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名著《妈妈的女儿》彝语读后感
刚刚接触到时,我认为她是千千万万个彝族妈妈的女儿的代表。
一切真善美都在女儿的身上得以完整的体现,一切人间的酸甜苦辣,妈妈的女儿也都经历了。
我也常想:人世间为啥妈妈的女儿那么苦啊,当女儿真的太苦了。
我也常说:当彛家的女儿真快乐,有那么一部叙述女儿成长的“成长日记”。
后来才知道“妈妈的女儿”确有其人,她是的人,生活在阿尼山下,是阿尼家族的美女。
她漂亮、聪明、能干,很受邻里、前辈和同伴们的喜爱。
只是因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说之言”不可抗拒,婚姻遭受极大的不幸,最后悲惨死去。
非常典型,人们为了牢记她,怀念她,赞颂她,把她的故事用她自己平时讲述的形式和她常用的精美的词句表述串联起来,以民间流传的方式慢慢流传开来,自然形成了今天口口相传的,我们读到的流畅,且容易记住的彝族著名的叙事长诗。
旧社会父母的决定是不可抗拒的,女儿只能遵从,女儿不可能去指责父母的决定,不能反抗父母的意愿。
所以,只有采取诉苦、怀念、回忆的方式来怪罪自己苦命,道出自己的悲惨命运。
因此女儿的聪明才智就在诗的字里行间一一体现出来,诗里运用了许多妈妈的女儿的经典语句,使一些经典的名句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
。
。
。
。
传说古时候彝族妇女都非常聪明,这应该是时期了,许多彝族妇女的智慧甚至胜过了彝族男性。
比如:兹咪、孜孜尼扎、阿依曲布、嘎莫阿妞、布阿诗嘎微等等,使彝族男性开始反抗女性的聪慧。
为了制服彝族妇女们的智慧,彝族男性不受压制,彝族男人们共同商量后决定:给已婚生子的彝族妇女头上戴一个“金箍咒”—— 一个黑色的里面收起来的头帕,彝语叫“哦尔”,寓意收着彝族妇女们的智慧,不准她们胜过男人。
彝语格言说:女人只能:“卓卓依洛尼,许许嘎乌西”——汉语的意思是“上上阁楼里,走走屋檐下,”不让她们走得更远,懂得更多。
彝语格言还说:“西尼莫啊木,嘎尔则啊粗”——汉语的意思是“女人不能当说事老,锅庄不能做桥墩”。
从此,女人退居幕后,当了贤妻良母。
请高手介绍一些常用的彝族话,用汉字语音翻译出来,满意再追加金币
一些日常用语瓦几瓦——好得很 席默康果久——夫人在哪里 扎几扎——好吃得很 席默就久哦——娶媳妇了吗 则几则——最好看 苏督节节哦——有男朋友了吗 里扎——漂亮 热扎——帅哥 热达——英俊 阿以卡日哦——孩子多大了 核几核——最好 亿尼擦果——今天特别热 共剥日此——洗澡 尼康果打喇——你从哪里来 衣尼古——睡觉 尼相木觉——你在干什么 卡柳此——洗脸 黑久格博——出去游玩 得使——早上好或稀客 杂则拉多哦——可以来吃饭了 他格——不要乱动 按你喜按尼古——我很喜欢你 康果博——要到哪里去 整默看尼啊——要多少钱 按诗韭——我现在有事 码哈积哦——下雨了 杂这这哦——吃过了没有 亿蜜相则啊——今晚吃什么 你相木就隆——你在做什么事 香杂则其啊——想吃点什么 黑就目蜡——快点回来 黑就杂这博——出去吃饭 里抹格阿达哦——对不起了 阿亿阿达果觉觉——你老公在不在家 优阿救——没有关系 磨素亿厅义巴——家里老人些都好吗
彝族人谚语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的一生都离不开什么
彝人一生都离不开火,从出生、成长到回归祖 界(去世)。
彝族谚语“毒 f 串拳目予习于锚, y 聿聿拳留予 翻予碍。
”(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
)
新诗中,什么叫“诗学道路”
是否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学道路
什么叫“诗学体系”
两者有何关系
莫色家族是个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凉山几大姓氏家族之一,各地因为音译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如木森,米易和普格等阿都地区叫米色,史扎地区叫莫色,莫色姓氏彝语里是指,莫史色坡(部队将领的意思),莫色兹莫是来自彝族南诏帝国时期的南诏贵族部队将领。
南诏帝国被元朝 灭亡后迁徙到现在的昭觉竹核一带,现在的竹核坝子,莫色兹莫源于彝族的曲淰系,后来与该地的海来土司和几大黑彝家族联军打了一仗(阿陆、马、阿候、八且、瓦扎),战败。
而莫色兹莫家当时只生了一个叫莫色诗微的女儿,但是有一个私生子叫吉则(莫色吉则),当时有两个美女(古瓦莫日洛和古瓦莫吉洛),一个嫁给了利利兹莫家,一个和莫色兹莫生了吉则(因为没有结婚就生了吉则所以算是私生子),后来莫色兹莫的女儿诗微嫁给了黑彝洛木家,而无法继承兹莫这一位置,剩下的吉则也没有这个权利继承于是兹莫一支绝嗣(其实莫色兹莫并不算绝嗣),而私生子吉则生了七个儿子,所以这支后来叫做莫色吉则惹时(吉则七子的意思),莫色兹莫家战败后在竹核波克梁子处分了家,吉则的七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和其他几个儿子沿用莫色姓氏,剩下的有些支就跟随莫色诗微嫁到四开的一部分成了黑彝,一部分则成了白彝,而兹莫一支除了一个私生子外绝嗣了。
从莫色族谱看来其绝嗣与清朝中叶,起源于南诏灭亡时期的(莫史色坡)将军,而如今凉山州的莫色吉则一家则是莫色兹莫的私生子一支。
但是与黑彝莫色都是出自一支,所以比较独特,是凉山州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
另有海来莫色则与以上不属一源,族谱姓氏也不是出自一处,有种说法是莫色兹莫和海来兹莫打仗是因为跟随了莫色兹莫的百姓后来取姓为海来莫色,通用海来姓氏。
所以才打仗。
。
。
莫色兹莫的儿子为什么取名叫吉则
当吉则出生时兹莫天天打战(和海来兹莫和几家黑彝联军),有一天莫色兹莫匆匆赶回家来看他刚出生的儿子,他当时只看了吉则一眼就要匆匆的往战场上赶 并要求他老婆带儿子跑(因为当时这一仗败局已定),但是孩子还没有名字所以他老婆叫住他问儿子叫什么名字
当时正是黄昏,莫色兹莫抬头看了看就要落山的太阳和正温暖他脸庞的霞光,说了句就叫吉则吧(有下午或黄昏之意),可能莫色兹莫当时战败了很失落 向往这种接近黄昏还能有的霞光温暖的感觉,也可能是莫色兹莫对自己儿子的一种期望(彝族有句格言叫快要落山的阳光最暖人),对他来说也许这个儿子是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了
谁有中国各个民族的资料
(急
)
热血中华---中国各个民族的简介及标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都是热血的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独了大部分的汉族同胞外,少数民族的朋友估计也不少,大家都来这里报个到,看看自己民族的发展,自己民族的标徽,有的朋友可能不一定知道哦!来吧,是中国人的都来报个到!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
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
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
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
”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
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
”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
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
)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
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
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
古称鞑靼。
“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
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
信仰伊斯兰教。
习俗进餐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块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并防止食物溅在衣服上。
全家人围坐一圈,中间餐桌上放一块餐布,吃饭时习惯用勺子、刀子、叉子。
上茶、上饭,要先送给长者,然后再按年龄大小先后递送。
饭毕要做“巴塔”(祈祷)才算就餐结束。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潞西等县。
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由于长期和汉、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使用汉文。
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
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有自已的语言,1959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
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流传于世。
哈萨克族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
习俗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
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过去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
过去通用汉文,1979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制定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试行推广。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一些人信奉道教。
元、明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
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
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
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哈尼族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
哈尼族有自已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
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
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
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
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久远,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
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
