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发现孩子》中的经典句子集合70条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1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也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全国。最近,我也仔细拜读了她的早教经典原著《发现孩子》,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

在这本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做,作为一个幼教的新手,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长篇理论,而是贴近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事例,在工作中确切遇见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指导,正如同在黑暗之中有了一盏照亮前行之路的明灯。在书中提到教育应当探求合适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自然地进行学习活动。虽然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我想身为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懂得分辨孩子的注意力之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其次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随时的留心观察孩子谨慎的安排学习环境。爱心和洞察能力无疑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在本书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也让我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这就不由的让我想起现在我带的大班孩子,他们对自主性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以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以命令者的身份去让幼儿玩其他的游戏,或者让他坚持下去,但是通过研读本书,知道了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教育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唯有不断的充实自我,才能走的更远,让我们的教育事业走的更远,更美好吧。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2

主要讲了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内在人格。

列举一些感动观点:

1、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通过外部活动“工作”去达成的,如果缺少通过“劳作”去发展和积累孩子对于外界世界的认知,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受到阻碍。

2、应该让孩子自由地去活动探索世界。

3、成人对孩子所做的很多工作是阻碍,如果我们了解孩子是自己成长的,我们就应该退居其后,认真观察,为他们完成自己的发展提供帮助而不是障碍。不随便打断他们,让他们自己投入地工作;不为他们做过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有机会去获得经验。

4、认清尊重和放纵的区别。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我们要像尊重艺术家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工作不去干扰他们,但当我们看到艺术家在他的工作室里抽烟做的是与他身份锻炼无益的事情时我们就要发言了。

5、当一个人能沉浸在某项活动中时他就能获得心灵的平静,也拥有宇宙的力量,也较能发展出高尚的品行。这一切都在人的自己内心。这是很厉害的教育理念。

对我的重大影响:

之前我觉得自己要如何去做,为孩子提供一个榜样。这本书彻底解放了我的想法,让我知道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依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我所做的一切想做为“榜样”的努力是不得其法的。对于孩子而言,我所最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独立发展,不去盲目的干扰,不去强权地影响,而是提供一个他能够发挥他自己才能的环境,让他自己找到他自己的路。他的内心有一个老师,让他听从这位老师的引导。我做好自己对他的意义不再是建立他,而是启发他的独立发展。所有的一切他内部人格的建立其实靠他自己完成。

下一步行动:

1、考虑为大宝买适合他的小桌椅

2、尽可能多的让他参与到实际家庭生活中来。能参与的家庭活动(劳动)一定让他参与。

3、他们玩的时候我注意观察不放任,我可以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希望达成一种共同工作的状态。当然也会有需要共同娱乐的时间。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3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4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为什么蒙台梭利提出了100多年前的教育法仍经久不衰,风靡世界呢?她的教育思想又究竟又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再次翻开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又有了新的体会。蒙台梭利关注儿童、欣赏儿童、培养儿童,首创“儿童之家”,系统进行教育实验,不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教育家”。她认为“天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孩子的心灵”。在本书中,她努力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智力有缺陷的孩子,通过蒙台梭利系统的的教育实验,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育效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而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是正常孩子,那么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不是应当远远超出他们呢?可实际情况呢,制度与应试的枷锁、个性与情感的忽视、实践与创新的缺失、重认知轻情感、重精英轻大众……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达到最优化?

班级授课制下,几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里的四五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要求孩子们遵守相同的制度,学习相同的课程,接受相同的测试。这些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调皮顽劣,可谓是个性迥异。在相同教学模式下的每个班级里,每个老师也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后进学生名单,然后从各个侧面剖析其种种行为和表现,以及给教师留下的深刻印象。仍记得刚刚工作的几年,为了让孩子服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我常常会利用老师的“权利”,重复着“我是为你好”的论调,对屡次犯错的小朋友,时而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时而狂风骤雨式的批评,力求去主宰孩子的外在行为,目的就是希望看到他们表现得守纪律,但效果却不明显。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却依旧老调重弹。一次,老师不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自由散漫让我大为吃惊。和两个男孩交流,终于弄清了为什么老师在时他们会温文尔雅,老师不在时就会“大闹天宫”的原因。他们认为,要守纪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不守纪律老师要批评的。”看来,一味要求孩子遵守规定,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灵,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失去与孩子交流亲近的机会。这,一定不是我们教育者希望看到的情形。

