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泽《敬畏生命》 原文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
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
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
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
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
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
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
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绝对伦理要求在生命中创造完美。
她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点倒无所谓。
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
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顺利运作。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
在实践中,我们真的被迫选择。
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毁灭。
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这种伦理并不因为人们的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效,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是对生命犯下罪行。
有关敬畏的名言
1、有两种东西,我对的思考越是深沉和,它们在我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出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
此句也被刻在康德墓碑之上。
2、只有造就人的良心,使其敬畏上帝的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神学家。
”――加尔文 3、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圣经》箴言31章30节4、“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思想家史怀哲5、“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迹,它诉说着多少事情,同时又告诉人们,它隐藏着更多的事情。
” ——英国19世纪名相格莱斯顿评价伦敦以西偏南100多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6、山在那里。
山永远在那里,他随时欢迎那些爱他、敬畏他、并且有勇气的人。
——登山名言7、“敬畏耶和华心怀谦卑,必有富贵、尊荣和生命为赏赐。
”——《圣经》8、“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 ——周国平《尊重生命》9、“敬畏当敬畏的神;不敬畏不当敬畏的人”。
——孙中山 10、“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古兰经》4:111、 “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古兰经》5:2)12、“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以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不义的。
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
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教胞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古兰经》49:1l一12)13、“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古兰经》49:l 3)14、“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圣经》…………
求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读后感
《敬畏生命》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敬畏生命》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生命神性光辉的也不仅仅只有人类,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劳的蚂蚁,自由自在的小鸟,高原精灵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员鲸等,甚至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及参天的古树,都无不丰富地蕴涵着生命世界的底蕴。
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于人类的生物我们姑且不论,即使是一只害虫,它虽然在人们的厌恶、唾弃和捕杀中生存,但它无意中也为自己的天敌(益虫)提供了食物,从而能保证益虫更好的生存,维系着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确实,我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延续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记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个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残,蝴蝶在惊恐、怯懦和无奈中瑟瑟发抖,小男孩玩儿够了,就任意撕毁那衬托蝴蝶美丽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还是晚了一步,他已经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拣起来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丽翅膀自由自在飞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约束着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人类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学,热爱大自然,都怀着一颗慈爱的心,那么我们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才将会变的更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
