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己干了很多工作却不被认可”的诗句有哪些
带言字旁的字有哪些:谈、谢、说、语、识、读、论、议、试、许、讲、评、诚、让、该、谁、访、认、请、记、诵、诉、诗、课、话、讶、误、谚、讨、谎、订、讯、谋、谐、计、谦、词、调、讥
表示加班的诗句有哪些
1、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2、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可能收获的东西不是我们当初所设想的,也可能收获的时间不是我们当初所希望的,但是一定会有收获。
我们付出汗水,得到酬劳;付出时间,得到知识;付出真心,得到爱情;付出代价,得到经验;付出艰辛,得到成长……时间就像渔网,我们把它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3、人生其实也就是选择,有所放弃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充实饱满旺盛。
没有果敢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
放弃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慧根的显现,一如放鸟返林放鱼入水。
学会放弃,才会有所收获。
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其实也是另一种美丽的收获。
4、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鹤岗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后的沉思。
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的狂妄后的深沉。
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不是超然物外的冷漠。
平凡,是一种美丽。
5、年轻时,收获青春与活力;成年时,收获成熟与魅力;老年时,收获经验与睿智;暮年时,收获平静与安祥。
成功时,收获喜悦与快乐;失败时,收获悲伤与泪水。
生命的历程,事事必有收获。
6、短暂的人生,需要错过的太多太多,即使是再完美的收获,也伴着许多的失落。
跋涉于生命之旅,我们有限的视野,如果不肯错过眼前的一些景色,那么可能错过的就是前方更迷人的景色,只有那些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真正的美景。
有些错过会诞生美丽,只要你的眼睛和心灵始终在寻找。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9、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10、别为失去什么而烦忧,因为你时刻都在失去;别为拥有什么而得意,任何的拥有都是如此的短暂。
那些陪伴你的,哪怕再不起眼,你都要心存感激,都应该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而骄傲。
如果对自己都不认可,你又凭什么来赢得这个世界呢
11、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12、曾经的拼搏,收获总是寥寥;坚韧与执着,结局未必称心。
我们可以坦然接受失败,但无法面对心灵的懦弱,拒绝了奋斗和坚持,又怎能保持完整的自我
我们扭转不了世界,但只要努力,我们总可以改变自己。
只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追随着内心的感受和直觉,抒发属于自己的声音,那么我们就未曾输过。
13、在平淡之中,收获宁静与平和;在动荡之时,收获焦躁与不安。
在生命的潮起潮落之中,收获激情与孤寂;在平淡无奇的人生轨迹里,收获跌宕起伏的心旌荡漾;在变化无常的人世中,收获悲喜交加的不期而遇。
任何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任何一段生命都能收获一个故事。
14、有耕耘就有收获,有泥土就会有绿荫,有艳阳也会有阴雨。
一个耕耘者只要认认真真地劳动,定会有果实可收,也定能得到人们的爱戴。
15、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
1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17、相信在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面对成功,学会了平和;面对失败,学会了淡然处之。
内心因为丰盈而宽容,这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18、我们所收获的,就是我们自己所播的种。
19、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20、收获,让你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忧伤的时候,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你就不再害怕孤独;无聊的时候,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你就不再担心平淡;遭遇挫折时,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你就不再畏惧失败;痛苦之时,相信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你就不再抗拒忧伤。
1+1=2是谁验证出来的
印度的一位数学家,具体点就是:1+11+1=2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
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
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
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
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
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
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
