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三八妇女节 新年祝福语

《暖流》一文中的诗句大意

区别箫笛

大文化概念中国箫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姑且可以称之为箫文化。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个是从历史的悠久来看,中国箫的历史是所有文化形态中之最古老者。

我们说人类有5千年的文明史,这自然不错;但是出现在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有踪迹可寻的,中国箫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众所周知,诞生于8千年以前的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骨笛可以说是中国箫的鼻祖,它开创了中原文化的先声。

二是从文化品位来看,中国箫的文化品位极高,可以媲美古琴,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赤壁赋》中对箫的传神描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至今读之依然如江夜闻箫,悠悠在耳。

三是从内含来看,中国箫的内容极其丰富,其形制演变、孔位布局与历史上度量衡、乐律学有密切的关系。

箫的前身——答(口旁加两口,下加扁去户)曾是一种量具,在音频仪、较音器未被发明以前,历史上与箫同宗的的律管是作为标准定音器而被尊崇的,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四是从覆盖面来看,中国箫不仅贯穿了整个历史,而且上自帝王、士大夫,下达平民百姓,其普遍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那种月下林中独自吹的绝妙境界,令人无限响往。

所以,我们把中国箫放在大文化范畴中加以考察,才能对其文化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估。

传说中的箫吹箫引凤的故事在古代的传说故事中是颇有名的。

这个故事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喜爱吹箫,当时有一个名叫萧史的男士吹箫技艺很高,能在箫上吹出鸾凤之音,秦穆公就把女儿嫁给他,筑起高台给他们居住。

数年后的一天,弄玉乘凤,萧史乘龙,二人忽然升天而去,成为带箫修行而成仙的人。

这个故事载于《列仙传》。

传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巧施张良之计,差人月夜用箫吹奏楚曲,从而瓦解了楚军的斗志,一举击溃了楚军。

可见箫的威力之大。

现实中的箫近年来喜爱箫的男女青年尤其是女青年越来越多,询其原因,答曰:箫声很好听。

一天,笔者向一位女青年示范演奏,随着娓娓动听的箫声,女青年的眼神由凝固而变红,接着泪珠滚滚而下。

在另一场合,当笔者正在聚精会神地吹奏时,忽见一位女青年头部渐渐垂于胸前,催眠似的沉沉睡去,当箫声结束她被唤醒时竟然一时睁不开眼睛。

真是不可思议。

至于外国人对箫的注意更是不同寻常,许多外国人在谈到他们对箫声的印象时说,箫声使人冷静思考,是一种与爵士乐完全不同的特殊的音乐。

笔者应邀访问日本时,日本文化界人士赞扬箫音如“天籁”。

笔者一位吹箫女弟子在南韩留学时,南韩几所高等学校允许这位女箫手报考南韩设立的中国箫研究生,开创了有史以来箫专业研究生的先例。

这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幸事。

箫与易《周易*说卦第十一章》:“震,为雷、为龙……为苍竹(下加良)竹、为萑苇。

”这段文字用现在的白话解释,大意是:“震为动,故为雷。

阳在下,有动荡不已的样子,故为龙……震为东方,东方属青,故为苍竹(下加良)竹,萑苇下茎实,而上斡虚,如荻、芦之类,象震阳在下、阴在上之象”(《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竹音在八卦中与龙相比拟,这与后世人们对箫、笛习惯描述:龙吟、龙笛……何其相似乃尔。

因此,我们可以说:历代对龙笛的称呼当源于《周易》箫与气功箫与气功有什么关系

各人有其不同的感受。

拙作《中国笛箫》自3年前面世以来,笔者陆续地收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来函,广大读者对笔者的鼓励是令人欣慰的。

也有一些热心的读者由此书伸发开去,写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

福建骆庭萱先生在《中国气功》发表的《洞箫与气功》一文,便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奇文。

