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的好词好句好段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
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
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
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
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
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
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
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
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
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
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
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
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现在每年入黄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
出圣人是很难的喽。
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鲤鱼跳龙门: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北距壶口瀑布65公里。
龙门之南就是开阔的关中平原了。
黄河水从狭窄的龙门口进入宽阔的河床中,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龙门之形成,因其东龙门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拢,成为一个只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
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而出了狭谷后河谷变宽,水位骤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跳跃此处。
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争跳这个成龙的门关。
能跳过者,立时成龙。
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鲤鱼,最终才能成龙。
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
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
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
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
。
。
。
。
。
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
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
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
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做河套。
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
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
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
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
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使得粮棉富足,称塞上江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
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
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
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
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
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
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
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
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多彩的“世界”大自然用绚丽多彩的色调创造了五光十色的奇观,有海、有湖、有沙漠,还有土壤。
五色海红海 位于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因沿岸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海水因此发红。
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与东海之间,因黄河带入大量黄色泥沙而呈黄色。
绿海 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因曾有过大量绿色藻类,而得名绿海。
白海 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附近。
因长年被冰雪包围。
呈白色,故称“白海”。
黑海 位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因海底沉积着黑色霉臭的烂泥而得名。
五色湖彩湖 印度尼西亚的佛费勒斯岛上有一湖,左边为深红色,右边为碧绿色,后边为青色,各色宽约200米。
一湖为何三色,至今还是个谜。
萤光湖 在巴哈马群岛有一个湖,湖面闪烁着绿色萤光,这是一种萤火酶素微生物发光所致。
墨水湖 在加勒比海的乌巴哥海岛上,有一湖名叫佩奇湖。
湖面黑色,无水可行走,软绵绵,由沥青构成,又称沥青湖。
五色沙漠多彩沙漠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河大峡谷东岸的亚利桑那沙漠,由于火山熔岩形成的砂粒中含有矿物质,使整个沙漠呈现出粉红、金黄、紫红、蓝、白、紫诸色。
在阳光照射下,由于反射和折射的作用,半空似乎飘荡着不同色彩的烟雾,令人眼花缭乱。
峭壁秃丘在中午呈蓝色,傍晚是紫水晶色。
岩峰常为蓝色,故有蓝峰之称。
沙漠东部遍布彩色圆丘,沙丘间屹立着数以千计的色如玛瑙、坚如岩石的彩色石柱。
长的超过30米,最粗的达三四米。
亚利桑那沙漠以它美妙无比的色彩成为世界罕见的景观。
红色沙漠 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沙漠呈红色,天地间火红一片,奇丽无比。
其成因是砂石上裹有一层氧化铁,这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漫染大漠所至。
黑色沙漠 原苏联中亚细亚土库曼境内,黑海和阿姆河之间,有一片名叫卡拉库姆的黑色沙漠。
整个大漠呈棕黑色,如置身其间,仿佛堕入黑暗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这片沙漠是当地黑色岩层风化而成。
白色沙漠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罗盆地,白沙浩瀚,其砂粒是砂石膏晶体的微粒。
1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石膏质海岸隆起为山,雨水挟带溶解了的石膏流入山谷盆地中的路索罗湖。
后来气候日益干燥,湖水蒸发,湖岸的石膏晶体被风化成细沙,随风铺满整个盆地,成了这片白色沙漠。
连沙漠里的一些动物,如囊鼠、蜥蜴等为适应环境,身躯都成了白色。
五色土黑土 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 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 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
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灰蓝土 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 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紫红土 四川盆地素有“紫色盆地”之称,因为这里的土是紫红色的。
这是由中生代形成的紫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的
张家界旅游路线
苗族服饰的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棉为主,丝绸、麻布较少。
不仅有性别、年龄的区别,而且有盛装、中装与平装之分,更有地区性的差别,特别是妇女服饰,极为绚丽多姿,多达100多种。
过去,有的著述根据苗族妇女服饰、头饰将苗族划分为白苗、红苗、花苗、大花苗、青苗、长裙苗、短裙苗、歪梳苗等等,这种划分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苗族服饰因年代、地区、支系等不同而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近代,苗族的基本服装是:男子穿短衣裤或大襟长衫。
青年是对襟或大襟上衣,大裆裤。
节庆时穿无领无袖、前开襟的绣大花彩色“百鸟衣”或白色长衫。
有的长衫是长袖,对襟无扣,下垂许多长方形宽带,绣满花纹图案。
有的还穿彩色、满是花纹图案的披肩。
老人穿青色的长衫。
苗族男子头上多用长布包头。
小腿上扎绑腿。
?女子的服装共同点是头上戴帽或用布包头,足穿绣花鞋,都佩带银饰等。
其他则因地而异,样式基本上分为以下五种:1、黔东南地区上穿交领右衽、长袖半体衣;或对襟无扣、长袖、大领短上衣。
襟、袖都镶花边或全衣满绣花纹。
下穿百褶裙,长短有3类——长的至脚面;中的至膝下;短的只及大腿中部。
植物和合体图案。
多银饰。
2、黔东北和湘西地区,上穿圆领、大襟、宽袖短衣,肩、襟、袖和下摆绣很宽的花边。
下穿宽脚长裤(原穿红裙),长及脚跟,也加绣花纹。
头上包帕。
花纹多折枝花鸟。
?黔东南地区,上穿大领对襟衣,所配附件多。
下穿中长百褶裙,上用挑花、镶补、蜡染等工艺,加饰很多图案,由里到外呈现多个重圈形。
?3、海南地区,上穿圆领、右偏襟、长及膝的单衣,黑色地,在领、袖、襟上镶红布窄边。
上穿蜡染短布裙,花饰较少。
腰束红色织带。
