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三大隐喻理论是什么?
暗喻的几种类型: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北京——祖国的心脏)4、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
例如: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
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大地母亲复指关系)
举例说明象征与隐喻的区别。
文学理论里的
1、隐喻与象征的第一个区别在征指向观念,而隐喻则是指向具体的事物。
2、隐喻与象征的第二个区别在于象征意义的理性、自在性和隐喻意义的关联性、经验性。
3、象征喻的第三个区别是象征追求主体的完整意识,而隐喻则重在主体的具体感受与体验。
要指出的是,象征与隐喻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联系甚密。
无论是从表现手段还是最终意义的形成,隐喻都是象征的基础。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象征高于隐喻,象征是隐喻的体系,这一点象征主义诗学对象征与隐喻关系的把握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
其次,对于象征与隐喻而言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象征是与观念、理性、自在性及完整的主体意识有关,而隐喻则与具体形象、关联性、感性、个人体验密不可分。
在具体的作品中,象征与隐喻往往同时存在,因为象征的表达是以隐喻为最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出发,认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都是一种象征式的解读也是可以接受的。
隐喻研究现状
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式就为世人所知。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
如今,国内外的人们对隐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的相关论文已达到了好几百篇。
传统的隐喻理论只是局限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没有将隐喻放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交际活动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所以不能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
而当代的隐喻认知理论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可以用于解释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等。
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从研究趋势上看,国内隐喻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与隐喻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从研究角度上看,90%的国内研究主要从认知角度开展,说明认知科学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主视角;而且隐喻研究已经开始由单一的英语向其他语种扩展。
因此,隐喻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未来的隐喻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英语隐喻理论是什么
在英语中(汉语见“暗喻”),隐喻(Metaphor)是和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隐喻又称暗喻。
表达方法:A是B。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
概念隐喻理论思想首先是在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
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有: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与修辞学的隐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书籍:隐喻与转喻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论系列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
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
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
在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中,“旅行”域映现到“爱”的域上,例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了,直译:我们的关系脱离轨道)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我们关系发展迅速。
直译:我们使轮子飞转)Lakoff指出了这二个认知域之间的对应关系:(1)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2)爱的关系对应旅行中的工具(这里“轮子”和“轨道”对应“爱”的关系);(3)相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4)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
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请看例句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this university.(大学里有许多智者。
)(直译:智慧头脑)在上例子中,“Head”(头脑)代表人,是用人的器官代表整个人。
Lakoff认为一个隐喻和转喻通常是一个更抽象的隐喻和转喻的具体表现。
例如“爱是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而“生活是旅行”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具体表现。
同样,转喻“头脑代表人”是“身体部位代表人”的具体表现,而“身体部位代表人”是“部分代表整体的具体表现。
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组合在构建概念域中最为明显。
这些复杂的组合在“情感”域中得到了详细的分析。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
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体经验而习得。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
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
在这一点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区别于Searle的隐喻理论。
Searle没有给予隐喻以认知模式的地位,而是把隐喻词语看成语言的特例,并通过语用规则还原为字面意义,对隐喻词语理解需要人的额外认知努力。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隐喻意义不必还原成字面意义,也并不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映现总是单一方向的,即只能从来源域映现到目标域上,而反过来就不行。
根据这一理论,双方向的隐喻映现是不存在的。
这一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它的隐喻理论。
在常规隐喻“人作为动物”(People as animals)中,我们把动物的一些特征映现到人的一些特征上去,反过来则不行。
但还存在“动物作为人”(animals as people)的隐喻,在此隐喻中,人的一些特征映现到动物的特征上去,反过来也不行。
这两个隐喻并不是一个隐喻的两个变体,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隐喻。
。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个特例。
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论文:::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左景丽 【摘要】: 传统的语言学将借代/转喻和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
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表明借代/转喻和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然而,中外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很多,而对借代/转喻的研究较少。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借代/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
正如王寅教授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说“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借代/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有学者认为借代/转喻和隐喻形成一个连续体。
经典定义下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
借代/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
这意味着两个实体间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