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
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而,因大偶数n(不小于6)等于其对应的奇数数列(首为3,尾为n-3)首尾挨次搭配相加的奇数之和。
故根据该奇数之和以相关类型质数+质数(1+1)或质数+合数(1+2)(含合数+质数2+1或合数+合数2+2)(注:1+2 或 2+1 同属质数+合数类型)在参与无限次的类别组合时,所有可发生的种种有关联系即1+1或1+2完全一致的出现,1+1与1+2的交叉出现(不完全一致的出现),同2+1或2+2的完全一致,2+1与2+2的不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有关联系,就可导出的类别组合为1+1,1+1 与1+2和2+2,1+1与1+2,1+2与2+2,1+1与2+2,1+2等六种方式。
因为其中的1+2与2+2,1+2 两种类别组合方式不含1+1。
所以1+1没有覆盖所有可形成的类别组合方式,即其存在是有交替的,至此,若可将1+2与2+2,以及1+2两种方式的存在排除,则1+1得证,反之,则1+1不成立得证。
然而事实却是:1+2 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是陈氏定理中(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或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乘积的和),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如1+2的存在而同时有1+1缺失的情况)存在的基础根据。
所以1+2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类别组合方式是确定的,客观的,也即是不可排除的。
所以1+1成立是不可能的。
这就彻底论证了布朗筛法不能证1+1。
实际上:一。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与邵品宗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第1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写道:陈景润定理的“1+1”结果,通俗地讲是指:对于任何一个大偶数N,那么总可以找到奇素数P',P,或者P1,P2,P3,使得下列两式至少一式成立:“N=P'+P (A)N=P1+P2*P3 (B)当然并不排除(A)(B)同时成立的情形,例如62=43+19,62=7+5X11。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指对于大于4的偶数(A)式成立,【1+2】是指对于大于10的偶数(B)式成立,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命题,陈景润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命题混为一谈,并在申报奖项时偷换了概念(命题),陈景润也没有证明【1+2】,因为【1+2】比【1+1】难得多。
二。
陈景润使用了错误的推理形式陈采用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或者A,或者B,A,所以或者A或B,或A与B同时成立。
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形式,模棱两可,牵强附会,言之无物,什么也没有肯定,正如算命先生那样“:李大嫂分娩,或者生男孩,或者生女孩,或者同时生男又生女(多胎)”。
无论如何都是对的,这种判断在认识论上称为不可证伪,而可证伪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
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
否定肯定式:或者A,或者B,非A,所以B。
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1,否认一部分选言肢,就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2,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却不能否定另一部份选言肢。
可见对陈景润的认可表明中国数学会思维混乱,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
三。
陈景润大量使用错误概念陈在论文中大量使用“充分大”和“殆素数”这两个含糊不清的概念。
而科学概念的特征就是:精确性,专义性,稳定性,系统性,可检验性。
“殆素数”指很像素数,拿像与不像来论证,这是小孩的游戏。
而“充分大”,陈指10的50万次方,这是不可检验的数。
四。
陈景润的结论不能算定理陈的结论采用的是特称(某些,一些),即某些N是(A),某些N是(B),就不能算定理,因为所有严格的科学的定理,定律都是以全称(所有,一切,全部,每个)命题形式表现出来,一个全称命题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元素之间的一种不变关系,适用于一种无穷大的类,它在任何时候都无区别的成立。
而陈景润的结论,连概念都算不上。
五。
陈景润的工作严重违背认识规律在没有找到素数普篇公式之前,哥氏猜想是无法解决的,正如化圆为方取决于圆周率的超越性是否搞清,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量的规定性。
(王晓明1999,3期《中华传奇》 由于素数本身的分布呈现无序性的变化,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值的增长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正比例关系,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
能通过数学关系式把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的变化联系起来吗
不能
偶数值与其素数对值之间的关系没有数量规律可循。
二百多年来,人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弃,另找途径。
于是出现了用别的方法来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只使数学的某些领域得到进步,而对歌德巴赫猜想证明没有一点作用。
