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描写诗人向往自由的句子

登鹳雀楼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

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

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

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

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

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中条山脉西接华山。

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

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

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

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

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

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

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

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

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

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

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倪其心) 诗因楼出,楼因诗名,唐代两位诗人王之涣和畅当分别写过一首《登鹳雀楼》,由于王诗在前,名声较大,几乎掩没了畅诗的影响,后世论诗常把两首同题诗比较而谈,囿于成见,沿袭旧说,褒王抑畅者居多,论者认为畅诗不如王诗是因为畅当的《登鹳雀楼》纯粹写景(或者说景中少人),无理无情,无势无志;而王诗则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入景势,志由物出。

果真如此吗

笔者经过反复再三的涵泳玩味,的确不敢苟同这种观点,试申述理由如下: 畅当的《登鹳雀楼》是这样写的:“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怀。

鹳雀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空飞鸟似乎也只能望“高”兴叹,低栖其下。

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居高临下,纵目远眺,仿佛觉得万丈高楼,顶天立地,横空出世。

这两句以飞鸟难以飞临反衬鹳雀楼高及云天,以尘世景物的低矮渺小反衬鹳雀楼的高高在上,夸张和想象相结合,静态和动感相交融,营构了一幅高远辽阔、雄浑苍茫的壮观图景。

写楼,有远离飞鸟,出世超尘之想,写人有高蹈尘外,遗世独立之思,化静楼为动感,寓情势于景物。

诗人孤高傲世、独步青云的风姿,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胸襟,诗人高瞻远瞩、超群脱俗的情志,全在这精心营构的雄浑图景之中展露无遗。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如铜墙铁壁锁住平原田野,似万千雄兵围抄高楼旷野;南来东向的黄河奔腾咆哮,如惊龙腾空,似银蛇起舞,排山倒海,呼啸而来,汹涌而去,以雷霆万钧之势,凭鬼斧神工之力,把横梗在前的山脉拦腰斩断。

这两句概括描写,勾勒山河的形貌气势。

以“围”写山,凸现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地理形貌;以“入”写河,彰显黄河万里奔腾,滔滔向前的强劲力量。

“断”字入诗,耐人寻味。

李白有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山门》),“断”字气贯长虹:长江汹涌澎湃,虎吼雷鸣,似倚天长剑把天门山一分为二。

同样,畅当用“断”字也传神地表现出黄河惊天动地、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崇山峻岭,都阻挡不了黄河一泻千里,滚滚向前的潮流。

如此恢宏壮阔的场面,如此壮浪奇绝的气势,如此震天动地的伟力,活脱脱地烘托出诗人开阔高远的胸襟和激越奔放的豪情,这两句与前两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能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

畅当才情卓异,自视清高,不苟流俗,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大展宏图的激情。

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这种志存高远,积极进取,挑战困难,向往自由的精神,不是通过王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传达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情操气度渗透在山川景物当中,不可目遇只可神会,涵咏品味,自然能够体察出来。

可见畅诗写景状物,图形绘貌之中亦暗含情志理势,决非一般论者所言的“纯粹写景”。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笔记,要求有好词好句感谢

好词三头六臂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喜不自胜,摇身一变,火眼金睛,地动山摇,光天化日,死心塌地,面红耳赤 ,安神定魄,不顾死活,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容分说,不生不灭,餐风宿露,不识高低,不识好歹,不识起倒,粗中有细,典身卖命,东游西荡,刁钻古怪,公平交易,昏头昏脑,聆音察理,没头没脸,眉花眼笑,梦想颠倒,念念有词,安心定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暴风骤雨,不识抬举,大显神通,调虎离山,鹅行鸭步,饿虎扑食,怪诞不经,洪福齐天,花容月貌,花团锦簇,祸不单行,火眼金睛,火上弄冰,浑身解数,家长里短,架海金梁,金碧辉煌,叫苦连天,劳师动众,狼心狗行,明火执杖,谋财害命,冒名顶替,年深日久,情投意合,七窍生烟,肉眼凡胎,手疾眼快,手到擒来,寿山福海,树大招风,腾云驾雾,十万八千里,通情达理,提心吊胆,铜筋铁骨,五黄六月,无拘无束,虾兵蟹将,凶多吉少,一表非凡,摇身一变,张皇失措,作恶多端,拙口钝腮,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众不同,不分胜负,不管一二,擦掌磨拳,秤砣虽小压千斤,穿花纳锦,呼来喝去,急处从宽,蛟龙戏水,金璧辉煌,密密层层,弄嘴弄舌,飘洋过海,铺胸纳地,千难万险,强龙不压地头蛇,热气腾腾,撒诈捣虚,山高水险,停留长智,武不善作,心神不宁,星落云散,一通百通,一物降一物,紫气东来,龇牙咧嘴,走花溜冰,钻天入地,左邻右舍,百下百着,绷巴吊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趁哄打劫,登界游方,登山越岭,翻江搅海,急如风火,家丑不可外扬,拿贼拿赃,袅袅娜娜,破烂流丢,千依万顺,人不可貌相,伸头探,事无三不成,相貌堂堂,眼花雀乱,一十八层地狱,移星换斗,鹰头雀脑,迎风冒雪,遇水叠桥,真人不露相,整旧如新,紫绶金章,叠岭层峦,得见青天好句:1.峰岩重叠,涧壑湾环。

