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的名言警句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欲安其家,必先安国也。
——武则天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丰子垲
有关于勤学苦读的名言警句(3句以上),急用
爱国如饥渴。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爱国无先后。
爱国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中国不亡有我在。
中国教育家、奥运先驱 张伯苓爱家的人才能爱国。
英国诗人 柯尔律治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爱国的名言唐·韩愈。
赤心:赤胆忠心。
事:侍奉。
上:君王。
这两句大意是:忠心侍奉君王,忧虑国事就如忧虑家事一样。
君国一体这是封建时代正直的人共有的思想;一方面是对国家的安危盛衰忧怀如焚,一方面是对君王忠贞不二。
他们生活在君即是国的家天下时代,我们不必过多地苛求他们,而要看到他们爱国如家的高尚情操。
这两句可用来表现封建时代忠君忧国之士的爱国精神,也可用“忧国如家”表现古今忧国忧民之人的胸怀。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西晋史学家 陈寿 要爱国,祖国须可爱。
英国政治家 伯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军事家 霍去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西汉学者 戴圣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爱国名言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唐代诗人 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顾炎武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爱国的名言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半夜无眠多次长叹,常常为国家命运担忧。
唐代诗人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唐·杜甫。
这两句大意是:你不用为新婚离别而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一诗通过新妇的自怨自励,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真挚之情.此二句是新妇劝慰丈夫不要为新婚离别而难过,要想到这是为国从戎,为民平叛,希望你能努力杀敌,建立军功。
诗句脱离了个人感情的小圈子,将国家的太事放在家庭之上,充分表现了劳动妇女对国家的热爱,对平息安史之乱的关心。
唐代诗人 杜甫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
何香凝与其忍受屈辱地活着,不如为了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
何香凝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宋教仁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爱国名言 陈毅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李大钊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晋·陈寿裴松之注引皇甫谧。
死国:为国捐躯。
这几句大意是:谁能不死?为国而死,是大忠大义。
人谁也躲不过死,但死有不同。
有为己死,有为友死.而唯以为国而死最为高尚.是大忠大义之死。
这几句表现丁对为国而死者的极高赞扬。
西晋史学家 陈寿 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
爱国的名言18世纪英国小说家 托·斯摩莱特伊拉克万岁
阿拉伯国家万岁
伊拉克第五任总统 萨达姆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又称晏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 晏婴爱国心是基于大义,本于大德。
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
18世纪英国诗人 蒲柏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爱国名言古希腊哲学家 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
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爱国的名言德国诗人 海涅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大仲马我爱国,但我不做高房价的炮灰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 牛刀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其三.河湟地:指黄河、湟水两流域。
:“渔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不拟:不打算。
这两句大意是,不收复被西戎盘踞的唐王朝的河湟地带,就不打算回头望一眼自已的故乡。
唐朝进步的边塞战争以保卫国家,反对侵扰为目的,反映这类生活的边塞诗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
令狐楚这首诗:“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就使我们看到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不借牺牲个人一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忠贞精神,令人感奋不已。
唐代诗人 令狐楚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宋·杨万里其一。
桑干:即永定河上游的桑干河,在今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古人认为过了桑干河就到了塞北边境。
中流:指淮河中流。
绍兴和议规定宋、金以淮河中流分界,界河以北全部割让给金。
这两句大意是:何必到桑干河才是遥远的边境呢?淮河中流以北就是天边了
公元一一八九年冬,杨万里奉南宋王朝之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使者。
舟入宋,金分界的淮河,他触景伤怀,写下了以为题的四首绝句,诗句以地理上的近反衬意念上的远;从地理上来看,桑干是远的,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却只是一水之隔,近在眼前;可是一条淮河却分隔着两个朝廷,原来的内河今已成了界河;原来的中原腹地,如今已成了异域,就像远在天边一样。
