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和中国的纪委有什么区别
香港廉政公署是香港特区政府的独立单位独立行使职权中国的纪委是党的单位而不是政府的单位
一个民警严肃纪律,规范行为,提升能力,公正文明执法的心得体会
民警 严肃纪,规范行为,提升能力,公正文明的心得体会一要巩固宗旨定信念,守护清正的决心。
身为一名公安干警,肩负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任。
更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不忘把廉洁从政作为主线,提升自己身为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切实把廉洁为民融入到公安工作全过程。
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各类警示教育活动,以先进典型事迹鼓舞士气、弘扬正气,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激发自己不竭的工作热情;以反腐警示录里的典型案例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坚决消除不良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
不断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和勤政廉政意识,使拒绝腐败的决心成为一种本能。
二要减少应酬,坚定廉洁奉公的信心。
身为执法人员,自身形象不再是个人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整个公安队伍的公信力。
我们务必要严以律己,慎用手中的权利。
明白权为民所赋、利为民而谋。
身为公安干警,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在减少交际、应酬上带头做表率,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同时,加强对亲属的监管,申明底线和划清界线,在家庭会议上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和各大项禁令,坚决不把个人群带关系和私利掺和到工作中去,防止后院起火。
三要摒除贪念,修身务实,维护一心为民的恒心。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我们手中的权利成为居心叵测者眼中发财致富的钥匙。
金钱、美色,时刻诱惑着我们。
我们务必要严以修身,剔除心中的贪念,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清廉自守,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日常工作要经常深入群众、融入社会,了解群众疾苦,体会百姓不易,消除不满足、攀比、从众、侥幸等偏拗心理,求真务实,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不动摇。
党中央正以刮骨疗伤、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力求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和谐社会。
这是中央和民意的共振
身为公职人员,借此整整衣冠、照照镜子、洗洗澡、看看病,强身健体正当时。
如何监督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落实方法
一、健育机制,夯实推动从严管理础。
思想教育是政治优势,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防止和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是建堂、强党、兴党的生命线。
如果党员没有统一信仰、国民没有核心价值、民族没有共守的精神家园,那是非常危险的。
对经历、性格各异的干部,坚持采取综合配套、相互衔接的方式和措施,建立教育机制,积极发挥加强思想教育在从严管理干部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推进教育制度化。
推动从严管理干部,重在按制度办事,强化制度约束,强调灌输教育,使干部教育从制度上“硬起来”,把从严教育干部套进制度的“笼子里”。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并从方式方法上加以创新和完善,确保让干部掌握的不迁就、不含糊。
县委建立起讲坛、中心组学习等一系列集中教育培训制度,农村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经常性教育制度,同时,创新考德述德评德、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密切联系群众等制度,不断增强从严教育干部的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
二是推进教育经常化。
干部认识提高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春风化雨”式的经常性教育,最终收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坚持把教育寓于日常工作之中,重要教育内容进办公室、上工作案头,起到时时提醒、处处提醒的作用;寓于平时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疏通干部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使干部谈话体现干部教育的要求;寓于各项党内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当前要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是推进教育人性化。
结合当前大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的实际,积极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载体,开办了手机报、党员教育QQ群,借助互联网媒介,使从严教育干部更贴心、更方便。
适应干部心理特点,创新和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文艺节目、情景党课、红色旅游、传统装故事、漫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系统地在新形势下做好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把握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使从严管理干部的教育机制更科学、更人性化,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制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健全导向机制,做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
在从严管理的同时,要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既要看到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极少数干部要求不严、违法乱纪,影响对这支队伍的基本判断。
要把严格要求和激励关心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导向是风向标,是指挥棒,是从严管理干部的根本。
坚持用正确的导向激励和警醒干部,引导干部队伍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用人导向,让干部“出实劲”。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
”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就是干部的行动指南。
选好一个干部,造福一方百姓,激励教育一大批干部;选错一个干部,挫折一大批干部,耽误一方百姓。
坚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注重考核干部在重大政治立场上的表现是否与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切实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成为各级干部努力的“风向标”。
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导向,使谋实招有办法、干实事有韧劲、抓落实有实效,成为各级干部的努力方向。
树立重视基层、艰苦奋斗的导向,让经受实践锻炼、长期默默奉献,成为各级干部的必备素养。
二是坚持考核督导,让干部“干事业”。
考核是标杆、是导向,是建立从严管理干部导向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考核督导的作用,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的道德考核和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建立从党性教育、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具体化考核督导干部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干部牢固践行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
要形成制度,定期将工作完成情况、政绩考核名次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反馈给干部本人,“倒逼”干部取长补短、持续进步。
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在日常考核中除在本单位干部中进行常规的民主测评与推荐优秀干部外,还到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开展民意调查,听取群众评价,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干部进一步树牢宗旨观念,更加看重群众满意度。
三是用好典型引导,让干部“知对错”。
坚持把选树典型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有效手段,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适时组织学员干部到基地参观,做到既有正面激励、榜样引领、领导示范和制度约束,教育干部敬畏法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做好工作;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经常组织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安排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用典型案例教育干部,使干部谨慎用权、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以高度的自律和忠诚履行岗位职责。