就让我们共同呼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
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
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也是照搬的,希望能帮到你。
求人与自然关系格言
·期文 阿尔贝特•施(1875~1965)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他创立的以“敬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生命的价值序列等方面,全面分析这一理念,同时将这一理念与佛教的“不杀生”戒加以比较,以此印证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并进而展现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一、丛林医生——非洲土著与欧洲道德 1875年,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
在本世纪,此地数易其主。
施韦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
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施韦泽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
施韦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
施韦泽在宗教环境中长大。
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
少年施韦泽天性敏感善良,经常因怜悯受虐动物而陷入沉思。
他成年后回忆,每天晚上结束祈祷之后,他暗地里还用自己编的祷词为所有的生物祈祷:“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在青春期,施韦泽表现出追求真理的狂热,多思好辩,富于叛逆品性。
牧师劝谕他“在信仰面前必须停止一切思考”,他辩解:“我们必须思考。
我们必须通过思考理解最崇高的思想。
这种确信以欢快的热忱充实着我。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 施韦泽18岁开始大学生活,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同时学习神学、哲学和音乐。
在24岁时,他以《康德的宗教哲学——从〈纯粹理性批判〉到〈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成为神学博士,论文题目是《19世纪学术研究和历史报道基础上的圣餐问题》。
其后,他先后担任圣尼古拉教堂的助理牧师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新教神学教师。
施韦泽的思想深受那个时代的启蒙主义影响,强调理性精神。
他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圣经》,将耶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进行实证的考察,“反对至今关于耶稣生平的解释”(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
他认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耶稣并没有超脱当时的思想观念,他的独特之处是强调了爱的伦理,伦理是基督教的本质。
对上帝的爱必须在对人的爱中证实。
不是历史上的耶稣,而是耶稣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才是世界的征服者,才有益于时代。
施韦泽的观点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半个世纪以后,著名神学家巴拉德这样概括施韦泽的神学研究成果:“施韦泽的著作完全否定了基督教正统。
他只保留了对其父亲布道的共鸣,即突出宗教的伦理要求。
施韦泽难以想象任何有关人格神的观念。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施韦泽将伦理看作文化的本质。
1896年,圣灵降临节的一个早晨,施韦泽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刻的幸福感,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把幸运的青年时代、健康和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而应当为缓解他人的痛苦服务,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30岁以前献身于传教、学术和音乐活动。
然后,如果我在学术和艺术方面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要作为一个人走直接服务的道路。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施韦泽听到了刚果传教站缺少医生的呼吁,他即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直接服务众生的形式。
他决定履行早年的誓愿,到非洲行医。
历经9年的学习准备,他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1913年,在退出一系列神职机构和辞去大学教职后,施韦泽到了非洲。
他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在此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5年逝世。
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施韦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理念。
他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为20世纪千疮百孔的欧洲道德指出了新路,成为世界和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指针。
作为一名医生,施韦泽医治了无数的非洲土著,更拯救与康壮了欧洲的道德。
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二、“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世界观的基石,其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
这是道德的根本法则。
他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是施韦泽生命观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施韦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