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奖励才去做。我们更应该努力探索智慧的艺术的教育方式。当孩子言行出现偏颇时,观察、理解、引导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再以建议、劝告、命令和质疑等方式横加干涉。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所以,我们必须从长远考虑,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孩子情感、品行发展,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基,为孩子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只关注学习效果和外在表现。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尊重与平等的方式,像引导成人那样,尽力通过内在指引来征服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需要,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比如,低年级孩子情绪变化大,老师可以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再加上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力求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认为老师很在意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上会更加努力。爱和教育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养料”。

蒙台梭利还认为“如果身体上的关怀能令一个孩子享受到身体健康带来的快乐,那么智慧和道德上的关怀就能将其引领到更高层面上的精神快乐。”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像亲人一样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要,认同他们的脆弱和不完善。同时,教育者应当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断探索引领孩子智慧成长和道德养成的策略。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活动中矫正他们的各种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善于去发现孩子们的“秘密”,那么最终,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5

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以孩子为中心,批评成人自以为是做法,呼吁成人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能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认为成人一切阻碍孩子发展的行为都是犯罪,孩子的权利应有法律的保护。蒙氏教育早期智力开发,她认为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很重要,能够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强调成人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通过满足孩子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塑造自己的独立个性。寒假期间我阅读了《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中的《发现孩子》部分,虽然阅读了两遍,但是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蒙氏教育思想的真谛,下面我就浅谈我学习后获得的一点点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主要内容

(一)尊重孩子

1、让孩子自由的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然而,家长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比小孩好,于是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方式去思考、观察、行动和创造。学校也以成人的思想方式为孩子制定一系列自认为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制度,往往却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使孩子成为最无辜的受害者。

一个在受成人约束和限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身心需求在很多方面都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在成人的束缚和限制之下,孩子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权利,也失去了真实的自己,此外还不得不去适应处处压制他们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在成人看来是孩子在社会上生活首先应该学会的。然而,对于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言,这是绝对不公平的。因此,成人应该尊重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让孩子在这方面的到充分的自由。

2、尊重孩子的生命,爱护孩子

孩子的生命和心灵都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成人悉心的呵护。刚刚降临至这个世界的孩子,他们是十分的无助和脆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适应这个世界。自孩子从母体出来的那个时刻开始,孩子就脱离了母体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进入一个非常陌生的、充满了危险的世界。对于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的婴幼儿而言,这样的环境令他们非常的恐慌,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尽心的呵护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生存的条件。此外,还要为他们提供清洁的环境。

3、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

孩子在0—6岁的早期教育史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对孩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就有可能很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并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为世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适合道德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得孩子收到最小的限制,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愿望是简单而平凡的,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能够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上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模仿成人的行为习方式,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人”。这也是他们的天性和使命。成人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二)如何培养孩子

1、帮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

孩子要想很好的成长,离不开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然而,要想让孩子能够注意一件事情,并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令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乐在其中,孩子才能致力于一件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兴趣的大小决定,当看到能引起他们浓厚兴趣的事物时,他们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物上。因此,我们要使孩子集中注意就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且还要是大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一个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的人才能算得上“有意志力的人”。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就要使孩子在冲突与抑制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之间相互制衡,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继而引导我们做正确的事情。

要想得到锻炼,必然离不开实践。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建立联系,让孩子彼此相互适应,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更好的克服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3、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智力开发的重点,智力的发展是以想象力为基础的。因此,成人还要创造适当的机会,激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4、让孩子自己主宰自己

每个人只有在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总是受他人的支配,那么他就缺少主动权,缺少迎接暴风雨的准备。因此,成人要帮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包括主宰自己的生命、智力、意志力等等。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好家长在孩子面前更要诚实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总是以父母为榜样,父母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今家长总是喜欢纠正孩子的错误,然而,他们多数往往都是以口头教育,而不是以行动来证明,家长的言行不一致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发展误入歧途,他们会刻意地压抑自己、伪装自己来适应成人的不当行为,成为在日后生成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家长言行的不一致行,也将导致家长失信于孩子,降低家长的权威性,使得孩子也会常常言行不一致,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面前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2、不抑制孩子的内心