歌德巴赫猜想本质是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表达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存在的。
它可以从实践上证实,但逻辑上无法解决个别偶数与全部偶数的矛盾。
个别如何等于一般呢
个别和一般在质上同一,量上对立。
矛盾永远存在。
歌德巴赫猜想是永远无法从理论上,逻辑上证明的数学结论。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
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
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的难度我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要说一下为什么现代数学界对歌德巴赫猜想的兴趣不大,以及为什么中国有很多所谓的民间数学家对歌德巴赫猜想研究兴趣很大。
事实上,在1900年,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篇报告,提出了23个挑战性的问题。
歌德巴赫猜想是第八个问题的一个子问题,这个问题还包含了黎曼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
现代数学界中普遍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广义黎曼猜想,若黎曼猜想成立,很多问题就都有了答案,而歌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对来说比较孤立,若单纯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意义不是很大。
所以数学家倾向于在解决其它的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同时,发现一些新的理论或新的工具,“顺便”解决歌德巴赫猜想。
例如: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是:素数的公式。
若这个问题解决,关于素数的问题应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民间数学家们如此醉心于哥猜,而不关心黎曼猜想之类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黎曼猜想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想读明白是什么意思都很困难。
而歌德巴赫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能读懂。
数学界普遍认为,这两个问题的难度不相上下。
民间数学家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大多是在用初等数学来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初等数学无法解决歌德巴赫猜想。
退一步讲,即使那天有一个牛人,在初等数学框架下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解决,恐怕和做了一道数学课的习题的意义差不多了。
当年柏努力兄弟向数学界提出挑战,提出了最速降线的问题。
牛顿用非凡的微积分技巧解出了最速降线方程,约翰·柏努力用光学的办法巧妙的也解出最速降线方程,雅克布·柏努力用比较麻烦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雅克布的方法最复杂,但是在他的方法上发展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办法——变分法。
现在来看,雅克布的方法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样,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尔马大定理,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我为什么要杀掉它
”的确,在解决费尔马大定理的历程中,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
所以,现代数学界在努力的研究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期待着歌德巴赫猜想这个“下金蛋的鸡”能够催生出更多的理论和工具。
1+1=?人生公式1+1=
不就是等于二吗
是的,的确是这样。
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
2可以分解成1+1、0.1+1.9、0.5+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
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0.5+1=2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
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
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
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1+1=2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
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
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
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
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
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
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
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