?4、黔西、川南、桂北和云南地区,上穿圆领、长袖、对襟短衣或右衽大襟上衣,左襟下部斜裹至右边,袖口镶宽花布。
下穿蜡染或青色褶裙。
系围腰,腰后垂挑花飘带,带上绣花。
银饰较少。
?5、黔中南地区,上穿大领对襟衣,所配附件多。
下穿中长百褶裙,上用挑花、镶补、蜡染等工艺,加饰很多图案,由里到外呈现多个重圈形。
?目前,苗族除衣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以外,汉族的中山装、西方的西装以及各种时髦的衣饰也在苗族地区流传开来。
应该是吧
呵呵,我也在网上找的哟~
长沙的风俗习惯
农事风习之“栽禾师傅扮禾客”早稻多在清明前后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
”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
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田门。
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
栽禾往往由能手“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蔸,瞄准成线,以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
到彼岸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
第二人从右边依“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
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
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湖”。
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
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
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
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
晒谷,多用篾制晒簟,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
谷晒干后,用风车吹,而无“扬场”的。
农事风习之“一季红薯半年粮”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
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
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黄、七月黄、八月黄等。
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鼓的上等原料。
红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之称。
农事风习之“屋前栽椿不过檐”长沙地区林木资源极为丰富,除数百个常见的树种外,还有银杏等一批稀有品种。
农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樟、柏、竹、梓、枫、杉等风景树及各种果树,但有的地方有“门前不栽竹,屋后不栽桐,大门口不栽棕,院中不栽松”之俗。
屋前栽椿,高不过檐。
栽竹时往往逗哭儿童。
人们买成片山林砍伐叫“判山”,全伐称“青山”,单一树种砍伐称“花山”,一般不砍“飞子树”(种树)。
进山采伐禁忌很多,先要宰雄鸡沥血祭山神,以保清吉。
在山上讲话特别谨慎,毛草马虎不得,一般上午只管做事,极少讲话,以防失口。
长沙原始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长沙畜牧业已经遍及每个家庭。
畜牧喜禁之“姜太公在此”长沙养猪自东汉改放牧为圈养,即在偏屋(或称杂屋)内砌猪栏、猪楼。
栏楼上有“上楼子”“下楼子”之分,外装栅栏,下安石槽。
猪食叫潲,习用青饲料加碎米细糠煮熟。
母猪、仔猪、架子猪的潲内酌加米饭、豆渣、麸子、酒糟等精饲料。
谚云:“喂猪没巧,栏干潲饱”。
长沙农家猪栏墙上,每每写有“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到此”,还印有石灰五爪掌。
这是因民间传说,姜子牙在岐山筑台封神时,其妻马氏阴魂不散,长跪请封,气得姜太公怒骂:“你这瘟神......”话还没完,马氏叩头就跑,自此做了危害牲畜的瘟神,农家利用马氏惧怕姜子牙五掌雷的弱点,借之驱逐瘟神。
故事神奇得固然可笑,但在民间却世代流传。
畜牧喜禁之“爱牛一往情深”长沙养的牛,多为役牛,奶牛很少。
无论水牛黄牛,皆关养在室内牛栏中,只在春夏秋季的早晚,由童叟牵着放牧。
农家认为牛吃露水草可清热滋补,人们牧牛时一般兼割青草,分别于中午或晚上撒入牛栏中。
农忙使役时加喂食盐、谷米、酒冲生鸡蛋等精饲料,让牛生劲。
冬天主要喂稻草辅之以谷糠之类。
浏阳上东乡在秋冬季节常赶牛上围山群牧,使江南水乡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草原风光。
农夫爱牛一往情深。
下雨,怕牛着凉而加盖牛蓑衣;冬天用稻草垫遮盖牛栏屋以避风寒;夏天则薰烟驱蚊;四季生怕干了“牛百叶”,总是将牛水缸灌得满满的。
牛生病,急忙喊郎中开药,有的还急得哭。
牛老了,有的不忍杀戮,让其自然老死,死后还点香烛相敬,葬之以土。
畜牧喜禁之“鸡蛋人情”养羊,是农家的另一副业门路,通常是白天用绳索拴于河滩或山边。
特忌羊伤庄稼,谓羊吃过的苗长不起来,有“牛口肥,鸡口毒,羊口往里缩”之谚。
鸡鸭是农村主妇的摇钱树,礼尚往来,少不得“鸡蛋人情”;缺火柴少盐,临时用鸡蛋去换;丈夫累了,煮两个荷包蛋端过去是最常见的“妻慰夫”行为。
