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名言警句白起

白起死时或是一生当中说过那些名言

一、名言:1、武安君言日:“邯郸实未易攻也。

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不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2、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3、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二、简介:白起(?—前257年),又称公孙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

白起为秦昭王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关于廉颇和蔺相如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一源于神话寓言我国古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富有教育意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

例如: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夸父追日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二、来源于历史故事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

例如: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三、来源于古书成句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

例如:①一鼓作气一《左传·庄工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一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四、来源于群众口语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

例如:①狼子野心一《左传·宣公四年》 :“谚曰:狼子野心。

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②千夫所指一 《汉书·王嘉传》 :“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关于古代的成语

朝思暮想、魂牵梦萦、望穿秋水、魂颠梦倒、如痴如醉1、朝思暮想【解释】:朝:早晨;暮:晚上。

早晚都想念。

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译文】:再说沈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早晚都想念,废寝忘餐。

2、魂牵梦萦【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出自】: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译文】:想你想你,魂牵梦萦,翠玉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3、望穿秋水【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

眼睛都望穿了。

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译文】:其他盈盈秋水望穿,蹙损他淡淡的春山。

4、如痴如醉【解释】: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译文】:见到了王昭君,使我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5、魂颠梦倒【解释】:犹言神魂颠倒。

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自】: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五回:“谁知那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癞蛤蟆想着天鹅肉吃。

”【译文】:知道那道理自己痴心妄想,魂梦颠倒颠,分明是癞蛤膜想象着天鹅肉吃。

关于死读书不能成功的例子

很多阿,例如纸上谈兵就是一个例子。

解 释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近义词 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歇后语 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灯 谜 《孙子》;军书;军事论文;赵括打仗 英 文 an armchair strategist 典 故文言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译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

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古代寓言成语 要出自哪

一、寓言故事的缩写,我国古代寓言很丰富,不和成语就是由寓言故事缩写或概括而成的。

如“拨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二、历史事件的概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事件,后人用精练的词语加以概括,成为成语。

如“完壁归赵”、“负荆请罪”、“卧薪偿胆”.“纸上谈兵”等。

三、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我国历史悠久,文献内籍浩繁丰富,人们喜欢用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语句来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长期习用,便变成了成语。

有的则是从古书中摘引下来的原句。

如:辗转反侧、擒贼先擒王、喜出望外等。

也有的成语是由古书中的句子节缩而成。

如:“千钧一发”、“缩自”、“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四、历代俗语的流传:一些俗语在历代群众中广泛流传后,见之于书面,形成成语。

如“张冠李戴”(明朝流传的俗语)、“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宋代口语)五.新创造的成语。

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词组,由于广泛使用,已逐渐固定,成为新的成语。

哪:“多快好省”、“又红又专”、“推陈出新”、“按劳分配”等。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

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历史事实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

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

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

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

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

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

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

(《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

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

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

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

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

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

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

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

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

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

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

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

后来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

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

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

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

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

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

这类成语在全部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

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

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

(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

)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

)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

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

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

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

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谚语俗语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

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

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

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

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

)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

享就是当或当做。

)《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

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

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

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

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外来的成语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

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

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

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

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改造的成语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

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

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

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

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

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

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

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

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

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

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

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

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

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

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

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

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新生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

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等等。

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

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成语故事·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2.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成语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

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

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3.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

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4.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

比喻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5. 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踏雪无痕 2008-05-31 10:03 检举成语故事ζ 情 糹_ 2008-05-31 10:08 检举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

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

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

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亡羊补牢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

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教训,改正过失,发奋图强,还是来得及做一番事业的。

这则成语故事里的庄辛,楚都纪南(今荆州一带)人,是楚国著名国王楚庄王的后代,一生耿介无私,为楚襄王时代大臣。

初不为襄王器重,自赴齐力谏襄王后,得到襄王信任,襄王封他为阳陵君,其封地在今淮北

说人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名言警句

一、 人们不必为过去的错误而羞惭,换言之,即不必为今天比昨天聪明而羞惭。

——斯威夫特二、 有一天,你们都已成熟地起飞,我却在考虑要不要回到妈妈肚子里。

三、 不可改变的未来以及改变不了的过去,头痛发作,终于你醒悟了。

四、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却假装知道;很多事情我们知道,却假装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都假装自己活的很充实。

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六、 有些事,终究要成为过去。

就好比一朵花开的时光,明媚过后,就成为永久的怀念。

人生,总有几多失意和酸楚,往往心中最念想的,还是那些触动心灵的回忆。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不可改变的习惯,那就是怀念曾经,怀念最初的美好。

或许,有的事我们不可忘记,那就淡淡的存着,就像某些不可言语的怀念…七、 人们常说时间才是最伟大的,一切都会被它消磨殆尽,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最终都会过去。

我只能慢慢向前走,也许很多年以后,再回忆起今天的种种,那时候,心里或许已经有了别人。

或许还在等,可是已经记不得自己为了什么而坚持。

又或许,他已经回到我身边。

——南康白起 《等你到三十五岁》八、 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

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塞万提斯九、 生活中最幸福之所在是我们一直以来搭建的情感网络。

十、 什么都懂,却抑制表达,那是因为想得太多,在乎的太多,比如你。

成语是怎么来的

成语的由来是什么

由来成语一5万多条,其中96%字格式,也有三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

如“五十步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

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

《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

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

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成语的研究报告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

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

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

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

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

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

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

”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

”(《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

“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

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

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

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

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

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

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

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

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

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

”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

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

”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

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

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

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

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

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

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

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

(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

)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

)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

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

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

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

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

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

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

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

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

)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

享就是“当”或“当做”。

)《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

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

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

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

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

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

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

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

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

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

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

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

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

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

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

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

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

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

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

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

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

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

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

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

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

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

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

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

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

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


名言警句白起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