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儒家思想及诗歌的社会价值
杜甫的儒家思想 杜甫继承的是儒家思想传统,同时对儒家思想又有所批判。
这种继承与批判的结果是把个人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更紧密地联在了一起。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杜甫则无论个人穷达,都要兼善天下。
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则不管有无官职,总是在为国家的政局而思虑不已。
儒家认为“上智下愚”,轻视劳动人民;杜甫则乐于同他们交往,对于他们的真诚率直给予热情的歌颂,对于仆人也给予生活上的关照。
儒家蔑视妇女,认为“女子难养”杜甫则对战乱中的劳动妇女的不幸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并为她们辩护。
儒家的“华夷之辩”,表现了十足的民族狭隘性;杜甫则主张民族间和睦相处,不以杀伐相抗,珍视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这些宝贵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代,乃至对当今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也必将照耀于中华民族的未来。
杜诗的社会价值 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笔触客观严谨,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极富生活气息。
风格以沉郁顿挫独步于诗坛,具有鲜明的抒情性格。
叙事诗善于选材,寓主观于客观,是其最大特色。
精于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抒情诗则善于解剖内心世界,寄情于景,创造出深邃感人的意境。
而语言之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态度与实践,更为后人所折服。
他所开创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的命题方法,彻底结束了前人用旧题写新事的文不对题的局面,为后来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奠定了基石。
杜甫对各种诗歌体式都是擅长的,尤其是律诗,一直被后人奉为创作上的典范。
他无愧于“集大成”的诗人的美誉,无愧于“诗圣”的定评。
正如元缜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所论:杜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 杜诗虽因其对现实的深刻批评而冷落于当时,但是到了中唐终于被人们认识了它的价值,中唐诗人张籍曾把杜诗一卷烧成灰末掺入饭中吃下,目的是“使我肺腑常清新”,用杜诗的精神营养自己。
当时的韩愈和白居易都积极推扬杜诗。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杜诗获得了越来越深的认识和越来越高的评价。
自宋代起,杜诗注本渐趋增多,而以清人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
比较著名的注本有郭知达《九家集注》、金鸾刻的《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胡震亨的《杜诗通》、黄生的《杜诗说》、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杨伦的《杜诗镜铨》钱谦益的《杜诗笺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等。
当代研究杜诗者亦具规模,杜诗选注本几曾出现,又有四川文史研究馆编写的《杜甫年谱》、冯至的《杜甫传》刘开扬的《杜甫》朱东润的《杜甫叙论》、陈贻焮的《杜甫评传》等相继问世。
陈贻) 焮先生的巨著资料翔实,见解颇新,每能给人以启发。
表示不服输的古诗,杜甫的
杜甫从受的就是儒家教育,有着很的忠君思想,还有杜甫的忠君思想说成每饭不忘君”。
杜甫生长在儒学的家庭里,所谓:“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进雕赋表》)。
曾写到:“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壮游》),“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遣兴五首》之三)。
在《遣兴五首》之五中又道:“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
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这些诗句都可以透漏出他所接受的儒家教育。
杜甫的诗句
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杜甫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
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
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