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论语中描写子路的句子

《论语》中有关子路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中的子路】 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论语·公冶长第五》 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 《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第五》 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 《论语·雍也第六》 6.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论语·述而第七》 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第七》 8.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

’”子曰:“丘之祷久矣。

” 《论语·述而第七》 9.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

吾谁欺,欺天乎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 《论语·子罕第九》 10.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 《论语·子罕第九》 11.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乡党第十》 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论语·先进第十一》 13.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论语·先进第十一》 14.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论语·先进第十一》 1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论语中有关和的句子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4、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论语中哪些句子中出现了子路

【《论语》中的子路】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第五》2.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第五》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第五》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五》5.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第六》6.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第七》7.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8.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第七》9.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第九》10.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第九》11.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第十》12.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第十一》13.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第十一》14.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1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论语·先进第十一》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第十一》17.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第十二》18.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第十三》19.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第十三》20.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第十三》2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2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第十四》2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第十四》24.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论语·宪问第十四》2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第十四》26.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第十四》27.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28.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29.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第十七》30.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第十七》3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第十七》3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第十八》3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第十八》34.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第六》35.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第十一》3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37.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第六》38.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第十一》39.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第十一》40.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41.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第十六》子路的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四十一次,是孔门弟子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个.孟子曾称赞他有闻过则喜的态度,把他与禹、舜相提并论.唐玄宗时,被追封为“卫侯”;北宋真宗时又追封为“河内公”,后又改称“卫公”.

论语中关于“朋友”的句子有哪些

学而第一 :“学而时,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不愠,不亦君子乎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

”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者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 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雍也第六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泰伯第八 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子罕第九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乡党第十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

” 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杏漫},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

赤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无所而已矣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宪问第十四 南宫适问於孔子曰∶“羿善射,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 卫灵公第十五 在陈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

” 子曰∶“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邦有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哈不忧贫。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 李氏第十六 李氏将伐颛臾。

冉有李路见於孔子曰∶“李氏将有事於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李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

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 阳货第十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 佛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而不食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既没,新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 卫子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礼不勤,五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士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无求备於一人。

” 子张第十九 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 子夏闻之曰:“噫

言游过矣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

孰后倦焉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尧曰第二十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中的子路的人物性格

在孔子弟子中, 我对颜渊 子贡 子路等人性情的印象都用”光明正大”四字来形容.只是三人材质不同,悟性各有高低. 三人中, 颜渊悟性材质最高,子贡次之,子路最下,但子路最让老砍感动,恐怕也是老砍天性中有和子路物物相应的东西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 子路少孔子九岁,性情粗率直接,好勇力. 子路穿粗衣和富家子弟走在一起不会自卑 曾一副愤青打扮去凌暴孔子,孔子设礼诱子路。

子路后儒服(孔校的校服),提着小礼物,请门人引见,为孔子弟子(子路从礼开始见孔子,也因为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子路是孔子中最直率,在孔子面前有啥说啥,也是最死心塌地跟随老师的弟子。

关于礼: 我不知大家怎样理解“孔子设礼诱子路”这句话,其实孔子之礼和今天之礼实不能等同。

蔺相如也是设礼服廉颇,诸葛亮也是设礼降孟获。

论语曰:礼必以仁义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

礼是形式,通过礼体现出来的仁义才是内涵。

子路不是服礼,而是服礼中之仁义。

孔子的礼有形而上的东西.也有形而下的妙用.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

既哭,进使者而问故。

使者曰:“醢之矣。

”遂命覆醢。

---《礼记》 孔子以亲师的身份(所以要在中庭.) 为子路操办丧事(所以夫子对前来吊丧的人要回拜) 孔子想知道子路怎么死的.使者回答:被剁成肉酱了 孔子听完,命人把家中的剁肉倒掉,不吃了. 孔子对子路的命运做过两次预测.,一次见论语先进.意在警戒子路. 但子路还是难逃厄运.悲夫! 子路遇见孔子这样的大善知识,恐怕是子路的福分.子路没有抽象思辩的天赋.这不怪他, 在抽象思辩方面,连子贡都欠缺..这可以从他们和夫子问答中体现的教条主义程度来估量.太执着夫子的教诲,反而忽视其中的奥义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和他们讲的都是形下的具体表现. 只有颜渊能由此攀沿,践行,了悟夫子奥义.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子路这样的材质,如果不遇到夫子,也许会成为蛊惑仔,土霸王.但是,和夫子的相遇,改变了子路一生 作者:老砍 回复日期:2004-10-26 10:13:13 “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史记》 翻译:自从子路做我的学生,就很少听到恶言了. 因为子路,从此没有人敢对孔子口出恶言.否则有可能招来子路一顿猛揍.子路生猛如斯. 由此也反陈出孔子在收子路前,孔子及其门徒默默承受着很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 子路有着明显的性格缺点.在粗鄙方面,项羽也可与之一比. 当代美国的拳王泰森也类似.因为明显的性格缺点,在军事或者政治斗争中,很容易被对手利用,把对方击夸. 孔子知道子路这样做其实很笨,简直象未开化的蛮人,因此警戒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后来孔子闻卫乱,孔子哀叹,子路一去,不可能再回来.果如夫子所言. 但是老砍说,子路具备光明正大的性情.乃是因为,他的心灵其实比一般的人剔透. 只不过,子路有福气,遇上了能降伏他的大善知识.从此,在生命的道路上,随夫子,夫子弟子,证习生命的绚丽和华彩! 作者:老砍 回复日期:2004-10-26 17:33:10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文字,容易把真实的苦难洗刷得干干净净,也容易把真实的苦难放大10倍. 看见一块牛肉干巴,通常留恋于味道,而忘记想象来自一头什么样的牛。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