同时通过调研和长期的实践,树立起“四实四有”的用人导向(即坚持实干导向、实践标准、实绩依据、实效检验;注重选拔任用敢于担当有锐气、善于突破有智慧、勤于干事有定力、严于律己有操守的干部,让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为有位)在全县就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健全预警机制,落实推动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
建立预警机制,从多层次、多渠道监督干部,是从严管理干部的关键。
湖南省汝城县坚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严厉查处,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使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
一是在尽早发现上下功夫。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每个干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会圈,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其同事、家属、亲朋好友,以及本地本单位干部群众最了解。
为防止干部出现大问题,及早发现干部小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和完善了干部问题预警机制。
通过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电话、信件、网络“三位一体”监督干部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干部群众向组织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探索“家访”、定期向社区、干部家属征求干部意见等制度,深入了解干部“生活圈”及“8小时”以外的现实表现;通过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在及时提醒上下功夫。
对发现有小毛病的干部本着对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发现干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纠正错误,从而挽救干部。
对未发现问题的干部及时提醒,做到未雨绸缪,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预防警示作用,帮助干部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为及时提醒干部,广泛开展组工干部与基层干部谈心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坚持书面函询,让干部就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说明,督促其深入反省;对有小的毛病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让干部对自己在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是在严肃处理上下功夫。
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严查处是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武器。
实践表明,发现干部存在问题,如果查处不及时,他们可能会进一步铤而走险;如果查处不严厉,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在严肃处理上绝不心慈手软,绝不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
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查实一件,严肃处理一件,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果,确保问题追究到位,人员处理到位。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的来说是一群人,去监视另一群人的衣、食、住、行是否严重超标问题。
但由于是政府有监察局、党委有纪委、检察有反贪污局和反渎职局,这个廉政监督员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是极有限的。
关于网络的名言警句
1. 互联网有广阔的发间。
2. 网络疏远了现实中人间的。
3. 正确利用网络会促进的发展。
4. 网络生存能力将是未来社会衡量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5. 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比尔盖茨6. 网络化趋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人类社会将被一网打尽。
7. 中国的互联网迫切需要懂技术的管理人员。
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王选8.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次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9. 让人们通过网络发言是一种必然和进步。
10. 社交网络原来就等于社会,这真是个概念的大骗局。
11. 如果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王峻涛12. 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13. 网络在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4. 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
1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6. 每个人都在无形的网中。
领导干部个人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对廉洁自律认识不足。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廉洁自律主要是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领导干部处在最基层,没多大的权力,缺乏滋生腐败的土壤,强调廉洁自律是小题大做;有的认为廉洁自律在基层只是一些小问题,过于认真,会影响团结;有的则认为廉洁自律完全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忽视了组织监督制约的必要性。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一些单位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廉洁自律工作不到位。
有的单位没有把廉洁自律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虽然把廉洁自律工作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主要内容来考核,但由于指标体系不太科学、完备,其结果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考核结果一般没有与领导干部的奖惩、任用挂起钩来,致使廉洁自律工作基本上是抓与不抓、抓得好与抓得差一个样。
对一般领导干部存在的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生活奢侈等问题的处理规定,大多是照抄上面的,针对性不太强。
三是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
客观说,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一些领导干部为政不廉,不注意形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信仰,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什么东西都敢要,热衷于请客送礼、公款吃喝、打牌玩乐,甚至赌博;有的领导坐豪华车、以公车私用,亲自驾车为时尚;有的领导以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进行高消费娱乐,总认为是“生活小事”;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超标准招待不说,还要送礼,唯恐上级领导不高兴;有的办事不公正,不讲原则,不讲宗旨讲票子;有的办事不廉,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甚至贪污受贿,腐败堕落,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据统计,2008至2009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57件62人,占查办案件总数的30.5%。
有的党员领导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作风上拖拉懒散,浑浑噩噩;有的要求不严,工作标准不高,不图有功,但求无过,攀比待遇,意志消沉;有的人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为官一任,一事无成;有的人不求干事,但求名利;有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干部看到别人快速致富,眼红心热,借子女之名经商开店,借朋友之名推销、摊派,更有甚者,捞点外快,私下里进行权钱交易。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工作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对工作落实抓的不够,只是一般号召,而没有具体指导,更没有督促检查,忙于交际应酬,搞文山会海,成天泡在会议里,漂在酒桌上,迎来送往,哪有什么时间说“抓经济、搞建设”;有的对待上级的决定和指示,不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照抄照搬,依葫芦画瓢;有的只擅长嘴上功夫,夸夸其谈,牛皮吹上天,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有的忙于走上层路线,千方百计挤进上级领导的社交圈,结果是身离领导近了,心离群众远了,市场上当了外行,官场上成了内行。
四是对廉洁自律监督不够。