长沙养鸭以“放湖鸭”(或作凫鸭)的规模为大,一户养百余只或数百只,备鸭棚炊担,外出游牧,春天为产蛋旺季,每日可捡蛋数十公斤。
湖湘先民早在远古就以渔猎为业,已发现7000—9000年前的石镞和渔网坠。
长沙附近还出土了不少商代铜箭簇、铜鱼钩等渔猎工具。
渔猎趣话之“照鱼放钻子”长沙湘江两岸渔家有“涨水鱼,退水虾,不涨不退捕毛花”和“七上八下九归窝”之谚,即七月以前捕上水鱼,八月以后捕下水鱼,有的还结伙去洞庭湖捕捞。
俗话说:“吃鱼没有捉鱼味”。
长沙为鱼米之乡,除此专业渔民外,迷恋于鱼道的男女多矣,投钓、扮罾、撒网装籇,五花八门。
每当春雷滚动时,便有人冒雨出动,抢占有利地段,设网下笱。
当户外蛙声一片时,“照鱼”的灯火便闪耀不停。
春来到,放“钻子”的更普遍。
“钻子”即小型鱼籇,为篾制锥形捕捞器。
夏秋枯水季节,一些人便在河中下拦网,上下游各一条相向而拖,合围至有利地段时再收网逮之。
在浏阳河、捞刀河等支流,民国时常见装“溜网”的——在河滩流水处设“八”字形墙坝,中流急水处装一略向上倾斜的竹篾溜网,鱼儿游出急水口,即脱离水体而进入溜网中。
发水时溜网中的鱼儿总是蹦跳不已,银光闪烁,有时日夜可取鱼数百公斤。
至于龟鳖,昔日长沙郊县随处可见。
有人在河边斫柴,一次曾拾一篓乌龟。
当时人们拾到龟后多放于天井,让其洗阴沟。
鳖,长沙叫脚鱼、团鱼,除用猪肝设钓外,还有捕擒饲养世家。
浏阳坪上村李启明、李卓洲、李威洲父子,常带长把渔叉行走于浅水滩,鱼见叉即钻沙,他们手到鳖擒十拿九稳。
在深水区,先在岸上击掌3下,鳖闻声而动,动则冒水花,他们一猛子扎入水泡涌动处,很少空手上岸。
父子数人一天可逮鳖数十公斤养在红石砌成的缸中,客人来了,随时享用。
渔猎趣话之“陷笼活圈扎馋兽”长沙郊县山多柴深,过去野兽出没频繁,山区农民多备有鸟铳猎狗。
每觅得兽迹,或用猪油包裹炸弹于傍晚置于野兽出没之处。
馋兽食之,嘴飞脑裂,不倒毙也会流血而死。
有的专装陷笼,陷笼形如风箱,内有夹子,夹有肉片或鸡毛之类,上有铁丝与“笼门”相连。
兽入笼咬食物,触动机关,笼门自动关闭。
此法可逮得野猫、黄鼠狼之类的小兽。
对于麂(俗称山羊),猎人常用装“扎”的办法;先小心剔出有兽迹的地皮,在地皮之下挖陷阱,装上套绳,然后放动回地皮,伪装得不露踪迹。
再在附近找(或插)一竹竿,攀弯,用活圈钩于陷阱上,并将陷阱内套绳内的另一端系于竿尖。
当山羊踏入陷阱,活动圈脱钩,竹竿“呼”的一声弹直,拉紧陷阱内的套绳,山羊脚被套绳缠紧后悬之于竹竿之上,欲逃不脱。
服饰风采之“浏阳夏布”前清时长沙的衣被布料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棉布,俗称土布、大布或粗布。
青蓝布经染坊踩石加工,硬挺平滑,油光发亮,未下水时十分美观,所以非万不得已,新衣是不轻易洗水的。
浏阳北乡是棉布之乡,从幼女到老妪悉善纺织,有的男子也会纺织,所产彩色格子布,美观大方,远销他乡。
浏阳又是夏布之乡。
夏布洁白如银,质细轻便,穿着凉爽透汗,经久耐用,深受国内外欢迎,在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
清末以来,洋纱洋布日多,穿着日见华丽,但土布衣服仍以透气、贴身等优点为乡下人所喜爱。
服饰风采之“长袍马褂体面人”清代,士绅一般着长袍,有单袍、夹袍、棉袍、罩袍之分,都从领下沿右侧开襟,订一串布扣,古称“右衽”。
外出罩马褂,戴缎帽,所谓长袍马褂绅士风。
富家女子喜着大襟绣花衣,系百褶裙和统裙。
农家女子多穿粗布大襟衣,腰系围裙或抹裙,有的头裹方布,多为青蓝色,也有印花布,即在蓝底大布上印以白色或彩色的花鸟图案。
劳动汉子多穿粗布大襟短衫,有的系围裙或腰裙。
所谓围裙,相当于现在的工作服,既可挡灰保洁,又可紧身御寒。
不论男女,均穿大裆圆头裤,又叫折头裤、老头裤。
老幼着布鞋布袜,雨雪天外出穿木屐油鞋。
农夫雨天作田穿蓑衣、戴斗笠、上山劳作或远涉担脚穿草鞋。
民国时,虽还有“体面人”穿长袍马褂,但城镇男子时兴中山装、西装和皮鞋。
女士则穿旗袍,蹬高跟鞋,女学生穿短衣,系短裙。
竹布、士林布、棉绸、哔叽等日益增多,套鞋渐取代木屐油鞋,线袜、纱袜取代布袜。
人们在穿着上笑脏不笑旧,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般人家,每人冬夏仅做一两件新衣,对于布料稍好(如士林布)的遮面衣,则百般爱惜,只在喜庆日子或走亲戚时才露一露,事过马上折起,这样的遮面衣,何止“新三年”,有的要新半辈子。
饮食风俗之“不放辣椒不成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
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炒)鸡蛋之类就算不错。
乡间,只有匠师上门或生日喜庆才称肉打豆腐。
民间请客,用腊肉、咸鱼、鳅、鳝、干笋、豆腐等。
广大农村摆筵席,以十碗蛏干席为常。
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饪。
比北方人幸运的是,长沙人四时均能尝到新鲜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苋、菠菜、油菜苔等绿油油的青菜。
长沙烹调菜肴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
最常用的佐料是豆鼓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
特别是吃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
长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灯笼椒、朝天椒等传统品种。
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
青椒经盐渍、腌制成酱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
