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精神描写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描写人物精神的句子有哪些

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

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

作用1.目标导向功能团队精神能够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团队的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团队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队员身上都得到落实。

2.团结凝聚功能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队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3.促进激励功能团队精神要靠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

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

4.

骆驼有什么含义

求一些赞美骆驼的句子,描写骆驼精神的!!!

话说骆驼 文 / 阳光五月 骆驼,在我们阿勒泰地区是常见的。

骆驼是哺乳动物。

骆驼身体很高,大约在两米以上,背上有凸起的驼峰;它的脖子很长,这使它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骆驼的毛皮大多是棕黄色的。

它的身体虽然很高,但尾巴却不太长。

骆驼经常被人作为沙漠里的运输工具。

沙漠里有水的地方是极少的。

骆驼却能闻到很远的地方有没有水,所以它能帮助人们寻找水源。

骆驼的腿很长,大约在一米五左右,腿上有一大片胝,它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沙子上,也不会被烫伤。

骆驼的脚掌又宽又厚,在沙漠上行走时,脚趾分开,不会被陷进松软的沙子里去。

骆驼经常在水草丰盛的地方吃得饱饱的,喝的足足的,把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藏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用驼峰里的养料来维持生命。

沙漠辽阔无边,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而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给人带路。

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

大风卷着沙粒飞扬,有时会移来整个沙丘,把人和牲畜埋在里面。

而骆驼却很熟悉沙漠的气候,快要刮风了,骆驼就自动跪下,人们就可预先做好准备。

每逢大风过来时,骆驼就把鼻孔紧闭起来,以免沙粒进入鼻孔。

骆驼的毛经济价值很高,用来做棉衣,又轻有暖和;驼毛还是贵重的纺织原料。

骆驼行走的速度虽然没有马快,但它能驮很多东西。

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骆驼横穿沙漠,往来于丝绸之路。

直到现在,牧民们还时常用骆驼来搬家。

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沙漠之舟”。

描写人物精神的句子

①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

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有精神。

这句话中‘精神’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活跃、有生气。

精神的近义词:魂魄、元气、灵魂、精力、精气一、魂魄 [ hún pò ] 迷信指附在人体内的精神灵气。

认为魂能离开躯体单独存在,魄不能离开躯体。

二、元气 [ yuán qì ] 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

引证: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有了元气的我,就走进夜的都市的腹心,领略异地的新鲜的情调。

”三、灵魂 [ líng hún ] 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引证:叶紫 《星》第五章:“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

”四、精力 [ jīng lì ] 精神和体力。

引证:叶紫 《电网外》一:“这儿他有用毕生精力所造成的一所小小的瓦房。

”五、精气 [ jīng qì ] 中医指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能力。

引证:鲁迅 《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使它苏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尘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底要素。

描写精神的四字词语

萎靡不振、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没精打采、垂头丧气一、萎靡不振【解释】:萎靡:颓丧。

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自】: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示例】: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近义词】昏昏欲睡、精神萎顿、一蹶不振、垂头丧气、委靡不振、心灰意懒、半死不活、没精打采、朝气蓬勃、没精打彩、无精打采【反义词】威风凛凛、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发扬蹈厉、慷慨激昂、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踏破红尘、精神抖擞、神采焕发、气宇轩昂、八面威风、神采飞扬、英姿勃发、激越昂扬、神气十足、神采奕奕、摇头摆尾、意气风发、神清气爽二、精神焕发【解释】: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译文】:学生觉得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兴高采烈、生龙活虎、容光焕发、精神奕奕、神采飞扬、神采奕奕三、神采奕奕【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

绢素稍暗,字亦惨淡。

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译文】:韩国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

绢素逐渐暗淡,字也暗淡。

仔细看了很久,那笔意穿出绢外,神采奕然。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近义词】精神抖擞、高视睨步、精神饱满、精神百倍、容光焕发、荣光焕发、高视阔步、器宇轩昂、神采英拔【反义词】萎靡不振、心力交瘁、形容枯槁、垂头丧气、鞍马劳顿、精疲力尽四、没精打采【解释】:采:精神。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自】: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用于口语【反义词】精神焕发、兴高采烈、生龙活虎、精神抖擞、精神奕奕、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五、垂头丧气【解释】: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自】: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译文】:主人在这里垂头丧气,拱手致谢【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受挫折无精打采的样子【近义词】妄自菲薄、怏怏不乐、灰心丧气、弃甲曳兵、自鸣得意、自怨自艾、低首下心、愁眉苦脸、嗒焉自丧【反义词】昂首阔步、趾高气昂、趾高气扬、激越昂扬、气宇轩昂、气冲霄汉、乘风破浪、抬头挺胸、斗志昂扬、伸腰扬眉

你还知道有哪些描写人物宁折不弯精神的句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望采纳

描写人的精神和本质的五个词语包括解释

前面是你要的,后面是补充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第三版块:现代文阅读(33分)现代文阅读有33分,必考题是18分。

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第一部分(必做题):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15分)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

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

(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重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的解答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一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三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四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五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六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七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八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九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十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三】:简答题(07年新增题型)的解答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阅读科技说明文:科技文一般属消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一: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技巧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

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技巧3: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4:(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重难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2.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寻找各段中心句,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重难点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

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

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

分析的具体做法是:①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② 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二部分(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

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题型5:探究类(含评价)另附专题第一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的阅读1.明确概念: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文体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3.阅读要领:(1)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2)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

(3)分析小说典型环境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作用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用二: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作用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作用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把握、透析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分析小说的主题时:1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2联系小说典型环境描写;3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

(4)了解小说的叙事手法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第二类: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纲陈述: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有关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类文章的阅读:1.明确概念:传记和新闻一样都属于纪实类作品。

它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立传人物来看,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2.文体特征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特点:真实是传记的最大特征,不允许虚构;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

语言朴实,人物刻画多用用白描。

3.阅读要领:阅读传记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传记的有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和散文等文体的区别;2.抓住文中叙事和描写中展示出的人物个性,把握主任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3..对时间性较强的传记,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4.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疾风知劲草描写的是什么精神,描写冬天精神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大全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3、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4、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10、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1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12、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13、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14、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1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16、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17、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19、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2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2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2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2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24、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25、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2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8、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2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3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陈毅《青松》3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苏轼《赠刘景文 》3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35、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咏雪联句》 3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37、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唐•刘驾《苦寒吟》 3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 3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4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 41、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4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4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4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4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47、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4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9、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李白《观放白鹰;其一》 5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51、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唐;李颀《听董大弹胡》 5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53、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公安县怀古》 5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北风行》 55、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 5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57、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5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59、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60、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卢纶《送李端》 61、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除夜有怀》 6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 6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南宋;卢梅坡《雪梅》 6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谢灵运《岁暮》 6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6、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68、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杜甫《讽录事宅观》 69、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 70、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唐;元稹《南秦雪》 71、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7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73、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74、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渊明:《四时》 7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7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 77、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白居易《早冬》 78、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韩愈《悼李花》 79、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80、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8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8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唐;祖咏《望蓟门》 8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塞下曲;其一》 8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85、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南朝;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8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8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88、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南宋;吕本中《踏莎行》 8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9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 9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唐;白居易《卖炭翁》 9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93、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冬日归旧山》 9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雪梅》

精神描写的句子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