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五台山唯美句子

赞美五台山的句子

1、《游五台》·陆深五云常覆五台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涧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干。

黄河紫塞依依见,碧殿朱楼面面看。

万壑千岩清未了,更从高处望长安。

2、《五台山》·顾炎武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3、《菩萨顶》·康熙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送牧堂上人游五台·孔尚任层崖翠接蔚蓝天,百丈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包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霄眠。

4、《清凉纪游:入山》·雍正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

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

盘迥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

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5、《清凉山》·乾隆雪蹊历历度桥踪,白玉层梯认碧松。

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钟和上方钟。

得教触目清裁别,间复翘心□韵重。

只有清凉无改度,迎人翠掩五云峰。

6、《黛螺顶》·乾隆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象,(门者)黎疑未识真宗。

7、《笑题明月池》·乾隆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一泓(木宛)大隐石罅,日间那乃瞻水轮。

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

8、《僧伽歌》·李白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通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舍利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泊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忏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9、《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杜甫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高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幸,飞动催霹雳。

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摧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门贝)。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张籍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烽去,胡儿听法来。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10、《清凉寺》·温庭筠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山西。

诗阁晓窗藏雪岭,画堂秋水接蓝溪。

松风晚吹枞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

妙迹奇名竟何在,下方烟暝草萋萋。

11、《台山杂咏十六首》·元好问登临夙有故乡缘,试手清凉第一篇。

知被钱郎笑寒乞,不将锦绣裹山川。

描写五台山的诗词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太原市北230公里。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

五台山曾经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现存寺庙四十余处。

五台山据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

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迪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苔艺众生。

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

文殊的坐骑丸请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

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部海拔624至3061米,横跨忻州5个县,周围逶迤500余里。

与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由5座山峰组成,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桂目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头峰、中台翠岩峰。

举目台山如五瓣莲花。

(明王思任《游五台山记》)山上有台,台上有峰。

峥嵘接势,献态呈奇,幽靓曰绝,高峰对峙,俱如仙掌插天。

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

(《徐霞客游记》)清徐天叙《五台山奇胜》诗又记:屈指奇峰数,清凉绝尘埃。

山上有大小寺庙68座。

在众多的菩萨之中,以大普文殊和大行普贤、大悲观普贤最为显赫。

登上五台山,只见寺庙星罗棋布,高低错落有致。

无寺不树,无山不林。

(梁衡《清凉世界五台山》)游览之余,有优哉游哉的清凉感受。

山西的山一般都干燥缺水,黄沙弥漫,但一进五台山,却是满眼碧绿,莽莽苍苍,空气清新湿润,截然另一片天地。

导游小姐说,五台山树木繁茂,乾隆皇帝怕藏匿刺客,便张弓四周放箭,箭到之处,树木全砍掉。

于是五台山又有了郁郁葱葱的牧场,膘肥精壮的骡马牛羊,成了五台山特有的产物。

山上有马道,专供骑马上下山的旅客用。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齐名,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海拔3058米,面积2837平方公里,导游小姐张开手掌,伸着五个指头说: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为五方文殊的殿堂。

又说,登上一处台顶,坐小车需要大半天时间,到顶上得穿棉衣。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庙宇繁多一座挨着一座。

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一般游人都只围着塔院寺的白塔转。

华夏有四大佛教名山,依次是,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

虽然佛教进入华夏的时间说法不定,但大多数还认为是东汉初年。

史载,汉明帝曾派使臣迎奉天竺高僧前来传法,回来后敕建了号称中华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几乎同时,建造了五台山的古刹显通寺。

据传,显通寺的地址,是天竺高僧选定的,因为,这里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释迦佛祖在印度修行的灵鹫山极为相似。

寺院建成后,寺以山名,汉明帝为了表示信佛,敕封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这也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

于是,五台山从那时起就确立了佛法传入华夏最早建寺的地位。

五台山寺庙从始建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修茸扩建,史载,最鼎盛时达到三百六十多座,虽历经战火屡遭破坏,但解放初期统计仍存一百二十多座寺院。

历史长河的演绎,真实的展现了寺院群如此集中的宏大场面,人们诚服的把五台山称之为佛国,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历史地位。

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年代,五台山更是全力打造发展已经存在的辉煌,凭借历史,凭借五台山的人文与自然优势,现在已经跨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序列。

五台山的寺庙分布很广,最集中的地方在台怀镇。

这里的寺庙,无论从规模还是样式,都称得上是佛国的精华所在。

这里的寺庙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青庙,一种是黄庙,青庙住的是和尚,黄庙住的是喇嘛,信仰相同,分支有别。