在~的慨叹中,反映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流露出一种沉痛的感情。
今天面对那种人为的“国境线”,仍然可以抒发这种感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爱国名言宋·苏轼《闻洮西捷报》。
放臣:苏轼时因“鸟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
天颜:指皇帝的面容。
这两句大意是:我被放逐外郡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但惊喜地看到草木忽然春意盎然,似因闻捷报而都“回春容”。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九月,陆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种谔在米脂寨击破侵扰宋境的西夏军八万人,获马五千匹,十月又攻下米脂寨,进驻银川。
贬官黄州的苏轼听到从洮西传来的捷报,喜不自禁,遂写了这首诗。
虽然作者身为放臣又时值冬天,但在欣喜的心情下,似乎大地回春,周围的草木都充满了盎然生机。
草木无情,尚知为捷报传来而“回春容”,何况有感情的人呢?作者用感情移入法.借草木之喜写人之喜,把一片爱国忠君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北宋文学家 苏轼 《闻洮西捷报》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宋·林逋《省心录》忧虑国事的人,不会考虑他自身的安危,爱护民众的人,不会欺瞒他的上级.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省心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苟:如果。
以:与。
这两句大意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以生命相许,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民族英雄。
他在兴修水利,禁止鸦片诸项事业上为国为民立下不朽功劳,也因此而屡遭贬谪。
本诗就是他遭贬赴戊登程时留给家人的。
~表现作者不计个人祸福,赤心爱国的高尚情操.读后令人感奋。
晚清官员,民族英雄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清·梁启超《读陆放翁诗》。
集: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
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
亘(gèn)古:从古到今。
放翁:陆游之号。
这两句大意是:陆游的诗集中十分之九写的都是从军报国的欢乐,自古以来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要数这位陆放翁。
陆游生当宋金对峙时期,宋王朝的江山多半归于金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陆游毕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立志投笔从戎,效命疆场,以杀敌报国为人生乐事,他诗集中的绝大多数作品就抒写了这种昂扬的斗志,所以梁启超读完他的诗集后赞扬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锖尽国魂空。
~”,在对比中对陆游的爱国抱负和斗争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读陆放翁诗》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爱国的名言南宋·陆游《书愤》我要是年轻的时候知道世事这么艰难,还不如趁着年轻去帮助国家收复失地,建功立业 ,也饱含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见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
鲈(lú卢)鱼:一种体侧扁,嘴大,鳞细,肉味鲜美的鱼。
脍:把鱼肉切细。
“尽西风”二句:《晋书·张翰传》:张翰,吴中人,在洛阳居官。
“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这几句大意是:请不要说家乡的鲈鱼脍多么味美,尽管现在西风已经吹起,张翰可曾归去?(言外之意是:我不愿学张翰那样忘怀时事,心系桑梓,见西风起就弃官归乡。
何况北国早已沦陷,我这个“江南游子”已经无乡可归了。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有一种固执的“厚土”观念,受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土轻迁,故乡之情特别浓厚。
因此,在中国文学中,桑梓之念,莼鲈之思,故乡明月,霜鬓乡音已成为历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归之情成为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思想感情。
而辛弃疾在这首词里,表示自己为了抗金复国,以国家时事为重,不以家乡为念,不愿学习张翰那样弃官归乡,希望有所作为,一片赤诚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借典故言志,不仅经济笔墨,丰富词的形象性,而且能加强表达效果和感染力,这种艺术手法仍可借鉴。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水龙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见宋·陆游《示儿》。
元:同“原”。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这两句大意是:死后原本知道万事皆空,只伤心看不到全国统一。
这是陆游的临终绝笔。
陆游享年八十五岁,毕生以抗金复国为素志,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弥留之际,他明知死后万事皆空,一切都不以为念,唯一的遗恨仍是“不见九州同”。
诗句以质朴的语言倾吐生死不渝的爱国热忱,感人至深。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示儿》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见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之二。
遗民:此指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的人民。
胡尘:指被金人占领后烟尘弥漫的中原地带。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这两句大意是:遗民在异族统治下哭干了眼泪,引领南望宋王朝的军队又苦等了一年。
这首诗写于公元一一九二年,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宋王朝苟且偷安,不图光复,遗民们的爱国之心却不能泯灭,他们在敌占区一年年,一代代地盼望着王师北伐,盼望着回到故国的怀抱,等待他们的却是失望接着失望。
他们的眼泪都哭干了,却依然见不到“王师”的踪影。
宋王朝早已把他们遗忘,而他们却还在年复一年地盼望着。
