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的由来?
关于“座右铭”一词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
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
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
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
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死了,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
庙堂里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
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直立起来。
这种酒具叫“欹(qī)器”。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欹器。
孔子于是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
自满就好比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
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
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
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
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
后来人们挂在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大多数人也不再用金属,而是使用书法条幅来代替了。
“座右铭”这个词一直用到今天,词义也扩大为“信条、准则、追求”等。
如:“这种事我是不会过分计较的,‘淡泊名利’是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的由来
东法家崔瑗年轻时好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了仇人,只身逃.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座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自题;一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一是请人题.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造者达尔文的座右铭是:老老实实,简单明白.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座右铭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名人自己的座右铭是怎么来的
请你说一说它的来历,和它的故事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座右铭——早鲁迅刻早字的故事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简述座右铭的出处和由来 鲁桓公的右坐之器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折叠说法之一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
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
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惕自己的文字。
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
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
折叠说法之二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
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
管香火的人告诉他,这是欹(qī)器。
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
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
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
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说的一样。
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
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
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
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
鲁迅的早字座右铭的来历
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就是那一句著名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人们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徐悲鸿本人说的。
其实,这是个误会。
这句话并不是悲鸿先生发明的,真正的发明者是曾经与悲鸿先生共过事的张祖芬先生。
若想了解张祖芬其人以及这句话的来历,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翻阅一下悲鸿先生的《悲鸿自述》就可以了。
该文曰:“年十九,先君去世,家无担石,弟妹众多,负债累累,念食指之浩繁,纵毁身其何济。
爰就近彭城中学,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三校图画教授。
心烦虑乱,景迫神伤,遑遑焉逐韶华之逝,更无暇念及前途。
览爱父之遗容,只有啜泣。
时落落未与人交游。
而女子学校国文教授张先生祖芬者,独蒙青视,顾亦无杯酒之欢。
年余,终觉碌碌为教,无复生趣,乃思以工游沪,而学而食。
辞张先生。
先生手韩文全函,殷勤道珍重,曰:‘吾等为赡家计,以舌耕升斗,至老死,亦既定矣。
君盛年英锐,岂宜居此
曩察君负荷綦重,不能勖君行,而乱君意。
今君毅然去,他日所跻,正未可量也。
’又曰:‘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愿受鄙言,敬与君别。
’呜呼张君者,悲鸿入世第一次所遇之知己也。
”张祖芬所说的“鄙言”指的就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徐悲鸿先生将张祖芬引以为知己,并终身铭记着这句佳言,将它作为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