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节描写的句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 ————朱自清《背影》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意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希望采纳,谢谢
《水浒传》中的优美片段或细节、动作、神态、语言、景物、场面,描写的100个字的句子有哪些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一、精工细笔 描摹刻画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事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
这是细节描写最常用的方法。
如:(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2)他立即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灯,拉上门窗,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
(《挺进报》)例(1)中的孔乙己“额上的青筋”本在皮肤之下,不易被人看出;“条条绽出”,细腻入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的羞愧、善良、迂腐和无法摆脱廉耻的懊恼。
例(2)通过“关”、“拉”、“拿”、“挂”等系列动词及前面的修饰语,描摹出陈然同志在得知即将被捕的紧急关头给革命同志发出暗号的细微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定、干练以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曲笔悬念 烘托映衬在写作高手的笔下,对于典型细节,通常不肯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简单化的一掠而过,而是采用“曲笔”,不断设置悬念,映衬夸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3)严监生喉咙例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如果将这段描写,写成“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茎灯草,他就断气了。
”还有什么味道呢
作者通过精心的构思,首先设计出两个侄子和奶妈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种种错误的猜测,以引起读者的好奇或猜测,直到妻子猜对了才“没了气”。
这个细节留给读者的印象时十分鲜明强烈的,严监生这个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三、浓墨重彩 绘形绘色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灯。
如:(4)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藤野先生》)(5)(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掌柜野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
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例(4)中把“清国留学生”的辫子“高高耸起”,夸大比拟为“富士山”,形象突出,凸现了他们的庸俗丑态、腐朽糜烂,同时野流露出作者厌恶反感和鄙夷的神情。
例(5)中四次反复“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含蓄地说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四、议论抒情 强化凸现在细节描写中配合使用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是加强凸现某些细节的重要表达方式。
如:(6)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
(《挥手之间》)方纪在描写毛主席的这个动作时,用五个“举”字,一个“挥”字,以及比喻、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紧接着作者又运用了大段的议论:“这像是表明了一种思索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
主席完全明白当时人们的心情,而用自己的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 动作,概括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他们无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
”这段议论,充分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使这一细节描写成为全文的聚光点之所在。
望采纳
有细节描写作文,800字(懂什么叫细节描写吗
)细节描写至少里面得有150字左右。
1.大公鸡对着小公鸡的冠子就啄,可小公鸡不慌不忙地把头一侧,还没等大公鸡把头缩回,斜着嘴猛地一啄,正啄在大公鸡的眼睛上。
大公鸡一声惊叫,发起怒来,弓着腰,脖子上的羽毛一下子散开了,恨不得一口就把这个弱小得对手吞下肚去。
小公鸡毫不示弱,毛散开,脖子一伸一伸得。
突然大公鸡跳起来,伸出一双锋利得爪子,小公鸡被扑倒在地,大公鸡趁势压在小公鸡得背上,用尖嘴狠狠地啄小公鸡,一下,两下…血从小公鸡得头上滴下来,我吃了一惊,心里不禁担心起来。
这时,小公鸡突然把身子一翻,反把大公鸡压在底下。
大公鸡自以为力气大,一翻身跟着跳了起来,它们互相窥视着,谁也不敢妄动,一边积蓄着力量,一边寻找攻击对方的机会。
突然两只公鸡伸出铁嘴向地方狠狠扑去,四只翅膀在空中扑打着,被抓落的羽毛,在空中悠悠地飘着。
回到家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鸡与鸡相斗的情景几次再现在我的脑她的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
”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
“可恶
”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 又随便扔了回去。
我第一次看见公鸡打架的场面,真是令人吃惊.今天的下午,我正在专心致志的做作业.大公鸡和小公鸡匆忙跑到院中,大公鸡对着小公鸡的冠子就啄,可小公鸡不慌不忙地把头一侧,还没等大公鸡把头缩回,斜着嘴猛地一啄,正啄在大公鸡那双圆圆的大眼睛上.大公鸡惊叫一是声,发起怒来,弓着腰,脖子上的羽毛一下子散开了,一双红肿的眼睛愤怒地注视着小公鸡,恨不得一口就把这个弱小的对手吞下肚子去.小公鸡毫不示弱,毛散开,脖子一伸一伸的,警惕地作着准备,突然大公鸡腾飞起来,伸出一双锋利的爪子,小公鸡被扑倒在地上,大公鸡乘势压在小公鸡的背上,用尖锐的嘴猛啄小公鸡的脖子,一下,两下……血从小公鸡的头上滴答地掉下来,我吃了一惊,心里不禁担心起来.这时,小公鸡突然使劲把身子一翻,反把大公鸡压在底下.大公鸡自以为力气大,一翻身跟着跳了起来,它们互相窥视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一边积蓄着力量,一边寻找着攻击对方的机会.突然两只公鸡同时伸出铁嘴向对方狠命地扑去,四只翅膀在空中扑打着,被抓落的羽毛,在空中悠悠 飘落... ...星期六,我刚一到奶奶家门口,就看见两只小狗在为了争一块骨头打的不要开交。
那只小黄狗先是抢到了骨头,只见它咬住骨头,拔腿就跑,小黑狗可是不干了,它毫不示弱的追了上去,就这样,它们追来追去,又跑了回来。
小黄狗终于发怒了,扔下骨头,一下子把小黑狗扑在了地上,一口咬住了小黑狗的脖子。
小黑狗使劲的挣扎着,嘴里还“嗷嗷”的叫个不停,一声比一声叫的更响亮。
过了一会儿,下面的小狗不再挣扎了,声音叫的也越来越小了,我以为它放弃了那块骨头,刚想上去帮它,只见小黑狗突然一抬头,挣脱小黄狗的同时,卡住了小黄狗的脖子。
小黑狗翻过身来,又咬了小黄狗几口,小黄狗凄惨的叫着,灰溜溜的逃走了
战争终于结束了。
小黑狗大摇大摆的走到骨头跟前,津津有味的啃起了自己的“战利品”。
2.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 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描写方法是什么意思