“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借代/转喻不但是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本篇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借代/转喻倾向,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结合例子论述了“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强调指出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借代/转喻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共同的经验基础;(2)语用含义;(3)范畴结构;(4)文化模式。
接着论文从国内学者对metonymy的不同译名出发,探讨了metonymy究竟应译为“借代”,还是“转喻”。
为此,论文阐清了两个问题:(1)metonymy究竟有没有“喻”;(2)是否所有metonymy都有指代性。
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1)线性metonymy (linear metonymy);(2)连接性metonymy (conjunctive metonymy);(3)包含性metonymy (inclusive metonymy)。
Dirven又将思维分成两大类:原意(literalness)和非原意(non-literalness)。
原意显然无喻。
非原意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喻(non-figurative)和有喻(figurative)两类。
线性metonymy和无喻连接性metonymy既非原意又无喻,是non-literal non-figurative metonymy;有喻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虽非原意却有喻,是non-literal figurative metonymy;典型的无喻metonymy为线性metonymy,典型的有喻metonymy为包含性metonymy。
根据定义metonymy是一种单一映射,通常具有指代性。
然而,Mendoza Velasco认为,从现时文献资料看非指代性(non-referential)的metonymy与指代性(referential)的metonymy例子出现频率大致相同。
非指代性的metonymy,例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或在包含基于动词的metonymy的表达式内,如‘Oh Dear’,she giggled,句中用giggle代表(stand for)‘to say something while giggling’。
这类非指代性的metonymy应译为“转喻”而非“借代”。
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non-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无“喻”有“代”的metonymy(如“The pot is boiling.”)是“借代”,figurative non-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无“代”的metonymy(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是“转喻”,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又有“代”的metonymy(如“The crown has not withheld its assent to a Bill since 1707.”)则译为“借代”或“转喻”皆可。
此外,从原意、非原意无喻借代、非原意有喻转喻到隐喻,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
第三章重点阐述了被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中间部分的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
其互动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1)由借代/转喻构成的隐喻;(2)隐喻内包含借代/转喻;(3)借代/转喻内包含隐喻;(4)隐喻语境中的非借代/转喻化。
分析指出,前两种是常见的模式。
第四章以上面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搜集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及其互动模式。
演说辞历来被认为人类巧妙使用语言的典范,但是运用“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语演说辞方面的研究的确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特色所在。
为此,作者搜集40,000多字的英语演说辞语料,并作了详细的判断分析。
这篇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再次印证借代、转喻和隐喻构成一个连续体,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并试图分析借代/转喻和隐喻在英语演说辞中的作用。
第五章回顾论文内容,总结全文。
用隐喻理论分析一种思想的建构
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发布时间:2009-4-3 16:16:56 作者/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点击量:136次 评论数:0条--------------------------------------------------------------------------------作者简介:,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语义学、隐喻理论、。
<中国外语网 >摘 要: G.Lakoff的“理论”是20年来研究的焦点之一。
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这些提法促进了认知语义学对概念结构的研究,促进了的整体发展,也促进了隐喻的跨学科研究。
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有过热的趋势,这种过热淹没了批判者的声音。
本文全面分析了的内容,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以期引起学者们的理性思考。
<中国外语网 >主题词:概念隐喻;概念域;映射;认知语言学<中国外语网 >:H0-06 | :A | :1672-9382(2005) 04-0021-08<中国外语网 >理论背景简介<中国外语网 >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语言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研究最热的恐怕非“认知语言学” 莫属。
认知语言学中最热的焦点之一应该是“隐喻”。
而这些热点或焦点的“导火索” 、“催产剂”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概念隐喻理论”(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93) 。
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这些革命性的提法促进了认知语义学对概念结构的研究,从而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
只要我们翻阅一下历届认知语言学国际会议的论文题目及过去20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出版物,我们便会对以上的描述深有同感。
因此,概念隐喻功不可没,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一切都是一分为二的,很多事情都是双刃剑。
国内外对隐喻研究的过热的趋势也不例外。
这种过热的趋势在国内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认知语言学大会上,有近50%的论文是关于隐喻的。
我们把会议的名称改为隐喻大会也许更合适。
这种过热本身很容易形成一种盲从。
同时这种过热的研究也淹没了批判者的声音。
本文全面分析了概念隐喻的内容,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以期待引起学者们的理性思考。
本文分4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背景;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概念隐喻理论;第三部分指出该理论的一些不足;第四部分是结语。
<中国外语网 >什么是“概念隐喻理论”
<中国外语网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在 (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 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
为了对概念隐喻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把概念隐喻的基本观点和Lakoff所称的传统的隐喻的观点列一个表格(见下页表1),作一个简单对比。
Lakoff所指的“传统的”(traditional)” 及“古典的”(classical) 观点并没有具体指出出处(Lakoff, 1993: 204-205)。
Lakoff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请看下面引文(参考译文为笔者所加):<中国外语网 >We have done our best to survey the principal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metaphor and where our views differ from them. Our survey differs from most other such surveys in two respects: First, we have not tried to say who claims what, to associate particular authors with positions. Our main interest has been in simply stating what the positions are. Second ... (Lakoff & Turner, 1989: 136) (我们已经尽了我们的最大努力考察了主要的传统隐喻理论,并论述了我们的观点在什么地方与传统观点不同。
我们的考察与以往绝大多数这样的考察有两点不同:首先,我们没有说明谁持什么观点,以把具体作者和观点联系起来。
我们的主要兴趣只是在于说明传统观点是什么。
第二……)<中国外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