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鲜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鼓等,再倒入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咸备。
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葱、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长沙人喜欢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发汗、祛湿抗寒之功能。
饮食风俗之“腊肉卤蛋霉豆腐”长沙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薰腊肉、卤蛋、做霉豆腐等。
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
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
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风味独特。
青菜、白菜、排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擦菜和酸菜。
如腌成盐菜,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
至于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如将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谐音“福”;制成喜鹊,象征“喜”;切成兰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欢迎的工艺食品。
饮食风俗之“年节旱茶”长沙巧妇善作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说是花样翻新。
如将红薯去皮煮熟捣成糊状,掺入芝麻桔皮,切块晒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薯熬糖,又甜又粘。
薯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
薯粉加工成粉皮,是农民最喜欢食用的干货之一。
至于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汤圆、冻米糕、油粑粑、粽子、八宝果饭等,还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是长沙人喜爱的食物。
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盘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汉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换茶”。
长沙饮料自古丰富,农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来了,用锡壶盛酒在火中加热,慢慢品尝。
富裕人家还自制甜酒。
市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
白沙井水在民国以前不仅是城南一带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户多饮用之。
一天到晚,“买沙水不”的叫喊声不断。
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
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饮食风俗之“几个人吃茶饭”茶叶多自产自制,也有用黄荆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的。
中西部的河西、宁乡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熟的黄豆芝麻及姜末等。
西部沩山还有吃擂茶的习惯。
东部浏阳北乡则爱吃茴香茶,即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
由于长沙人离不开茶,故把茶与饭并称,问人家有几口人,常说“有几个人吃茶饭”。
长沙地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
居住习惯之“夏歇凉,冬围炉”农家夏天多在地坪和晒谷坪歇凉至夜深人静;冬天喜欢围炉共话。
一般厅侧正房必有一间烤火房,客人来访,多引至此屋烤火休息。
该房靠窗户一侧设火炉,上有通钩(亦名火钩、梭钩),钩上挂饮壶、炉罐。
炉中多烧松木辟柴,又名硬柴,也烧树蔸、谷糠等。
村妇在炉边纺织,男人们边烤火,边抽烟,边扯谈,其乐也融融。
百姓为避兵匪,有的于家中修夹墙,即在两房之间加砌一道墙,两墙之间留约1米宽的空间作暗室,放些不常用的较贵重的物品。
必要时,人从楼上下去匿藏,外人难于发现。
长沙另有一居住习俗——借屋不成双。
即客人留宿,夫妇不同居一室,如须住较长时间,必租房才能同居。
据说借客成双对屋场对主家均不利。
居住习惯之“朝南起个屋”民间屋场,最重朝向,一般喜坐北朝南,所谓“朝南起个屋,子孙好享福”。
有的人笃信风水,要求屋后及两侧“有龙脉”,山势左环右抱,前有流水,地势开阔。
若仕途失意,或人丁不旺灾难多,便怪屋场不好,有拆屋重建的,有几改槽门朝向的。
同时讲求屋前屋后有风水树,使屋场深藏不露。
若古树繁茂,则认为屋场兴旺,人丁繁衍。
谚云:“屋旁有大树,屋内有寿星。
”如有外人毁风水树,则全屋场的人必共搏之,男女老幼将树团团围住,大有“誓死捍卫”的味道。