十个字的描述如同一块失去生命的干巴

有多少人会想到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日子

《圣经》中摩西劈开海水寻找流奶和蜜之地的故事涉及到人群因为困顿、苦难而对目标产生绝望,对摩西产生怀疑。

于是骚乱发生。

世间所有骚乱的根源是心。

摩西借助神力劈开海水,平息了骚乱。

其实是平息了心的骚乱,表象的骚乱自然平息。

我们可以中西对比:孔子其实也平息了骚乱,但是以无声无息的方式。

而且孔子借助的是“他自己”的智慧和德行。

在这“寻找流奶和蜜之地”过程中,圣经把所有的荣耀归于上帝和摩西,随众的表现采用集体描述,致使我们无法知道除摩西外某些个体的智慧和英雄行为。

但先秦散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不同,所记载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无论这些记载如何描述,它关注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儒学问题.通过动乱的现世、尘世,直接或者间接地留下了答案。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也是“寻找流奶和蜜之地”的过程。

两者区别处在于:一个内求,一个外求。

一个是摩西个体求证,一个是孔子和弟子集体求证(稍后以孔子家语中的一个故事来诠释)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如中流低柱,也如香象截流。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集体求证之路,孔子采用了那种可以接驳千年之后的禅宗当下体悟棒喝法。

例如,在本例子中,孔子以直逼方式,“小人穷斯滥“用语锐利。

让子路看见了自己的”小“,睹见了生命至高无上的绚丽和尊贵。

老砍估计: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话也是在这样的危景中所言。

后来,孔子回忆过往困顿岁月,由衷感念弟子们: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 作者:老砍 回复日期:2004-10-27 11:07:22 孔子和弟子困于陈蔡之间.断粮七天.子贡设法搞到一石米. (为什么派子贡出马

因为子贡有货货经济头脑和说服别人能力,去和村民告籴东西,不是去打砸抢,所以轮不到子路出马.) 颜回和子路在一破屋下生火做饭(不知史家考证出跟从孔子的队伍在数十人之间

),有块肮脏的东西掉到锅里,颜回就把他挑出来吃了.吃的时候,被子贡偶看见.于是去见孔子说:“仁人廉士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节操吗

孔子回答:如果可改,那么还叫仁人廉士吗

子贡于是继续问:颜回是不会改节的仁人吗

孔子回答:是的

(从这个故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欣赏子贡诱蛇出洞的辩论技巧.等孔子说出答案来,他才告诉孔子真相.这对孔子真是个挑战) 孔子的反应是什么呢

孔子回答:我考察并相信颜回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即使你这样说,我也不会怀疑他.其中应该有什么原因

你别说了,我会问他的(看来夫子也很急) 于是孔子把颜回叫来说,我梦到先贤了,难道是启佑我吗

你做好了饭就把它送进来,我准备用饭来祭奠先人。

(这是礼,祭奠先人之饭,人不可先吃.现还有这样的风俗.孔子问得也比较巧妙) 颜回回答:刚才有块脏东西掉到饭中,不管它吧

会脏了饭,丢掉它吧

本来米就少,很可惜.于是我就把他吃了.要祭,晚了吧

.孔子回答:要是我,也会这样做的

于是转身对弟子说: 我知道颜回之仁,不是今天才知道. (论语中有对弟子道听途说的批评,恐怕当时的子贡会明白这点的.) 这回,孔子弟子算真的服了. 论语里孔子对他相当客气和尊敬.快要达到模糊师生关系的地步.我对颜回一直有种混沌的印象.默而识之,心量广大和自恰. 本来孔子周游列国,讨论的应该是什么政治目标啦,如何突破重围,杀出生天的”重大问题.”想不到讨论的却是这些东西.所以,老砍有一百个理由说孔子周游列国这一段是集体求证的修行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弟子们因孔子指示,让仁义礼智得到生动和深刻的自证.和孔子共同见证了生命的澎湃博大和崇高. 这样的例子,实证了孔子学问是心物混一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是修身和平天下同时具足的学问. 即便按照佛教的认识,修身和平天下之法也是同时具足的,不可分的

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儒学也影响了佛教.否则大乘佛教和禅宗那种见机授法的方式怎么会在中土发扬光大呢

就算一颗植物,没肥力,还不是长得青黄不接,萎靡不振

论语中关于祭祀的句子有哪些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虽蔬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 (《乡党》)子之所慎:齐,占,疾。

所重,民、食、丧、祭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阳货》)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腾文公章句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

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

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

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腾文公章句上》)《子张》篇第一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子张》中除“丧思哀”外,还有“丧致乎哀而止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

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学而》)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先进》)当孔子患重病时,子路未经夫子同意,组织成立了类似与今天“治丧处”的“臣”。

后来孔子病痊愈了,知道了这件事便对子路进行了训斥。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子罕》)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学而》篇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关于《论语.子路》的名言有哪些

我今天要用

《论语.子路》中的名言有很多,而且不同人士有不同看法,但有两处可以比较肯定。

一是第十七段——子夏为苣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可以认为是名言,成语“欲速则不达”就出自这段话。

另一处是第二十三段——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现在经常被引用。

论语中描写子路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