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全运会祝福语简短100

刘欢的个人简历

刘欢 简介: 生日:1963年8月26日 籍贯:天津 星座:处女 血型:O型 身高:172 体重:80kg 学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 2003年3月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 2003年4月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推出个人演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 刘欢,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早在十年前(1993年)的抽样调查中知名度就已达87%的流行歌手,自1985年荣获北京高校英语、法语歌曲比赛两项冠军以来,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歌坛“大哥大”。

刘欢拥有最多的代表作,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他演唱的歌曲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刘欢创作和演唱的作品虽获奖无数,但他本人却置之度外,淡漠名利,荣辱不惊,多年来知识的积淀和文化的内敛更使他历练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刘欢还以他的执著和不容低估的影响力为在中国消除音乐间的隔膜和树立流行音乐的形象方面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刘欢的媒体曾经毫不吝啬地为他冠以各种各样的美名:“中国歌王”、“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中国主流音乐的教父级人物”、“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流行乐坛的常青树、不倒翁”、“中国最好的声音”、“歌坛大哥大”、“刘欢,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著名歌唱家”、“著名音乐家”、“流行音乐家”...┅十八年的磨砺使刘欢历久弥新,他甚至成了中国演出市场“确保品位和档次提升的标志”。

刘欢,1963年8月26日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现任教于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方音乐史》。

二、简历 [四十不惑]刘欢音乐生活中的四十件要事: 1、夺得北京首届高校英语、法语歌曲大赛双料冠军(1985年) 2、随中央讲师团自愿赴宁夏石咀山支教一年,主授音乐(1985-1986年) 3、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世界》文艺晚会录像,演唱英、法文歌曲《乡村摇滚》、《我的路》以及电影《德黑兰43年》、《野鹅敢死队》主题曲,这是第一次进棚录音,也是首次录像(1986年) 4、首次为电视剧录音---电视连续剧《雪城》主题歌《心中的太阳》、《离不开你》(1987年) 5、获《人民日报》主办的由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八八十大金星”称号,得票数位居第二(1988年) 6、为时事政论片《世纪行》创作主题曲(1988年) 7、连续三届当选“全国影视十佳歌手”(1988年、1990年、1992年) 8、籍由歌曲《丁香雨》、《黑船》荣获《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十大青年作曲家”创作、演唱双奖(1990年) 9、参加1991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赈灾义演电视直播晚会演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因“迟到”遭“封杀”达三年之久(1991年) 10、与韦唯共同发起北京演艺界赈灾义演,募集捐款1600万元人民币,并与众明星合作录制和演唱专为此创作的歌曲《共有的家园》(1991年8月4日) 11、为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创作音乐(1993年) 12、与韦唯合作应邀录制格莱美奖获得者乔奥专为北京申奥创作的歌曲《祝福北京》英文版随北京奥申委赴摩纳哥参加2000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典礼(1993年) 13、《北京人在纽约》荣获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电视剧优秀音乐创作奖”(1994年) 14、应邀赴美国纽约参加在举世闻名的音乐圣殿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演唱会(1994年) 15、与韦唯合作演唱第十一届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1990年)、第七届全运会主题歌《五星邀五环》(1992年)、首届东亚运动会主题歌《崛起的东亚》(1993年)和第八届全运会主题歌(1996年) 16、应邀赴日本参加第十二届广岛亚运会开幕式演唱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同行》(1994年) 17、为电影《带轱辘的摇篮》创作音乐(1994年) 18、为电视连续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创作音乐(1995年) 19、应邀赴罗马尼亚担任布拉索夫国际流行音乐界评委(1995年) 20、被全国新闻记者协会评选为中国十年来“十佳词曲作者”(1996年) 21、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创作音乐(1997年) 22、签约索尼音乐和上海声像,发行首张个人精选辑《记住刘欢》(1997年) 23、为下岗工人演唱公益歌曲《从头再来》(1997年) 24、应邀担任领队带团参加香港亚洲国际流行音乐节(1998年) 25、应著名作曲家谭盾先生之邀与世界大提琴大师马友友同台合作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香港会归一周年音乐会《天地人》(1998年) 26、为国产首部美术大片《宝莲灯》创作并演唱主题歌《天地在我心》(1998年) 27、在CCTV和MTV举办的首届“音乐盛典”中获“最受欢迎男歌手”奖(1999年) 28、作为全球唯一男歌手被载入美国出版全球发行的《百年SONY MUSIC(原CBS)》大型精装纪念册;作品《爱之无奈》同时入选《百年SONY MUSIC(原CBS)》纪念版(2000年) 29、应邀担任CCTV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评委(2000年、2002年) 30、《从头再来》、《天地在我心》两首歌曲入选1999年度中国原创歌曲排行榜“十大金曲”,并获此排行榜最高奖项“杰出成就奖”(2000年) 31、获CCTV和channel[V]颁发的“新千年杰出男歌手”奖(2000年) 32、以“著名音乐家”的身份被收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新时期中国艺术家”大型明信片集(2000年) 33、应邀录制申奥歌曲《我们可以》赴莫斯科参加凤凰卫视中文台制作的2022年奥运会举办国揭晓仪式直播节目(2001年) 34、《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和《好汉歌》三首歌曲同时入选北京百姓投票评选的新中国建国以来“我最喜爱的电视十佳歌曲”(2001年) 35、与毛阿敏合作演唱第九届全运会主题歌《又见彩虹》(2002年) 36、连续四年分别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伦敦千禧宫、雅典卫城和约翰内斯堡曼德拉剧院举行的“为中国喝彩”大型演出(1999年-2002年) 37、应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余隆先生之邀参加北京第五届国际音乐节闭幕式演出(2002年) 38、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北京新年音乐会(2002年12月31日) 39、获第三届《音乐风云榜》“终身成就奖”〔2003年〕 40、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推出个人演唱专辑《六十年代生人-给我的同龄人及后代》(2003年) 此外,刘欢多次荣获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举办的各种评比及排行榜“最佳男歌手”、“最受欢迎男歌手”、“最有成就男歌手”等称号;应邀先后出访过法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奥地利、美国、巴西、阿根廷、秘鲁治理、厄瓜多尔、摩纳哥、、罗马尼亚、香港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希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应邀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著名高等学府进行音乐专题讲座。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网