透过这样一幅令人心碎的典型景象,陆游讴歌了广大遗民的爱国热忱,谴责了南宋王朝的投降国策,也表现了自己深沉的感慨。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见明·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
经国:治理国家。
衽席:寝处之所,这里是安居乐业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大丈夫志在把整个国家治理好,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海瑞是明代刚正不阿的清官,~表现他一心为国,志在天下的爱国精神和远大怀抱。
写爱国抱负时可以引用。
明朝清官 海瑞 《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爱国名言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旧为忠家。
明代明臣 于谦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明代文学家 李梦阳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爱国的名言南宋诗人 曾几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渡春风。
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 秋瑾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明代明臣 于谦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清代状元 彭定求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
爱国名言英国诗人 拜伦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 秋瑾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
奥尔丁顿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寄南征诸将》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爱国的名言教育家 陶行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出师》一表:即《出师表》。
诸葛亮出兵伐魏之前,曾写该表给后主刘禅。
名世:垂名于世。
堪:能够。
伯仲:怕为长,仲为次。
这两句大意是:《出师表》真是传名于世,万古流芳,千年百代有谁能够与诸葛亮比肩呢?这是陆游晚年作品中的著名诗句。
诗歌追述壮岁心情,自伤迟暮,感慨于世事维艰.小凡误国,想到诸葛亮出师北伐时写下的《出师表》,看到眼前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更对诸葛先生增加了敬意,同时也就更显得慷慨悲凉。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书愤》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楚虽三户能亡秦:战国时楚亡于秦。
想复仇的楚国遗民唱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谣,这里为陆游借用。
堂堂:盛大貌,这两句大意是:楚国虽然只剩下三户人家,还能报仇雪恨,灭掉秦国,哪有堂堂中国无人抗金之理
这两句以对比、反问的笔法借古喻今,抒写了抗金复国的壮志,表现了对民族力量的自信,基调是高亢的。
但从作者所借用的民谚中,从“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对比中,依旧可以体味到这种高亢的基调中仍夹杂着悲怆的音弦,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气息。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金错刀行》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宋·胡寅《酒边词序》。
这两句大意是:(苏轼的豪放词风)一下洗去了当时士大夫们充满香泽胭脂气味和婉转柔媚情态的词风。
这是作者为向子湮词集《酒边词》所写序文中的两句话。
苏轼的词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篱,扩大了词的领域,开豪放一派,使一部分词人用词来表达爱国感情,摆脱了“花间词”的颓风,这在南渡前后汉民族濒于危亡的时代,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胡寅对苏轼的词作了充分的肯定,~成了评价苏词的名句,千古传颂。
北宋学者 胡寅 《酒边词序》如果胃囊空空,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
布拉恩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爱国名言 雷锋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
马铁丁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
美国法学家,律师 英格索尔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那就是爱国心。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爱国的名言学者和教育家 谢觉哉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俄国诗人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陇山:或称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宇文判官:作者的同僚,时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王事:犹言国事。
塞垣:此处泛指边塞。
这几句大意是:你为国事奔走于万里沙场,于自身一无所求。
诚然也知道边塞的酷寒,征战的艰苦,但这一切难道是为了封侯觅爵,为自己的妻儿打算吗?这是诗人赞颂同僚的话,同时也是诗人自期自许之语。
英风豪气、爱国激情、忘我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
这就是唐诗中所谓的“盛唐气象”。
唐代诗人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甲
丈夫不救国,终为愚贱人
爱国名言明末清初 抗清志士 陈恭尹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
英国诗人 拜伦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爱国的心,否则世界永远不会太平。
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名将 吉鸿昌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爱国的名言 林耐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古巴诗人、民族英雄 何塞·马蒂爱国主义怎么会和悲观主义一样呢
