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2022冰雪节作文
1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
我忽然迷乱,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
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
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
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
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
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张晓风《秋天 秋天》赏析:这段文字用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梧桐叶子的喜爱。
“簌簌”的象声词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让读者也能猜到那种场景。
“神秘的美感”写出了秋日梧桐的特点,神秘的,优美的,梧桐叶子在作者眼中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美好,极富有感染力。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梧桐叶子的形态。
作者从颜色、形状等各方面做了描写,同时将叶子比作小船,穿上还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让每个读到的人都心驰神往,也想看一看这优美的梧桐树。
作者想象力丰富,将秋天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
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
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
你们想,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张晓风《绿色的书简》赏析: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
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
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
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
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
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
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3 这时的河边已是一首歌了。
一担一担的苞谷插得尖尖的,搁在河滩上。
一担一担的谷子垒得满满的,搁在河滩上。
还有一捆一捆的黄豆、一筐一筐的小米都如画地搁在河滩上。
要收工了,一天的劳累与辛苦,都得痛痛快快地跳进河里,洗掉、搓掉、揩掉。
健康的肌腱,壮实的胸脯,都赤裸裸的呈现在你的视野里,是一尊尊诱惑人心的雕塑。
纵使原始粗犷,但极具柔和妩媚,沉醉得没有一丝邪念。
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故事,那令人艳羡的经历,像女人割禾的镰刀,深深地镂刻在心里。
因此,当年轻人的玩笑随水而飘时,他们只是偶尔插上一句补补白,尽管嘴角的笑意一直未消,可心里却在思忖、盘算。
赏析:这段话行文优美,如流水般娓娓道来,好一幅热闹的秋收图:苞谷、谷子、黄豆、小米、河滩、年轻人、老人.....景美人更美。
情景交融,这一幅秋收的景象因而更加美不胜收。
作者笔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展现了独特的秋收之美。
4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
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
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
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陈国华《初冬月》赏析:这段话运用比喻、联想想象、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初冬迷人的月色。
借月抒怀,作者仿佛已经完全融入月色了。
月色之美,让记忆、痛楚都越发美好。
作者用优美细腻的笔触表达着自己沉醉于月光的心情,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把自己比作“鱼”,越发突出月光的皎洁清澈。
最后长短句结合,富有音韵美,又用诗意的语句表达了自己对月光的喜爱和赞美。
5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
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则充满了浪漫的梦幻。
呼伦贝尔旅游,额尔古纳周边有什么自然风景比较优美
除了额尔古纳湿地,还有室韦、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黑山头古城,根河附近的敖鲁古雅,在远点有莫尔道嘎森林公园。
再就是草原了
谁知道一首描写草原姑娘出嫁的蒙古歌曲,很优美,好像是呼伦贝尔草原的歌
你说的是不是科尔沁草原民歌诺恩吉雅
黑骏马组合和额尔古纳组合都唱过的。
“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托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描写秋天的景色的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校园的花坛里落着从树上落下来的几片黄叶,人们的呼吸在的空气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热气。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校园里的树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
然而,这些并不影响绿树在深秋的魅力。
校园里的照样开放,蜜蜂照样忙碌得采蜜,有许多蜜蜂在花的周围飞来飞去,在寻找哪一朵比较好。
深秋的天空异常肃穆而爽朗,在自习过后,天空一片漆黑,让人感到很神秘,高高的天空有几颗星星来点缀,让人猜测:别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望采纳,谢谢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写作风格有哪些
深情的回望与唯美的书写——评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已经是一个年轻的老作家了,她出生于1964年,80年代初就开始文学创作,以《北极村童话》等为文坛瞩目,算算当时也只二十岁左右。