征集十一全运 祝福词,可以通过汇款滴方式发奖哦~~ 大家踊跃集思广益下

全运会隔四年开一次。

第十一届全运会一共设33个大项、360个小项。

根据举省办全运的原则,我省17市均将承办比赛项目,其中主赛场济南承办项目最多,一共23项比赛。

另外,青岛11项、日照6项,其他各市分别承办1-3项,马拉松和部分冰雪项目安排在外省市举行。

主题口号是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吉祥物是泰山童子 .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进行创作。

会徽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同时,会徽由11个运动人形组成,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定于2022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省举行,10月23日举行闭幕式。

十一运会宣传口号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4、抓住承办全运会机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6、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7、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8、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9、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山东举行 10、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圆满成功 11、齐鲁大地焕新颜,同庆祖国60华诞 12、与祖国同庆,与全运同行 13、举省一致办全运,展示齐鲁新形象 14、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做贡献 15、手拉手当好东道主,心连心办好全运会 16、支持全运会、参与全运会、奉献全运会 17、迎全运盛会,创文明城市 18、齐心办好十一运,携手共建新山东 19、喜迎全运会,建设新山东 20、当好东道主,办好全运会 21、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 22、相约礼仪之邦,共创全运辉煌 23、全民全心全运会,新风新貌新齐鲁 24、相约活力山东,共享激情全运 25、活力新山东,激情十一运 26、齐鲁齐心,全民全运 27、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攀登新高峰 28、为全运加油,为健儿喝彩 29、祝全国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 30、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31、全民全心全运,更快更高更强 32、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3、活力,健康,和谐 34、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5、健身,健康,健美 36、运动是健康之源 37、我运动,我快乐 38、与全运同行,与健康为伴 39、大家动起来,全运更精彩 40、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热情欢迎八方来宾 41、有朋远方来,全运更精彩 42、山东人民欢迎您 43、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 44、感谢全国人民对山东的支持

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所有的音乐与歌曲

我写论文的时候找到的资料:  《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原创音乐,整部电影中的音乐,是以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旋律和文 革、苏联、朝鲜歌曲构成,成为本片的一大特色。

  1.  随着姜文充满感情的画外音的结束,一片湛蓝的天空在静场中出现了,稍顷,激越的音乐骤然响起,***那只全中国人们无比熟悉的巨手和头部,在下摇的镜头运动中缓缓入画。

接着,歌声响起来——  革命风雷激荡  战士胸有朝阳  ***呀***  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您的光辉思想像雨露阳光  哺育我们成长  您的革命路线像光辉灯塔  指引我们胜利航向  用忠于您的红心  铸成伟大长城  用保卫您的意志  结成铁壁铜墙  伟大领袖***  我们衷心敬祝您老人家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歌声中,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镜头组接,充分显示了姜文的导演才华。

  这首歌不是老唱片,是由刘维维重新演唱的。

1969年。

全国都在都唱这个歌,当时的唱片里,是一首节奏舒缓的男声独唱。

没有姜文在片中渲染得那样大气磅礴,更没有100多人的交响乐队与大合唱。

  这首歌的歌名是《***,革命战士敬祝你万寿无疆

》。

从作品来看,作曲很有才华,四个乐段构成的全曲,起承转合自然顺畅,乐段之间的衔接逻辑性极强,一气呵成。

  2.  军用运输机从摄影机的头顶冲上蓝天后,向远方飞去,接着镜头切换到教室的墙壁,节奏骤然舒缓下来,动效也营造出十分静谧的氛围。

接着,歌声由弱渐强地响起来——  远飞的大雁  请你快快飞  捎封信儿到北京呀  翻身的人儿想念恩人***  手捧语录本  眼望北京城  为革命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革命派战士想念恩人***  接着就是马小军从窗外看三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在***画像前一边唱一边跳。

接着教室的玻璃突然被飞来的一块砖头敲碎和女孩子惊恐的喊叫……  这首歌曲的歌名是《想念***》,但人们更喜欢称它为《远飞的大雁》。

就像《我的祖国》,人们更喜欢称它为《一条大河》。

  随着歌曲的流传,歌词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翻身的人儿”有唱成“翻身的农奴”的,“手捧语录本”有唱成“手捧红宝书”的。

而热爱自己所参加的组织和派别、又十分想念***的人,更把“革命派战士”临机改成“硬骨头战士”、“八•三一战士”等等。

这样,这首有着十分鲜明的藏族韵味的歌曲,便成为“造反派”们抒发感情的首选歌曲,因为它委婉、甚至有些缠绵。

刚刚从武斗的炮火硝烟中走出来的人,唱一唱它,还真有些96年前巴黎公社战士的感觉

  这样,在1969年最流行的三首歌曲,姜文在电影的开头部分,便用去了两首

以后别人再拍那个年代的电影,背景音乐真就不好办了——只剩下《满怀激情迎‘九大’》这一首了。

而且《想念***》成为影片前后照应的音乐伏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沧桑感。

任何一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听到此曲,大多为之动容。

这并不是说,人们是如何的想念***,如何的怀念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是这首歌的每一个音符,无不浸渗着人们的青春、理想、年华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怀……  3.  除去马小军和他的伙伴们追逐时的那首非文 革乐曲《骑兵进行曲》后,第三首歌曲就是《友谊的花开万里香》了。

在影片中,它是作为欢迎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的背景歌曲——  美丽的鲜花在开放,在开放  朋友们啊来自远方,来自远方  亚非拉朋友手挽手,  友谊的歌儿高声唱,高声唱  火红的太阳放光芒,放光芒  朋友们啊欢聚一堂,欢聚一堂  小小银球连四海  友谊的花开万里香,万里香  这首歌在当时很是著名,是纪录片《万紫千红》中的插曲。