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

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山松楠秀丽。

薜萝满目,芳草连天。

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

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那长老马上心惊,孙大圣布施手段,舞着铁棒,哮吼一声,唬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2.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老公公,还真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3.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

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4.势镇汪洋,威宁瑶海。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5.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

巧峰排列,怪石参差。

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

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

彩凤双双,青鸾对对。

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

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

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

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

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

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8.只听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

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数点小萤光灼 灼,一林野树密排排。

香兰馥郁,嫩竹新栽。

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

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9.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

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

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

地僻云深之处,竹篱 茅舍人家。

这些景致与天上皇宫、神圣西天、冥界、海底龙王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是人间山水田园风光的荟萃。

感想: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

它的主要故事是写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取经成功。

整部小说充满了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和侠胆义肠。

书中,不管是智勇双全,有仁有义的孙悟空,还是好吃懒做,憨厚可爱的,都是那么惹人喜爱。

读了西游记,我知道了什么叫敢于抗争,什么叫不畏艰险,什么叫有情有义。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向他们师徒学习,不怕困难,毫无畏惧的向着目标奔去

西游记之一,是中国古代经典神话魔幻小说,作者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

书名:西游记一、好词:三头六臂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喜不自胜,摇身一变,火眼金睛,地动山摇,光天化日,死心塌地,面红耳赤。

二、好句:1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2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

3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4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5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

6争名夺利几时休

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7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

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

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8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

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9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

三、好段1、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

巧峰排列,怪石参差。

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

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

彩凤双双,青鸾对对。

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

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

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

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

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

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2、石径重漫苔藓,柴门蓬路藤花。

四面山光连接,一林鸟雀喧哗。

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

地僻云深之处,竹篱 茅舍人家。

这些景致与天上皇宫、神圣西天、冥界、海底龙王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是人间山水田园风光的荟萃。

3、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

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四、故事梗概:描写了唐僧、孙悟空、、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五、作品社会意义: 通过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他那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明朝封建社会里黑暗势力的特点。

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明朝政治社会的缩影。

六、启示:给了我很多启示,比如说唐僧,我从唐僧的身上学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持之以恒,要知难而进,才会成功. 七、感想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孙悟空――曾因被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救出,受观音点化保护唐僧前去西天取经,是唐僧的大徒弟。

虽然有时淘气,但是唐僧的紧箍咒使他平静。

他能有七十二般变化,他嫉恶如仇的心从未改变,虽然经常受到唐僧的冤枉,但并不因此厌恶唐僧,也一直恭恭敬敬的保护唐僧,非常忠实。

——人物点评之孙悟空唐僧――唐朝人,名为陈讳,法名陈玄装,是师徒四人的师傅。

他心地善良,经常把能分辨是非的孙悟空冤枉,总是把妖怪当成好人解救出来。

不过他意志坚定,一心向佛,不畏艰难险阻,最终经历,带领三个徒弟取得真经。

猪八戒――原是天篷元帅,因犯了错误下天庭又投错了胎,之后受观音点化也前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唐僧的二徒弟。

他好吃懒惰,不过却勤勤恳恳,当不听话时,孙悟空总能使他心服口服。

不过他却非常快乐,无忧无畏。

沙僧――原是卷帘大将,但因为打碎一只瓶子下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十分勤劳,总是挑担,识水性,在流沙河被收服。