我们说过,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权利。当孩子受到阻碍或者束缚时,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让孩子的精神自由、不受到压抑,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人不能因为孩子那些与生俱来的不足,就限制孩子,着这往往令孩子步入歧途。因此,成人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

3、尊重并重视孩子的精神气质

孩子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孩子的精神健康,这必须给予极度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礼貌、不哭不闹、温文尔雅……。。

为此,首先,成人要尊重孩子所有合情合理的活动并了解其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孩子的意图,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而不至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再次,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我们必须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从而使孩子避免养成依赖的习惯,让孩子学会自立,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后,家长必须注意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这是因为孩子的感情要比我们想象的细腻、敏感得多。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很敏感,如果我们稍微有些差错孩子立马就能感知,从而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

二、我的心得

1、学会尊重孩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中总是强调一孩子为中心,认为孩子也是一个有一时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是不顾孩子的需求,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我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的对象都是患有各种障碍的儿童,我不能因为他们异于常人就不尊重他们内心的需要。正因为他们处于弱势的地位,才更需要我们的尊重与理解,从而开设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促进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2、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权利,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最少受限制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发展。

3、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而不是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并要求孩子。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和这种教育理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如果,中国的教育能够以孩子为中心,那么,中国就会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6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性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对书中的精彩内容、自己的联想、迸发的灵感的记录。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发现孩子》读书笔记,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一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可为什么蒙台梭利提出了100多年前的教育法仍经久不衰,风靡世界呢?她的教育思想又究竟又怎样独特的魅力呢?

再次翻开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又有了新的体会。蒙台梭利关注儿童、欣赏儿童、培养儿童,首创“儿童之家”,系统进行教育实验,不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教育家”。她认为“天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孩子的心灵”。在本书中,她努力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智力有缺陷的孩子,通过蒙台梭利系统的的教育实验,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育效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而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是正常孩子,那么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不是应当远远超出他们呢?可实际情况呢,制度与应试的枷锁、个性与情感的忽视、实践与创新的缺失、重认知轻情感、重精英轻大众……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达到最优化?

班级授课制下,几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里的四五十个孩子的教育教学,要求孩子们遵守相同的制度,学习相同的课程,接受相同的测试。这些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调皮顽劣,可谓是个性迥异。在相同教学模式下的每个班级里,每个老师也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后进学生名单,然后从各个侧面剖析其种种行为和表现,以及给教师留下的深刻印象。仍记得刚刚工作的几年,为了让孩子服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我常常会利用老师的“权利”,重复着“我是为你好”的论调,对屡次犯错的小朋友,时而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时而狂风骤雨式的批评,力求去主宰孩子的外在行为,目的就是希望看到他们表现得守纪律,但效果却不明显。自己筋疲力尽,孩子却依旧老调重弹。一次,老师不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自由散漫让我大为吃惊。和两个男孩交流,终于弄清了为什么老师在时他们会温文尔雅,老师不在时就会“大闹天宫”的原因。他们认为,要守纪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不守纪律老师要批评的。”看来,一味要求孩子遵守规定,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灵,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失去与孩子交流亲近的机会。这,一定不是我们教育者希望看到的情形。

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奖励才去做。我们更应该努力探索智慧的艺术的教育方式。当孩子言行出现偏颇时,观察、理解、引导和帮助他们,而不是再以建议、劝告、命令和质疑等方式横加干涉。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就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所以,我们必须从长远考虑,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孩子情感、品行发展,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基,为孩子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只关注学习效果和外在表现。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尊重与平等的方式,像引导成人那样,尽力通过内在指引来征服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的需要,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比如,低年级孩子情绪变化大,老师可以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再加上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力求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认为老师很在意自己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上会更加努力。爱和教育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养料”。

蒙台梭利还认为“如果身体上的关怀能令一个孩子享受到身体健康带来的快乐,那么智慧和道德上的关怀就能将其引领到更高层面上的精神快乐。”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像亲人一样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要,认同他们的脆弱和不完善。同时,教育者应当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断探索引领孩子智慧成长和道德养成的策略。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活动中矫正他们的各种不良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善于去发现孩子们的“秘密”,那么最终,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二