《万紫千红》纪录的是北京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的电影,很好看。

影片放映后,这首歌很快成为大陆外交活动的主打歌曲,在大城市里,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会唱。

身在北京的姜文当然更会。

但是影片中的歌词是很不准确的,或许因为它是重新录制,姜文凭记忆写下来的,或许是当时北京有这个版本。

  在影片中,冯小刚和夏雨都又蹦又跳的,西哈努克的轿车在他们眼前风驰电掣般地弛过,车内,西哈努克双手合十向窗外的人群致意的身影一掠而过,颇有些幽默色彩。

但是在史实上,这位流 亡元首大多是站在敞篷车上,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招手,脸上挂着他那惯有的王子般的微笑,身边,是他那美丽典雅的夫人莫尼克公主。

他在1972年5月来沈阳时就是这样的。

那一天沈阳几乎是万人空巷。

从1965年刘少奇陪同一个国家元首来过外,沈阳已经多年没有看到国外的元首了。

  现在,国家改革了对外礼宾制度,迎接外宾再也不搞这些劳民伤财的活动了。

细想想,也是件好事。

再者说,现在的人也不像那时候那么听话了,再组织这样的活动,还真挺令人头疼的。

别的不说,你再让孩子在街上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家长都不干

还有那整齐划一的服装、标语、彩带……谁出钱

  4  朝鲜人民军合唱团的演出在我的记忆中很是模糊,我只记得有一个人民军协奏团。

但片中那个苏式建筑我很熟悉,这就是现在的北京展览馆。

我在1996年在那里看的广告《饕餮之夜》,全程6个小时,观看中间还给一顿便餐。

票价是400元——当然,是公费。

  当展览馆的塔尖拉出来时,汉语的《金日成将军之歌》响起来了。

这首歌过后,便是《卖花姑娘》里的那首最著名的插曲,但这次是朝鲜语的了。

翻译成汉语大致是——  春风年年吹遍草原,鲜花开满山  失去祖国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  鲜花啊,鲜花,哪年哪月  你才能真正开在我们的心间  不怕冰雪,不怕严寒  不怕严冬再冷  遮不住红太阳万丈光焰  让我们把百花的种子  撒遍祖国三千里锦绣江山  这时于北蓓(小陶红)把撇着八字步的张晓梅(左小青)领到这群臭小子面前,马小军(夏雨)开始和她套磁……  这个情节使我想到今天的北京姑娘。

我告诉没有去过北京的人,分辨是不是北京姑娘十分容易——只要你看到略施淡妆甚至素面朝天、穿着低调而又有品位的,一定是北京姑娘。

她们在夏天往往穿着一条宝石兰的牛仔短裤,露着两条小鹿一样的长腿,周身洋溢着自信与随意。

她们去北图、去人艺剧场、去美术馆、去21世纪剧院……  扯远了,还是回到音乐上来。

我一点不怀疑这首歌曲的优美,而且经常吹奏或弹奏;但总觉得耳熟,因为它非常像一首经典的西方儿童歌曲(名字忘记了,小学的音乐教材里就有),旋律基本一样,只是个别音型有些改动和在曲式上作了扩展。

在《卖花姑娘》中,这首歌曲也像《远飞的大雁》一样,开片有,结尾还有。

只是开片是乐曲,结尾是领唱和合唱。

  我个人认为,这首歌是《卖花姑娘》中最有深度的歌曲。

  5.  “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播送完了。

”接着,那首全世界无产者的歌(乐曲)响起来。

  它的第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电影中,《国际歌》的出现往往是在监狱里,比如在《空军一号》中,当恐怖分子的头头昂首挺胸地走出监狱时,狱友们便齐声高唱《国际歌》。

在如何把共 产主义妖魔化上面,好莱坞是很有一套的。

  姜文对采访者讲,在送审时,这个地方受到了质疑,因为,在这首歌曲的演奏中,马小军和哥们儿们正在用板儿砖、刃器等,在一个小胡同里同另一伙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马小军手里的一块板儿砖,结结实实地敲在对方一个被逼到绝路上的同龄人的头上……  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马小军击败了同是无产者的后代的同龄人。

  看到此处还会激活我的记忆,我也曾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场景,只是是一群年龄比马小军大得多的高中生。

那是在1967年,这群高中生还没被赶到农村、同时又没参加什么正经的派别组织,便成天在街头滋事。

过程几乎和影片中的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地点是在我们街道(那时叫公社)墙外一个施工工地。

那里码着一垛垛的红砖,用起来特别方便,不用像马小军他们那样,还得在脖子上挎个书包,把砖头装书包里——多沉哪

  我们打架时已经有了徒手博斗的最普遍使用的一招——电炮。

所谓电炮,就是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直拳或勾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击对方的嘴和鼻子这一区域,那鼻子里会在瞬间流出殷红的鲜血……  我就挨过电炮,当然,也对别人使用过电炮。

要不是后来突然鬼使神差地迷上了音乐,也许早就学坏了,也许早就被捅死了……  6.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在莫斯科(老莫)餐厅里响起来。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象征。

文 革年代是不可能在这里唱这支歌的。

  许多人误以为这支歌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其实错了,它诞生于1938年。

那时候,希特勒走向战争的第一步——吞并他的祖国奥地利的阴谋,才刚刚开始付诸实施,3年后,“巴巴罗沙”才正式启动。

  喀秋莎,多美的名字

多美的俄罗斯女孩子的名字

但是在东线作战的德国、意大利以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士兵,最怕听到这个名字,因为它象征着崩溃和死亡。