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编辑本段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怎样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写出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的向往。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编辑本段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编辑本段按特征分类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那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 新凤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
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
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
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
”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景中藏情式 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 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
诗人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比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
作者如椽之笔,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地”“风”“雁”的最突出特点——“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的背景。
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
细看来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情中见景式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情中见景秉笔书”说的就是写景中适时用几句或几段文字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直接写出自己的感情、想法,不隐瞒、不隐讳。
看似并未写景,却神奇的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 全诗未见景物之描写,但是当你了解了诗人当时险恶的处境和痛苦的心情之后,在你的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副闪耀着血泪的图画: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楼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
在诗人的悲怆中,你会体味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
这些历史与现实,宇宙和人生,都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喷发变成感人的色彩和旋律,也为读者开创了一个情中见景的审美空间。
三情景并茂式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明喻,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梦回故都,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不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大海。
这句词抓住词人的愁和滚滚东流的春水的共同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多——越来越多,久——永无尽期,长——没有尽头,深——深不可测,永——无时不在,绵绵不断……词人的愁情与东逝的流水交相呼应,情态必现,形成一种情景并茂的境界。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 使立论有根据 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
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
(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
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
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
’其妻颔首。
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
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
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
(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
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减少语辞之繁累 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如: 览古 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
【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
宫人闻声早起妆饰”。
“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
许由曰:‘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又齧缺遇许由曰:‘子将何之
’曰:‘将逃尧’。
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
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细节描写片段有哪些 要100字以上的
1.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2 [生气]他忽然把胸脯一挺,似乎想定了注意,到刘玉英耳边轻轻说了一句,立刻刘玉英的脸色变了,她的眼睛闪闪地象是烧着什么东西。
她露出她的白牙齿干笑,那整齐的牙齿好象会咬人。
韩孟翔忍不住打一个寒噤,他真没料到这个皮肤象奶油一般白嫩的女人生气的时候有那么可怕
[气愤]司契潘脸色苍白,把蚂蟥从胸膛上扯下来,用脚把它们踩死了。
他踩死最后一只蚂蟥,扣上了衬衣的领子,又好象不知道是害怕什么,重新把领子解开了……象石灰一样的白嘴唇安静不下来了:哆嗦着,显露出一种笨拙的笑容,紧紧抿住,变成了一个发青色的圆球……陶梅林觉得,司契潘好象是在用牙齿嚼着一种很硬的、不听话的东西,司契潘脸上渐渐地有了血色,从里面用牙咬住的嘴唇变得象石头一样僵硬了。
【提示】司契潘应征后,听到他友人陶梅林告诉,他的老婆婀克西妮亚,和葛利高里有着暖昧的关系。
这时他马上怒不可遏,脸色大变,痛苦气愤之情涌上心头,几乎不能自持。
[愤怒]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廿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
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涨得大得象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郁怒]我开始惊异于他们的脸。
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仓的耸峙,这么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青年的柔秀的颜色退隐了,换上了壮士的北地人的苍劲。
他们的眼睛冒得出焚烧掉一切的火,吻紧的嘴唇里藏着咬得死生物的牙齿,鼻头不怕闻血腥与死人的尸臭,耳朵不怕听大炮与猛兽的咆哮,而皮肤简直是百炼的铁甲。
【提示】这一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群众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声制造五卅惨案的罪魁枣国民党反动派的郁怒表情。
[恼怒]她突然站起来,站得这么快,那个杯子就被撞翻,黄澄澄的香槟跟在教堂里施洗礼一样,都泼在她的黑头发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个粉碎。
她上下嘴唇颤个不住,用眼睛瞪着那个笑容未敛的军官,大有一拼的形势,随后吞吞吐吐地说,声音里充满着愤怒:“这这,这不是事实,比方,法兰西的妇人,你们便休想弄到手。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