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
爱国名言英国自由党领袖 劳合·乔治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与事者,君子弗为。
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上》。
理:道理。
这几句大意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治国治世没有好处.君子不讲这种道理;虽然有一定的办事才能,但对国事没有好处,君子不做这样的事情。
这几句用于戒示人们不要尚空谈,发邪说.要谈有益于世的理论;不要轻举妄动.要做有益于实际的事情。
战国时代哲学家 尹文 《尹文子·大道上》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鲁迅全集》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爱国的名言 赵博生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俄国哲学家 别林斯基 《威克裴牧师传》有办法把家庭治理好的人,一旦国家有难,必能成为有作用的人。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索福克勒斯
关于阴影与阳光的名言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
—— 美国成功学家博恩有了阴影,光明才能更具有耀眼。
—— 德国作家海泽阴影名言美是真理之光,而美的阴影就是谎言。
—— 俄国作家米·普里什文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
—— 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 女作家,原名励婕安妮宝贝《彼岸花》 关于阴影的名言女人的希望是用阳光织成,阴影就能使它们破灭。
—— 英国小说家爱略特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
—— 英国小说家爱略特阴影和光线永远联系在一起,事业和人也互相分不开。
——虽然世界上的太阳只有一个,但是它却能战胜亿万个阴影。
—— 阴影名言谦虚之于功德,犹如阴影之于绘画,前者使后者脱颖而出。
—— 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凭着日规上潜私的阴影,你也能知道时间在偷偷地走向亘古。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 英国科学家牛顿关于阴影的名言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
—— 英国诗人本·琼森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的很大很大。
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 美籍华人,武术宗师,功夫影帝导演李小龙任志强应该调整心态,走出内心自大的阴影,客观理性的面对现实,依据他的执着和坚持,应该会出现一个新的任志强。
—— 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牛刀阴影名言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它放射光明,可是教人眼花,看不见东西。
在这种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心灵会褪色,血会干枯的。
——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
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死就是生的不可割除的影子,就是生命那充满喜悦爱情青春和成就的喜气洋洋的日要的形影不离的旅伴,并且越是临近日落,那不祥的阴影就越长越明显。
—— 俄罗斯作家尤里·邦达列夫世界很大,风景很美,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自己的一小块阴影里。
亲,多出来走走,带着朋友、亲人,亦或是自己,风景总是有的,勇敢走出来去发现。
—— 中国好声音选手吉克隽逸关于阴影的名言我们的热情战胜了苦难,战胜了死亡,阴影向我们让步。
每天早晨我的快乐唤醒我,我黎明即起,奔出去迎接这一天……现在梦想起那时侯,仿佛依然是清新地沾满露珠。
—— 法国作家纪德把我的生命从尘埃中捡起,放到你的眼底,托在你右手的掌心里。
在光明中高举,在死的阴影里把它收起。
和你的星星一同放进夜的宝盒,早晨,让它在礼拜声中开放的鲜花丛里找到它自己。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Between the motion and the act, Fall the shadow.——Thomas Stearns Eliot理想与现实之间, 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
—— 英国小说家爱略特在冥间还有那许多中等的鬼魂,他们在草原上游行,没有形体的阴影,像烟似地捉摸不着。
他们的营养似乎专靠我们在墓上所供献的奠酒和祭品,因此假如在世上没有亲戚朋友活着,那么这鬼在阴间只好饿着肚子过这一世了。
—— 罗马帝国时代希腊语讽刺作家琉善阴影名言许多道德家都曾谈到,人的诸种恶行中,骄傲为最,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而又在极其繁复的伪装下隐匿,那种伪装好似掩盖月光的那层翳障,既是月亮的光辉,又是月亮的阴影,它虽可以把月亮藏匿起来,叫我们看不见,又因藏匿得不彻底而叫月亮泄漏了自身。
——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因为我们都如此轻易地走到了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地聒噪,还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
而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敌对,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
真实真实再真实。
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 中国80后作家,畅销小说家郭敬明《最小说》对于那些实际上影响我们一生的前途和我们的最后归宿的事件,我们甚至也只能知道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数不清的大事——假如称之为大事的话——差点儿发生在我们身上。
然而却在我们身边掠过,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果。
甚至也没有反向任何亮光或阴影到我们的心上,使我们察觉到它们的接近。
—— 美国小说家霍桑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
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