武艺并不算高强,但也勇敢的打头阵。

西游记是一部精彩的书,书中记载了唐僧经历八十一难,不为艰难险阻取得真经的故事。

唐僧意志坚定,孙悟空能辨是非,猪八戒快乐无忧,沙僧忠心恳恳都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上唐僧取经并不是这样,他经历了十八年最终又回到唐代都城长安,在沙漠走了七天七夜,曾因失手把水全倒在沙漠中,但下决心宁死不往东走一步,最终到达印度。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是被其中性格各异的人物所吸引,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我们现代社会人们应当学习与拥有的好品格。

《西游记》这部是中刻画的人物焦点就是了。

孙悟空破土而出,“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

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当今社会中的人们都是向往自由的,就像是学生不想上学,职员不想工作等例子所说的一样,但是为了维持生计,所以逼迫进行工作,要想找到自由的感觉,只有从《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语句中才能感觉到的。

除了自由,孙悟空身上还有许多其它的品质,他果敢,耿直,嫉恶如仇,玩世不恭却又不玩物丧志,而且他敢于向最高者挑战,这些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他还有说到做到的精神,取经就取经,在迢迢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作斗争,历经了千难万险及形象幻化为妖魔鬼怪的八十一难并降妖服怪,一路排除艰难,护送唐僧直达那西天极乐世界。

孙悟空身上的所有品质混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字:勇.它象征着勇敢,这里的勇敢指的并不是不计后果的粗暴行为,而是值得赞扬的勇于付出的精神.也许孙悟空身上有缺点,但那些都是它的优点可以掩盖的。

可以说,孙悟空给我带来了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人物点评之唐僧现在,网络语言因幽默而简练得到了学多年轻人的喜爱,我在网络上无意看到了一个词——唐僧。

这个词让我哭笑不得,本以为是什么值得夸奖的词语,联系语境竟然发现它指的是人说话没完没了犹如念经样无聊让人感到听不进去。

我当时真有一种祥和旗人理论的冲动,难道我们吴承恩老前辈所刻画得如此生动的形象仅仅流行于网络语言吗

其实,当我问看完《西游记》动画片的小朋友对唐僧是什么印象时,小朋友的回答精简成词语就是“傻”,“软弱无能”等等类似的词语。

但是唐僧这些个性的体现仅仅来源于他是衬托孙悟空这朵红花的绿叶罢了。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孙悟空的功夫看起来更加传神,才会让唐僧有这样的描写。

唐僧身上的品质,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他善良,朴实,仁慈,优柔寡断。

唐僧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对待自己的信仰一直重视胜过自己的生命,而且不杀生,无论任何人都以一种善待的态度来面对。

而且,之所以唐僧是四师徒中最好骗的,是因为他生性善良,相信所有人都是好人,然而残酷的事实却未必如此,但是,仅仅这样就能说唐僧傻吗

唐僧的品质,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淳朴。

这种品质,现在极为少见。

唯有在偏僻的乡村,才能找到这样的人。

但是,如果像他这样的人占据社会中的大部分或者是一半,都会让社会充满和谐,美好与快乐,社会将回到原来美好的境界。

——人物点评之猪八戒猪八戒是他们四师徒之中最贪财好色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在生活中,像猪八戒特点的这种人好象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最少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证据如下:(一)小孩喜欢这样的老师,因为这种老师比较和蔼,并且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比较了解的,交给大家很多课外知识,从他平时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个比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大家很多欢乐。

(二)除了小孩以外,现代年轻人更喜欢这种人,他们总是动不动就说爱情,像猪八戒这种人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猪八戒这种人对爱情有责任感,并且会用真心去爱别人,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寡情薄意。

他的真情能感动别人,所以更能取得别人的信赖。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轻人,老人和中年人。

他们同样需要猪八戒这种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取得别人的青睐与喜欢的。

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责任心的人吗

答案没有人会清楚。

我想会比较少见吧,现代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猪八戒也许是个幽默,有责任心且值得信赖的人吧。

这是我对他的印象。

人物点评之沙僧沙和尚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一个忠诚卫士,也是让师父操心最少的一个徒儿。

肩挑千里重担,没有半句怨言。

师兄闹矛盾时,他从中调停和解;师父遇难时,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

尽管平时少言寡语,但在保护师父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无比。

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游记》除了这几个主要形象之外,还用大笔勾勒出一个井然有序的天上世界,一片庄严神圣的西天佛土和一批各具体态的神魔形象。

