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瑗《座右铭》问题
1.行之苟有恒 苟:如果。
全句意为:如果持久地实行它2.无使名过实 名:名声。
全句意为: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全文译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选自东汉·崔瑗《文选》翻译
原文译文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不要揭别人的短。
不要说自己的长。
)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 隐身而後动,谤议庸何伤。
(甘于幕後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 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 译文二: 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裏;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前,心裏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後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
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
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
老子认为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
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
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
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
如果照著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後,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崔瑗 《座右铭》用背吗
《座右铭》 汉 崔媛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
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座右铭的铭的意思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
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钟,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
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的欹器、之后的金属镂刻……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列举一二,供大家欣赏。
·布衾铭:据野史载,司马光一生崇尚朴素、力行节俭。
曾在自己天天盖的被子上书写一铭:“颜乐箪瓢,万事师模;纣居琼室,死为独夫。
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身。
然则斯衾之陋,其可忽诸
”想想此铭,再看看《资志通鉴》,司马光的成就是否能给我们这样一种启迪:一个人要想干成点事,特别是作学问,必须耐得住“清贫”,还真需要那么一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啊。
·柱铭: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曾在书房的柱子上题写一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遇人而问,少有宁日。
”正是靠这个态度,他撰写了《古文尚书疏证》、《四书释地》、《潜邱札记》等著作,成为有清一代著名的经学家。
·尺铭:《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科举屡试不第,愤而弃考,转而著文。
为激励自己,他把前明孝廉胡寄桓的自勉联刻在镇尺上,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正是怀抱如此的志向,他发奋写作,终于创作出不朽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他诗词俚曲等。
·棺铭:我国近代文学家林琴南,自幼就十分刻苦,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 林琴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著有《番庐文集》、《畏庐诗存》以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尤为一提的是,他靠旁人口述,用古文翻译了欧美等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可谓著作等身,这些成就的取得,绝对是与他把坚定的读书理想融注于生命里的坚定信念分不开的。
·板铭:近代著名画家李可染,不但在山水画方面为当代树起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在人物、动物方面同样对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年轻时学画,曾在画板角上刻了一个“王”字;“王”与“亡”同音,暗含着学不成画就去死的志向。
正是靠着这种志向的鼓舞,终于成为风格独具的一代大师。
他的名作像《钟馗送妹图》、《斗牛图》等,是为人效法的传世之作。
其他的还有诸如“砚铭”、“桌铭”、“镜铭”、“墙铭”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写得多好的座右铭,不落实到行动上,那终归是一句空话
写到这里,不仅想起前几天去理发时的一件事:在理发店的墙上,那个年轻的理发师用毛笔写了两个字:“耐心”。
我问他:“这是啥意思啊
”他说:“我以前办事老毛手毛脚,我用这两个字提醒自己呀
”……我在镜子里一边看着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一边“琢磨”着他的话,不仅由然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关于座右铭的素材呀,我一定要写点什么。
——这就是此帖由来的最初动因。
回答者:Tanworld - 榜眼 十三级 9-3 15:31座右铭的内容大多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是作为行动的准则。
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文选》中崔瑗《座右铭》一文。
吕延济题注说:“瑷兄璋为人所杀,瑗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戒,尝置座右,故日座右铭也。
” 座右铭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种:一种是自题;一种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再一种是请别人题。
座右铭一般都贴在屋子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有的则放在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