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保国安民的解释

保国安民

成语:保国安民

拼音:bǎoguóānmín

解释: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例句: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保国安民,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出自:《明史·西域四》

烂羊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灶上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注释:比喻滥授的官职和爵位

典故:汉朝后期,宫廷内部腐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一直不断,两派为了拉拢自己的势力,对外滥授官职,所授的官职名目繁多,小商人、厨子等纷纷穿绣面官服。百姓怨声载道并编制歌谣:“灶上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注释:一杯肉汁。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鹬蚌相争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注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典故: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自以为得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典故:唐宪宗时期,力图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遭到贬黜,柳宗元因此也被贬官。好友韩愈为柳宗元作《柳子厚墓志铭》,谈到人在困窘时才能显出气节道义,那些表面握手言欢似乎肝胆相照,背后却落井下石还自以为计,真是可悲。典故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释义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用法作谓语;指自以为是

轰轰烈烈

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

注释: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典故:宋朝时期,抗金英雄文天祥在为唐代骂贼不屈而死的忠臣张巡庙题写《沁园春》的词中写道:“骂贼张巡,同心许远,皆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节,百炼之钢。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充分歌颂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典故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

保国安民的解释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