像玉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明显地反映出现实社会统治者的某些特点:色厉内荏、暴虐诡谲,千方百计地镇压、欺骗反抗自己的人。

对西天的诸佛菩萨,作者的基本态度是肯定的;但是并不妨碍他在卷末对佛教的一片赞颂声中,特意安排下阿傩、迦叶“要人事”的场面,把神圣不可侵犯的佛祖写成一个创业守成、传子传孙的老财主。

在一个宗教题材的故事里,居然讽刺教主,这又是作者相当大胆的尝试。

至于妖魔鬼怪虽只有几笔漫画,依然轮廓鲜明:青狮怪的愚蠢凶狠、大鹏怪的阴险狡猾、九头虫的残忍粗暴都各具特色。

这些形形色色的“大王”、“将军”,或潜伏水府,或盘踞山洞,或幻化人形,大都称霸一方,残害生灵。

红孩儿把一批穷神剥削得“裩无裆,裤无口”,手下的小妖还要“常例钱”。

通天河的金鱼怪要吃一个童男一个童女,又须猪羊供醴,否则就给村民降祸生灾。

它们固然给取经事业增添许多障碍,同时也使人联想到封建社会中土豪恶霸的种种罪恶。

《西游记》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论家认为形象所包含的思想的深度、广度,塑造形象艺术上达到的高度、精度,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

孙悟空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西游记》以生花的妙笔使孙悟空这一文学典型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眼前,神态逼真,须眉毕露。

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始终斗志昂扬地顽强战斗。

孙悟空的勇敢战斗、向往自由以及扫灭吃人妖魔的献身精神,正是人类征服自然、争取解放的美的本质的折射和大圣大德品格的体现。

由于在他身上寄托有广大被压迫劳动人民破除黑暗邪恶、走向光明幸福的希望,因之,长期以来孙悟空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神话英雄人物形象。

这也是《西游记》几百年来在人们中间流传,永远不可磨灭地印在人们记忆里的根本原因。

《西游记》所演奏的是一曲追求美好理想的赞歌,弘扬的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

《西游记》就是到西方取经,玄奘就是要留学。

因为佛教方面他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因为佛教派别很多,各个流派的说法是不太一致的。

玄奘有许多疑问,所以他要趁势到印度去留学,取经。

要真正地把握它的印度原典、原义是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追求真理。

虽然在《西游记》中作者极尽玩笑之能事,“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但他并没有否认西天取经本身的积极意义。

西天取经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象征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探询过程。

然而,到灵山雷音寺困难重重,唐僧自己也知道“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因此,这个集体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孙悟空当然是第一主角,他敢作敢为,高超的本领,乐观的精神,使他成为了取经集体的主心骨;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好财好色,但这个可以置之世界第一流的画廊而无愧的人物所具有的憨厚耐劳却是取经途中不可缺少的;唐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而且耳软心活,不辨忠奸,但其坚定的意志,执着的信念却是鼓舞西行的关键动力;老实厚道的沙和尚则是眼明心亮,是非分明。

《西游记》告诉我们,启示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玄奘一行历尽千辛万苦,他最后成了正果,这是中国人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的体现。

表示我有志向、有志略、有志气,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去奋斗,都是能做成的。

西游记》读书笔记 ①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

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

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

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

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西游记》读书笔记 ②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游记》,会不会太幽默了。

说起来很惭愧,虽然我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少儿图书版的《西游记》,也看过不少于十次的电视剧,动画片,对其中的各个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节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真正品读整本书,却是近段时间的事情。

我曾经认为,看电视剧多好啊,既简单易懂,又有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去钻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

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大错特错了,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书中比电视剧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让人恍若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全然忘记了身外的世界。

书中主要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四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西游记》读书笔记④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

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经常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地被那些装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紧箍咒惩罚,甚至不顾他的解释把他赶走。

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没有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

但是当八戒又来找他帮忙时,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不记前嫌、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

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比较火爆,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杀生,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都是些杀人无数的强盗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却不信,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悟空杀人,却不去管那些恶人去害人,我总是觉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是让我比较难以理解的人,他总是被妖怪抓走。

在师徒四人之中,他总是带来麻烦,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还会添乱,要是没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经去另外一个西天了。