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
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
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而,因大偶数n(不小于6)等于其对应的奇数数列(首为3,尾为n-3)首尾挨次搭配相加的奇数之和。
故根据该奇数之和以相关类型质数+质数(1+1)或质数+合数(1+2)(含合数+质数2+1或合数+合数2+2)(注:1+2 或 2+1 同属质数+合数类型)在参与无限次的类别组合时,所有可发生的种种有关联系即1+1或1+2完全一致的出现,1+1与1+2的交叉出现(不完全一致的出现),同2+1或2+2的完全一致,2+1与2+2的不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有关联系,就可导出的类别组合为1+1,1+1 与1+2和2+2,1+1与1+2,1+2与2+2,1+1与2+2,1+2等六种方式。
因为其中的1+2与2+2,1+2 两种类别组合方式不含1+1。
所以1+1没有覆盖所有可形成的类别组合方式,即其存在是有交替的,至此,若可将1+2与2+2,以及1+2两种方式的存在排除,则1+1得证,反之,则1+1不成立得证。
然而事实却是:1+2 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是陈氏定理中(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或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乘积的和),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如1+2的存在而同时有1+1缺失的情况)存在的基础根据。
所以1+2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类别组合方式是确定的,客观的,也即是不可排除的。
所以1+1成立是不可能的。
这就彻底论证了布朗筛法不能证1+1。
实际上:一。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与邵品宗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第1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写道:陈景润定理的“1+1”结果,通俗地讲是指:对于任何一个大偶数N,那么总可以找到奇素数P',P,或者P1,P2,P3,使得下列两式至少一式成立:“N=P'+P (A)N=P1+P2*P3 (B)当然并不排除(A)(B)同时成立的情形,例如62=43+19,62=7+5X11。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指对于大于4的偶数(A)式成立,【1+2】是指对于大于10的偶数(B)式成立,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命题,陈景润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命题混为一谈,并在申报奖项时偷换了概念(命题),陈景润也没有证明【1+2】,因为【1+2】比【1+1】难得多。
二。
陈景润使用了错误的推理形式陈采用的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或者A,或者B,A,所以或者A或B,或A与B同时成立。
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形式,模棱两可,牵强附会,言之无物,什么也没有肯定,正如算命先生那样“:李大嫂分娩,或者生男孩,或者生女孩,或者同时生男又生女(多胎)”。
无论如何都是对的,这种判断在认识论上称为不可证伪,而可证伪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
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正确形式。
否定肯定式:或者A,或者B,非A,所以B。
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1,否认一部分选言肢,就必须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2,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却不能否定另一部份选言肢。
可见对陈景润的认可表明中国数学会思维混乱,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
三。
陈景润大量使用错误概念陈在论文中大量使用“充分大”和“殆素数”这两个含糊不清的概念。
而科学概念的特征就是:精确性,专义性,稳定性,系统性,可检验性。
“殆素数”指很像素数,拿像与不像来论证,这是小孩的游戏。
而“充分大”,陈指10的50万次方,这是不可检验的数。
四。
陈景润的结论不能算定理陈的结论采用的是特称(某些,一些),即某些N是(A),某些N是(B),就不能算定理,因为所有严格的科学的定理,定律都是以全称(所有,一切,全部,每个)命题形式表现出来,一个全称命题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元素之间的一种不变关系,适用于一种无穷大的类,它在任何时候都无区别的成立。
而陈景润的结论,连概念都算不上。
五。
陈景润的工作严重违背认识规律在没有找到素数普篇公式之前,哥氏猜想是无法解决的,正如化圆为方取决于圆周率的超越性是否搞清,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量的规定性。
(王晓明1999,3期《中华传奇》 由于素数本身的分布呈现无序性的变化,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值的增长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正比例关系,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
能通过数学关系式把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的变化联系起来吗
不能
偶数值与其素数对值之间的关系没有数量规律可循。
二百多年来,人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弃,另找途径。