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
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 国学大师,诗人南怀瑾关于阴影的名言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感激为难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如船夫,伤害过后,你或许会遇到一处充满温馨的港湾,去停泊你饱经风霜的心;象珍珠贝,伤害过后,你可能会得到一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去涤荡你心中晦暗的阴影。
有关于尊老爱幼的资料、名言警句,如何尊老爱幼。
共2000字。
谢谢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李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意大利谚语) 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何塞·马蒂)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戴维·德克尔)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
(马卡连柯)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有关红色革命的诗词或名言有哪些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给你点建议: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会导致学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础,最终又影响到作文,形成恶性循环。
高考语文毕竟不是作家比拼,应当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这样又可以有助于作文的提高,从而又反过来巩固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占50分为宜。
一百五十分:一百分基础,五十分作文,而且“发展等级”占15分。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们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敢创新,而“发展等级”正是学生发挥创意的舞台,我们应当对此加大关注,与素质教育逐步接轨。
最后,笔者认为还有一点会影响学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数规定:不少于800字。
字数的多少并不代表作文的优劣,而正是因为“不少于800字”,使多少学生形成了写作啰嗦,表达欠简洁的坏习惯。
故笔者认为可将作文字数下限稍降一些。
以上是笔者对高考作文的浅薄看法。
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积累,前面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言。
此节只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问题。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就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
黑格尔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
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话告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
只要坚持勤记,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
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
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
一. 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
1. 摘录的意义。
在读书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摘录下来就叫做摘录。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勤做摘录。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也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2. 做摘录卡片的好处。
在中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
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
第三,摘抄时一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来就会十分方便。
3. 做摘录卡片的方法。
做摘录不能改变原文中的字句和标点,这是做摘录的原则。
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
摘录方法:准备一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购买,也可以自己利用纸页整齐裁出制作),摘录时应先抄上原文的题目、作者的姓名、报纸的名称、发表的日期以及版次,并在卡片的上方写出分类标题,如“名人名言--谈勤恳”。
请看文章: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已故的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
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著作,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书却很少,他的书斋中有两三个不大的书架,放着一些工具书和出版社、作者赠送给他的书籍。
他藏书不多,著书却不少,这当中博览图书馆书籍时所作的大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书须作笔记,钱钟书开始并不以为然。
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自恃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连课堂上听讲都不作笔记,更不屑于课外读书作笔记。
他进清华后虽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看书时却只在书上用铅笔写划,并不作笔记。