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的责任,只有这种普遍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
有关人对人行为的伦理绝不自满自足,它只是产生于普遍伦理的特殊伦理。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一切生物存在着联系,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关心它们的命运,这较只涉及人的伦理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活力。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
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文化将使我们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成了另一种人。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 施韦泽的生命观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满。
在西方近代知识谱系中,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人。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增长,人类普遍乐观地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征服世界。
但20世纪人类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对大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藐视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由此应运而生,获得了广泛的反响,应当说,他把到了这个时代的病脉。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有其深厚的基督教文化根基,有人说这是中世纪圣弗兰西斯科•冯•阿西斯(1182—1226)思想的复活,施韦泽也深以为是。
阿西斯早就宣告,“人类与生物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正是来自天国的福音”(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但在长时期内,他的听众不打算在地球上实现这一福音,施韦泽帮助他推进了这一使命的完成。
“敬畏生命”理念同样呼应着东方的古老智慧。
至少在2500年前的印度,尊重一切生命就已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这就是佛教的“不杀生”戒。
佛教戒律是佛教徒实际生活的准则,通过守戒,佛教徒成就自身,奉献社会。
在佛教最基本的“十重禁戒”(注:“十重禁戒”为出家沙弥所守,指杀、盗、淫、妄、酒、议说佛教徒的过失、自赞毁他、悭惜财法与毁谤布施、嗔心并不接受他人追悔、谤佛法僧三宝,见《梵网经》卷下。
)和“五戒”(注:“五戒”即“十重禁戒”的头五种,为在家佛教徒所守。
)中,第一条就是“不杀生”。
“生”包括人及一切畜生。
触犯此戒即构成破门罪,丧失了佛教徒的资格。
“不杀生”是佛教生命观的集中体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更彻底地恪守“不杀生”戒,中国佛教提出了“素食”的要求,禁止食用一切动物。
中国的天台宗大师湛然还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说法,即不仅有情的动物有佛性,可以成佛,即使无情的草木瓦砾也有佛性,也可以成佛。
湛然的思想为尊重一切生命和大自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施韦泽在创立“敬畏生命”原则的时期还不知道佛教的这一戒律,后来他对印度思想作了专门研究,写了《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观》一书,对印度伦理学的普遍性予以高度评价。
施韦泽摘记了一条箴言:“决不可以杀死、虐待、辱骂、折磨、迫害有灵魂的东西、生命。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他至为赞叹印度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同类有关,而且必须与所有生命有关这一原则,他批评欧洲哲学直到今天还在回避伦理要求的无限性问题。
从古老的佛教所提出的“不杀生”戒,我们可以看出施韦泽“敬畏生命”原则所蕴含的人类普遍本性。
尽管许多人认为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一切生命是不可想象的,但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自觉,施韦泽对此表现了乐观的态度,他说:“任何新的真理的命运总是受到嘲笑。
例如,对于黑人同样是人,他们需要得到人的关怀的看法,就曾被认为是荒谬可笑的。
现在,人们认为敬畏任何生命这种理性伦理学的严肃要求太过分了。
但终有一天,人们将改变看法。
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大众终将认识到,漫不经心地牺牲生命违背真正的伦理。
普遍伦理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 三、“敬畏生命”理念的基础 敬畏一切生命原由何在
“敬畏生命”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施韦泽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
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
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
“原始的伦理产生于人类与其前辈和后裔的天然关系。
然而,只要人一成为有思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就扩大了。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作为伦理的生命,人应始终努力成为自觉和慈善的人,力所能及地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捍卫真正的人道和解救痛苦。
施韦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
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
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
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人的生命是依赖于其他生命的,“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
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
对非人的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