在天子皇帝为此为大的年代,青庙黄庙谁来主持五台山的佛教事务,还得皇帝老子说了算,当然,现在五台山不分青庙黄庙,由佛教协会来领导主持。

台怀镇的寺庙集中。

相邻之近,飞檐几近勾心斗角,寺内古树,一墙之隔枝叶交汇,平地古寺,金顶红墙相互辉映,山巅古刹,隐在林间海市蜃楼。

塔院寺的大白塔雄伟壮观,藻瓶形状,方圆搭配,粗细相间,高耸入云。

它通高56.3米,周长83.3米,上束252个风铃,微风吹来清音入耳,塔身巍峨令人仰慕,人们通常把大白塔看成是五台山的标志。

这里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开花现佛的罗睺寺,五爷庙,善财洞,东山顶上的黛螺顶……当然,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闻名的殊像寺就坐落在紧邻的塔院寺南边。

这里的庙宇有的顺山走势,有的平地拔起,有的建在山巅。

近视大德威坐法相庄严,远眺庙宇巍峨肃穆庄严。

这里随处可听朗朗经声,不时飘来阵阵梵音,旺盛的香火青烟飘渺缭绕,做功课的出家人念经打坐,信众居士烧香礼佛与师傅不时的交谈,更多的是游人摩肩擦踵,虔诚的观摩佛国建筑,驻足倾听佛家佛事。

台怀镇之外,五台山的寺庙还广布延绵在附近的村庄,山间,相隔远近不同,建庙年代不同,建筑风格不同,拜佛游览可根据个人情况酌定。

走在台怀镇的街上,随处可见青庙黄庙的和尚庵尼,或三五成群或单独而行,紧邻的村庄里,遍住着从全国各地来的拜佛求经的僧尼。

行车的路上,一名七十多岁的僧人搭乘了我们的车,据他讲,最多的07年,一个村子就住了2700名僧众,可见佛国强大的吸引力与高深的佛法。

在这些求经或行脚的僧尼中,不乏戴着眼镜,穿着旅游鞋,拖着皮箱风度翩翩的年轻佛子。

僧尼在素食馆就餐,用手机打电话,用数码相机拍照是到处可见的风景。

西来佛法已经融进华夏的历史,五台山大德修行向善的故事比比皆是,一件法器一件雕塑蕴含的禅机人们也会娓娓道来。

庙宇的建筑展现着不同朝代的辉煌,'无梁殿'虽阔真无梁,'黄铜殿'精巧真铜铸。

听不完皇家与佛家的传说故事,理不清佛家与红尘的你来我往,真实的,虚幻的,传说的,神话的,发生的,口传心授的典故,把个佛国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顺治出家,人们可以说出他在哪个庙宇,杨五郎避祸确实有他的庙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有过这样的曾经,当今曾红极一时的著名歌手李娜,也确实在一个尼庵佛学院出过家。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

因由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所以称之为五台山。

五峰遥对;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五台又以五峰所环为界,分台内、台外,但不论台内还是台外,这里大小寺庙星罗棋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物宝贵。

它与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合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它集道、佛、喇嘛教与一体,名列四山魁首。

台内的显通寺是五台所有寺庙中最大的寺院,左右连院,七座大殿前后排列,占地百亩,殿堂四百余间。

它不但是一座历史文物宝库,更是一座艺术宝库。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这样抒发对五台山的感受;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显通寺整个殿院由南到北一条中轴线上,前后排列着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七座大殿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观音殿位于七殿之南,俗称南殿。

殿内供主像三尊,由东而西为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故此殿佛界称三大士殿殿内两侧摆满经架,藏放经书又称藏经殿。