于是出现了用别的方法来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只使数学的某些领域得到进步,而对歌德巴赫猜想证明没有一点作用。
歌德巴赫猜想本质是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表达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存在的。
它可以从实践上证实,但逻辑上无法解决个别偶数与全部偶数的矛盾。
个别如何等于一般呢
个别和一般在质上同一,量上对立。
矛盾永远存在。
歌德巴赫猜想是永远无法从理论上,逻辑上证明的数学结论。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
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
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的难度我就不想再说什么了,我要说一下为什么现代数学界对歌德巴赫猜想的兴趣不大,以及为什么中国有很多所谓的民间数学家对歌德巴赫猜想研究兴趣很大。
事实上,在1900年,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篇报告,提出了23个挑战性的问题。
歌德巴赫猜想是第八个问题的一个子问题,这个问题还包含了黎曼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
现代数学界中普遍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广义黎曼猜想,若黎曼猜想成立,很多问题就都有了答案,而歌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对来说比较孤立,若单纯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意义不是很大。
所以数学家倾向于在解决其它的更有价值的问题的同时,发现一些新的理论或新的工具,“顺便”解决歌德巴赫猜想。
例如: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是:素数的公式。
若这个问题解决,关于素数的问题应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民间数学家们如此醉心于哥猜,而不关心黎曼猜想之类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黎曼猜想对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想读明白是什么意思都很困难。
而歌德巴赫猜想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能读懂。
数学界普遍认为,这两个问题的难度不相上下。
民间数学家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大多是在用初等数学来解决问题,一般认为,初等数学无法解决歌德巴赫猜想。
退一步讲,即使那天有一个牛人,在初等数学框架下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解决,恐怕和做了一道数学课的习题的意义差不多了。
当年柏努力兄弟向数学界提出挑战,提出了最速降线的问题。
牛顿用非凡的微积分技巧解出了最速降线方程,约翰·柏努力用光学的办法巧妙的也解出最速降线方程,雅克布·柏努力用比较麻烦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雅克布的方法最复杂,但是在他的方法上发展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普遍办法——变分法。
现在来看,雅克布的方法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同样,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尔马大定理,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我为什么要杀掉它
”的确,在解决费尔马大定理的历程中,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
所以,现代数学界在努力的研究新的工具,新的方法,期待着歌德巴赫猜想这个“下金蛋的鸡”能够催生出更多的理论和工具。
1+1=?人生公式1+1=
不就是等于二吗
是的,的确是这样。
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
2可以分解成1+1、0.1+1.9、0.5+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
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0.5+1=2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
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
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
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乌托帮的由来
乌托邦思想先进的信息 乌托邦思想是一个完善, 当前, 尘世社会的理想, 有机, 和谐, 贞洁, 满意, 有长的历史。
只要基督教, 它象可实现被设想了根本的地方, 它是只在微观世界。
那里这些微小的少数被认可了, 它源于信念, 圣灵能因此带领天堂般的社区的生活进入, 以几英勇灵魂反应, 某事接近永恒状态社会可能体会的这年龄比教会至此陈列了。
精神道德上给特殊雍容忘记自已和分享两财产和某人最内在的精神。
精神当前在这样的措施并且赠送他的礼物, 以便一个吸引人社区涌现。
在动态阶段这些社区有并且频繁地一个apocalytic 元素。
能力和技能并且被给。
在它的全部基督徒乌托邦社区被填装用崇拜, 和充满喜悦, 这独特地是上帝寓所由精神。
在早期和中世纪教会里Monasticism 是基督徒乌托邦思想的至尊形式。
在修道院增光贫穷, 坦白, 守纪, 并且和平被实施。
吸引人活动很大地变化了在世纪期间, 但在它最最小方丈或abbess quasi 占领了a - 预言角色。
并且有总是那些象Fiore Joachim, 在他的第十二个世纪西西里人的修道院, 很快认为monasticism 那的标志- 以后的年龄当全世界会是修道院。
