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考的诗句
暑气日,年年时, 毫端书颖慧,汗文思 宝钥开知库,寒梅展。
神州雨后笋,兴国栋梁期。
(二)四海同开卷,浮沉决战时。
挥毫肠内热,洒汗腹中饥。
日日寒窗苦,朝朝体脑疲。
大人论改革,求索不知期。
(《平水韵》支韵)
描写“高考”的诗句有哪些
我,满怀豪情,信心百倍我,潜力无穷,前程似锦我,壮志凌云,胸有成竹天道酬勤,奋斗定能改变一切今天,在这无比神圣的时刻,我以青春的名义郑重宣誓为了既定的目标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恩师的教诲我以顽强的拼搏成就理想我以坚定的信念支撑无诲年华褪去昨天的无奈和彷徨抛开今天的失意和惆怅迎接明天的未来和挑战 (第2版本)我满怀豪情,信心百倍我潜力无穷,前程似锦我壮志凌云,胸有成竹今天在这无比神圣的时刻我以青春的名义郑重宣誓
为了既定的目标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恩师的教诲我以顽强的拼搏成就理想我以坚定的信念支撑无悔年华退去昨天的无奈和彷徨抛开今天的失意和惆怅迎接明天的困难和挑战军号已经吹响钢枪正需擦亮摒弃怯懦,驱散阴霾因为我朝气蓬勃因为我音韵铿锵因为我准备迎战
高考常考到的诗句有哪些
1、举世皆浊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渔父)2、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 曹操 龟虽寿)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 曹操 短歌行)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 陶渊明 移居)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 陶渊明 饮酒)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 陶渊明 饮酒)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 陶渊明 读山海经)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 陶渊明 杂诗)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 谢灵运 登池上楼)12、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 江淹 别赋)1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 王籍 入若耶溪)1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 王绩 野望)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 赠萧禹)1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 杨炯 从军行)1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 宋之问 渡汉江)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州词)2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2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 王昌龄 从军行)2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 王昌龄 出塞)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 王维 汉江临泛)2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2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 王维 终南别业)2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 王维 观猎)3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鸟鸣涧)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 李白 蜀道难)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白 论诗)3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 李白 送友人)3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李白 送友人)3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3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 李白 子夜吴歌)3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独酌)3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 李白 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 李白 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 李白 将进酒)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 行路难)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 李白 行路难)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 李白 清平调)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将进酒)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唐 李颀 古从军行)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唐 李颀 古从军行)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 崔颢 黄鹤楼)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高适 别董大)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 高适 燕歌行)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 刘方平 夜月)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 杜甫 前出塞)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 杜甫 水槛遣心)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 杜甫 春夜喜雨)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 春望)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 杜甫 春望)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望岳)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 寄本十二白二十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 杜甫 偶题)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 杜甫 旅夜书怀)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 杜甫)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 杜甫 登高)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 登高)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7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7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 杜甫 赠花卿)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 杜甫 蜀相)7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 杜甫 曲江)7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 杜甫 客至)7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 刘方平 月夜)8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8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 孟郊 登科后)8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 杨巨源 城东早春)8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8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 王建 十五夜望月)8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 韩愈 调张籍)8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刘禹锡 秋词)8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乌衣巷)8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 竹枝)9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9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9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9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9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 白居易 放言)9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 元稹 离思)9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 刘希夷)9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 王翰 凉州词)9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 颜真卿)9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 罗隐 蜂)10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 贾岛 剑客)10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 贾岛 题诗后)10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 李贺 南国)10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104、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 李贺 致酒行)10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 杜牧 寄扬州韩判官)10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10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 秋夕)10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 山行)10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 杜牧 赤壁)11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 陇西行)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 无题)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 无题)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 无题)114、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 李商隐)115、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 李商隐 贾生)11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 李商隐 乐游原)11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 李商隐 晚晴)119、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 杜荀鹤 春宫怨)120、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苦吟)12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 张泌 寄人)122、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 曹松 己亥岁)12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 秦韬玉 贫女)12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 僧 云览)125、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无名氏 金缕衣)1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 李煜 虞美人)12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 李煜 乌夜啼)12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 蝶恋花)12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 浣溪沙)13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 林逋 山园小梅)13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13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 欧阳修 蝶恋花)13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 朱淑真 生查子)13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 凤栖梧)13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 柳永 雨霖铃)13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 柳永 雨霖铃)137、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 春日)13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 朱熹 观书有感)139、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 王安石)14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 苏轼 蝶恋花)1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14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 苏轼 冬景)1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 苏轼)14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14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 苏轼 水调歌头)14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之战)1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绝句)14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 李清照 五陵春)14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 李清照 声声慢)15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 李清照 醉花阴)15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 李清照 如梦令)15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观 鹊桥仙)15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 陆游 文章)15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 陆游 病起书怀)15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156、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15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 陆游 书愤)15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59、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 杨万里 竹枝词)16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16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 玉楼春)16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扬子江)16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16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 雪梅)16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 辛弃疾 菩萨蛮)16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 辛弃疾 青玉案)16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16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 辛弃疾 南乡子)16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 姜夔 扬州慢)17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 岳飞 满江红)17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 岳飞 满江]172、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 关汉卿)173、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174、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17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 高明 琵琶记)176、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 高明 琵琶记)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关于高考诗歌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 ----------------------------------现代文阅读的话,个人认为把各文章类型分开讲解题方法会具体一点
第一部分(必做题):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15分)【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
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 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
(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 (2)注重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的解答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 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 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一偷换概念: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 有时,偶尔等)三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四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 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五正话反说: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六顺序错乱: 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七颠倒因果: “因”与“果”错位;或 “条件”与“结果”错位。
八强加因果: 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九无中生有: 即原文无此信息。
十答非所问: 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三】:简答题(07年新增题型)的解答 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阅读科技说明文: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一: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
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 技巧3: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4:(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 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重难点二: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 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2. 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 合并各段内容, 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 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重难点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
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
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
分析的具体做法是:①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② 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二部分(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 审准题眼 规范作答0.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 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 (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 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 写 角 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 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题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
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