我们叫做“清新素雅”,这类的诗词一般说来作者所描写的也大多是大自然的景物,青山绿水,芳草鲜花,比较素淡,或者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它的表现手法呢往往是细致纤丽的,清奇婉转的,好像是“流泉鸣琴”呢,洋溢着生气。

比方说,大家很熟悉的像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非常清新素雅。

第四种就是所谓“凄冷寒凉”,凄冷寒凉”这种形态,这类的诗词它所表现的情事、环境,大多是哀伤凄冷的,如愀如悲,如泣如诉,它往往以凄婉楚恻来打动人心,读这诗词它可以引发人们的畏惧和悲悯,以一种悲剧的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那么欣赏这类诗,虽然它诗词本身写得很悲哀、很伤心,但是我们读这诗,依然可以产社一种审美的愉悦。

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从这个写悲凉当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美,我们刚才讲了它是一种悲剧的这种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热情。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李清照晚年写的诗《声声慢》,这是在她“国破家亡,晚年无依无靠,寄人篱下”这种心境写的。

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就是说她写她那种悲惨的境遇,当时是“国破家亡”,国家不统一,她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寄人篱下”,她写这词表现她当时独特的心境,独特的生活,我们读了以后可以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那种向往,是不是这样呢

它依然可以唤起一种美感,那么上面我们讲了中国古典诗词所表现的意境美的形态,大体上有八种,前四种属于“阳刚美”,后四种我们把它归纳为“阴柔美”。

那么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第二个切入点,我觉得应该是语言美,语言美,因为中国古典诗词,它也是语言的艺术,是最精粹的、最精炼的语言、最美的语言,人们说这个语言美讲它的语言像诗一样,是不是这样呢

诗的语言是非常美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如同绘画的颜料,这个画面再美,靠语言来涂抹它,来涂染它,所以诗歌的语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古代的诗歌概括力强、体制小,所以呢,要求语言必须准确、精炼、生动、形象,那就是说古人对诗歌语言的要求大体就是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我也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看过《红楼梦》吧,《红楼梦》第48回写到,香菱向林黛玉学诗,林黛玉告诉她你先读读王维的诗,香菱就读了王维的诗,然后呢向林黛玉汇报。

说什么呢

说我读了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有两句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她说我就不好理解,她说想来烟如何直啊

日自然是圆的,烟怎么会直呢

太阳总是圆的嘛,所以这“直”字似无理,这个“直”字用得没有道理。

烟怎么是“直”呢

“圆”字似太俗,这个“圆”呢,“落日圆”,“圆”字太俗气,哪个不知道太阳是圆的呢

月亮还有个缺的时候,还什么残月啊,还什么上弦月、下弦月啊,新月啊,太阳总是圆的嘛,这个“圆”字太俗。

香菱就说,她说,但是呢,我合上书一想,倒是见了这景的,你说写得不好吧,但是合上书一想这个景呢好像就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了。

香菱最后说,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大漠孤烟直”,“直”字不好,“长河落日圆”,“圆”字不好你换两个字,换一换看看,你能不能找两个字把这两个字换掉呢

香菱没有找出来,我想不但是这两个字换不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字,哪一个字不能换掉。

如果换掉,就不叫好诗了。

“漠”字能换吗

“漠”就是沙漠,在大西北,在边疆塞外,大沙漠茫茫一片,独特的景物、荒凉啊,沙漠的漠字,独特的,不能换吧

“大”字能换吗

大漠,写出那种苍茫感,茫茫无边,更突出了一种荒凉,“大漠”大家感觉这个语感。

“烟”字能换吗

“烟”是“狼烟”“烽烟”,边疆特有的景物,军事斗争,边疆前线只有烽烟,没有什么炊烟,而且这个烟是孤烟,一个“孤”字现出它环境的严酷、冷漠,是边疆是塞外,军事要塞呀,“孤烟”,“烟”字不能换。

