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清明节刚过去,可以多写写革命先烈的事,然后再拿以前对比现在,差不多就这样了
传承红色基因的手抄报有哪些
那一天,我站在国旗下,瞻望着五星红旗。
呼的飘舞,红旗上的五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突然,那金光变得十分耀眼,我不禁闭上了眼睛。
猛然间,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在头顶炸响,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卧在一片草丛中,身上穿着解放军的布军装。
我惊异万分,难道这是做梦,或者那道金光让我穿越到了解放战争中
此时正是午夜,草丛里潮湿而寒冷。
我紧贴在地面上,周围有一些低矮的灌木。
随着那声巨大的声响,天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火球,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我看到旁边卧着一位战士,他的脸上沾了一些泥土,军装有些破旧。
他一动不动,头向我侧着,低声对我说:“千万不要动,敌人正在侦查,暴露目标就完了
”我微微地点点头,又注意到这批草木丛中还躲藏着不少解放军战士,他们全都用树枝掩护起来,只等时机一到,就向敌人发起进攻。
“啪
啪
”又是几声巨大的声响,夜空更加明亮了,我看到有几个火星掉了下来,有几颗掉到不远处的水沟里,“哧”的灭掉了。
有一些掉在水沟边,沟边的枯草燃烧起来。
糟了,那里正隐藏着一位战士
“邱少云
”我听到身旁的战友低声叫道。
霍霍燃烧的火焰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顿时成了一个火球,我甚至闻到了一股皮肉烧焦的气味,我的心顿时绷紧了。
在他身后,就是一条水沟,他只要溜下去,在泥水中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可以扑灭。
但我们都知道,此刻远处的敌人正紧盯着这里,一旦暴露目标,所有计划都会失败,所有埋伏的战士都会在敌人的炮火中丧生。
没有惨叫,没有动弹,只有烈火在熊熊燃烧。
我咬紧了牙,感受着那烈焰的温度,我的心仿佛被灼痛了。
不知过了多久,火焰渐渐微弱了,敌人没有发现什么,似乎放松了警戒。
下午五点,已经埋伏了19个小时的战士们在炮火的支援下,突然下敌人发起了进攻。
“为邱少云报仇
”同志们怒吼着冲向敌人……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攻占了391高地。
枪声停止了,我们默默地来到了邱少云牺牲的地方,他的身体已经烧焦了,两只手却深深地插入泥土中
啊,在牺牲前,他曾忍受了多大的痛苦
但是,革命的信念竟使他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能一动不动地任由烈火将自己燃烧
指导员脱下自己的军装,盖在了烈士的遗体上。
我们默默的脱下军帽,向我们伟大的战友敬礼
亲爱的战友,你的牺牲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你的死重于泰山
烈火夺去了你的生命,但你的精神将在烈火中永生
有你这样的战士,我们的革命一定会胜利
中国人民一定会胜利
一面用战士的鲜血染红的旗帜在我眼前飘舞,上面有一颗闪光的五角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刺目的光芒中我闭上了眼睛,我的眼前似乎闪过许多革命前辈的笑容……我睁开眼,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梦醒了,还是……想起战场上的情景,我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出生在新中国的我们是否懂得珍惜
红军战士嚼着草根走完了万里长征,我们却对着满桌的菜肴挑三拣四;小战士在战斗的空隙挤时间学习,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埋怨作业太多;革命先辈边战斗边劳动,我们却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啊
我们忘记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忘记了血雨腥风的昨天
想到这些,我羞愧万分。
我们没有时间再浪费,我迈开大步向教室走去……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1922年2月13日,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导的队组织,在苏联科斯诞生了,刚成立的少,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员的标志的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少年队员,我设计了一种特有的标志
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手抄报写什么内容
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 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而言,红色基因早已随着时光的车轮注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传承红色基因写一篇作文
屋檐上的水滴随着时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积了一厘米深的小水晕中,泛起了小小的涟漪,望着眼前这一雨纷纷的美景,忽然一阵粽叶香,耐人寻味。
“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带我去睇龙船……”这是小时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节时嘴中念着的歌谣。
而这种古老的气息还能代代相传吗
走进厨房,家中还是那种老式的灶台,有两口大锅,均由柴火烧制,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灶才会是这样的吧。
在这时,只见奶奶将用油炸葱头的“葱头油”捞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
接着掀开另一锅有拌着许多什么蒸咸蛋,五花肉,鹌鹑蛋,花生……一切适合的东西,奶奶一样也不错过。
因为再包之前,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为害怕太油,所以我帮着奶奶一起弄。
我们首先清洗粽叶,“呀”一不小心就被这粽叶的边缘割破了手,轻微的流血,更映衬出我对这粽子的喜爱,瞧去,奶奶正眉开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粽。
双手平摊,在手心先放上一个粽叶,用大拇指夹着,来一个90度的完美弧度,使粽叶上有一个圆锥形的凹形,然后以3:2:1的比例调配米,鹌鹑蛋,五花肉,一层压一层,最后,再拿一片粽叶“封顶”,用一种植物的叶子绑上,放在篮子里,准备下锅。
一只布满皱纹的手和一只细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乐乎。
这细细的粽香,环绕了整个屋子,忽然,听见弟弟对着电话机喊了一声:“小姑,等等你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一个汉堡跟一个芝士味的比萨,谢谢。
”顿时,屋子里的气氛僵硬了,空气似乎要停止了流动,奶奶在这制作着中国的传统食物,而这新时代的小男孩却要去品尝外国的“快餐”。
这份古老的传承是否即将遗失了呢
若不是,那又能传承多久呢
这一切的一切,是否会成为那黑白史书上的记载呢
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都在物质上不断的追求,在生活水平上不断的提高,在工作上同时也是精益求精,但是,人们又会停下来思考那份对于文化的纪念吗
不,不会。
然而,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手艺都是因为没有人传承而在现在已断绝了,我们不能让历史成为历史,要让他们成为未来,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随时接受着古老文化的熏陶,让这种传承成为永远,这样,在中国的标点上,就只有分号,没有句号。
我想,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这是我回答,如果大家觉得还行的话就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