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
回族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
解放后称“僮”。
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
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
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
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
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
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
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
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
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意为白人。
普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解放前曾使用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后逐渐不用。
现普米族大都使用汉文。
普米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兼营家庭手工业。
现在大力发展农、副业基础上,发展了铅矿、盐矿、铁工厂等工业企业,建造了发电站。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等地。
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怒族人无自已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
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
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
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
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已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
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
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
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现主要经营农业。
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
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
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
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
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
林业以产杉木著称。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
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
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
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
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
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
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
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
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
部分人通汉语、傣语和佤语。
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早稻为主,善种茶。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
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
朝鲜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
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
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
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
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和狩猎,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
瑶族宗教信仰复杂,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异。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
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
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
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
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是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东正教,使用俄语和俄文,也用汉、维、哈文。
俄罗斯族人除从事农、牧业,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及养蜂等外,还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他们在生产技术及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
按分布地区,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
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
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
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
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
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
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藏族信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
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
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
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
仫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达斡尔”意即“开拓者”。
族源契丹。
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
达斡尔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
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人喜爱的活动。
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
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自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
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东乡族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
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
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
“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
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
习俗东乡族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每一餐饭必须在长辈动筷后,全家才能进餐。
长辈不能按时归家就餐,全家必须等候。
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围着炕桌盘膝而坐。
媳妇在厨房内吃饭。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
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
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
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
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
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
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
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
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
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
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
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