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

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

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

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或恶意地极力挽留他,甚至给他金山银山,乃至整个国家,可是他都拒绝了,我想这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取得真经的信念吧。

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大肥猪,有时悟空叫他去找点水果给师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觉,要么摘了许多水果,却在回来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来却随便找个借口说个谎想敷衍过去,但总是被机灵的悟空识破,被整得很惨。

我觉得八戒在取经的路上总是想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会儿在这藏一点钱,一会在那藏一点宝,还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和嫦娥,师傅被抓了,他动不动就说:“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庄去了”这类丧气的话。

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吹牛,有时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却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败的。

但是,他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如:在师傅被白骨精抓住时,他来到花果山想着办法把猴哥给请了出来,最后,把师傅救了出来。

所以我觉得八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时不时动点歪脑筋,但也会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

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

而且,在师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觉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师傅。

虽然《西游记》已经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会经久不衰,因为这师徒四人,实在各有妙处,很吸引人。

《西游记》读书笔记⑤西游记写的是一些神怪妖魔的故事,说的是孙悟空如何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

这本书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故事小的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已经了解了一些,现在一看,才突然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

这本书的前言里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是根据以前人们的不断丰富完成的,由各个时期人们的想象,由此我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

孙悟空这个人物简直是写活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

猪八戒的种种毛病好像也变得可爱了许多。

这本书真能吸引人。

求一些豪迈壮阔的经典诗句

八(上)语文期中复习(部分)一、给加点词注音。

1、高屋建瓴 líng 2、气势磅礴 pang bó 3、瑰宝 guī 4、溃退 kuì 5、锐不可当 dāng 5、歼灭 jiān 7、要塞 sài 8、阻遏 è 9、绥靖 suí jìng10、管辖 xiá 11、逃窜 cuàn12、连翘(翘首)qiáo 13、寒噤 jìn 14、杀戮 lù 15、蹿 cuān 16、闷热 mēn 17、张皇失措 cuò 18、转弯抹角 mò 19、拂晓 fú 20、间歇 jiān 21、瓦砾 lì 22、地窖 jiào 23、怀揣 chuāi 24、鞠躬 jū 25、谴责 qiǎn 26、震撼 hàn 27、给予 jǐyǔ 28、惊骇 hài 29、晨曦 xī 30、劫掠 jiélüè 31、悼念 dào 32、制裁 cái 33、纳粹 cuì 34、荒谬 miù 35、憧憬 chōngjǐng 36、烦琐 suǒ 37、哺乳 bǔ 38、蜿蜒 wān39、藩篱 fān 40、脊椎 jǐzhuī 41、追溯 sù 42、濒临 bīn 43、渗透 shèn 44、响彻云霄 xiāo 45、劫难 jiénàn 46、憎恶 zēngwù 47、诘问 jié 48、疮疤 chuāng 49、和蔼 ǎi 50、霹雳 pī lì 51、震悚 sǒng 52、孤孀 shuāng 53、狼藉 jí 54、差使 chāishi 55、妥帖 tiē 56、踌躇 chóuchú 57、颓唐 tuí 58、尴尬 gāngà 59、琐屑 xiè 60、销声匿迹 nì 61、惶恐 huáng 62、镶嵌 xiāngqiàn 63、取缔 dì 64、愧怍 zuò 65、栖息 qī 66、归咎 jiù 67、萌发 méng 68、人才济济 jǐ 69、嫉妒 jí 70、稀罕 xīhan 71、噩耗 è 72、猝然昏厥 cù jué 73、伎俩 jì 74、颠沛 pèi 75、吊唁 yàn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guī 瑰 宝 2、高屋建 líng 瓴 3、kuì 溃 退 4、气势páng bó 磅礴 5、xiè 泄 气 6、锐不可dāng当 7、jiān 歼 灭8、要sài 塞 9、阻è 遏 10、suí jìng 绥靖 11、管xiá 辖 12、逃cuàn 窜 13、穿suō 梭 14、yāo he 吆喝 15、寒jìn 噤 16、张皇失cuò措 17、fú 拂 晓18、瓦lì 砾 19、地jiào 窖 20、怀chuāi 揣 21、jū 鞠 躬 22、qiǎn 谴 责 23、震hàn 撼 24、惊 hài 骇 25、晨xī 曦 26、jié lüè 劫掠 27、zāng 赃 物 28、制cái 裁 29、赞yù 誉 30、埋zàng 葬 31、纳cuì 粹 32、杀lù 戮 33、dào 悼 念 34、wān 蜿 蜒 35、yì 屹 立 36、bān 斑 白 37、肃mù 穆 38、chōng jǐng 憧憬 39、荒miù 谬 40、响彻云xiāo 霄 41、倾xiè 泻 42、zēng wù 憎恶 43、jiàn 健 忘 44、烦suǒ 琐 45、jié 诘 问 46、铸剑为lí 犁 47、chuāng 疮 疤 48、和ǎi 蔼 49、渴mù 慕 50、pī lì 霹雳 51、震sǒng 悚 52、孤shuāng 孀 53、交xiè 卸 54、狼jí 藉 55、妥tiē 帖 56、chóu chú 踌躇 57、tuí 颓 唐 58、gān gà 尴尬 59、琐xiè 屑 60、烦zào 躁 61、头lú 颅 62、huáng 惶 恐 63、取dì 缔 64、xiāng qiàn 镶嵌 65、愧zuò 怍 66、bá shè 跋涉 67、liáo 潦 倒 68、声biàn 辩 69、落pò 魄 70、jí 嫉 妒 71、è 噩 耗72、cù 猝 然 73、jì俩 伎 74、颠pèi 沛75、吊yàn 唁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