他指出:“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宗教在我们这一世纪的精神生活中是否还有力量
我以它的名义和我的名义答道:不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156页。
)“宗教不再有力量了。
其证据在于:战争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人们控制了自然力,并由此成为超人,但同时作为人却陷于深深的不幸之中。
因为他不把自然力用于人类的福利,而是用于毁灭人类。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我们现在能看到思想贫乏,它低估生命。
对于可以用理性力量加以解决的争端,我们却诉诸战争。
然而,谁也不会是胜利者。
战争毁灭了成百万人,还给成百万无辜的动物带来了痛苦和死亡。
为什么
我们还没拥有敬畏什么的最高的理性主义。
正因为我们还没有拥有这种伦理,各民族就相互残杀,并使大家陷于恐怖和畏惧之中。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他批评近代欧洲的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证实它们及其内在联系”(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因此使这个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生存必须以其他生命为代价,即这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
”(注:陈泽环、朱林:《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不杀生”戒的最终根据也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佛教称其为“缘起性”。
作为佛教世界观的基石,“缘起论”主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具有条件性,都不是绝对和永恒的存在。
人的存在也是如此,他有赖于种种因缘,因此对其他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人类中心”,否定对自己的执著,强调在万法的关系中把握人自身。
尊重一切生命是佛教徒的戒律要求,也是施韦泽的美好理念,但怎样才能将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呢
施韦泽的方法是人的良知的期待,佛教则创造出生命轮回学说予人以警策和威慑。
佛教认为,人和畜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如果行善止恶,来世就可以继续做人,甚至超越轮回,脱离苦海,涅盘成佛;人如果作恶,来世则可能成为畜生。
因此当你残害其他生命的时候,你就为来世被残害播下了种子;当你对着猪肉大块朵颐的时候,你吃的可能是前世你父母的肉。
这一对来世的设定和因果报应的描述,对于信徒的日常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是佛教落实“不杀生”的生命观的重要理由。
生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就是施韦泽“敬畏生命”与佛教“不杀生”的理论基础。
四、生命的价值序列 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不可能对一切生命都同等对待,为了人的生存,人常常要消灭一些生命。
是否应区分生命的价值序列呢
施韦泽的回答是否定的。
他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页。
)。
在生活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
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着没有价值的生命,压迫他、以至完全毁灭他是允许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昆虫和一个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生命。
但真正伦理的人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神圣的,即使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低于他的生命。
施韦泽同时看到,人们经常遇到为拯救某一生命而必须牺牲其他生命的两难境遇。
“由于受制于神秘的残酷的命运,我们大家都处于这样的境地:为了保持我们自己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即由于伤害、毁灭生命而不断犯下罪过。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如何指导这类行为呢
他说:必须意识到对牺牲于己手的生命负有责任。
他举例说:“过去无法治愈的令人痛苦的昏睡病,现在已有了能挽救其患者生命的药品。
但是,每当我用显微镜观察昏睡病的病原体时,我始终在想,为了挽救其他生命,我只得消灭这种生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 这种“自责”对于“敬畏一切生命”的原则是一种妥协。
施韦泽由此认识到,不杀生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
敬畏生命本身就包含这些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
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
人的目标应当是追求价值的完美。
在非洲,面对铺地而来的蚂蚁、狂犬、蚊子,人出于正当防卫必须消灭一些生命,但人必须意识到,尽管蚂蚁有罪,但他仍然对其负有责任,这对人的未来,对他的道德标准决不是无足轻重的。
否则,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权利限制和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
在2000余年的历史中,佛教同样面临着对“不杀生”戒的权变问题。
佛教同样认为,不杀生并不是目的,而是培养慈悲意识的手段,这从佛教对素食理由的阐述中可以证明。
《大乘入楞伽经》卷6指出:“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注:《大正藏》第16卷,第624页。
)《梵网经》说:“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注:《大正藏》第24卷,第1004页。
)素食的理由是不杀生,最终是培养慈悲佛性种子。
施韦泽也认识到了佛教不杀生拥有更高的目的,但他的分析是不准确的。
他认为“印度思想对动物的同情是不完整的。
它只要求人不杀生和不伤生,却不要求人用行动去帮助生命。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不杀生戒律并非出自对动物的同情,而是产生于“不行动”的普遍原则,“印度否定世界和人生的世界观建立了这一原则,教士们则试图在否定世界中实现它”(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
同许多欧洲人一样,施韦泽理解佛教的基本品格是“否定世界和人生”,是“不行动”,这是误读。
