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画叫国画
国画,顾名思义:中国画,他表现了中国人的一些独特的的审美思想,无论是大家常见的那种灵动的写意画,还是工整华丽的工笔画,都讲究一个”意”字,尤其是写意画,大家对他的误会很深,写意,看起来比那种工整的工笔画容易,其实,想要画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
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
而写意呢
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
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
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
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
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
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
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
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
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
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
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
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
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
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
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
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
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
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
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
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
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
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
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
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
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中国画一般特点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
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
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
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 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
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
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艺复八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有近似的近在他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
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消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从哪里来的
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先,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
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
'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
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南产时代的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
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在这一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
很多习画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
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
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
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
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
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
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
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
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
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
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
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从写生到写意国画在初学时以临摹作为入门的手段,逐渐地对物写生。
再转而对物象写意,不仅粗笔的写意画是如此,就是细致的工笔画,也有其写意的成份。
因为中国画在描绘物象时,不管是为工笔或为写意,其处理手法都带有写意性,不是简单复写一遍,而是要得其精而忘其粗,繁其所当繁,而简其所当简,对物象提炼加工的程度较高,不以光色外型的逼真为能事,着重于内在的认识。
根据董其昌的记载,好多著名的山水画家,都是以真山水为稿本进行创作的,如李思训写海外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营雪山,黄子久写海虞山。
当后人看这些画幅时,感到他们既是在写生,又是在写意;既师法于自然,又不为自然现象所困。
拿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来看,作者取材于富春山,并不就是富春山的环境地理图,他表现的是黄子久理想化了的境界。
由此说明古代画家对自然界各种物象是如何认识并表现出来,使真实物变为艺术形象,并且逐渐使之规律化、程式化,同时可以看出他们丰富的表现技法。
对照《芥子国画传》及其它画谱,再对照历代画家对这一程式的运用,读者便可以摸到从自然生态变为国画中的艺术形态,如何加工和概括的过程。
从中也可理解到从写生到写意的处理加工手法,从技法上掌握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主题突出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纲》中说:古人作画,皆有深意,运思落笔,莫不各有所主。
所主也即是主题。
主题突出,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共性。
一个主题思想形成了,便可决定用何题材去表现,再决定素材之选择,以至确定下作品的标题,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都要取决于主题表现的是什么。
象唐代阎立本的名作《萧翼赚兰亭图》(传),这个故事的曲折情节很多,但阎立本选取的是萧翼的意在有意、机诈和骗诱和辩才的出于无心、善良和受骗两个典型情节,以突出画中的主题。
主题突出在赚字上,其他的细节则盯以减略或概括,这是完全符合《法书要录》上对这一事实所作的记述。
在国画创作中,发现了好的题材,并不等手都能突出主题。
如只求人物之生动刻划,或求画面之丰富变化,或者平铺直叙,均不能算是突出主题。
作者只有从国画艺术的特有规律和表现手法来考虑应该突出什么,要善于按国画形式概括题材,确定主题,把人物的刻划,细节的组织,都用来烘托主题,使观者从画面上叮以不加解释的领会到作画者的意图何在。
所以郭熙认为?quot;作画先命题为上品,无题便不成画。
主题明确了还应给作品取个最恰当的题名,大多数情况下还要题在画面之上。
标题要言简意赅,寓有深意,也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主题,也可以暗示出主题的含意,以取得画龙点睛之妙。
积累素材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
文学家使用的是文字,画家有时也用文字,但主要的是用画笔写生。