监督机制不健全,手段少,效果不佳,是廉洁自律工作中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的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搞“庸俗团结”,会上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只讲工作,不谈思想;只讲集体,不谈个人的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即使开展批评,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往往是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
一些地方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时,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不合意的就变着花样应付或干脆不执行,缺乏严肃性。
有的对明知不好的现象熟视无睹,待到成风又束手无策。
比如:对本单位领导干部参与赌博问题,小打小闹时放之任之,等到发展成风,又无所适从。
一些地方群众受经济生活的影响,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漠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举报;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不好,致使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因此不愿意举报,使有影响的案源大量流失。
什么是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管理活动中,包含着人际关系,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有一个道德的问题。
管理道德就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与管理活动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要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一般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
为什么要提出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规范对象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职位、职权是管理者所特有的,管理者是积极主动地承担职位责任还是被动地承担甚至逃避职位责任,是正确地行使职权还是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力量来保证。
二、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管理关系的状况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在管理系统结构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关系的改善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来实现的。
所以,管理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之间的特殊的职业联系,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
管理道德的出发点是管理系统的整体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一切管理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因而也是管理道德的最高标准。
管理道德根源于管理系统的客观要求。
在管理系统中,一切管理关系都是建立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的,管理关系中的人际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者之间由于认识不同造成的冲突;利益上的冲突;管理中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冲突;领导作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冲突。
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这四个方面人际冲突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管理道德在管理关系的调整中,只发挥正的功能而决不产生负的功能,任何时候,道德都不会成为人际冲突的根源。
管理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调节管理系统时发挥作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公正性的要求和合理的功利要求。
管理道德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管理道德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管理道德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管理道德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
无论管理道德的功能具有多么复杂的表现,都是通过管理者以及管理者内心道德信念的建立和健全来发挥作用的,正是管理者有道德的管理行为,才表现和增强着管理道德的功能。
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要在下级面前以身作则;要密切联系部属,虚心听取下级的批评意见;要加强管理的民主化,要肯定部属的成绩;正确应用情感激励。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所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无非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的指导与被指导的活动。
总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道德关系,不同与一般的社会道德关系,它是基于根本利益一致的同一经济实体中的道德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协作关系中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负责,相互制约。
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
道德规范是具体的,每一种道德规范只是针对一类行为所做出的规定。
然而,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人的行为是多样的,所以,道德规范也是多样的。
尽管如此,最为基本的管理道德规范有以下几种:一、忠于职守。
是指管理者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造精神,自觉地与官僚主义作斗争。
二、遵纪守法。
具体要求:严以律己,为人表率,依法实施管理,尊重法律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
三、实事求是。
包括的内容有:重视调查研究,反对主观武断,坚持表里如一,反对弄虚作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作风踏实,与人为善。
四、团结协作。
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服从上级,尊重下级,尊重同事,协调友邻。
五、尊重人才。
人才是管理系统生命活力之源,尊重人才往往是现代管理成败的关键,现代管理者的一个主要品德就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
管理人格也就是管理者的人格。
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这三个概念所指称的是管理者道德修养的三个层次,后者都是前两者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因而也表现为后者是对前两者的综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人格又是管理者道德品质的升华。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管理者的管理人格:1、自觉的责任意识2、真诚的服务意识3、清廉为公的追求4、主持公正、维护正义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管理人格是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能够做到正直公道、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关心他人、平易近人的充分条件,从而使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中是一种亲切感人的形象,因此得到被管理者的敬佩和爱戴。
管理道德的形成可以大致概括为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教育和管理者的自我完善三个阶段。
管理的道德评价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定,其目的是要帮助管理者树立道德观念,培养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以求扬善抑恶,改善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的统一。
管理道德教育是指为培养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管理人格而对其进行的道德知识的传播和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的活动,管理者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提高管理道德认识、陶冶管理道德情感、锻炼管理道德意志、坚定管理道德信念等环节。
现代管理者是指具有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一定管理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管理者的道德自我完善是管理者个人人生修养的过程。
人生修养是一个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是需要经过长久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和素质。
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表现为学习和磨练都是一种自觉的活动,是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意识的体现,意识到自我修养的必要性,能正确的估计自己,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