玛利娅蒙特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所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其中《发现孩子》也是她的著作之一。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难管。其实,这一切源于我们不太了解孩子,孩子就像新大陆,早就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发现孩子》一书就介绍了了解孩子的方法,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展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在该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认为,在成人的严格控制下,孩子的大部分需求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孩子的要求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只有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了,孩子以后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精神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伸,自己实现不了的理想,自己做不到的优秀,通通期望孩子替他们完成。孩子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想法,没有自己理想,没有自己性格,只是实现他们理想的工具。他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和兴趣班,全然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究竟适不适合上早教班,也从未考虑过孩子对特长班有没有兴趣。当然在意识上,他们认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能够成为人生赢家。然而结果往往是,越是听话的孩子的人生越是惨不忍睹。由于受到成年人的忽视和压抑,很多孩子都不能自由健康的发育成长。正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未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解除自己对孩子的压抑,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成人只有对儿童进行了足够的了解,才不会误解儿童,也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对待儿童。

在这本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一章。幼儿园活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新教育主张以个人为本位,使每位幼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注意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使他们全面、和谐发展。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首先,要求我们对待孩子的时候要去除不适宜的干预和指导。此外,我们还要做到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一个没有被尊重的孩子学不会尊重别人,一个没有被爱的孩子学不会爱别人。这是如今父母们都了解的道理,然而却仍有那么多人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只看到所谓的“道理”和“规则”。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在家里,父母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在第14章新时代的老师中,蒙台梭利提出教师要给孩子以正确示范,在这里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给孩子提供并教他们使用教具,之后,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意愿主动学习了。她还认为尊重孩子不是放任自流。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所提倡的尊重,可不是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的胡闹和许多错误的行为。她认为,幼儿必须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自由活动是形成真正的纪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纪律也必须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蒙氏教育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重视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敏感期教育,借助蒙台梭利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教具,激发幼儿天赋本能。而中国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不鼓励大胆创新质疑,大多数老师过于迷信权威。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而应用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

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好好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时刻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只有在全面观察儿童,真正了解儿童之后,才能给予儿童适时必要的帮助。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三

一、《发现孩子》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二、《发现孩子》精彩分享:

1、虽然儿童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戏来执行自己的意志。就好像,儿童在3岁之前靠心灵来吸收事物,而现在则是靠双手探索世界。这个时候,儿童要完善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虽然儿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要持续到大约4岁半。3岁后,儿童的心灵仍然像心理胚胎时期那样具有吸收的能力,而且吸收外界事物时会不知疲倦。这个时候,儿童的双手成了探素事物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发展主要是靠他的双手来进行的。如果这个年龄孩子子可以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地玩要,他就会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人们们会说这个年龄是“幸福的游戏时代”。

2、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环境应该是优美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更要具有教育性。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瓷碗、瓷板、玻璃杯、玻璃吸管等,这些物品很容易被打碎。但若它们被打碎,这种结果就是在对孩子们粗鲁的动作提出警告,警告他们要小心行事。这样的话,这些家具就能引导孩子们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教育他们要谨慎、准确地行动,让他们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碎这些物品。在这些物品的“教育”下,孩子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文明,他们也会逐渐像主人一样更负责任地保护和管理各种器皿、用具。同样地,孩子们会小心地使用其他各种洁净、漂亮的物品,不弄脏、不弄坏它们,养成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3、若用“自由就是指身体的自由”这种观念对待小鸟,我们就会做出对小鸟有利的安排。比如,我们可以在小鸟的笼子里架上一根树枝,让小鸟可以自由地在枝上跳跃。但是,对鸟笼子里的小鸟,不管我们如何精心地安排,它都不会感到幸福。它并不是自由的,因为对它而言自由是生活在广袤无际的天空下,尽情地飞翔。

所以,我们们要打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它能指引孩子,能给孩子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我们要求老师暂时离开,退居幕后。这样的环境的建立,是教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发现孩子》读后反思:

这个月我读的是《发现孩子》这本书,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我想在与她成长中的过程中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当然不管是学龄儿童的教育还是幼儿的,本质上应该相通的——人的教育。

从书中我知道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胚胎期”,也就是说孩子在0-3岁心智的发展是零散的、分散的。特别是教学一年的学生时,是不是学生也处在“学习的胚胎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也是零散的,“一下子”没办法理解呢?等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大器晚成”的现象。