如此修道院是窗口入和一种准备为天堂。
当天主教修道院是在与传教士当局的关系, 允许这个乌托邦思想的形式生存和兴旺通过世纪的平衡被给了。
在中世纪有许多乌托邦小组被monasticism 影响, 但他们的apocalypticism 频繁地驾驶了他们到持异议, 倾向于标记路的末端在一个闭合的社会。
在改革在改革之时有权威Protestants, 在他们的反应, 经常拥有了唯一什么的适度期望精神能单独地或公司完成在信徒。
O 孤苦人基调, 我是, 既使它连续地推动对基督, 没有放热巨大意料, 当全部事项吸引人实际上被驱逐了。
结果它是相当一致的, monasticism 应该被溶化, 与其他乌托邦思想一起的形式。
再洗礼派教徒, 另一方面, 给出了举动很好以monasticism 虔诚继续的重点的更多征兆。
这是特别真实的Hutterites, communitarian 结构在摩拉维亚陈列家庭- 针对的新教徒monasticism, 和继续做如此对这天在美国平原和加拿大大草原。
当改革进行了, 加尔文教派实现了一些再洗礼派教徒关心被磨练的生活, 并且这来了到特殊表示在英国Puritans 。
他们强烈的关心圣化开始创造一个欲望在一些处所生活如同对完美。
不发现这些志向见面了在主流新教, 清教主义左翼, 在Cromwellian 空位期期间, 显示了乌托邦思想的lush 精神植被。
或许Quakers 是最适度的, 相信只雍容手段和正式传教士部不再是必要的为那些拥有精神在这样的直接和丰满度。
有并且相信的primitivists 在他们的精神的年龄私有财产的制约能不再申请, 并且除启示第五个君主制人之外有antinomian Ranters, 解释他们的缺乏良心性不规则性作为某一标志他们是被举的远的在世俗制约之外入自由一个新领土在精神上。
多么一位新教徒教皇绝望地必要在这样情况。
但无法这样供应, antics 这些天堂被声称的前庭做一点说服英国人, unspiritual 或简单地较不精神, 乌托邦思想是一个中意的选择。
竟管这反应渴望的天堂在地球上不能整个地熄灭。
在现代查寻utopias 在第十八个和第十九个世纪晚期有许多刺激。
18 世纪是乐观的年龄; 在启示的图之中有人的完美的提倡者, 和John Wesley 被到达在改革之后和寻求使道德完美恢复原状在他的教学在完善的爱。
并且当然他有相信罪恶ontological 铲除在那些被赎回和被神晟化的神圣后裔。
用这样设置振动器和欧奈达人社区是唯一乌托邦冰山的要诀。
振动器, 记住最好为他们的人工制品和宁静, 是因此用精神填装有不结婚亦不给在婚姻和那里是罪孽、社区财产, 和平主义、平等性, 和被奉献的工作开放坦白。
他们的乌托邦思想是还吸引人, 以他们的跳舞在精神和创建者上, 安・李, 是她实际上是神的女性边化身上帝的这样一个独特的先知。
在upstate 纽约是欧奈达人社区, 由Andover 温床毕业生约翰・Humphrey Noyes 指挥。
由revivalism 和基督徒社会改革的明显的成功带领, Noyes 成立了爱精神的礼物是那么所有的一个社区- 包含那它必须甚而性被表达在所有之中, 。
虽然这个表示限于和regimented, 它没有要求许多这样事例带领乌托邦思想进入坏名声。
并且它那里衰弱了许多年。
在20 世纪期间的第一三分之二少数个新和可实行的基督徒乌托邦社区的当中一个是Bruderhof, 仿造它的生活在Hutterites 以后。
然后来了60 年代后期和早期的70s 的社会大变动和耶稣运动的诞生。
Communitarian 实验倍增了一些简单地存在了作为中心哺育, 但其他人分享了某事基督徒乌托邦思想梦想。
一些, 采摘后者雨Pentecostalism 思想体系, 相信, 这是上帝的儿子的显示的年龄, 并且他们独特地是在新和光彩的末端的前线- 计时人类。
大多这些社区缺乏抵消和迅速消失了从场面。
但乌托邦基督徒继续表达他的挑战: 有更多, 更多, 将被解开在地球上上帝的生活。
I S Rennie(Elwell 福音派字典)
如何能得到上司(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在公司里,职员总是希望自得到老板识和器重,从而保住自饭碗,或是被老板提拔重用么,职员如何才能得到老板的青睐?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胜任工作,忠于职守。
职员被公司招收聘用后,老板会有一个试用、观察的过程。
如果职员的文化知识、管理和技术水平、交际公关能力、处事待人的修养等综合素质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并且忠于职守,公司规定和老板临时指定的工作件件有落实,顺利地运转,并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肯定会得到老板的赞赏。
二是能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
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作为公司老板,不仅自己要在这方面起领导作用,而且希望自己的职员在这方面大有作为,通过员工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改进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以一定的优势抢占市场,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
因此,作为公司职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积极地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是能给公司出谋划策。
如今,许多公司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好坏都与公司领导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对善于给公司生产经营及管理出谋划策的职员特别的喜欢和重用。
因此,公司职员应注意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对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地给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公司决策层参考。
四是能注意沟通与协作。
作为公司职员,一方面自己要有胜任本职位的能力,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与领导和同事的沟通,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和向同事、相关部门通报,以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对策,相关同事也能予以理解、支持和配合。