佛教强调“中道”,简单地用“否定”和“不”概括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更是明确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发慈悲心,立大誓愿,在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中,勇猛精进,实现众生的解脱。
“不杀生”戒的深层依据是慈悲心的培养,而不是被动的“不行动”原则。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和谐是人类存在的条件。
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施韦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
施韦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着,因此以施韦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与佛教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
透过佛教“不杀生”戒与“敬畏生命”的相近理路,我们也应体会佛教乃至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如施韦泽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
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施韦泽对中国古代伦理给予极高评价,并强调它与西方伦理学相互促进的可能与必要。
他说:“中国和印度的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也确信,我们现在在言论和行动中为实现人对动物责任所做的一切,也有其重要性。
”(注: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伦理学对施韦泽的学说及影响缺少了解,更谈不上回应,这一缺陷应当改变。
说清楚是要什么,才知道怎么回答。
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段20段
1 恪守心灵的绿色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色,它茂盛地长在每个人的心灵沃土上。
它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它独自体现着生命的本质,既承受阳光雨露,又经历电闪雷鸣。
它无形却胜过有形,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失去了绿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生命只有宽度,没有长度,只有在宽度里发挥弹性,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
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
这,应是我们必须坚定地绵延的一种信念
2 断崖石头很小,山群很大,生命繁忙。
时间在头顶上的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
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
我的呼吸在灯光的波纹里,遥遥地望着村庄边畔的断崖,断崖仍然在它的世界里。
断崖的形象在我的意念里。
我为它在我的思维里安排了一个位置,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
3 胡杨祭走一路,寻索一路。
每有胡杨树,我必仔细浏览,驻足长久,如急于兑现一个久远的梦。
而更多平常的日子如同荒原本身一样朴实无华,如同岁月一样不露形色,只守着一份心的宁静与知足。
4 凝望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明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的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
当我把目光从城市的名利枷锁里收回,投入大自然的一棵自由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我的目光有了阳光和绿色可以停留,有了自由呼吸的纯净空气,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和清澈。
5 天真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志。
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大学或者中专都不必培养人的天真,或者说那里只戕灭天真。
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
天真有时是诗,有时是睿智,有时是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天真是“真”,由“天”而出,即余光中先生说的“破空而来,绝尘而去”。
它得乎天性,非关技巧。
6 青花瓷有青花瓷在的日子,人是不想出门的。
我干脆关世界于门外,揽青花瓷于怀中。
天天坐在窗前 对它们讲薄脆的瓷话,永远都讲不够。
话到辞穷处,不见辞不见穷,却有一片幽蓝,冷冷在目在耳在衣在心。
它殷实的底气使我沉溺其间,并以此拒绝一个粘腻喧哗的世界。
我终于能安排自己活在青花瓷的时间里了。
至今都不知还有什么比青花瓷更——瓷实。
7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
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
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
8 渴望苦难 马丽华当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寻求到了非我莫属的精神美学,将回怎样呢
也许终于能够高踞于人类的一切苦难之上,去真正领受高原的慷慨馈赠,真正享有朗月繁星的高华,杲杲朝日的丰神,山川草野的壮丽。
到那时,帐篷也似皇宫,那领受者将如千年帝王。
9 必要的丧失 迟子建憧憬是想象力的飞翔,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扬弃和挑战。
现实太满或者太流于平庸了,憧憬便会扶摇而上,寻找它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10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首)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
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尾)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1 停止与开始停止是宇宙间的节奏。
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含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长的可能性。