民家起屋,一般都要请地生看地定朝向,再择吉日动工。
树大门框或上梁时,更为隆重,要宴客。
特别是上梁,须举行仪式。
梁木最好用梓木,谐音“子”,寓意子孙发达。
梁木正面中心处画有红黑相间的太极图,两端书“乾坤”二字,注明年月日,字与图之间各画一个八卦图。
上梁时,由匠师喊彩,如“贺喜东君,今日上梁。
张良斫树,鲁班尺量。
紫微高照,大吉大昌......”长沙降生风俗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
昔时重男轻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
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一愁包脚,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婴现象。
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
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时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灾祸”之说。
为解脱,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红线,以“刺破灾祸”。
男逢女生,则认为是好事,要“逢时三年”。
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慰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说“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
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
世传送胞衣时不能回头,否则倒奶。
婴儿父亲即日要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
岳家亲邻听到鸣炮报喜,纷纷恭贺并送以鸡蛋等物。
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称“汤饼之会”。
外公外婆带去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摇窝、坐栏等,一般还备有婴儿棉袄、夹袄、单衣、棉抱裙、夹抱裙、鞋、帽等各一对,人叹“外婆难做呀”
有的还留下照顾产妇,叫“伴月”。
婿家亲邻或“请外婆茶”,或“请外婆饭”。
三朝日,长辈妇女将艾叶、枫球、鸡蛋等熬汤为婴儿洗澡,叫“洗三朝”。
洗毕,用鸡蛋滚擦婴儿全身,以祛风,祝福健康。
再给婴儿换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抱着,在婴儿身上盖一筛子,筛上接剪刀、算盘等,众人簇拥,或手敲赶鸡棍(即一头劈开的竹棍,作赶鸡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厅神龛前拜祖宗,叫“拜三朝”。
拜毕,沿厅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据说可防“脐风”危害。
长沙县还有用赶鸡棍追打婴儿祖母之习俗,名“打喜”。
三朝日亲友赐红纸包封祝贺,赴汤饼会,叫“打三朝”。
主家煮熟鸡蛋,上红,分赠众人,叫吃红蛋,又叫吃滚屁股蛋。
河西有的地方还往婴儿父亲脸上擦红,祝贺他做了“大人”。
长沙治丧风俗治丧,长沙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喜事。
本为哀,何言喜
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
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
亲友闻逗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
孝家备佳看待之,俗称“吃烂肉”,下宁乡叫“吃白皮肉”,上宁乡叫“吃白豆腐”。
听到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长沙自古厚葬,万余座楚汉墓葬所出士的丰富文物便是证明。
古代有贫者卖身葬父的,有扑柩救火的。
据《后汉书》载:“长沙有孝子古初,遭父丧,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为之灭。
”民国时期,市内治丧多为三五天,一般租轿行仪仗,雇中西乐队。
亲友吊唁,多以竹布或纸质挽词诗章悬挂孝堂,出柩时有绕街陋习,常使观者塞途,交通阻梗。
乡下则有更多的繁文缛礼鸣铳报丧。
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
一旦落气,屋内号陶做哭,屋外鸣铳报丧,同时要烧纸轿“送行”,名曰“起轿”。
并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将病蹋上的枕席、稻草等送至村边路口焚烧。
所谓铳,并非鸟统,而是相当于礼炮性质的“三眼铳”,其一端为木柄,另一端为钻有品字形洞眼的铁质铳管,用时在眼内筑以硝药、黄土和引信,对天燃放。
孝子即日到舅家报丧,亦先在屋外鸣铳,再径奔正厅,点烛伏泣神龛前,待长辈掖起,再禀报详情。
平日不孝敬父母者,可能长跪于神龛前,任训责鞭答。
打水装殓由师公或长者鸣锣开道,领孝子到附近井畔“打水”,即孝子跪地舀水,亡者多少岁,便舀多少杯。
每舀一杯,敲一下锣。
打水归,加贡香(柏木)煮沸,凉后沈浴,更衣装殓;穿五、七、九层衣裤,戴“唐巾帽”。
棺内垫石灰、炭末,铺皮纸。
棺置正厅(在外身亡的,则禁止入厅,只能在屋侧搭棚停棺),入棺俗称“上材”。
棺俗名“料”,或吉称“长生”、“寿器”、“千年屋”。
“料”有箱式,“荷叶头”等两种。
长沙古代有套棺之俗。