与此同时,公司职员还应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同事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公司的工作任务。
五是能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公司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公司职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公司生产经营能否正常运转的保证。
作为公司职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财务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等,切不可肆意违反。
此外,还应与公司共荣辱,在公司内外都要注意维护公司的形象。
7招搞定不同老板第1招:与女老板的相处如果你的老板是位已过妙龄但风韵尤存的中年女性,切记不要犯以下的戒律:1、不要穿得像她的“孪生姐妹”。
对拥有青春的下属来说,穿得像女老板一样雍容华贵,是对她的成就感的一种侵犯。
2、情况不明之前,勿问候她的家人。
别冒冒失失问候她的丈夫和孩子,许多老板的生活比人们想象的要独特得多。
3、不管女老板是否严肃,记得和她碰面时要微笑。
与男老板相比,女老板更关注你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而不是你单枪匹马的业绩。
4、女老板生病时,记着打电话问候。
登门慰问倒不必,一些从不以“素面朝天”形象出现的女上司,或许并不愿意向你展露她病弱的形象。
5、别跟她交流柴米油盐及打毛衣的心得。
人的精力有限,跟她谈持家心得会引起的警觉:“你是不是一个‘半颗心留在家里’的员工”。
第2招:与男老板的相处1、别在他面前“发嗲”。
也许男老板并不讨厌你“发嗲”,但在旁观者眼里,会认为你是心有企图,随之而起的流言可能会砸了你的饭碗。
2、空闲时彼此聊聊儿女的近况总不会错。
现代成功人士总是乐于展示他们贤夫良父的形象,无论他是38岁还是58岁,儿女在他的生命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3、工作服一定要整洁、得体、大方。
没有人愿意看到袖子或衣领脏兮兮的工作服,尤其是男人。
而佩戴夸张的饰物除了会影响周围同事工作的专心程度.第3招:与知识型老板的相处知识型老板的水平和修养都比较高,因而和他们相处比较容易,但有些方面也需多加注意。
1、不可“不学无术”。
知识型老板十分好学,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好学上进的下属。
你只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他才会对你表示赞赏。
当老板下达某项指示时,你要洗耳恭听,不能漫不轻心,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很注意,每字每句都记下了。
当他对你提出批评时,你要勇于接受,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个能成大器的人。
知识型上司最反感不愿意接受他人批评的人,如果某职员受到批评,就像被马蜂叮了一口似的暴跳如雷,他就不会对其有好印象。
2、做任何事都要适度。
在知识型老板看来,一个有出息的员工应该在工作中表现出理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为止才好。
因此,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适度原则,是与知识型老板相处的重要技巧。
第4招:与缺乏自信的老板打交道有些老板在事业的道路上拼搏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拥有了自己的美容院,但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就是他会因缺乏自信表现出霸道不讲理的一面。
跟这样的老板打交道,你要采取慢慢“磨”的方针,既要学习预料他的决定或意图,还要反过来培养他的自信心,多肯定他的优点。
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工作中的发展和事业上的进步。
第5招:与过分自信的老板打交道过分自信的老板表现为样样事情明察秋毫,没有让你表现的机会,有时你会感到很痛苦。
与这样的上司打交道,你要抱着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想法。
你应该很庆幸,在这种老板手底下干活,可以不出学费多学一些他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一旦他认识到他的管理对你有所指点、帮助,他会十分高兴地教你各方面的技能。
把这样的老板当老师会受益不浅,千万不要表现出对他不买帐的情绪。
第6招:与气量小的老板相处气量过小的老板凡事喜欢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样样事情希望你对他“坦白交待”。
与这样的老板打交道,你千万不能由于小细节而疏忽,给他留下一个“瞒上”和不尊敬的印象。
哪些问题他会感兴趣,哪些信息对他是不可以漏掉的,哪种工作汇报方式他易于接受……你要从一开始就仔细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凡事想在他前面,讲在他问你以前,久而久之,你就会使他的小心眼没有用武之地。
第7招:与脾气暴躁的老板相处脾气暴躁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一般很难改变。
所以,你要特别认真分析,什么事情、什么场合、什么因素使得老板特别容易表现出暴躁情绪。
如果可以掌握他的规律性,则可以万事大吉。
你也可以利用一些“软着陆”的方法,如主动多与老板打招呼,自觉与他多沟通,以进一步理解他的意图,防止出错。
学会和老板相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得到老板的欣赏和认可,还需运筹帷幄,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技能,恰当地接触关键人物,你出人头地的“目的”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