隔了数百年的遥远距离的两个哲人都曾仰望天空,帕斯卡尔感叹:这无边苍穹的无穷寂静使我战栗
灵魂都颤抖了,语言只能遁隐,于是试图解释的动机最终让位给了皈依,前后的性质完全不同。
康德读出了启示,由“头上的天空”联想到了“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样的庄严整饬。
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
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
当追名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威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停下来也才能返归本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能思考千百年来哲人的思考——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
”对于今天的我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
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
在现状与超越之间,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
12 坐石看云世间本来就存在许多乐境,只是现代人为世间所累而未能予以关注,也就失去了许多体验乐境的机会。
比如,忙里偷闲看云,以悠闲的心看悠闲的云,便是一种极妙的乐境。
13 人生寓言 周国平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细节。
现代人已经没有耐心流连过程,没有能力品味细节。
他们活得匆忙而粗糙。
他们活得既无意义,也不幸福。
爱过程的人是智慧的,爱细节的人是幸福的。
14 伊犁秋天的札记 周涛秋天,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
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15 消费=享受
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定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
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为生活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灵魂的叹息。
16 蓝印花布它(旧蓝)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这种旧蓝,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里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
17 书 梁实秋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应付,还未必能操胜算。
18 大地重现那些树很像冬天——凝望北方遒劲、疏朗的高枝的时候,一条大河在深远地流,仿佛流在创世前清光寂寥的夜色里……经典的著作大多都发旧了,翻开来,就像撑船上溯到了远古。
一行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
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
19 诗意 赵丽宏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20 珍惜愤怒 毕淑敏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统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
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21 不惑之年当我和挚友在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优美的旋律。
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有底。
牛顿用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念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哥白尼已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
时间不可留,但总能换得做一件事,明白一个理。
……人生原来就这样被年、月、日,一尺、一寸、一分地度量着。
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
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与热,另一部分变成泪滴。
22 孝心无价 毕淑敏“孝”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一个少年人牵着一位老人的手,慢慢地在走。
“孝”字从右上到左下那长长的一撇,便是老人飘荡的胡须……“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23 要做“一品百姓”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到“一品百姓”的口号。
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光彩耀人,彪炳历史,比那些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都要高大得多的“一品百姓”。
“一品百姓”,是百姓之佼佼者,平民之精英,居之不易,体现在一流的德行、一流的襟怀、一流的爱心上。
24 敬畏生命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非洲行医时,有天黄昏看到河马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25 静水流深 赵万里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原;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啊……26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原本是一个气象学名词,说的是南美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最终将会在北美引起一场龙卷风。
一件微乎其微的细节,却可能造成一个谁都意想不到的结果。
聪明的人,就应该从蝴蝶效应中及时看出日后的风暴。
(细节决定成败)27 寂静的独语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艺术构造出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它与现实世界相平行,但与现实世界又绝不相同。