清代,富绅用内外两棺,内棺为陶质,外棺为楠木、柏木或檀木制成。
普通人家仅一杉木棺,赤贫者有用木板临时合的。
有的在生前若干年即准备了寿器,用漆(内红外黑)油封多次。
“上材”后,棺称柩,或灵柩,殓而未葬则称殡。
祭奠从“上材”到出院的时间,因贫富而相差甚远。
贫者3天甚至一天即“人士为安”,富者有十天半个月甚至数月才葬的,多数为5-7天。
入碱后,立扎孝堂,罗孝帷,点长明灯。
子媳头戴孝帽,身着麻衣,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柱孝棍(糊以白纸的竹棍或桐木棍),孙辈及其他家人均穿白衣,鞋面缝白布。
亲友来吊唁,不论年长年幼,孝子均下跪相迎。
女眷每日早晚到孝帷内嚎哭一场,俗名“闹丧”。
法事法事又名做道场,将音乐与开坛、念咒、诵经、请水、告庙、开方、破狱、解结、安神等等过程相结合。
民国以前,道场做5-7天,需道士9-11人,后多做3天,所谓“三日四夜道场”。
做佛事即念经,边念边敲木鱼。
古人迷信这些活动可超渡亡魂,使之免受地狱之苦,降福子孙。
行儒教即请礼生喊礼开祭,有朝奠、午奠、夕奠、家祭、客祭之分,读祭文时抑扬顿挫,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有的地方每晚家祭之后,有绕棺习俗,所有在堂男宾各持一根香,由人带领,围着灵柩转围,口诵《正气歌》等。
治丧活动治丧活动在出滨前一天达到高潮,吊唁宾客络绎不绝,丧酒有多达几十席甚至百余席的,最后恭迎母党(舅家)。
此日一般有封殡(又名封灵),告祖,成服,烧灵屋,打八封灯、开路灯等活动。
封殡,与亡者永别,是丧葬中最悲痛的时刻,亲人们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悉数堆入柩内,除衣物外,还有金银玉器等珍品,但忌眼泪流入。
灵屋灵屋又名冥屋。
相传起源于三国:周瑜作古,孔明梦见他披发仗剑呼喊:“还我荆州
”孔明自此胸痛不宁,乃召工匠作一纸扎荆州城与祭文同焚,是夜即心静神安,从此民间渐有此习。
长沙扎的灵屋,均为楼堂亭阁,雕梁画栋,前有八字门,后出西湖景,中有回廊,室内床柜桌椅锅碗瓢勺一应俱全,大门上有“阴阳同日月,天地共乾坤”之类的联语,堪称艺术品。
惜乎付之一炬。
出殡前夕,孝子通宵守灵,俗称坐夜。
宾客多拥聚孝堂听夜歌。
夜歌是一种民间挽歌,来源已久,周朝时即有“子夜之歌”。
有人认为源于“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
长沙人多请歌师或亡者生前好友唱,连唱几晚,有一定的曲调,内容主要是“二十四孝”、“十月怀胎”等,也有些挑逗俚俗之语。
至出殡前夕,唱“辞别歌”,唱逝者生平,感人泪泣不止。
长沙新婚风俗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轿接亲,或称取亲,导以旌旗、铜锣,后有挑牲笼的,笼内鸡、鹅成双。
鸡鹅成双源于“奠雁”古礼:先秦时新婿到岳家需献双雁作见面礼,取雁不失节,不失时,长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
因雁飞行时成行成线不失群,若失偶则行单影只终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
后来由于雁不易找到,渐用鸡鹅作为“奠雁”的象征。
婚礼风情之“背灰扒”城内,多数还有“亲迎成婚”古礼。
乡下则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员迎亲。
新娘着凤冠、霞披(俗称披纱)、盖红头巾。
上轿前由年长妇女一手持浸有菜油、点燃的红纸捻子,一手拿镜子在轿内外照几遍,俗称“照轿”,意以驱除邪秽。
新婚当晚,闹新房不拘礼节,以逗笑新娘为乐事。
有的将主家长辈男子拖至洞房,强迫其背灰扒子。
比较文雅的节目是赞茶,由新郎新娘抬着茶盘送茶,贺客必答以押韵的赞词,如:“一进新房,灯烛辉煌,金银满地,儿孙满堂。
”又如:“抬茶托盘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鸳鸯,今晚洞房花烛夜,来年生个状元郎”。
待客习俗待客 长沙民风普遍好客。
客人进屋,无论寒暑,少不得要泡茶接待。
宁乡、望城等地,杯中时放些炒熟的黄豆芝麻之类,叫芝麻豆子茶。
浏阳北乡则兴茴香茶:茶中放一爪或多爪小茴香,溢放出一 种特别的香甜味。
客人喝完一碗,热情的主妇又会端来一碗。
客人如不推辞。
要连喝五六碗之多。
如果尊长莅临,主人要出门恭迎,让客先行;客人讲话,要注目倾听。
祝寿习俗祝寿 旧语“六十曰下寿,”即六十岁以上老人整生(逢十)贺生日才能称为“寿”。
长沙人讲“男进女满”即男做虚岁,女做实岁。
60岁以前做整生者,长沙人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俗,即满29岁,女满40岁不宴客,不愿做生日者,或先期向亲友辞谢叫辞客;或外出回避叫躲生。
过节习俗接春 节令习俗,流行于长沙地区。
民间认为立春才是一年的开始,故很重此节,有“新春大如年”之彦。
立春时刻,设香案于门外对礼拜,鸣放鞭炮迎春。
立春的节日食品为春卷,以白面皮卷夹韭菜肉丝。
立春禁忌很多,忌吵架打破东西说不吉利说话及借钱、借火、借物给人。
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已节,这天人们到江边去洗涤,清除污垢,消灾得福。
后来盛行于长沙城乡的习俗是“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
城乡居民用地菜子、生姜、红枣合鸡蛋煮食,谓可去风湿,护肝明目。
立夏吃笋 立夏节和夏历四月八,习吃笋子炒肉。
名为“助力”,又叫“接力”。
据说可以健腿,象竹笋一样节节拔高,坚韧有力。
有“立夏不吃笋,瘦得光梗梗”等民谚。
伏日吃姜 夏日炎热,民间有伏日吃老姜炒子雄鸡的习俗。
姜要多放,有人吃时要将门窗关闭,吃得大汗淋漓,意在散发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