“孤”字不能换,“孤烟直”,“直”字为什么不能换呢

一个“直”字,显出这个环境的恶劣,荒旱无风,一丝风都没有,很炎热,所以烟是笔直往上升的,这是第二。

第三,这个字有感情色彩,“大漠孤烟直”,大家感觉什么呢

一种刚强、一种坚硬,烟都是笔直笔直的,那么守边疆的将士们呢,就可想而知。

但是作者没有这样说,就是说这里面它喻示着比喻了守边将士那种刚强、坚硬,他可能不承认。

这就是说,是写烟笔直的,没有什么别的含义,他说你很浅薄,所以好诗,它在写景当中,有意无意当中有这种内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河”字能换吗

在这个地方来说,黄河的源头,“河”独特的,“长河”,一个“长”字,显出这个地方没有山峦、没有树木,河长长的、长长的,给人一种很突出的感觉。

“长河”、“落日”,“落日”两个字能换吗

一般写心情很好的时候,写朝阳,他为什么独特写“落日”呢

落日,残阳如血,很悲凉、很苍凉,所以用“落日”。

这个“圆”字能换吗

“圆”字不能换,为什么

我们如果在大城市,你能看到落日圆吗

看不见。

因为太阳刚刚西斜,被一栋高楼挡住了,再西斜,被那个山挡住了,再被一棵树挡住了,看不到太阳圆圆地圆圆地落下去只有在荒漠当中,大沙漠当中,在西北很荒凉的地方,太阳是圆圆地升起来,圆圆地正中间,圆圆地西斜,圆圆地落下去。

“圆”字给人感觉非常突出,“长河落日圆”。

那就是说古人呢在这个用字上是非常之讲究的,其他还有很多很有名的句子,你比方说,温庭筠有首诗叫《商山早行》,其中有两句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多少个字啊

10个字,写了几种景物呢

写了6种景物。

10个字能够写6种景物,我们大家写文章写了几千字,一个景物都没描写清楚。

他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什么

因为它字数很少,它必须很精炼,同时呢,又很准确,同时特别有意境。

作者用10个字,把一种野店晨霜,旅客道路辛苦的意境,把它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就是语言特别地精炼。

此外,诗的语言呢,我们说是一种最精炼的、最准确的一种最生动形象的语言。

所以这种语言呢,作者在写作诗歌的时候,他要靠锤炼才能得之,就是靠锤炼而成。

古代人写诗、填词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意匠惨淡经营中”,这是杜甫的话,说我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惊人之语”,我就还要改。

我写诗,每句话都是惨淡经营呢,惨淡经营。

诗歌欣赏的第三个切入点,第三个切入点那就是“形式美”,“形式美”,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最讲究形式的。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着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

你看,我们诗很规整、很整齐,七个字一句,排下来,就像我们盖的这个设计得不太好的那个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五言诗,排得也是一个楼房一样的。

西方的诗或者国外的诗,金字塔式的或者阶梯式的,也有它的排列的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诗歌非常规整,当然像词它有长短句,它也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所以它表现出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

那么这种形式美,在世界的诗歌园地当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中国诗歌这种独特的这种形式。

那么中国古典诗歌早期定型为“四言诗”。

大家知道《诗经》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句。

但是并没有特别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兴起,到了南朝时期,在齐代永明年间,有人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那么有人就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当中声、韵、调这种配合,要求写诗,要“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讲究对偶,这就出现了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注重声律的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

“永明体”到后来格律诗的形成,以及后来的骈文,以及词、曲这些文学样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代初年,就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律诗和绝句,也所谓“格律诗”。

中国诗歌真正讲格律的,是从唐代开始。

唐代以前它还有一个发展过程呢,我们说,在齐代永明年间,发现了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从这儿以来到了唐代是真正地、正式地讲格律了。

那么此后,这种新的诗体,这种格律诗,以及包括后来的词、曲,它讲格律也就是在句速、在字速,在每句中的声调、字的声调,以及句末的押韵,句与句之间的对仗,全诗的这种结构的规律,都有一定的格式,有一定的格式。

