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狮子的英语作文,要有外貌,居住环境,爱好,繁殖等至少5个特征
狮子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260cm,体重200-300KG,母狮也有200cm,体重160-180KG。
狮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那些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母狮眼里是英武挺拔的帅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们'的注意。
狮的头部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
狮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我注意到有些人因为名字里都有个“狮”字,就把美洲狮和母狮搞混在一起。
其实单从外观看就能有所区分,母狮的耳朵好像是个短短的半圆,而美洲狮的耳朵则比较长,耳尖也比较尖。
另外,狮属于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而美洲狮则为猫亚科,两者相差颇远。
狮的前肢比后肢更加强壮,它们的爪子也很宽。
狮的尾巴相对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
生活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雄狮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不过在人类用猎枪对它们特殊关怀下,这两个亚种都相继灭绝了。
位于印度的亚洲狮体型比非洲兄弟要小,鬃毛也比较短。
它们也处在灭亡边缘。
狮过去曾生活在欧洲东南部、中东、印度和非洲大陆。
生活在欧洲的狮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生活在亚洲,尤其是印度的狮差点在20世纪初被征服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宛如抽风般猎杀殆尽(完全显示了人类类似‘穷鬼乍富'后的猥琐
),幸好一向将狮奉为圣兽的印度人最后保住了它们,将它们安置在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内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内。
那里的狮如今已繁衍了大约300-400头左右。
在生活在西亚的亚洲狮因偷猎而灭绝后,吉尔国家森林已成了亚洲狮最后的栖息地…… 生活在非洲的狮如今基本分散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南非以北的大陆上,在这里的广阔草原、开阔林地、半沙漠地区生活,并在肯尼亚海拔5,000米的高山中也有发现。
狮的亚种较多,人类学界也对狮的亚种做出了不同分类,本站目前暂时以 Lioncrusher's Domain的十三种分类法为准注(1)。
目前已有两个亚种被人类灭绝: P.l.leo:巴巴里狮子,生活在北非,于1922年灭绝。
P.l.melanochaita:开普狮或好望角狮,生活在南非开普省,于1865年灭绝。
与其他猫科动物最不同的是,狮属群居性动物。
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至6只雄狮组成。
这几个雄狮往往也有亲属关系,例如兄弟。
狮群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状况和猎物的多少。
东非的狮群往往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食物充足。
最大的狮群可能聚集了30甚至更多的成员,但大部分狮群维持15个成员左右,小一些的狮群也很常见。
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比较融洽。
例如,母狮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哺育和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女性成员完成。
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对狮捕食来说一般没多少影响,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天,它们可能就会占了便宜,因为风吹草动制造的噪音会掩盖住这些女性猎手靠近的声音。
这些巾帼英雄们总是协同合作,尤其是猎物个头比较大的时候。
这些女士们总是从四周悄然包围猎物,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其中有些负责驱赶猎物,其他则等着伏击。
尽管这招看着厉害,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功率只有20%左右。
如果狩猎地比较容易藏身,它们才容易获得成功。
如果一旦吃饱了,它们能5、6天都不用捕食。
狮群中男士很少参与捕猎,当然,基本只负责“吃”。
这也不能怪它们的大男子主义和懒惰。
要想在开阔的草原上把夸张的鬃毛和硕大的头颅隐藏起来,还真是不容易,与其让它们在外面四处惊吓猎物,还不如回家闲待着呢。
不过尽管不事生产,雄狮仍然受到母狮的尊重,于是捕猎回来的战利品通常先由雄狮享用,等它们用膳完毕才是地位最高的母狮,最后才是孩子们。
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甚至年幼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
有时它们还会仗着自己个头大,顺手抢其他肉食动物的战果,比如哪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豹,甚至为此不惜杀死对方。
另外,它们还会吃动物腐尸。
狮群中的母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
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母狮。
但公狮常常是轮换的,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两年(然也有长达六年的记录),要么是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赶走,要么是自己腻歪了,离家出走以寻找新恋情和家庭。
还有,刚成年的青少年雄狮也会被狮群实施强制独立制——赶走(我突然想到,汗,不负责任的猜测哈,之所以会强制年轻雄狮独立,而不是母狮,恐怕有个原因是……因为母狮才是狮群中的捕食劳动力,没有哪个傻瓜把劳动力赶走,而过多的公狮留在狮群,除了消耗更多的食物外没别的用处,所以只好把游手好闲的年轻懒汉赶走了事……嗯,再有……每个公狮都是这么过来的,当媳妇熬成了婆……呃……:这么一来,草原上就会多了一堆无家可归的雄狮,这里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发着魅力的壮年冒险家,还有被人打败赶走的老头子。
这些流浪汉有时独自行动,黯然生存,有时干脆组成男性互助小组,在其中的成员征服了另一个狮群前,它们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哥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追踪迁徙的猎物群。
听说还有些雄狮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狮群,能同时维持两个“家”。
唉,这个,貌似,不怎么厚道呀……汗…… 狮群中的男性成员当然也不完全是白吃白住,它们除了承担一半繁衍后代的任务(哼
),还要和草原上游荡的流浪汉们做斗争,这不但关乎自己在狮群中的地位,包括交配权,还涉及它的后代的性命。
因为胜利者常常杀死狮群中无力自卫的孩子,逼迫狮群中的母狮愿意和它婚配。
狮群的领地范围大小不等,例如在卡拉哈里沙漠(看到这个名字有谁想起过什么么
电影《上帝也疯狂》呀
)的狮群可能会搞到119-275平方公里的领地,而在内罗毕国家公园里生活的狮群,顶多能抢到31平方公里就不错了。
最大的领地能超过400平方公里,边界用排泄物划分。
有时相邻狮群间的领地有时会交叠,不过它们很少以暴力解决这种问题。
真是讲理的好动物。
狮群中的母狮可能会在任何时候进入婚配状态,而且母狮们这点上总有同步性,这种奇特有趣的现象科学家们还没能透彻了解其背后的机制。