“喀秋莎大炮”可不像俄罗斯女孩子那样典雅,它那震天动地的吼叫,足以摧毁这些重蹈拿破仑覆辙的人的意志和神经……  但在此刻,在莫斯科餐厅里,这首歌曲却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小坏蛋(王朔)被大家架起来,像一个用高射机枪击落了德国“斯图卡”战机的机枪手般的自豪——因为他制止了一场必将是空前的喋血……  《喀秋莎》是我们公司艺术团的保留节目。

男中音独唱,当演唱到高潮时,10名身着当时苏军军服的女孩子齐刷刷地敬着军礼上了台,高统军靴、露膝短裙、宽皮带、船型帽……真漂亮

演唱者被观众遗忘了,大家看着这群姑娘眼睛都不想眨了……  这首歌曲在舞厅里也经常被奏响,是跳“快四”时用的。

我很反感,总觉得有些不严肃。

  7.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

这样一首短小而并不复杂的歌曲,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越传越广,这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

  1956年,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反映苏联全运会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

电影厂邀请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为影片配乐。

索洛维约夫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了4首插曲,其中之一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歌曲既有俄罗斯民歌朴实无华的特色,又有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风韵。

短短的一首四个乐句的小歌,却极富调式上的变化——第一乐句自然小调式,第二乐句自然大调式,第三乐句旋律小调式,第四乐句又回到了自然小调式。

而且四个乐句并不是一般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结构,乐句之间决无对称,决无完全相同的。

且在切分音、强弱的设置上也颇具匠心。

  史料记载,当这首歌拿去录音时,电影厂的音乐部负责人审听之后并不满意,他说:“您的这首新作平庸得很。

真没想到您这样一位著名作曲家会写出这种东西来。

”这使我想起乔羽老人在写毕《难忘今宵》后,台里的一个女孩子来取,她看了一眼后便叫起来:乔老,您写的是什么呀

这也太……那位苏联大人是僵化,这位中国小孩儿只能说是浅薄了。

  电影上映后,这首歌曲受到了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异乎寻常的欢迎。

不知那位可敬的负责人听说后会作何感想。

这又使我想起了我国的词作家张藜,他在初学写歌词时,曾将自己的习作拿给当时的某音乐学院院长看。

院长看后说,小伙子,你不是干这个的料。

  看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真是一点不错。

  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开幕前的两个月,联欢节筹委会决定,选送《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参加联欢节歌曲大赛。

于是,这首并非为大赛而作的歌曲一举夺得了金奖。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登上列车,向莫斯科依依惜别。

自此,这首只有四个乐句的小歌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1958年,第一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在莫斯科举办,一等奖获得者、美国青年钢琴家范•克莱本,在告别音乐会上激动地弹奏起这一乐曲,全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听众们都站起来,随着他的弹奏齐声高唱。

  1959年,苏联设立以“列宁”命名的最高荣誉奖,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五首歌曲荣获首届列宁文艺奖。

直到苏联解体为止,以歌曲作品而获此殊荣的,仅此一人。

  1962年,肯尼•鲍尔用英语录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由曼•库尔蒂斯填词,取名《莫斯科之夜》)成了美国当年的畅销唱片,我们知道,在“冷战”期间,美国几乎是从不介绍苏联歌曲的(因为美国的宣传是,共 产主义制度下的苏联一片漆黑,怎么会有音乐与爱情呢

)。

  法国作曲家兼歌手弗朗西斯• 雷马克用这首歌的曲调另填法语歌词,取名《春天的铃兰》,在法国唱红一时。

  苏联的“若克”歌舞团在巴西访问演出,演唱巴西的《桑巴》,全场观众高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为回报。

  骑着阿拉伯快马的撒哈拉骑手,用最稀有的豪萨语唱着这首歌来到尼日利亚。

  在芬兰、几内亚,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在唱这首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无疑已属于全世界。

因为它以朴实、真诚的音乐语言,唱出了全人类共同的心声——爱。

  长夜快过去  天色朦朦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可惜,马小军把爱弄走样了,真可惜。

  8.  列车呼啸着斜穿银幕,歌声又响起来了——  东海扬波红日升  南岭起舞飘彩云  珠穆朗玛雪峰献哈达  草原上赞歌唱不尽  啊,***  大江南北留下了您的足迹  五湖四海回响着您的声音  您指引革命航创乘风破浪  您和各族人民心连心  《颂歌献给***》。

这首是原唱,一听便是。

列车上,马小军一家含悲忍泪地向着目的地进发,去给亲人奔丧。

姜文在奔丧的情节中选用这首歌,我觉得主要是看中了歌曲奔放的情绪和欢快的节奏。

这样,一种强烈的反差便显现出来。

  这种反差使我想起80年代末期,样板戏重新在大陆唱起来时,一些当年受 过 迫 害的人提出了疑义,原因很简单,当年造反派在对他们实施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时,便播放样板戏,且声音弄得很大。

在一片锣鼓家什和西皮、二黄的唱腔中,用极富创意的刑罚或报复、或取乐。

  想一想,当三角带呼啸着落到身上时,当带铁扣的皮带落在头上时,耳边回响的却是杨子荣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或郭建光的“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啊

  纳粹在对犹太人实施灭绝时,也是这样做的。

当从欧洲运来的犹太人到达死亡营后,车站的喇叭里播送的竟然是《蓝色多瑙河》

当这些注定要死去的人赤身裸体、排着长队按次序走进毒气室时,喇叭里播送的仍然是世界名曲

  看来恶者在行恶时思维逻辑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德国党卫军是在以此平复犹太人的恐惧,以防止生乱,影响效率;中国造反派更多的是掩盖被折磨者那撕心裂肺的哭叫和哀求。

我刚入厂时正是对造反派进行清算的时候,在一次揭批大会上,受害者控诉过这样一件事,造反派对自己折磨人的老一套玩腻了,便想出了更富有创造性的刑罚:当他们由于生理的需求要小便时,便令被他折磨的人张开嘴,喝他们从体内直接排泄出来的尿