在画家接触自然界的风景、花卉和人物时,要经常以速写为记录,把观察到的实物用画笔随时收集。
象画家齐白石,对于各种小生。
的生理结构,都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这样做下去,也锻炼了美术工作者观察生活和造型的能力。
鲁迅先生提到过,作者必须天天到外面或室内练习速写,才有进步。
到外面去速写,是最有益的。
从生活中记录下来的原始材料,如同开采到的矿石,也象是活水的源头,有无限的生动和丰富,比之于拍照片,抄画报得来的素材,亲切而深刻。
在深入探索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实践中,积累大量素材,同时构思新的画题,会引起无穷通思。
题材 体裁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是未经冶炼的矿石,题材则是从大量的素材中.经过淘沙炼金找出的最适于表达某一主题的材料。
如果对素材的选取不精,会使所要表达的内容,失去鲜明性和典型性。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体裁,好比是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型,来剪裁不同的款式。
比如一面大的壁画制作,用一幅小的册页体裁就不适当。
又如前面提到的《萧翼赚兰亭》,用人物画的体裁就比较好,而《长江万里图》,当然是用山水画的长卷形式为佳。
而各种咏梅的诗意画,则用花卉惊现口为贴切。
在人物、山水、花卉诸种形式和体裁中又分有工笔、写意、重彩、水墨等等的不同。
作者当确定画的主题之后,都应从内容出发,跟着就要考虑所要使用的体裁。
诸如长幅还是短幅,是用大场面还是用特写之笔。
两个基本功一、中国画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的传统表现手法,掌握这些方法,一个经常使用的办法,是;陵墓前人作品和老师的画稿。
副脚七画家王石谷,临摹宋元各大家,都有相当造诣,经数十年的临摹和体验,他才感到对青山绿水有了充分的把握,这一点在临摹一章里还要细谈。
二、生活中的丰富环境,是画家最活的画本,画家应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练自己,国画家常讲求以造化为师,只有从这个丰富的宝藏中,才能开发出艺术的瑰宝,得到自然界的启示,收集广泛的素材。
两个基本功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只临摹前人的稿本,日子长了,失去独自创造的能力,如果只靠写生的东西,则常常失去传统的笔致。
在画家具有了很好的国画临摹基础之后,生活则是最重要的了。
清代画家石涛说笔非生活不神,关在屋子里瞑思苦想不行,缺点在于离开自己亲自收集来的形象,对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全无所知,这种形象就会概念化。
反之,你在生活中画下最熟悉的人物,一闭上眼,人的精神气质、音容笑貌、都会不呼自出,就会生动得多。
就拿画人来说吧,工人和农民,虽然都是劳动者,而从个性和气质都不相同,这些就需要在生活中默默的研磨才能脱颖而出。
画山水花鸟,也同样离不开实地旅行写生和体验。
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除了笔墨和生活基础之外,对于人品道德的修养,尤其不可忽视。
过去人们常讲的书如其人或者说画如其人,即指一个画家的人品和修养,常常自然流露于笔端。
清,王星在《东庄论画》一书中徽“学画者先贵立品”。
清,沈宗春在《齐舟学画编》中说:“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都足以说明,书画评论家,对画家的艺术水平高低之外,还要全面的分析画家人品道德,只有那品艺仅高的画家才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
国画牡丹作品一般都怎么落款啊,有哪些常用的题词呢,进来看看
【第1句】中国画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
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
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中国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
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第2句】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儿空白,是西洋油彩画。
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
凡·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
西方的热情,中国的素雅。
一张五彩,映出的岂止山水草木
那其中,更有处世的方圆之道。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
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第3句】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常见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
那么,什么是中国画妙不可言的中国味呢
简而言之就是‘土’。
中国画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蕴涵着中国人的信仰,智慧,哲学思想,人生感悟,审美习惯等。
赞美绘画的名句
1、为了绘画,我可以不牺一切追求。
时间是挤出来的,老师常常这样告诉我们。
对呀!就是用挤出来的时间来享受、享受快乐、享受乐趣。
绘画是自然的点缀,有了它大自然也增色不少,它是印在白纸上的画,用心将它描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它,我想,这择是绘画吧! 2、绘画不仅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好朋友似的安慰。
赞美绘画的好句。
在我开心的时候,用彩笔画下自己的喜悦;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用颜料画下自己的烦恼。
绘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绘画,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痴如醉于情境中。
一副成功的作品可以使人领略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大自然的磅礴隽秀、精湛艺术的高超。
使人看起来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仔细品味,便可以陶冶情操。
这样不仅能培养我们的性情、增强我们的艺术思维,还能提升我们的审美理念,使生活更丰富。
4、但是我在用毛笔描线的时候总描不好,描到外边去。
赞美绘画的好句。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每天回到家,就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用沾有颜料的毛笔描。
描完了直线描曲线,再描很复杂的线,手描得非常的酸痛。
有时痛得汗水和泪水一块流,但想到不久后在我笔下可以诞生出十分美丽的画面,我就很快乐。
5、绘画,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精美的、无可挑剔的艺术。
绘画艺术可以让人感受无穷的乐趣。
6、我最拿手的是画画。
在学前班放一个月的假期里,因为家里没有人看我,我就跟着妈妈上班。
有一次,我觉得自己一个人玩没有意思,就找出了妈妈给我买的画画书,自己画了起来。
因为爸爸属牛,我就比着画了一头牛;妈妈属兔,我就比着画了一只小白兔;我属蛇,所以就画了一条蛇。
我画完了之后拿给妈妈看,妈妈说我画得特别像。
随着一年级入学,妈妈就让我学画画。
7、我用毛笔蘸上喜欢的颜色,按照老师的要求画点、线、面。
我正画得高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毛笔吸水太多,一滴紫色的颜料滴在宣纸上,我可真是城隍扑蝴蝶--慌了神。
突然,奇迹发生了,那滴颜料慢慢地向四周扩散,居然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花瓣有深有浅、层层叠叠。
我用这种方法画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时而轻笔细描,时而浓墨涂抹,一幅五彩缤纷的作品完成了。
8、每当我拿起画笔,我就很快乐,因为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它可以让你的心情很舒畅;也可以倾诉你的喜怒哀乐;更可以把最美的东西用最美的方式表现出来。
9、绘画的宝藏中没有金银财宝,它只有绘画这颗小小钻石,别看它小,它不小,而是一个大空间。
只是要你追踪它的痕迹,懂得它,你就懂得了“享受”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心中总会有过不去的坎,那么就要学会绘画,来结开心中的结,才会舒坦。
10、我喜欢画画,不仅仅是它可以使人忘掉忧愁,而且还可以陶冶人的情趣。
()当一个人沉浸在画海中,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当我们坐在画板前,描绘着花、人、景、物时,心也不禁陶醉在这美妙的风景中……正是因为这样,才塑造了我遇事沉稳冷静的性格,我可真得感谢画画呀!11、从小,我就格外痴迷于绘画。
尤其喜爱那活泼可爱的卡通画和诗情韵雅的水粉画。
它们往往会向路灯一样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几年前,大约是我3岁的时候,我就特别爱那俏丽形象的卡通人物,便不顾一切的画,画的家里每一个房间的雪白的墙壁都格外凌乱。
上面有我3岁画的,也有5岁、7岁画的,甚至到现在的都有。
这满墙的卡通人物,记载着我童年成长的痕迹。