所以呢,格律诗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诗、词、曲都是如此。

那么诗歌有了一定的格律要求,读起落,轻重缓急相间,缓急相间,长短有致,抑扬顿挫,韵调谐和,这就更加丰富了。

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那么谈到古典诗词这种格律的要求,就是这种形式的要求,它的要求很严格,也比较复杂。

但是它的基本要求,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个是“平仄”的要求,“平仄”就是字的声调。

第二个就是“押韵”的要求,“押韵”押什么韵

第三个就是“对仗”的要求,“对仗”、“对偶”,那么这些都比较,我们说了比较复杂,要求比较严,所以一般不提倡当代的青年写这个旧体诗。

当然你文化学问比较高一点,诗词读得多一点也可以写。

但是过去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提倡青年人写新诗,不提倡写这个旧体诗。

他不是说不是不提倡大家写,主要从哪个意义上,这种格律比较束缚人,因为我们想诗啊重在抒情,如果在抒情方面,很想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这种形式又限制了,我不能够遵守我的规律,那个诗写得不像个格律诗,那也不好。

所以我们一般地还是提倡大家写新诗,写自由诗。

那么但是特,要欣赏古典诗词那就必须要懂一点,不一定写,但是要懂。

怎样才能懂呢

这不是我们这一次课能讲清楚的。

大家下去以后,可以找点有关诗词格律方面的一些书来看一看,我就不多讲了。

总而言之,上面讲了我们为什么要欣赏古典诗词,欣赏古典诗词从哪些方面切入,我讲了三个方面,那就是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欣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欣赏古典诗词的“形式美”。

概而言之,我国古代优秀的诗、词、曲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我们批判地继承,从而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我们认识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的新挑战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想我今天给同学们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关于南京的古典诗词赏析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作者写出了观沧海所见的景色,描绘出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借沧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凌云的壮志,乐观进取的,有所作为而不畏艰险的精神,抒发出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

本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诗的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自然的引出以下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

描绘大海景物,诗人先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山岛耸立的雄浑气势,展现出海的全景,这完全符合人们登临览胜的习惯。

突兀耸立的山岛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接着由全貌写到局部,把视线由远处拉到近处,俯察脚下,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碣石山依然树木丛生,百草繁茂,给人生意盎然之感。

色彩、刚柔、动静和大海形成映衬。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也是眼前实景,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是诗人在审视之后的所见所感,当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时,完全被它的雄浑壮阔所吸引,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作者感到海水是那样的浩渺无际。

等到伫立一久,才似乎回过神来,原来风在吹着,海浪在激荡汹涌着,感到它蕴藏着摇撼宇宙的伟力。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样写就在平直中现出层次变化来,从结构上看,既把对海水的正面实写推向高潮,又自然的过渡到下面的虚写。

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后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驰骋想象,纵意宕开大笔描绘了另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空蒙浑融;夜空中横亘苍穹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描绘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读者通过这虚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伟,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诗人胸怀的博大和奇伟。

所以,这样的写景实际是在抒情,是以景语作情语。

这也正是曹操的诗既有艺术的魅力,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积极进取,增强胜利信心的根源。

概括地说,《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

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在通读了这篇《观沧海》后,我深深地敬佩作者曹操的进取精神。

原本在诗中,作者登山是在秋风萧瑟的季节,但在作者眼中所看到的,却是一片壮丽美景,令读者也感受到作者豪迈乐观的精神。

一首诗,往往能反映一个人当时的心境,甚至作者本人一个时期的心情。

关键是去体会诗的感情,诗的内涵,诗的气势。

而这些,是要经过仔细的咀嚼方能体会到。

像唐朝大画家阎立本,几次去看梁朝画家张僧繇的壁画一样,应该仔细观摩,方能体会其中奥妙。

个中滋味总是在反复的品尝中才能渐渐渗透出来的。

尤其是佳作,其魅力也正在

怎样赏析古典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