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弟周的资料
童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大学副校长,首任所长、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者:弦之月NONO - 魔导师 十一级 9-23 20:52童第周,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
生于1902年5月28日,卒于1979年3月31日。
1930年毕业于生物系,1934年在获哲学博士。
曾任及、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
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
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
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
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
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鱼旁鱼皮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
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于二种鱼之间。
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
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旁鱼皮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鱼旁鱼皮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鱼旁鱼皮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
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
他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50年代前进行的。
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
从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
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
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
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回答者:elgar_fu - 试用期 一级 9-23 20:52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
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
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了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979年3月,他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晕倒在讲台上。
从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
他从教多年,培养了大批学生,有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少年童第周 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
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
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
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
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
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
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
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
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
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
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
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
他太辛苦,太勤奋了
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
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
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
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
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回答者:失眠瞌睡虫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23 20:53童弟周,现代生物学家、家、实验胚胎学家。
1930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去比利时、法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34年回国,致力于文昌鱼赫鱼类胚胎学研究。
1979年3月30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创始人童弟周逝世(1902-1979年)。
童弟周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途径。
我国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著名科学家、发育生物所的创始人童弟周教授早在60年代初就开展了鱼类的细胞核移植工作,井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1902-1979)鄞县人。
曾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
解放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委员、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童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早期在脊椎动物、鸟类和两栖灯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
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文昌鱼和卵子发充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
六十年代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创见。
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七十余种。
童弟周的资料
童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大学副校长,首任所长、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者:弦之月NONO - 魔导师 十一级 9-23 20:52童第周,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
生于1902年5月28日,卒于1979年3月31日。
1930年毕业于生物系,1934年在获哲学博士。
曾任及、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
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
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
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
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
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鱼旁鱼皮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
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于二种鱼之间。
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
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旁鱼皮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鱼旁鱼皮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鱼旁鱼皮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
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
他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50年代前进行的。
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
从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
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
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
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回答者:elgar_fu - 试用期 一级 9-23 20:52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
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
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了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979年3月,他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晕倒在讲台上。
从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
他从教多年,培养了大批学生,有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少年童第周 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
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
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
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
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
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
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
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
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
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
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
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
他太辛苦,太勤奋了
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
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
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
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
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回答者:失眠瞌睡虫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23 20:53童弟周,现代生物学家、家、实验胚胎学家。
1930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去比利时、法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34年回国,致力于文昌鱼赫鱼类胚胎学研究。
1979年3月30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创始人童弟周逝世(1902-1979年)。
童弟周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途径。
我国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著名科学家、发育生物所的创始人童弟周教授早在60年代初就开展了鱼类的细胞核移植工作,井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1902-1979)鄞县人。
曾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
解放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委员、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童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早期在脊椎动物、鸟类和两栖灯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
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文昌鱼和卵子发充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
六十年代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创见。
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七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