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划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在清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毕业后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时,在备课、写文章的实践中,方认识到读书单凭记忆是不行的,遂开始读书必作笔记,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本很厚,有普通练习本的四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
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
他很珍重自己的读书笔记,“文革”期间,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几本字典、词典和读书笔记,一有空便反刍似地阅读。
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
从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谈艺录》,为何采用了传统诗话的札记式的写法,其原因就在于利用读书笔记之便。
1956年,钱钟书接受了编写《宋诗选注》的任务之后,到北大图书馆和社科院文研所图书馆借到大批有关宋诗的书籍,诸如《宋诗纪事》《宋诗钞补》《宋诗钞续补》及各种宋人笔记、诗话、文集、方志等,在阅读时作了大量笔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遂将一本普及读物编写成了学术价值甚高的宋诗选本。
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从河南“五七”干校返京,开始偷着写《管锥编》,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术宏著,主要资料来源就是钱钟书写下的五大麻袋读书笔记,这些素材是他多年读书心血的积累,整理成书稿又费时三年,自然还是用札记形式。
1979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学术界,此后一版再版,成了学者们书架上的必备书。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
熟悉钱钟书的学者都认为,钱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几十年前读过的东西还能记住,在现代中国学者中,除了史学大师陈寅恪外,没有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外国学者说他的记忆是“照相机式”的记忆。
即便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笔记是钱钟书攀上学术高峰的重要阶梯。
钱钟书先生尚且如此,对于记忆力一般的人来说,读书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读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你一定感慨万分吧
一代宗师治学给我们启迪多多
做学问需要灵活的大脑和良好的方法,缺一不可。
文中所说的“读书笔记”相当于我们介绍的“做摘录与卡片”,只不过“读书笔记”是专题的摘录与分析,而卡片则是能够五花八门包容许多的素材纪录。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最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近作《我爱清华图书馆》中称,自己本来可以在宿舍里读书的,但偏爱去图书馆。
她说,读书如“串门儿”,借几本书在宿舍读是串几家的“门儿”,而站在图书馆的长长的书架前,“家家户户”自由出入,幸无穷。
可见读书是钱、杨的共同志趣,他们留学英国在牛津读书时,钱将牛津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诩。
近年杨绛整理钱钟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178册34000多页,中文笔记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23册,2000余页,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
杨绛说:“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
他本人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
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
”(《读书》杂志2001年9月) 其实“先搜集材料,再按题作文”,就像我们看妈妈做饭一样,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
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生动充实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词汇……。
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
当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二. 有选择地剪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
1. 剪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搜集素材的形式。
我们每天都阅读的报纸承载有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整理报纸的话,那么将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分类搜索就不是一件难事。
比如,爱好足球的同学搜集有关足球的信息,爱好旅游的同学搜集关于旅游的信息等等。
2. 剪辑下来的材料应该加以认真的评析。
三言两语写下剪报时的初衷,那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占有,同时还是一个看法(思想)的辑录。
面对经过评析的剪报,我们能够迅速分辨它的类别,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轨迹。
这是一种既提高写作水平又促进写作意识发展的好方法。
3. 剪报评析的方法。
评析一般分为“随感式”和“评注式”。
“随感式”的评析相当于“读书心得”,而“评注式”的评析即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分析;还可以从语言上分析……这样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大有好处。
请读下文: 学习郑板桥 这里不谈郑板桥生前就被称为三绝的诗书画,而是说要学他做人的明白。
在文学史上,郑并没有多高的地位。
但在当时,他也算一代名流了。
问题是:一代名流怎么看自己
在他被看做一代名流的日子里。
郑第一次刻印自己诗集时这样说:“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气息。
二三知己,屡诟病之。
好事者又促余付梓。
自度后来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
惭愧汗下,如何可言。