三尊主像正中为观音菩萨,该殿也被称为观音殿。

传说浙江普陀山上的不去观音像正是此处原物。

赞美“九华山”的句子有哪些

康有为用“观音过次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 .楼阁高低二百寺,鱼龙轰卷万千波.”的诗句赞颂普陀山之胜景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Mountain Putuo)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编辑本段四海尊崇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紫衣、赐字、赐佛经,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景区社会稳定,相继荣获了“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获得全国第四家ISO14001国家示范区荣誉等. 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佛事四季不断.2004年接待游客 230多万人次.每年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 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 普陀山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 编辑本段十二景观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又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的咏“普陀十二景”诗: 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 莲洋午、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 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十二景: 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 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编辑本段莲洋午渡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勺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牛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联想翩翩.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象狼牙.” 编辑本段短姑圣迹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 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札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传有姑嫂俩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嘱其在小舟中候她,独自怅然进山拜佛去了.不想时近晌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饥不得食,甚为纳闷.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模样的,持食盒至岸,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边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她嫂托她捎来的,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记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据湿着一片,心里顿有所悟,以为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忙不迭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会了.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道头旁自相零附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是大上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跺脚的石块,遂被称作‘短姑圣迹”. 编辑本段梅湾春晓海湾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之为“海上罗浮”. 每当天阳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腾胧,幽香扑鼻,更为令人陶醉. 编辑本段磐陀夕照“磐陀夕照”说的是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编辑本段莲池夜月“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一切之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卸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占和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秀灵,真如人宫仙境,美轮美奂. 莲花地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衬映着古树、梵字、拱桥、宝塔倒影,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夏日月夜到此,或风静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风徐徐,荷香袭人. 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佛教称极乐世界为“莲邦”,以为彼土之众总以莲花为所居.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由于被生死烦恼所困扰,而没有焕发出自己的佛性,因而还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莲花则‘咄污泥而不染,澄清涟而不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观世音菩萨是普渡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 编辑本段法华灵洞法华灵洞奇特景观这里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处:有的有空刻露,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们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编辑本段古洞潮声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若遇大风大,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土灵现.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编辑本段朝阳涌日过仙人井,登几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象岩上侧,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洞外巨石参差,积叠人海.洞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堪叹观止.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前鲜想曾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并把“朝阳涌日”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见日出,以朝阳洞为先.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好去处.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据书载,身处此庵,浪涛轰呜其下,如千百种乐交响迭奏,别有情趣. 摊霞亭又称朝阳亭,建在朝阳洞左平台上,近崖濒海,每当旭日东升,霞光辉映,景色奇丽. 编辑本段千步金沙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纯净松软,宽坦软美,犹如锦茵设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处海浪日夜泊岸,涛声不绝.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豁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奇特景观,不可名状.千步沙沙坡平缓,海面可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如在夏日里来的游客,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或在游山之后,赤着足行正其上,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其趣其咪,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儿,听听潮声.