迟子建不但成名早,而且极其稳定地保持着较高创作水平,诚如苏童所说:“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透亮的文字品格。
”迟子建各体文学皆擅,在这二十多年的创作中,她为读者奉献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并以此营造了一个既具个性特征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她的笔触显示出了超出同龄人以及她的生活阅历的边界,从日常生活到想象天地,从现实当下到历史深处,从朴素乡村到繁华都市,从内地生活到北国少数民族的边地风情,她本身就几乎是一个文学童话。
所有这些与一个人的文学天分有关,更与她的好学与勤奋有关。
现在,所谓“深入生活”已不为创作者所信奉与恪守,但是,迟子建艺术世界的一砖一瓦都来自于她对生活的亲历与知识的吸纳,她曾对笔者说过,为创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她长期在鄂伦春人生活聚居区考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民俗、地方志资料,写下的创作笔记是作品文字量的两、三倍。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这样一位年近九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妻子,讲述了一个丛林弱小民族百年的生活史。
我以为小说的意义首先是人类学的,是一个纸上的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鄂温克族以放养驯鹿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长年流转,逐水草而居,在长期的与特定自然地理的交互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世界观,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一个过度依赖自然节候的世界,这是一个泛神的世界,是一个到处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生死轮回、周而复始的世界,是一个朴素、简单、美丽而忧伤的世界。
这样的生活当然远离了外部世界强悍而迅捷的文明进程,所以,当后者以不可阻挡的力量破坏了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领地时,动摇的不仅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仰与精神世界。
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取舍,老一辈人始终不习惯走出森林的定居生活,森林、溪流、驯鹿与星空是他们灵魂得以安息的地方,而年轻一代则越来越认同外面的世界,现代的生活方式、文明、教育以及眼花缭乱的商品都使他们心驰神往。
这种情形不仅存在于鄂温克族,而是被无数史实证明的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这一进程曾经在现代化的阐释框架下被冠以进步的标签。
只有到当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才被人们意识到,从基因到生活方式,再到精神价值,不同民族的独特性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逐渐被阐发并进而在实践上予以倡导,但为时已晚。
当人们惊呼生物物种迅速消亡时,人类本身的种群也在迅速衰减。
正如保护生物多样的最佳方式是使其回到它们原初的生态一样,人类前文明种群的延续如果使其脱离原有的生活领域与生活方式,即使在人口与福利政策上给予再多的优惠也于事无补。
迟子建对此的思考已非一日,已经有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只是一直未找到一个叙述的支点,用她的话说,当她知道鄂温克结束迁徙开始定居却遭遇尴尬时,她才得到了“种子”,并长成了这部长篇。
如果仅从这样的层面去想象《额尔古纳河右岸》会以为它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必定有编年式的铜浇铁铸的叙事骨架,有案有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议论风生的哲理思考,其实不然。
迟子建对历史的书写采用的是另一种路径,是一种日常叙事方式,一种轻逸灵动的风格。
这可能与她的历史观有关,“在我眼中,真正的历史在民间,编织历史的大都是小人物;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体现最日常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而成的”。
按人类学家的说法,迟子建走的是“小传统”的路子。
她从鄂温克人生活的细部入手,从部落的普通人入手,深入到他们日常生命活动的肌理中,以部落和个体的命运作为叙事动力,从而将这个民族生存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胞都摄入笔下,日常起居,生老病死,从生活资料的获取到风俗的禁忌,使民族的整体存在如一个鲜活的有机体一样呈现出来。
所以,虽然迟子建在作品中给出了这个民族百年历史中的许多人类史的重大事件,如异族入侵,如文化大革命,但是并不是叙述的重点,更不能认为这些事件对日常生活有本质性的影响,这使得作品在总体上保持了一种叙述的稳定性,这样的焦距让读者将眼光停留在鲜活而丰沛的细节上,从而在感性层面获得对这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身临其境的体认。
也正因为如此,原本可以厚重的作品被迟子建演绎成了“一支苍凉的长歌”,成了一首抒情诗。
一如迟子建的其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诗意之美。
这种美首先来自于作家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虽然不乏理性,但抑制不住的忧伤使得作品通篇被一种感伤的气氛所笼罩,具有浓郁的抒情气质。
其次,这种美来自作品对人物的塑造,对鄂温克人性格之美的挖掘,小说中林克、达玛拉、达西、拉吉达、瓦加罗、哈谢、妮浩等人物身上无不体现了朴素、耿直、智慧、善良与温情,正是这些人性之光使得作品通体透亮,而通过萨满宗教生活的描写则时时让人如临澄明之境,沐浴天国的神光。
再次是作品的叙事方式与如诗如画的语言,小说采取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老了。
”这是小说的开头,也是小说的调子,如同应和着自然与神灵的古歌。
作品分为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正像作家本人所追求的,它们构成了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或单纯清新、悠扬浪漫,或沉静舒缓、端庄雄浑,或如急风暴雨、斑驳杂响,或和谐安恬,充满悠远的憧憬、缅怀与慰藉,更不用说那些如鲜花般遍布全篇的意象与隐喻,如额尔古纳河水一样清冽的语言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份备忘,是一种沉思,是深情的回望与凭吊,也是迟子建的又一次唯美的书写。
节选自:作家书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