板桥自题。
” 在为自己的词抄作序时,郑这样说:“燮年三十至四十,气盛而学勤,阅前作辄欲焚去。
至四十五六,便觉得前作好。
至五十外,读一过,便大得意。
可知其心力日浅,学殖日退,忘己丑而信前是,其无成断断矣。
” 嗟夫,我们真该向板桥前辈学习啊。
第一要记住,要感谢:那老爱挑我诗词毛病的,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条:忘己丑之日,便是完蛋之时。
如果开始对着旧作沾沾自喜,恐怕就危险了呢。
忘己丑越早,便越见可悲。
切记,切记。
(阿夏) 这是一篇“随感式”的评析。
属于看完一个材料就将感想记录下来的一种。
还有另外一种“译注式”,请看: 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 偶尔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篇文章,对于故事的主人公实在是相当敬佩。
现今社会有不少人,在逆境面前没有挣扎或稍加挣扎就丧失了勇气,从此一蹶不振,听凭命运的摆布而不做任何奋争,他们有的成为懒惰的人,碍事的人,有的成为厌世的人,遁世的人,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或许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主人公名叫黄海涛,3岁时,母亲不堪忍受“文革”的迫害饮恨身亡,父亲一人挑起全家八口人的重担,一个年届七旬的老奶奶还有六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主人公无论是三伏炎夏三九严冬,总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田野里辛勤地劳作,在当时还是小学生的他,自己吃力而快乐地啃着《三国演义》《镜花缘》《红楼梦》《西游记》,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后来上了初中,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慢慢地显露出来。
为了帮大哥治病家里背上了上万元的贷,他不得不离开校园,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年他刚上初三。
从此,他白天干农活料理家务,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自学初三的课本。
农闲时就早出晚归到学校跟班听课,后来学校领导让他回来参加中考,原来好心的校长一直将他作请病假处理。
果然他不负重望以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取了红安师范,不幸的是他又被人挤掉了。
家人鼓励他继续读取高中。
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他连5分钱的咸菜也舍不得买,就这样还不得不常常忍饥挨饿,总是吃了上餐没下餐,就是在此种条件下,他在近100名的文科生中始终名列前五名。
可是1992年高考他却落榜了,十年寒窗就这样飞灰烟灭了,要知道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肉体上的折磨更加让人难以煎熬,壮志未酬痴心不改的他,面对已是穷徒四壁的家里,毅然决定南下武汉打工。
(评注:人生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光彩。
但是只有理想还不够,还要努力去实现理想,而实现理想,就需要毅力,否则,理想将成为空想。
) 揣着借来的11元钱,他只身来到陌生的江城,连续三天都没有人肯收留他,第四天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和灰、筛沙子、扛水泥,身穿单薄衣衫的他站在19层的楼顶任凭寒风呼啸,还不得不伸进刺骨的冷水里。
一天由于闹肚子他从楼上摔下来,尖利的竹排划破了他的左胸,老板不仅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而且看到撒得满地的混凝土竟勃然大怒。
他不敢顶嘴,可心却一直在滴血。
一天劳累的工作后,等民工们都睡着了,他又拿出课本,温习、记诵。
山川经不起太多的悲哀,岁月经不起长久的等待。
1993年他重返校园,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学习,终于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面对高昂的学费,他又一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无数次他打工回来,看到同伴们睡得那么香甜,而自己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时,心里就一阵难过。
(评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心骨,饿其体肤。
) 生存不是目的,先生存而后发展,这才是他的奋斗目标。
由于刻苦学习,他连年获得甲等奖学金。
(评注: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中国应用写作学会会长洪威雷教授,从而唤醒了他心中沉睡的梦想:文学。
他每天如痴如醉的读书看报,简直是近乎疯狂,他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发表,许多新闻单位还欢迎他去工作,同学们无不羡慕,然而在他拼命挣学费时,其他同学又在干什么呢
(评注: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伟人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忽视取得成就的艰辛历程,有些人甚至还认为,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好的运气和优越的环境。
但实际上纵观世界上的名人生平,你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天才的生活道路自古多坎坷而少坦途。
) 苦难教给了他一切,更给他上了人生的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学会从苦难中顽强地成长。
(评注:每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艰难曲折,一个真正有事业心的青年就应该像岩下竹笋,石缝中青松,冰山上雪莲那样,顽强地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管有多少挫折也坚定不移。
消沉诅咒,那是弱者的哀鸣,它永远代替不了建设将来。
与其摊开双手大喊大叫,不如用这双手去建设新生活。
挫折固然使人痛苦,但战胜挫折后将是何等欢乐。
向前看吧,朋友们,我们应该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们应该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的开拓者应该属于新时代的青年
) (幸福女孩) 幸福女孩写的一篇文章《有感<苦难是一所学校>》,发表时编辑使用了评注式评析法加注文章,加注的内容即阅读时的感触感悟,写于字里行间突出了文章要点,加强了议论抒情的力度。
这样在篇中加注的方法对于在省时前提下的阅读积累是颇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