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跃入佛海波涛,它会给你带米无限凉爽.当你浮游在碧海的怀抱之中,身心也许会慢慢地与大海交融起来,这时也许你会觉得你就是海,海就是你……. 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每临月夜,婵娟缓移,清风习习,涛声时发,其清穆景色更为诗意盎然.故有人曾将其与壮丽的朝阳涌日,合称昔陀山观绝. 编辑本段光熙雪霁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普陀山难得下雪,冬天显得宁静而奇妙.但如果你运气好,赶上一场大雪,登上佛顶山,俯瞰光熙峰,犹如碧玉塑就,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山色混一,海大低与冻云齐平.此时此景,你会觉得心清虑净,犹如身临洁白无垢的佛国净土,舒畅无比. 光熙峰的雪景,是不大容易见到的,但普陀是佛家圣地,佛门弟子常来常往,或常住静修.就有缘赏识普陀山的“雪霁’风光. 编辑本段茶山夙雾茶山位于佛顶山后,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树林夙雾缭绕,时而如丝似缕,时而姻缊猕漫.此时此刻,如若身处其间,如梦如幻,令人通思无限. 古代普陀山没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种自食,种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项重要劳作.每到采摘季节,众僧一齐出动,山上立时出现一种“山山争说采香芽,拨雾穿云去路赊”(明·李桐诗句)的繁忙景象. 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称作“云雾佛茶”,因为此茶树多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谈论“茶山夙雾”也别具情韵. 编辑本段天门清梵天门清梵,说的是普陀山最东端梵音洞的景观.从法雨寺经飞沙岙,过祥慧庵,即为普陀最东部的青鼓垒山.青鼓垒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为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在普陀山众多历来被人们叹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凡欲观览梵音洞者,先要从崖顶迂回顺着石阶而下,然后来到观佛阁.据传在这里观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看随变,极其奇异.此地又为梵音洞观潮最佳处,佛阁下曲屈通大海,海潮人洞,拍崖涛声如万马奔腾,如龙吟虎啸,日夜不绝,闻之者无不惊心动魄.佛家信众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现身祛相.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 编辑本段白华庵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康熙年间屡次扩建.庵中大悲阁,原为僧人收藏古玩、图书之处,名人学士常往观赏.1960年后作民居,现尚修复.庵中有“真歇泉”古迹,宋代文学家史浩题有石碑,现泉废,碑尚存居民处,为普陀山现存最古碑刻.近年又在白华庵右侧妙庄严路旁发现明万历年间修筑海塘碑刻. 竹禅(1842—1901),清末著名画僧,与破山禅师齐名,一生嗜好书画.俗姓王氏,号熹公.工书、画,其水墨人物、山水、竹石,人谓别成一派,题画诗亦佳.光绪(一八七五―一九o八)间返蜀示寂.《海上墨林》、《韬养斋笔记》、《益州书画录》.14岁出家于梁山报国寺,受戒于双桂堂,一生云游大江南北,晚年为双桂堂第十代方丈.通诗文,善书画,工篆刻.其书画作品中以水墨人物,山水,墨竹,顽石,罗汉佛像见长.其主要作品现存于新都宝光寺,普陀山白华庵.人们在他墓前提联评价:“携大笔一枝,纵横天下;与破山齐名,脍炙人间.”是这位“书画名家”一生的真实写照.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 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 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 上,又名佛顶山寺. 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 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滩.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 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 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树木岛上树木葱郁, 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沿有1000余株. 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数亩.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 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为国家二等保护植物. 普陀山流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坐船到普陀山的轮船班次吴淞客运中心公交线路表1、上海火车站--吴淞客运中心 乘轻轨至江湾镇换乘51路到吴淞客运中心2、人民广场--吴淞客运中心 乘952路至张华浜换乘51路到吴淞客运中心3、十六铺--吴淞客运中心 乘576路至曲阳新村换乘116路到吴淞客运中心4、上海体育馆--吴淞客运中心 乘旅游5号线直达吴淞客运中心5、浦东第一八佰伴--吴淞客运中心 乘522路直达吴淞客运中心6、五角场--吴淞客运中心 乘90路至张华浜换乘51路到吴淞客运中心7、江湾镇--吴淞客运中心 乘51路、116路直达吴淞客运中心8、虹桥机场--吴淞客运中心 乘925路至人民广场换乘952路至张华浜换乘51路至吴淞客运中心9、浦东国际机场--吴淞客运中心 乘机场四线至大柏树换乘51路到吴淞客运中心宝杨码头专线:宝杨路汽车站--吴淞客运中心--上海火车站旅游5号线:宝杨码头--吴淞客运中心--上海体育馆轮船:洛伽山 锦屏轮 普陀山轮 法雨轮上船地点:上海吴淞客运码头 [从上海市区到吴淞客运码头] 航行时间: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07:00左右抵达普陀山编辑本段旅游指南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皆可畅游普陀. 普陀山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为零下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6.9℃.日照充分,可见海浪煮日,碧海青天,海上生明月,佛光照我心.虽然普陀山一年四季都可以旅游,但是,选择何时上岛,是要非常留心的. 踏沙看海享受海水和沙滩,当然是夏季7、8、9月最好. 每至夏秋之季,海面上万顷波涛惊起巨澜,惊心动魄,吼声震天.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品味紫涛盛宴如果重点是吃最新鲜的海鲜,10月最好. 舟山历来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三大渔港之一,舟山群岛的东海渔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千余种鱼、蟹、虾、贝、藻类使舟山享有“中国渔都”之美誉. 经过舟山人民几十年来对海鲜美食文化的演绎,无论是夜幕下海边的海鲜夜排挡,还是地道渔家风味的渔家宴,都构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海鲜,吃在舟山”的海鲜美食佳话. 云游海天佛国如果是香客和善男信女,会特意选择三个日子上岛:2月19日为观音菩萨生日,6月19日为菩萨得道日,9月19日为菩萨涅盘日,这三个日子都是农历. 以二月大香会期为最盛,六月游山避暑者较多,九月则称小香会,香客略少.这三个日子的前三天,大批香客上岛,候船时间可能长一点,房价也可能略高. 一般游客,如果想观览佛事盛况,可专门选择这几个日子,如果怕人多拥挤,可以避开这几个时间上普陀山. 景区门票:2007年9月20日起普陀山门票每人160元.元月一日二日、春节初一至初五、五月一日至五月五日、十月一日至十月五日进山门票为每人200元. 每年12月,1月每人140元.1.4米以下的儿童免进山门票.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什么意思

电影《怦然心动》里的台词:“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翻译1.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翻译.但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以前遇过的所有是浮云。

第一种译法是韩寒的,第二种是直译。

那个人(特指)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彩,只有你遇见了,你才知道世界真的有这样的人。

希望能帮到你(づ ̄ 3 ̄)づ

五台山唯美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