记得当被害者讲到此处时,全场一片强烈的骚动……  似乎是一夜之间,中华民族便迅速地完成了从礼仪之邦到野人之邦的退化。

  这真是个奇迹

  我接触过几个当年造反起家的大小头头,我主动和他们交谈,认真地观察他们的言行,想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看出和我们不同的东西。

看不出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

但当我恶毒地下了套子,引诱他们讲文 革时的事情时,他们终于露出了和我们不同的一面:那就是——潇洒。

他们笑嘻嘻地讲着武斗,讲着批斗,讲着他们那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所以陈云说,对于“三种人”不是使用不使用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能用。

  9.  乘坐54次去北京,当列车驰进北京城郊时,正是太阳升起的时候。

这时,我最愿意从铺上爬下来,抻着懒腰,打一个哈欠,然后坐在边座上,望着近在咫尺的北京,轻轻地哼唱起来——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庄严的乐曲报导着祖国的黎明  啊,北京啊,北京  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  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  各族人民把你赞颂  你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  1972年10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这首歌曲,由李光羲演唱。

同时播出的还有由张振富演唱的《雄伟的天安门》(张振富唱得不是很好)。

一年以后,我听到了由张越男演唱的《北京颂歌》。

男高音变成了女高音。

别说,张越男演绎的确实有些新意,难怪作者说:张越男挽救了这首歌。

  不管人们出于怎样的政治态度,对北京的向往却几乎是如出一辙:一辈子不进京,不如不托生。

这是我老妈常说的一句话。

  1970年,我的一个同院的同学去北京亲戚家。

羡慕啊,北京有亲戚

那时候,北京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圣地。

那时我正在安装半导体收音机,成天和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磁棒、线圈打交道,便让他给我在北京买一支高频三极管。

他问我高频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别管了,到了五金交流商店卖货的都懂。

  接着就开始和他通信。

记得当写到北京两个字时,心里又苦又酸又甜。

毕竟,我的信能够到北京了,能够在北京的邮局和邮递员的邮包里,在北京的大街上转一圈了,说不定还能经过天安门哪……  后来同学回来了,三极管也买来了。

到底是首都,看人家那三极管,精致、小巧,还是天蓝色的,看着就会使你产生有关太空的联想

我急切地将它安装在线路板上——打开开关,没有反应。

再试,还是没有反应。

我只好用电烙铁把它化下来,拿着它找一个懂行的人一问,告诉我,这是低频的。

  好心疼,两块多钱哪

能看20场电影啊……  这件事使我对北京人的素质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现在,看着马小军和他那群狐朋狗友,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小胡同里扭着腰奋力蹬车的镜头,有着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因为此时的背景歌曲就是《北京颂歌》。

我立刻回想起我那枚没有了用处的低频三极管。

因为正是在那个年代,我第一次领教了北京人的服务质量。

  龙应台离开北京后,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吵架》。

讲述了她在首都机场所遭遇到的自己同胞、机场工作人员那低劣的品行和低下的素质。

北京人坐不住了,一改往日那生为天子脚下臣民的傲慢与懒散,开始在报纸就这片文章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因为这是一个海外作家写的,他们当回事了。

  一个即将第一次去北京的人问我,到北京如何不受欺负

我告诉他:第一,和他干,彻底干垮他;第二,和他装,装北京人——当然这一条第一次去的不行。

只要不是官方活动,我到北京就立刻撇起几乎可乱真的京腔,见到老太太不喊“大姨”,喊“大妈”,见到老头子不喊“大叔”叫“大爷”(如:大爷,刘家窑怎么走

),要控制好调值(沈阳话调值高,特别是阴平词汇的发音),注意拖腔……  一次在一个公汽上,一个外地人对售票员(一个小伙子)说,你少找我钱了。

那个小伙子说:多新鲜哪

我会少找您钱

这个外地人也不含糊,到底把帐算清了。

那个小伙子心有不甘地开始退款。

外地人自然还要说上几句,小伙子不干了,说:别嚷嚷,别嚷嚷,嚷嚷什么呀你

接着他又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接着车里的人便听到连通州都能听到的清脆、响亮的一声——啪

  外地人可能知道自己说不过北京人,反正也不是君子,于是便动手了。

那个小伙子真是个君子,捂着火辣辣的嘴巴继续白话——但决不还手。

  讲了这么多北京的负面,是因为北京身上的责任太重了。

50年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将接近美国,那时的北京,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超级大国的首都了,北京人的国民素质当然应该和这个地位相匹配。

那时候,真的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  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  我们的热血和你一起沸腾  你迈开巨人的步伐  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  当然,那时候,笔者已经不在人世,今天艺苑中的大部分网友,也已经进入古稀之年。

但谁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的强盛呢

谁不愿意自己国家的首都是世界第一文明之都呢

  10.  黑白画面:镶嵌在塑封中的***小照轻轻地摇动着;车窗外,是十里长安街、天安门……  与之同时出现的,是《想念***》的旋律。

接着,当车中的人们站在车里,眺望着与少年时代有着天壤之别的北京时,藏族青年女歌唱家泽娜卓玛的藏语《想念***》响起来……  电影学者戴锦华对该片的定位是——青春残酷物语。

  姜文的观点是——文化大革命再不好,毕竟使我们少学了许多没用的东西。

  演员傅丽莉说:“如果不是《美国往事》拍在它的前面,这片子一定能成为世界名片。

”  笔者要说的是,尽管《美国往事》拍在它的前面,它也一定能成为世界名片。

  让岁月去验证吧  出自“老三届”网站

2001年8月22日,北京大运会法国队打的横幅上写的是什么话?