不过这保证了狮群中的孩子们年龄基本相当,每个妈妈都能给不同的孩子哺乳,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
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孩子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
母狮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个宝宝(通常是2-4个)。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别是腹部和腿上。
宝宝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
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
不过有个别家伙直到成年都一直带有这种斑点,虽然很不清晰。
孩子们一般会随着妈妈长到2岁左右,这时候男孩们就面临严酷的独立问题了。
而要到性成熟,女孩们得长到2-3岁,男孩子们则要5-6岁,那时候青年独立团也在外混了好几年,已经强壮到能和其他狮群的男性打架了~~ 不过70%-80%的孩子都活不过两岁。
这取决于食物情况,当然,还有雄狮杀手。
如果挑战成功的雄狮要杀死的幼子超过6个月大,这时它们的妈妈会尽力带着它们逃离狮群。
圈养下的狮寿命超过30年。
狮最大的“天”敌当然还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人类(完全没有武器的人类恐怕连一只暴怒的家猫都无法战胜
)。
而且他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
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
如今这种非正常行为终于少了很多。
不过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
爆发在草原上的传染病能在很短时间内夺去数万头动物的性命,例如肺结核和猫艾滋(FIV)。
印象里兽医界已经有了猫艾滋的疫苗,不过不知道是否都能适用,效果如何。
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
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确实压力很大。
据说人们有计划将一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他保护区,为的是一旦出现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还能有其他狮群幸存。
不过在这个人口压力巨大的国家,实行如此计划确实也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现有状况,亚洲狮被列入CITES附录I,众非洲亚种则列入附录II。
狮子一般以食肉为主。
描写狮子的句子
狮子是很威武的,尤其是雄狮,它的头宽大而浑圆,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犀利而威严的光芒。
雄狮一头长毛,像金黄色的鬈发;一声长吼,四面回响;迈开步子,威风凛凛。
只见那铁笼子里有一只威武的雄狮,头上一簇簇乱麻似的长毛不住地抖动着,身后那钢鞭似的长尾巴不断地挥舞,好不威风。
那一只只幼狮憨态可掬,走起路来,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
描写狮子的外貌
漂亮的外形、威武的身姿、王者般的力量和梦幻般的速度完美结合,赢得了“万兽之王”的美誉。
求描写狮子外貌及生活习惯的作文400字
今天,天气凉爽,我们一家结伴到景山动物园玩。
在动物园,我们观看了狮子抓活鸡表演。
来到狮山狮子笼前,看见七只狮子正懒洋洋地趴在地上,另外一只狮子无所事事地踱来踱去,最后也趴在伙伴们中间。
就在这时,饲养员突然扔进几只活鸡,只见刚才还懒洋洋的狮子立刻瞪大了双眼,一跃而起,扑向活鸡。
可怜的鸡群虽然四散逃跑,但还是逃不出猛兽的手掌心成了狮子们的美餐。
抓到活鸡的狮子用锋利的牙齿血淋淋地撕咬着公鸡的肉。
真残忍啊
描写动物的英语句子有哪些
A puma at large 逃遁的美洲狮Pumas are large, cat-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 However, as the evidence began to accumulate, experts from the Zoo felt obliged to investigate, for the descriptions given by people who claimed to have seen the puma were extraordinarily similar. The hunt for the puma began in a small village where a woman picking blackberries saw 'a large cat' only five yards away from her. It immediately ran away when she saw it, and experts confirmed that a puma will not attack a human being unless it is cornered(adj.被困得走投无路的). 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for the puma was often observed at one place in the morning and at another place twenty miles away in the evening. Wherever it went, it left behind it a trail of dead deer and small animals like rabbits. Paw prints were seen in a number of places and puma fur was found clinging to bushes. Several people complained of 'cat-like noises' at night and a businessman on a fishing trip saw the puma up a tree. The experts were now fully convinced that the animal was a puma, but where had it come from ? As no pumas had been reported missing from any zoo in the country, this one must have been in the possession of a private collector and somehow managed to escape. The hunt went on for several weeks, but the puma was not caught. It is disturbing to think that a dangerous wild animal is still at large in the quiet countryside.美洲狮是一种体形似猫的大动物,产于美洲。
当伦敦动物园接到报告说,在伦敦以南45英里处发现一只美洲狮时,这些报告并没有受到重视。
可是,随着证据越来越多,动物园的专家们感到有必要进行一番调查,因为凡是声称见到过美洲狮的人们所描述的情况竟是出奇地相似。
搜寻美洲狮的工作是从一座小村庄开始的。
那里的一位妇女在采摘黑莓时的看见“一只大猫”,离她仅5码远,她刚看见它,它就立刻逃走了。
专家证实,美洲狮非被逼得走投无路,是决不会伤人的。
事实上搜寻工作很困难,因为常常是早晨在甲地发现那只美洲狮,晚上却在20英里外的乙地发现它的踪迹。
无论它走哪儿,一路上总会留下一串死鹿及死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在许多地方看见爪印,灌木丛中发现了粘在上面的美洲狮毛。
有人抱怨说夜里听见“像猫一样的叫声”;一位商人去钓鱼,看见那只美洲狮在树上。
专家们如今已经完全肯定那只动物就是美洲狮,但它是从哪儿来的呢
由于全国动物园没有一家报告丢了美洲狮,因此那只美洲狮一定是某位私人收藏豢养的,不知怎么设法逃出来了。
搜寻工作进行了好几个星期,但始终未能逮住那只美洲狮。
想到在宁静的乡村里有一头危险的野兽继续逍遥流窜,真令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