12、想到这里,我轻轻地提笔,在纸上勾勒。
说来也怪,一想到故乡,平时在手中不听使唤的笔,现在却像懂了我的思想似的,在纸上轻轻地勾勒开来。
勾出外形,就开始进一步的描绘。
我心里想着故乡,故乡的绿萝,一边画着画,却不觉得是在画画,而是在向一个最好的朋友倾诉心事。
我把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绿萝的喜爱一笔一笔地融进了画中。
13、我喜欢画画,每当我画出一幅优美的作品时,心里不禁就充满了成就感。
还记得我曾在一次绘画比赛中,画了一幅<风中的文竹>,竟然得到了全市二等奖的荣誉,乐得我几天都合不拢嘴。
14、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它现在会伴随着我走下去,我相信,以后也会,绘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15、绘画,让我掌握了绘画技巧,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欢乐;绘画,让我多次获奖,给自己添加了许多光荣;绘画,让我幸福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16、我爱画画,就像鱼儿无法离开水,绘画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我也离不开画画。
我想要用画画来表达我的所想,描绘世界一切美好的景色。
17、我已经有六年绘画的历史了,在这六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绘画技术。
印象最深的就是刚刚开始画画的时侯,我总无法控制景致比例,大的大,小的小,后来通过我细心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是因为我在画的时候没有做画面比例定位。
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比例搭配,这样一试,嗨,画出来的画面比例适中,不大不小很有美感。
18、也许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我的思维,使我和图画之间有了一种心灵感应。
这种感觉是奇妙的、梦幻的,我可以通过图画上的画面和色彩体察作者的心境,也试图用画来表达我的想法。
也许是因为这些我才爱上画画的吧?19、第一次学画时,我们画的是蜻蜓。
可能由于没有接触过绘画,我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的,根本不像一幅画——蜻蜓的翅膀一大一小,眼睛被涂成了墨坨儿;身子也歪歪斜斜的。
当时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评论那些作品。
当轮到我时,听着老师勉强的评价,我大哭着跑出了教室。
下一节课是妈妈把我强行拉过来的,但是我说什么也不愿意再拿起画笔了。
好说歹说,这才勉勉强强地完成了一幅画。
如此反复几次,妈妈也厌烦了,就随我折腾去了。
请帮我分析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一句名言
味道浓厚的美酒叫做醇他应该是最赞赏元代。
不看他的话,我也大体有这感想
国画送给好朋友怎样落款
落款某某兄雅正、某某弟雅属 、某某姐雅正。
根据你的画面落款。
书法提款、落款常识一副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
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
一副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
在这里我们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
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
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泌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
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
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的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 束手无策了。
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文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
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在临习古今书法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章法归纳为四十字总则。
一 总 则浓淡、干湿、萦带、连绵、疏密、大小、长短、粗细、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起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 题 款宽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
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 上 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
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
此称单款。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 + 称呼 + 谦辞1、 长 辈: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称某某同志,某某先生,某某方家,某某女士,某某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辈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请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 同 辈: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某某同志,某某书友,某某仁兄,某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贤弟,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学友等。
这里应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书等。
如:晓华书友惠存 . 永明贤弟雅属3、 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提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文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
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 下 款 时间 + 地点 + 姓名(字号)+ 谦词 1、 时间:公 历:一九八五年五月农 历:乙丑年榴月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1、 地 点: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与鸿宾搂等是可以的。
2、 署 名: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
如:杨再春,再春书,燕山墨人书。
3、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回答人的补充 2022-05-30 12:01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唐杨再春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
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
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三、 印 章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 引首章(随行章、闲章)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3) 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 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1. 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
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
小长,小方形。
2、名 章:名章一般分为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书法作品的幅识和款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画国画是应该先练工笔画还是写意画
我记得我以前是先练写意的~我老师说画画讲究的是神似,而写意的特点就是抓住事物的神来进行作画.工笔是在能够写意的基础上再从细腻入手,修修边幅.再说了,写意画不会花很多时间,而工笔就不一定了,工笔可是上色都需要涂几层的哦~^-^~其实最好是先学学素描,多出去写写生~这对花国画很有好处.我学国画前就先学过素描,后来学着就很轻松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