作者从箫音“扶正祛邪”的功能谈起,探索了箫音的奥妙。

现根据这篇文章的其本观点,综述如下:吹箫的坐姿,如同练功的坐式。

身直头正,内颌微收,含胸拔背,两手扶箫抱于胸前,符合“曲则有情”的机理,能增强人体气场,如果加上放松入静的意念,恰恰是正宗练功姿势。

吹箫的呼吸,一般是长呼短吸,急吸缓呼,胸腹式呼吸结合,但以腹式呼吸为多。

吹长音时,常常出现逆腹式的呼吸状态,使人有一种气沉丹田、腹部充实的感觉。

这是一种“息不调而自调”的练功调息法,比较有意的调息要自然得多。

吹箫的口型与功法“六字诀”“吹”的口型大致相符,“六字诀”的“吹”对应人体的肾脏。

在酉时(17—19时)吹箫,气血流注肾脏,几分钟后,感到腰椎命门和肾区有一股舒适的暖流,不断地向脊椎扩散。

吹箫时指头的起落,类似气功的扳指法,可以启动全身经气的运行。

箫音朴质天然,丰富豁建,能高昂清越,能圆润柔和,能粗犷奔放,能松沉静远……松沉静远的箫音,给人以清幽遐想的气氛,使人排除杂念,进入忘我的境界。

除此之外,笔者以为探索箫音与功法内在联系,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诸如上下贯通、感悟能力等等。

吹箫应上下贯通,下丹田(脐眼下约3寸处)座落于由双臀与小腹撑起的三角区,经过中丹田(脐眼上方约4寸处)的自然张力作用,直达上丹田(天目附近),上下贯通一气,无窒无碍,应达到松圆润透,妙趣天成的境界。

吹箫有感悟能力,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与佛经的“顿悟”是相通的,都强调悟性。

箫法与功法可能如出一辙,但二者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功法是一种无声技能,而箫音则是有声艺术。

诚然,将气功与吹箫融会贯通,吹箫时做到曲由心生、神随音驰,二者相得益彰,确是妙极人寰,珠连璧合之举。

横吹笛子竖吹箫民间有句俗话:横吹笛子竖吹箫。

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几千年以来箫笛发展的历史。

回顾箫笛的历史,从周代的竹(下加龠),到汉代的长笛,下续晋泰始笛,从唐、宋洞箫和尺八,直至明、清单竹箫,现代的箫,无一不是在竖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汉代的横吹,到唐、宋的横笛,下续近代的曲笛、梆笛,无一不是在横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在古籍上看到箫、管的字,除个别例外的情形,应视作竖吹的乐器;看到笛或竹(下加逐)的乐器,则不一定是横吹的乐器。

这是为什么

因为当今箫、笛分流,竖、横有别,严格地说是从唐、宋以后才加以认定,约定俗成,从而流传下来的。

然而在唐代以前,一些竖吹的乐器,例如长笛,是称之为笛的,这其中经历了历史的演变。

因此,唐、宋以前,尤其是汉代以前,凡在史籍上出现笛或竹(下加逐)字,很可能是指一种竖吹乐器。

箫、笛的竖与横之别,近来也有含糊不清的命名。

例如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制乐器,明明是竖吹,却被命名为骨笛。

我想这可能是延续了汉代以前的叫法。

所以,箫、笛的区别,唐代是一个分水岭。

我们以为箫、笛的区别,竖执横执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音色、音区的区别。

通常把管较长而低沉者称为箫,较短而响亮称为笛。

古人释笛音曰:涤涤然。

这是形声词,推测古代的箫较短,音激而高,故发“涤涤然”之音。

现代竖吹的竖笛,就是一种短而音调偏高的乐器,也称之为笛。

从这一意义来说,似乎管体偏短、音调偏高、音色响亮的乐器应称为笛,管体偏长,音调偏低、音色柔媚的乐器应称为箫。

古今亦然。

《暖流》一文中的诗句大意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