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归途的诗句
旧爱灵溪渡风物之美归途由浙而江即目成咏 宋 陈杰 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
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
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
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听雨轩”什么意思
1、原意:轩:有廊子或小屋子;雨轩原雨中的轩馆、雨中的轩下雨时用雨的亭廊;听雨轩指可以听雨、观雨的凉亭或茶馆。
现多用于网名、博客名、网站名等。
2、诗句、古文相关:《听雨轩坐秋》 邓辅纶文簟泛清光 柔飚引玉塘 阴连荷气润 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 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 怜尔阅秋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听雨轩》巫山顶,有一亭,名曰听雨轩。
脚下有湖,谓之听雨湖,历代名人游览于此,遗诗文若干,有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为证。
山行崎岖而婉转,景色突兀而现,柳暗花明。
暮色尤甚。
惊之,异之。
见者,流连忘返,未见,朝思暮想。
多有惊叹大地造化,不知归途者。
暮至黄昏,山下赏荷。
风起,雨点点。
沿路上。
览美景,雨洗尘积,心旷而神怡。
登顶入轩,薄雨蒙蒙。
而后止,云骤去,满天星光,塘水汪汪。
始觉,登高境,近则远,远则近。
《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现代意义雨轩的原意是下雨是用于多雨的亭廊。
新时代赋予了听雨轩新的含义:雅之意:现在有听雨轩服饰,听雨轩饭馆等,借古诗句中浪漫幽雅来商化。
不雅之意:现在经常有人将“听雨轩”用作“女厕所”的比喻意思,同样“男厕所”称为“观瀑亭”。
有的谐称为山水间。
这说明大家对于卫生间的重视程度。
李白写早发白帝城的背景资料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
“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
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
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 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
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 的厚爱。
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 --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
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 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 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
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 相式制作。
另外,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
沈 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 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 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
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