“祝贺北京2022年申奥成功。

”答案见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教材第15页

语言素养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言语交际包括四大:主素、主观要素、核心要素、客观要素。

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动的参与者,也即人,也包括单位和组织机构,但说到底还是人,因为后者也是通过具体的人来完成交际过程的。

主观要素是指交际者的交际动机,每个人说话都具有主观意图,或者陈述,或者询问,或者感叹,或者命令,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话来,例如“李秘书你把这个讲话稿尽快整理好交给我”就是命令。

核心要素是交际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语言或者辅助手段,发话人要根据交际动机恰当组织话语,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来,让对方正确理解,所以使用言语,要注意避免歧义,采用正确的语气方式。

要素是指交际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这对于言语交际也具有很强制约作用的因素,同样的词语、句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该对谁说,该怎样说,都密切联系环境,把握环境影响,是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每一次交际行为的发生都与一定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客观要素对于言语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言语交际中的这四大要素,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都要完整地呈现出来,缺一不可,要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意图,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掌控都非常重要。

例如主观要素,直接牵涉到语句的使用,本来该用祈使句,结果使用了陈述句,别人不一定领会你的意图。

例如打算向同事借一支笔,一般会说“借我一支笔用一下吧”,但是也会说成“你有笔吗

”也即用疑问句表达祈使句的意思,但是后一句就容易让人误会为一般的询问,对方不一定采取行动,而使用祈使句,言语动机就非常明确了。

每一个要素,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比如主观要素就涉及到言语手段的选择问题,言语手段的选择又要注意到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交际要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主体要素,因为人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动机的形成、言语的组织、环境的把握,都要靠主体要素来灵活掌控。

主体要素是指言语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也即发话人和听话人。

要使言语交际有效,达到目标,主体要素的品德修养、言语水平、交际技巧、洞察判断、综合分析能力都非常重要,前面谈到对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其实就是对言语交际主体要素的要求。

这里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发话人而言,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你说话是发话人,对方是听话人,对方说话是发话人,你就成为听话人。

因此,要提高言语交际水平,作为主体要素的人,必须加强修养、积累知识、提高素养,因为语言水平不只是简单掌握语言技巧可以提高的,而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主体要素包括发话人和听话人两个方面,要认识他们对于使用语言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主体要素的不同分类,这样对于主体要素对言语的把握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主体要素的分类:从人的自然属性即性别看,可分男性和女性;从年龄看可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还可以分出幼年,也有人按照年龄分为学前期、学生期、职业期、养老期等;从身份看可分本族人和外族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等;从相互之间的关系看可分家人和亲戚、朋友和一般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上级和下级和同级、长辈晚辈和平辈;从彼此关系的亲疏看,可分关系亲密、关系普通、关系疏远、关系抵触、关系敌对等等。

这种分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而对于指导言语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发表言论,对于言语核心要素的运用是有差别的,而听话人对于言语信息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同样一句话,一般人说和 领导人说,份量、影响完全不同,可见,言语交际中弄清楚主体要素的基本类别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做到看人说话,随机应变。

这里的主体要素的分类认识,与本节第四个内容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中的适应言语交际环境密切相关,也与第八章角色原则中的交际角色内容密切相关,自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两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揣摸,以深入认识理解主体要素对于言语运用的要求。

二、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第一,满足交际目的 满足交际目的,可以说是言语交际的第一要义,因为人际交往、言语交际,总是具有主观意图,总是具有目标的,即或是两个熟人相遇互相一声“你好”的问候,也是一种目的。

汉民族的血液里融化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很多关于“吃”的概念渗透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通过一定的词语表达出来,例如“混饭吃、饭桶、找饭吃、给碗饭吃、丢了饭碗、铁饭碗、吃利息、炒冷饭、吃闲饭、有饭大家吃”等等,所以人们见面往往是一声“你吃了吗

”其目的就是一个打招呼,而不是真正关心你是不是已经吃饭或者说要请客,这就是交际目的。

而与一个陌生人相遇,则不能这样问候,这里就与主体要素的分类联系起来了。

所以言语交际要满足交际目的,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时候需要绕圈子,有时候需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打电话给对方,对方的小孩子接了电话。

这个人问:“你爸爸在家吗

”小孩回答说“在家”,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

因为小孩子不懂这里的疑问句的用途实际上是祈使句,是请求对方的父亲接听电话。

发话人没有结合言语交际的目的和听话人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结果交际目的没有达到。

因此,要做到满足交际目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说话的目标是什么,使用语句不能含混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让人不得要领;话语还要注意准确,特别是像同义词的选用,一定要采用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那个词;注意把话说完整,把信息完整圆满传递出去;同时还要注意尽量简化言语,避免冗余信息,特别是说一大堆废话把真实信息掩盖了,对方难以理解你的意图,交际目的就难以达到。

第二,适应言语环境 语境是言语交际四大因素之一,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构成。

在修辞活动中,一般把适应言语环境看作是最基本的原则,因为任何话语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话语是不是贴切,是不是合适,检验的标准就是是不是适应言语环境。

这就像一件很漂亮的羽绒服,在冬天穿就非常合适,而在夏天穿就是让人笑话。

语言中的词语句子,本身无所谓优劣,全看适应是不是适合语境需要。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求说话要根据语境需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宋楚瑜2022 年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开篇就巧妙运用了语境,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尊敬的顾校长、中央国台办的陈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大家好。

听到顾校长刚刚的一番赞美之词,套一句北京人所说的话,听到以后,特可心。

昨天还有天气预报说可能今天有一些雷阵雨,但是今天到清华大学来,看到不仅是风和日丽,而且是拨云见日,这不就象征两岸关系我们大陆都希望雨过天晴、拨云见日,这种期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

”适应言语环境,特别是只对听话人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言语调整,是一个人临场应变能力的具体体现。

如果我们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语境就没有修辞,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善于运用。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如果没有“春风”和“江南岸”的环境配合,“绿”只是个平平常常的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要是没有“红杏枝头”和“春意”的环境配合,“闹”也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动词。

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利用 语境提高表达效果呢

大体为: 1.利用社会、时代背景 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对着母亲和女儿的一段唱词,说的话几乎都是双关语: 李玉和:(庄重接酒)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

(一饮而尽)谢,谢,妈

(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铁 梅:爹

(扑向李玉和,哭) 李玉和:(唱)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

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这段唱词表面上嘱咐的是生活琐事,实际上强调的是对敌斗争,这是当着鬼子的面儿这种特定场合决定的。