28 何不去登山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以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情性的屏障。
……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
29 千年呢喃什么时候,我们才记忆住这些环绕我们的生活飞翔,在我们的生活中筑巢安居的燕子们呢
放弃了一种贵族化的背景,而彻底依存于民间,这是燕子千年以前的选择,为此她们终于成为民间的儿女。
而她们每个季节从远方归来,都会成为无数家庭的典范;她们每个季节的离去,也都是无数家庭的依恋。
30 劝君唱唱《半半歌》李密庵《半半歌》: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颠翻,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半半”是两个极端之间的均衡之势,是不左不右的适中境界,是极具深刻意蕴的哲学之度,是阴阳统一的博大宇宙。
生活中那些一生都马不停蹄、郑重前行的人固然可敬,但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
尘世永远是惟一的天堂。
提倡心想“半半”,是要人少一份盲从,多一份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
如此,便可以“退出牛角尖,抬头看天外”了。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道理也都不是非黑即白那样纯粹,它们大都落在两极之间的灰蒙地段。
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时天使的梦想。
”31想像 卞毓方你有一双翅膀吗
有的。
美丽的翅膀载着你升天入地,攀山越海,忽焉东瀛而西欧,忽焉太阳系而河外星系,俄顷又冉冉下落,混迹红尘,俯察自然,深入人心之窍,芥子之微。
这翅膀,就是想像。
想像,就是女娲手里的泥团,仓颉眼底的鸿爪,“倚天万里须长剑”的长剑,“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花容。
32 语用:跑好人生的“龙套”(许多成功人士在成名之前都曾从事着极其普通的工作)著名青年演员孙俪当年在《情深深雨蒙蒙》中,只是一个普通的伴舞;周星驰在成为一代“喜剧之王”之前,经历了近十年默默无闻的“跑龙套”生涯。
其实,像孙俪、周星驰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这样。
据我所知,刘德华、梁朝伟曾经在餐厅端盘子,满文军在夜总会唱过歌。
更让我们感慨不已的是,美国阅读面最广的报纸《今日美国》的总编艾伦曾拾过牛粪,放过马匹。
这些明星般灿烂的人物,他们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最紧要的是把眼前的工作做好,不管那工作是多么普通,做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迎来成功之车。
让我们抛弃好高骛远的幻想,首先扎扎实实地跑好人生的“龙套”吧。
33补偿 卞毓方当我们看到身躯肥短、相貌丑陋的苏格拉底在长街踽踽独行,天性热烈、风华绝代的但丁长期在异乡漂泊,文艺复兴的巨匠、《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终生与爱情无缘,哲学大师康德画地自囚,一辈子从没离开家乡一步,孤独而忧郁、沉默而绝望的卡夫卡自比为“一只渴望在石头之间藏身的寒鸦”……不必为之悲叹,不必,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失落,最终又都在另一方面得到了补偿。
此情此景,正如一句西谚说说:“上帝在这边关上了门,又在那边打开了一扇窗。
”天才是对孤独的补偿,恒星的光芒往往要等若干万年后才能抵达地球。
《第九交响曲》是对失聪的补偿,贝多芬是在绝望中才拼命扼住命运的咽喉的。
推敲是对苦吟的补偿,贾岛仅凭两句小诗就流芳千古。
灵感是对残疾的补偿,我正在读的斯蒂芬·霍金的传记中,有一段是这样述说的:……34攀登我的南山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
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望远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他们远离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语用题: 回首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一块回音壁,回荡着各种美妙的声音。
范文哲理性佳句或个性立意集锦1 感动是一种养分若是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于不痛不痒中丢失自己。
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和一尾鱼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
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动双脚
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和天性。
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2 让心灵去旅行也许生活的忙碌让你淡忘曾经的那些缤纷梦;也许升学的压力让你眉头间那清纯的笑容都早已成为过去的永恒;也许人世的浮沉让你那颗原本壮志豪情的心渐行渐冷;也许这太多的也许正在消磨你人生的意志,吞噬你生命的激情。
这是的你不妨找个理由给自己找一片自由的晴空,让心灵去旅行。
3 生命的财富空守着时间的人并不是富有的人。
如果我们不利用时间,来尽显生命的光华,那么,我们将一无所得。
我们的生命将变成苍凉的荒漠,即使时间因我们的懊悔而停止,而凝固,我们也难以撷到一丝年轻的记忆,生命的意义会被“苍老”一次轻易地取代。
……那么,请筹划好我们的时间吧
生命的财富就是时间。
时间的波纹终究会爬上每个人的额头,真希望我们每个人最后收获的都是珍珠,而不是沙砾。
我的大学梦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梦想,唯有这样,我才不会停下我的脚步。
在向梦想园地进发的时候,我会加快我的步伐,去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这样的奔跑之中,我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像在履行一个诺言。
不是无心的邂逅,而是准时相约。
在鲁迅面前忏悔该拥有一部先生的书,让我时时用警醒的目光看世事。
曾经,在我眼中,鲁迅就是一尊铜,干枯而古板,哪看得到什么血和肉
读不懂他的文字,更读不出他的铮铮铁骨。
……先生确实像一尊古铜塑像,沧桑而古朴,不折不弯,顶天立地,撑住了民族正义的大旗。
终于有了一套先生的书,我时时自查,时时自省。
处世让一步为高,蛮横进一步惹祸忍让是一种豁达的挚爱,就如一泓清泉浇灭哀怨嫉妒之火。
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谦和忍让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并不是面对委屈、误解、甚至凌辱无动于衷。
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