2、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4、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5、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

6、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7、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8、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9、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2、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

13、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

14、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15、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

16、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17、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1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杜甫《望 岳》中表现诗人登临人生顶峰的雄心与气概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21、人们常引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莲的高洁品质。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桃花源记》1、缘溪行 顺着 2、芳草鲜美 新鲜而美丽 3、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 4、欲穷其林 走到……的尽头 5、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8、悉如外人 完全 9、见渔人,乃大惊 却 10、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11、咸来闻讯 都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3、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就 断绝来往 14、乃不知有汉 竟然 15、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请 17、此中人语云 对……说 18、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对,向 19、既出 已经 20、便扶向路 沿,顺着 从前的、旧的 21、处处志之 做记号 22、诣太守 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3、遂迷,不复得路 竟然 ,. 终于 24、欣然规往 计划 25、未果,寻病终 实现 随即,不久。

26、后遂无问津者 渡口。

(二)《陋室铭》《爱莲说》1、有仙则名 有名,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往来无白丁 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 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用于主谓语之间,取独。

5、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

6、何陋之有 起前置宾语的作用,表强烈反问语气。

7、世人盛爱牡丹 大多,与上文的“独”呼应。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我。

之,取独,表舒缓语气。

染,沾染(污秽)。

9、濯清涟而不妖 洗涤。

10、亭亭净植 立 11、予谓菊 认为 12、陶后鲜有闻 少,很少。

13、宜乎众矣 应当 。

(三)《核舟记》1、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以,用。

为,做。

这里指雕刻。

2、尝贻余核舟一 赠 3、长约八分有奇 同“又”。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许,上下。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且,表并列关系 6、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7、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8、矫首昂视 举 9、珠可历历数也 分明可数的样子。

10、若听茶声然 样子 1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可是。

曾,竟然。

1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简,挑选。

(四)《大道之行也》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用于主谓语之间,取独。

为,是。

2、选贤与能 贤,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与,通“举”。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故,所以,因此。

亲,用如动词,以……为亲;奉养。

子,用如动词,以……为子;抚养。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养,得到供养。

5、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恶,憎恶。

不必,不一定。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是,这样(做)。

故,所以。

兴,发生。

作,兴起。

8、是谓大同 是,这。

谓,叫做。

五、名著导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 散文 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回忆性散文。

其中,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阿长与<山海经>》 、 《藤野先生》均出自《朝花夕拾》,它们分别回忆了作者儿时的保姆、私塾先生以及青年学医时的一位正直的老师。

2、《骆驼祥子》作者 老舍 ,被誉为“人民作家”,北京人。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通过 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 ,批判了 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

3、简要概述祥子三次买车经历并据此分析其形象。

第一次: 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

第二次: 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 是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的,虽然心里不踏实,但毕竟不用再去车厂赁车了。