作品正是利用这一语境,充分展示了李玉和不畏强暴、机智坚定的英雄性格。

2.利用题旨情境 “题旨”即为“题意”;“情境”即为一段时间和空间具体情形的概括。

茅盾的小说《春蚕》是写春天来到一个养蚕村的故事。

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天气继续暖和,太阳光催开了那些桑拳头上的小手指模样的嫩叶,现在都有小小的手掌那么大了。

老通宝他们那村庄四周的桑林似乎长得更好,远望去像一片绿锦平铺在密密层层灰白色矮矮的篱笆上。

“希望”在老通宝和一般农民们心里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强大。

蚕事的动员令也在各方面发动了。

藏在柴房里一年之久的养蚕用具,都拿出来洗刷修补。

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旁边,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

这段文字写得很有生气,利用比喻写春天给养蚕人带来了“希望”。

不一般的是最后写村里人兴奋、忙碌的情景:“蠕动着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工作着,嚷着,笑着”,这是一个多项状语后置的句子,这里作者刻意用“蠕动”来描写“忙碌”,采用了比拟的手法,突出了养蚕村的特点。

作品中除此以外,还多处用了这个词,诸如“渐渐地,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地蠕动,像是醉汉。

”还有“‘乌娘’在蚕箪里蠕动,样子非常强健。

”作者之所以这样反复运用,就是要强调养蚕人想的、说的、忙的,都是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蚕,而忙碌的结果,却是失望与沮丧,使“希望”与“失望”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主题,也正符合了旧中国高利贷对蚕农进行残酷剥削的题材。

3.利用交际对象 这种方法报刊标题采用得较多,我们仅举几例: ①姓钱不爱钱的钱钟书——钱钟书拒收稿酬 ②冰心一片冰心 ③张娟娟今日大婚,“箭”证幸福 例①利用钱钟书先生的姓与“金钱”的“钱”构成同音同形,表现了钱钟书先生的高尚品德。

例②让人名与谓语的中心语同音同形,突出了冰心老人的高洁品格。

例③是报道两位射箭运动员,经过六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2022 年青岛全运会后,举行婚礼。

作为画龙点睛的标题,这些提法都恰到好处地利用语境提高了表达效果。

4.利用交际场合 场合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合理地利用交际场合和有效信息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比如:陈汉元的文章《从宜宾到重庆》里写道:重庆的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弯弯曲曲地延伸着。

在重庆,即便在热闹的街区,你也难得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因为骑自行车爬坡实在太困难了。

有人开玩笑说:在重庆,有时候是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

这段话中“有时候是车骑人”是指“有时候人要扛着车”,因为上一句写了“人骑车” 是正常的现象,下一句写“车骑人”就显得幽默风趣,而且构成了词语顺序的回环往复,生动而形象。

语境对于言语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的制约功能:语境的制约功能在于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

同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子,也可以用那样的句子,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使用祈使句,可以使用一般性词语,也可以采用成语,还可以采用专业术语。

例如法庭上,法官一般说带“犯罪嫌疑人、证人”,不能说带“罪犯”、带“某某老婆”。

同样是表示配偶的意义,一般场合可以说老婆、老公、太太、爱人,但是外交场合一般要说夫人,“妈妈”、“母亲”的理性意义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前者只能用于一般口语表达,而后者广泛运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用于比较庄严的场合用作比喻,例如“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到别人家,如果感觉热,不宜对主人大喊大叫要求人家开空调,一般不使用祈使句直接表达,而是使用感叹句委婉表达你的意图,比如说“啊哟,房间真热啊

”主人心领神会,就会把空调打开了。

曹禺可谓是使用语言的大师,他在戏剧语言,非常准确地刻画了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话剧《雷语》中,周朴园从鲁侍萍口中得知鲁大海就是他自己当年风流行为遗留下的儿子,用了四个语调急促高升的句子:“什么

鲁大海

我的儿子

”这几个短句的运用,非常生动地把周朴园那种激动、急促、惶恐、惊愕的复杂情绪生动地刻画出来,如果简单使用 “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啊”这样的感叹句,就很难表达这种复杂的情绪。

曹禺先生这里对于语句的选择,就充分考虑到了语境的这种制约功能。

语境的制约功能还在于,言语交际的具体语境中,面临的交际对象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男女老少、东西南北、上级下级、左邻右舍、同学同事、熟人朋友,等等,交际对象不同,说话的语气、口气和表达的方式,甚至说话的地点、空间距离都是不同的。

2)语境具有解释功能。

语境的解释功能主要在于规定了言语的含义。

每个句子,虽然是在词或短语的基础建立起来的,但是看得懂这些词语,未必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

因为句子都是受制于一定的语境的,每个句子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

所以在一个具体的句子里面,每一个名词都是有指称的,例如“今天是个好日子”,那么“今天”到底是哪一天

离开具体语境,无从回答。

据说有个老板开饭店,因为客人少,他贴了一张告示,说“明天吃饭不要钱”。

结果第二天客人去了他还是说明天吃饭不要钱,客人奈何不了他,其实从句子分析角度看,他昨天贴的告示,那么明天就是某日的第二天,因为句子的起讫时间是确定的,知识由语境的解释功能决定了的,饭馆老板无法狡辩,你昨天公开宣称明天吃饭不要钱那么今天又继续宣扬是明天,是诚信缺失的表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早晚还是要被顾客抛弃。

又如课堂上老师说“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同样是一个词“书”,可是在不同的课堂可能是语文书、数学书、历史书、物理书等等,同学们不会搞错就是因为语境规定了言语的含义。

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中只有一种意义,不会引起歧义,就是因为上下文这个语境把不相关的意义排除了,过滤掉了,剩下了适合语境需要的意义,所以语境具有解释词义的功能。