第二是我们的教学中是不是出现了“保温箱”的现象,总让复习铺底“一应俱全”,新授讲解“无微不至”,巩固练习“铺天盖地”,学生在这“保姆”式包办的教学下少了一些纠正的机会和动机,所以正确的教学是给学生提供“出错”再“纠正”的机会。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范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现孩子》读书笔记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1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 “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

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 “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2

最近我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后,对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书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书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精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 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在书中提到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的`影响。蒙特梭利主张: 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 大人在帮助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应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教育者的首要素任应是去观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的也照着做准不会错。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自由还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自由的原则并非是放任的,而是引导我们从幻想进入现实,指导我们积极有效地照顾儿童的原则。如果教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教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教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孩子越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得到平衡,也越能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要达到专心的地步,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步骤:准备期,有具体目标的工作和能让孩子的内在发展得到满足,使疑惑得到了解。一个精神不平衡的孩子是没办法专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唤醒孩子的安全感。

教育宗旨志在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之道的老师,才更懂得用比强迫压制更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入正轨毫无疑问,这有赖于随时的观察以及持续的付出努力。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3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

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现在的大班孩子对自主性游戏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想着换一项活动,当他对每一项活动又失去兴趣时就会到处乱走,或者烦躁地来到老师身边,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如果老师也能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适合他活动的内容。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4

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们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他们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

我在思索作为老师究竟要怎样做?怎样做才能符合老师的职业要求。我想身为新时代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懂得分辨孩子的注意力之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完全正确。其次,就是要做到尊重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随时的留心观察孩子,谨慎的安排学习环境。爱心和洞察能力无疑是教师制胜的法宝。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范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现孩子读书笔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1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的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马利亚·蒙台梭利。翻开这本被译为37种语言发行的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细细阅读。

作者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地为我们揭示了孩子这一教育中的主体的种种奥秘。同时也指出了作为老师和长辈的我们,在照顾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的甚至愚蠢的做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道路。

由于职业的敏感吧,其中有几章论述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在为孩子提供美丽适宜的环境一章中说道美既有助于他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我们可以这样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其环境应该是美丽的,我想,这句话对我们每学期的环境布应该是最好的肯定。

还有一段话,我们让儿童使用瓷碗、瓷板和玻璃杯、玻璃吸管,因为那些物品最容易打破,一旦它们有破损,就等于是在向孩子们粗鲁和漫不经心的行为提出警告。这样就可以引导儿童纠正自己的行为,训练他们行动细心、准确,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摔坏东西,使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文明和有节奏,并逐渐向主人一样成为各种器皿、用具的管理者。让环境说话,让孩子自发评判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教育转变为一个内化的过程。这让我感受到了环境的最高教育境界。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了,如果实施不当的教育行为会使我们成为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最可能危害孩子人格发展的人,因为,我们是最接近孩子的人,我们既是母亲又是老师。因此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决不是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我们自己。老师不应再集威严权利于一身,应转而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假如大人做得不够,孩子可能就不能顺利地发展,但如果大人做得太多,可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发挥。而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之间的平衡点。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2

我很信赖孩子早教的价值,所以我的女儿和儿子都选择了上早教课,当然短时间内看不到孩子的变化,但是我坚信孩子会因为早教课受益。我选择的早教秉承思想的创始人是蒙台梭利,今天,我拜读了她的早教经典著作《发现孩子》。这本书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的。

在这本书中,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做,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在书中提到“教育应当探求合适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自然地进行学习活动。”虽然我们也在潜心的学习真正的教学之道,但是总是很片面很肤浅,光有理论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理论确实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很多老师问,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足够了吗?在他的学校里不是这样的。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道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到老师不断的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是我们的教学用语吗?这些命令式的教学能收到多大的成效。

我们当然要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我总是在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当代孩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的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在本书中有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也让我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

所以在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地;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这本书帮我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

发现孩子读书笔记3

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以孩子为中心,批评成人自以为是做法,呼吁成人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能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认为成人一切阻碍孩子发展的行为都是犯罪,孩子的权利应有法律的保护。蒙氏教育早期智力开发,她认为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很重要,能够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强调成人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通过满足孩子的需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塑造自己的独立个性。寒假期间我阅读了《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中的《发现孩子》部分,虽然阅读了两遍,但是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蒙氏教育思想的真谛,下面我就浅谈我学习后获得的一点点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主要内容