忍让者总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感化他人的浅薄行为,以宽阔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人的悖理举动,最终以无可争议的成功来警醒世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高度。
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定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大气之人。
无欲体现的是自律自省。
没有贪欲的牵绊,方能自由坦荡,活出自己的品格。
让善良超越真理世间的许多事情,需要用法律和道德互补着调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但应有铮铮的法律“骨架”,还应有丰满的道德“血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推荐看原文构思)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已经活了七百六十岁。
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
善懒惰是无需什么借口的,正像外国人形容懒人常说的一句谚语,把好吃懒做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给时间一点儿时间。
人生三乐——愉快生活的人生智慧人生确实是苦涩而疼痛的,然而正是这样的一重苦味,促使人生路上的人们不懈的寻觅快乐。
磨难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杜甫)家境的贫困,朋友的亡故,终日漂泊的好僧后,让诗人真的感到漂泊无依的痛苦。
但是,诗人没有把个人的穷困潦倒化作诗歌中的呻吟,而是将之升华为替民众呼喊的悲悯情怀——现实是残酷的,但残酷的现实坚定了杜甫诗句的入木三分
一篇篇精神的野马,在诗章中飞奔、驰骋,飞腾出人们的景仰。
……给生命做道乘法溶溶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采一束最青的;漫漫人生,我撷生命最重要的——思想。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的确,如果说生命是庄严的城堡,苍翠的大树,飞翔的海燕,那么,思想就是穹顶的梁柱,深扎的虬根,蹁跹的翅膀。
没有思想,生命的动力将当然无存;没有思想,生命的美丽将会杳然而去。
说累古人造字,极有心计。
男耕田,女织丝,于是,便有了一个终生不能摆脱的处境:累。
在男耕女织尚难维持温饱的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此养家户口,的确累得够呛。
然而时代发展到了如今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们会感到很累,就不完全是工作上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灵上感到“累”
做一朵干干净净的花爱默生说,粗俗而微贱的东西,不论怎样装饰,只不过是些乱七八糟的垃圾,但高贵的人品却能赋予青春以辉煌,赋予老迈以威严。
……内政外交,国计民生,也许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一朵散发着幽香的花,干干净净,,无论在哪里开放,都不改那朵美丽与优雅。
面对考验,心如止水面对人生考验,心如止水,抛弃高官厚禄,抛弃荣华富贵,最终战胜困难,战胜磨难,战胜自我,这样的人留给我们的是骨气,是智慧,是文化精髓。
傅雷,被称为新中国的一代翻译大师,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提前支付稿酬的唯一的翻译家,可是,在1966年的一个孟秋之夜,58岁的翻译巨匠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愤然而亡。
他经受不起这种摧残的打击,经受不住人生的考验,和夫人双双自杀,致使后人非常遗憾,不能享受到他翻译的《巴尔扎克全集》,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大家的悲剧,更是我们国家的悲剧。
变·不变日月变换,四季交替,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美丽;时光流逝,风云变幻,变的是人生,不变的是历史;命途多舛,得失无常,变的是性情,不变的是人格。
人的一生都有变和不变,思想、志向也便在变与不变中消逝或升华。
人生无常,变而又变。
“乌台”的旋风卷走了他的光明前程,黄州的暗流褪尽了他的风光荣华,他——苏轼,在人生的变化中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然而土可浊河而不能浊海,风可拔树而不能拔山。
他是海,海纳百川;他是山,屹立不倒。
……他不变的是淡然,是旷达,是从容。
生命因此绽放群莺乱飞,遍地夏花开放。
夏天是最耀眼的时刻。
我相信,只要勇于承担,生命之花也会在你的生命中耀眼地开放。
做一棵有魔法的毛竹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
但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
毛竹所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
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都在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了5年的时间积蓄了能量,武装了自己,最终创造了神话。
(台湾作家林清玄年轻时也曾怀才不遇,怀疑过自己的梦想与能力,甚至想放弃写作梦;但后来他得到“一棵有魔法的毛竹”的启示,静心投入生活与阅读写作,蓄势待发。
有了发达的根系,他终于成长为一棵大树,三十岁就遍揽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本本畅销。
)一片湖,若想湖水丰沛,非得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才行;一棵树若想高大参天,只有长出绵长粗壮的根系。
在生活中,与其抱怨怀才不遇,不如埋头苦干,把自己的根基打好。
韬光养晦和崭露锋芒韬光养晦并非一味地躲避尘世,不理案牍,而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自我欣赏,不事张扬的自我谦虚,是一种明智的“待伯乐”的策略。
如同待放的昙花在静默中积蓄力量,潜心修养。
俱万事,待东风,只等夜深人静时幽然独放出光彩,是对生命高贵的诠释与张扬。
材料积累:备考三种用例形式(以“季札挂剑”为例,或称“季札挂剑冢树”)略:春秋时延陵季子(季札)不因故人辞世而违背当初赠剑的诺言,挂剑冢树,留下重信守诺的佳话。
——简明例证中用,排例佐证时用。
详:春秋时期吴国季札贤德知礼,智能过人,性情恬淡,被作为古代轻权柄重节义的典范而垂名史籍。
他出使北方诸国时途经徐国,徐君设宴款待,席间见季札佩剑而心慕之,不好意思启齿相求,季札有心相赠,但因出使的需要而不能相赠,因此只好心中默许归途相赠。
然而当他出使归来徐君已死。
季札祭墓后扔挂剑于墓前松树上以不违先前诺言。
他重信守诺、挂剑冢树的精神被后人传为美谈,人们用“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千金之剑兮挂丘墓”之句来盛赞其品德。
——重点段落例析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