如果不注意语境的这种解释功能,理解别人的话语就会出错。

例如历史课上老师讲授哥伦布航海的事迹,一个学生在下面看课外书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哥伦布的

”这个学生回答:“我根本不认识哥伦布

”结果引起哄堂大笑。

其实这里的“认识”不是通常说的“熟悉”这样的意义,而是对人或事物的看法评价,这个学生由于没有专心听课,所以答非所问,闹出了笑话。

评价认识表达方式的效果,同样需要通过语境来检验。

平时我们说的所谓“说话得体” 实际上就是指切合语境,包括言语的客观环境和听话人的情况等,切合语境,那么简单的话语,也能产生出非凡的魔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语境是制约言语交际的重要因素, 言语表达是不是贴切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使言语切合语境,使话语与语境协调一致。

例如对于来自朝鲜的客人,我们可以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似长白山高,如鸭绿江水长”,因为长白山和鸭绿江这两个事物与中朝两个有一定关联,用作比喻不但恰当而且使人感到亲近。

如果面对来自蒙古客人、哈萨克斯坦的客人,用这样的比喻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第三,坚持不断创新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语言同样也要向前发展,这样语言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这就是我们古人使用文言,而我们使用白话的重要原因,因为文言适用于古人的需要,而白话文适用于现代人的交际需要。

语言是发展的,可变的,这是语言在运用中能够创新突破的前提条件。

言语交际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新鲜生动的说法,在表达上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一旦得到社会的认同,就会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成为语言结构的一个部分,所以创新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例如毛泽东在《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一文中,把思想上的负担比喻为压迫人的包裹,这种新鲜别致的表达反映出了思想负担与压人的包裹的某些共同特征,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因此“包袱”一词也增加了一项新的意义,那就是影响思想和行为的负担。

有一首《问江南》的歌,其歌词在江南文化底蕴基础上大胆想像,就非常具有创新特色: “问江南?问江南?江南的雨下了多少天?打湿了多少诗篇?问江南?问江南?雨中的杏花开了多少朵?芬芳了多少思念?那一方土是否还红红绿绿?那一方天是否还浓浓淡淡?浆声灯影可曾记得流泪的初恋?夜夜呼唤我的可是那水做的江南?” 这首歌的歌词初看很平常,仔细一琢磨,作者借助比拟的修辞方式,处处充满了创新,充满了新颖别致的组合,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由此给人丰富的联想。

言语交际中的创新并不神秘,像日常交际中的手机短信,就有很多言语创新的案例,例如这样一条祝福新年的短信:“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其中的主体内容,宾语都是形容词,这里创新用作名词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比拟的用法。

创新表达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改造就有样式,让旧瓶装新酒,这种方法仍然有一种新颖别致的感觉,例如像仿拟中的仿词、仿句,比如模仿“郎才女貌”为“郎财女貌”,模仿“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为“愿天下有钱人都成了眷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一切向钱看不讲感情的恋爱观,可谓精警动人。

这些可以结合第五章的仿拟修辞格来具体揣摸。

当然,创新并非就一定要改变词义和词的用法,需要展开大胆的想像和新奇联想,就是古老的比喻,使用得当,能够发现本体和喻体的新角度,同样可以出彩,令人难忘,例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面就有很多新颖别致的比喻。

口语交际中使用创新表达,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言语交际,不是照搬现成语言中的词句,需要你结合目标、环境、对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是一种充分运用智力的活动。

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人们的聪明程度,人的创造力、创新能力与智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又比智力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创造力是一种高级智力,言语交际中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高级智力运用的表现。

语言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等待我们运用智力去开发,去推进,去发展,特别是去开发其中潜在的功能。

第四,注意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对于从事文字工作或者接待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基本功,因为如果使用语言 不规范不准确,从小处说是有失个人的名誉,从大处说是有失单位的名声,因为像秘书这样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就是一个单位的形象代言人,是单位形象窗口,言语是不是得体规范,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

因此准确规范使用语言不但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而且能够融洽气氛,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消除误会、淡化矛盾,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语言规范的总要求是是注意语言文明,具体地说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标准。

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普通话交际交流,如果明确对方的身份,恰当使用听话人的语言如方言可以活跃气氛,增加好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二,意义明确。

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明确意义,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特别是要少用专业性术语,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进行交际。

第三,言词简洁。

言语交际中话语要简洁,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多用短句,特别是口头交际,更要注意多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少用书面语。

第四,言词平和。

交际中要注意多使用中性语言,避免结论性语言和讽刺性语言,避免感情外露,情绪化语言更要少用。

第五,注意逻辑。

语句表达要流畅,要有层次感,发音准确,语速适当,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避免颠三倒四,不得要领。

第六,语言文明。

使用文明语言,交际沟通中的文明语言使用非常重要,像“你好、请、对不起、抱歉、打搅、再见”这类常用礼貌交际语,都应常挂在嘴边。

汉民族在交际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敬辞和谦辞,交际中可以恰当使用。

例如:初次见面,要说“久仰”;许久不见,要说“久违”;客人到来,要说“光临”;等待客人,要说“恭候”;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此外,事先要注意准备,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如人名、职务、爱好、成就等,在交际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融入其中,会获得对方良好的印象。

与文明用语相反是不文明用语,言语交际要注意避免那些不文明语言,例如气话、怪话、粗话、土话等,还有大众陌生的网络语言都不宜使用,至于脏话、荤话、黑话更要注意避免,这些言词在公众场合运用有失身份。

特别是交际中,因为各自的利益(个人或集体),难免有冲突,这个时候说气话、怪话、脏话很容易引发矛盾升级,被对方抓住把柄,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局面,同时也有损个人和单位的形象。

交际中也尽量不要使用外语或穿插外语单词,这样有卖弄学问的嫌疑,容易引起对方反感。

除了不文明语言,交际中的假大空也是要注意避免的,所谓假大空就是指假话、大话、空话,这些话语都无助于有效的交际沟通,甚至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全运会祝福语简短100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