(一)尊重孩子

1、让孩子自由的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然而,家长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比小孩好,于是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方式去思考、观察、行动和创造。学校也以成人的思想方式为孩子制定一系列自认为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制度,往往却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使孩子成为最无辜的受害者。

一个在受成人约束和限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身心需求在很多方面都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在成人的束缚和限制之下,孩子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权利,也失去了真实的自己,此外还不得不去适应处处压制他们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在成人看来是孩子在社会上生活首先应该学会的。然而,对于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而言,这是绝对不公平的。因此,成人应该尊重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让孩子在这方面的到充分的自由。

2、尊重孩子的生命,爱护孩子

孩子的生命和心灵都是非常脆弱的,需要成人悉心的呵护。刚刚降临至这个世界的孩子,他们是十分的无助和脆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适应这个世界。自孩子从母体出来的那个时刻开始,孩子就脱离了母体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进入一个非常陌生的、充满了危险的世界。对于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的婴幼儿而言,这样的环境令他们非常的恐慌,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适应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就需要成人的帮助,尽心的呵护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生存的条件。此外,还要为他们提供清洁的环境。

3、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

孩子在0—6岁的早期教育史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对孩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孩子们就有可能很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并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为世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适合道德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得孩子收到最小的限制,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愿望是简单而平凡的,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善自己的生活,能够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上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模仿成人的行为习方式,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人”。这也是他们的天性和使命。成人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二)如何培养孩子

1、帮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

孩子要想很好的成长,离不开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然而,要想让孩子能够注意一件事情,并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令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乐在其中,孩子才能致力于一件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兴趣的大小决定,当看到能引起他们浓厚兴趣的事物时,他们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物上。因此,我们要使孩子集中注意就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且还要是大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一个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的人才能算得上“有意志力的人”。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就要使孩子在冲突与抑制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之间相互制衡,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继而引导我们做正确的事情。

要想得到锻炼,必然离不开实践。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建立联系,让孩子彼此相互适应,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更好的克服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3、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智力开发的重点,智力的发展是以想象力为基础的。因此,成人还要创造适当的机会,激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4、让孩子自己主宰自己

每个人只有在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总是受他人的'支配,那么他就缺少主动权,缺少迎接暴风雨的准备。因此,成人要帮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包括主宰自己的生命、智力、意志力等等。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好家长在孩子面前更要诚实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总是以父母为榜样,父母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今家长总是喜欢纠正孩子的错误,然而,他们多数往往都是以口头教育,而不是以行动来证明,家长的言行不一致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发展误入歧途,他们会刻意地压抑自己、伪装自己来适应成人的不当行为,成为在日后生成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家长言行的不一致行,也将导致家长失信于孩子,降低家长的权威性,使得孩子也会常常言行不一致,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孩子的面前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2、不抑制孩子的内心

我们说过,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权利。当孩子受到阻碍或者束缚时,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有让孩子的精神自由、不受到压抑,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人不能因为孩子那些与生俱来的不足,就限制孩子,着这往往令孩子步入歧途。因此,成人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

3、尊重并重视孩子的精神气质

孩子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孩子的精神健康,这必须给予极度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礼貌、不哭不闹、温文尔雅……

为此,首先,成人要尊重孩子所有合情合理的活动并了解其活动的最终目的。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孩子的意图,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而不至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再次,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我们必须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从而使孩子避免养成依赖的习惯,让孩子学会自立,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后,家长必须注意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这是因为孩子的感情要比我们想象的细腻、敏感得多。如果我们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很敏感,如果我们稍微有些差错孩子立马就能感知,从而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

二、我的心得

1、学会尊重孩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中总是强调一孩子为中心,认为孩子也是一个有一时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是不顾孩子的需求,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我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的对象都是患有各种障碍的儿童,我不能因为他们异于常人就不尊重他们内心的需要。正因为他们处于弱势的地位,才更需要我们的尊重与理解,从而开设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促进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2、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权利,我们要尽可能的创造最少受限制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发展。

3、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而不是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并要求孩子。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和这种教育理念我是非常赞同的。如果,中国的教育能够以孩子为中心,那么,中国就会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发现孩子》中的经典句子集合70条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