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又只好把车卖掉去安葬虎妞。

人物形象: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来到北京后,他靠拉洋车过活。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出自前苏联作家 的长篇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该作品主人公是 保尔•柯察金 ,其主要精神品质为: 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六、课文拔萃《芦花荡》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内容大多是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①正面描写: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②侧面描写。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2.他狠狠地敲打,向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描写自然环境;烘托作用:这是老头子看到的美景,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阿长与山海经》1、文章1—18自然段都在写“不大佩服”“讨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没有入笔就写长妈妈这好那好,却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

而在后文又用她给我买《山海经》的事,表现出她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性情。

这就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作者以此凸现出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

这样文章更加真切生动,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2、本文的记叙线索: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背影》1.这是一篇散文,它以背影为线索,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两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四次写“背影”的时间和作用:①文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下文;②车站送别,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③父子告别,烘托父亲爱子之情;④文章结尾,以思父之情,烘托父亲爱子之情。

《老王》1、人物形象(老王)(1)苦:穷苦卑微、凄凉艰难。

(2)善: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好人。

2.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含义: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

《陋室铭》1.主旨句: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主题: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文章(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

4.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明确】不矛盾。

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5.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以古人自比,衬托出“陋室不陋”,自己德行高洁。

《爱莲说》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文章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产生敬意而不敢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文章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桃花源记》1.桃花林的自然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3.文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4.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七、古诗赏析(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高大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神奇秀丽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之情。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达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4、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何能流传千古,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

(它以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控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人音讯隔绝的悲剧。

由于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

王之涣和畅当 登鹳雀楼 对比

《登鹳雀楼》辨析 诗因楼出,楼因诗名,唐代两位诗人王之涣和畅当分别写过一首《登鹳雀楼》,由于王诗在前,名声较大,几乎掩没了畅诗的影响,后世论诗常把两首同题诗比较而谈,囿于成见,沿袭旧说,褒王抑畅者居多,论者认为畅诗不如王诗是因为畅当的《登鹳雀楼》纯粹写景(或者说景中少人),无理无情,无势无志;而王诗则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入景势,志由物出。

果真如此吗

笔者经过反复再三的涵泳玩味,的确不敢苟同这种观点,试申述理由如下: 畅当的《登鹳雀楼》是这样写的:“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怀。

鹳雀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空飞鸟似乎也只能望“高”兴叹,低栖其下。

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居高临下,纵目远眺,仿佛觉得万丈高楼,顶天立地,横空出世。

这两句以飞鸟难以飞临反衬鹳雀楼高及云天,以尘世景物的低矮渺小反衬鹳雀楼的高高在上,夸张和想象相结合,静态和动感相交融,营构了一幅高远辽阔、雄浑苍茫的壮观图景。

写楼,有远离飞鸟,出世超尘之想,写人有高蹈尘外,遗世独立之思,化静楼为动感,寓情势于景物。

诗人孤高傲世、独步青云的风姿,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胸襟,诗人高瞻远瞩、超群脱俗的情志,全在这精心营构的雄浑图景之中展露无遗。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如铜墙铁壁锁住平原田野,似万千雄兵围抄高楼旷野;南来东向的黄河奔腾咆哮,如惊龙腾空,似银蛇起舞,排山倒海,呼啸而来,汹涌而去,以雷霆万钧之势,凭鬼斧神工之力,把横梗在前的山脉拦腰斩断。

这两句概括描写,勾勒山河的形貌气势。

以“围”写山,凸现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地理形貌;以“入”写河,彰显黄河万里奔腾,滔滔向前的强劲力量。

“断”字入诗,耐人寻味。

李白有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山门》),“断”字气贯长虹:长江汹涌澎湃,虎吼雷鸣,似倚天长剑把天门山一分为二。

同样,畅当用“断”字也传神地表现出黄河惊天动地、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崇山峻岭,都阻挡不了黄河一泻千里,滚滚向前的潮流。

如此恢宏壮阔的场面,如此壮浪奇绝的气势,如此震天动地的伟力,活脱脱地烘托出诗人开阔高远的胸襟和激越奔放的豪情,这两句与前两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能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首诗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

畅当才情卓异,自视清高,不苟流俗,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大展宏图的激情。

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

这种志存高远,积极进取,挑战困难,向往自由的精神,不是通过王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传达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情操气度渗透在山川景物当中,不可目遇只可神会,涵咏品味,自然能够体察出来。

可见畅诗写景状物,图形绘貌之中亦暗含情志理势,决非一般论者所言的“纯粹写景”。


描写诗人向往自由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